第24章 拖罗饼

    “范奕白?你怎么突然提起他了?”云湉湉问。

    “前两天在烤肉店跟同事吃饭的时候遇上他了。聊了几句,顺便加了个联系方式。”顾鹤琪夹起块鸡蛋饼塞嘴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呢,筷子又伸向了一旁的千层饼。

    “你吃那么急做什么?又没人跟你抢。”云湉湉给他的杯子里续上豆浆,“喝点豆浆顺顺食,小心噎着。”

    “嗯。”顾鹤琪囫囵咽下嘴里的食物,端杯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半杯豆浆。肚里有了食,人也精神了不少。

    云湉湉对他这像是几顿没吃的吃相再熟悉不过了,一眼就看明白了“最近又没好好吃饭吧?”

    “应酬多,顾不上。差不多对付一口就得了。”顾鹤琪三两口啃完她递来的玉米,记起之前的话题,道“我听范奕白说,前阵子他跟你相过亲。这事你怎么没跟我提过?”

    “乱点鸳鸯谱的事有什么好提的。我俩就是应付家里见个面,之后就没联系了。”云湉湉道。

    “那天,段溪镜也在?”顾鹤琪问。

    “是啊,他在那附近办事,赶巧遇上了。”云湉湉见他神色有异,似在琢磨着什么,问“怎么了吗?”

    “他是不是说了些奇怪的话?”顾鹤琪确认道。

    “那个啊。是不是范奕白跟你说起那件事了?”云湉湉恍然明白了他口中“奇怪”二字所谓何解,道“替我打圆场解围而已,那些话做不得真的。”

    “解围?”顾鹤琪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道“范奕白倒是提醒了我一件事。”

    “什么事?”云湉湉问。

    “你不觉得,你搬来这里之后,日子平静了很多嘛。”顾鹤琪说,“之前频繁跟踪骚扰你的那个混蛋,最近都没再出现过了。”

    云湉湉隐约听出了点话外音“什么意思?”

    “我听小雪说,这房子,是程栋宇推荐给她的。”顾鹤琪说。

    “所以呢?”云湉湉问。

    “程栋宇跟谁走得近,你心里清楚吧?出于好奇,我去查了查。你租住的这套房子,产权人的名字就是段溪镜。在这之前,你跟他之间可是两个毫无交集的陌生人。他为什么偏要假手第三方把这房子出租给你?这么处心积虑的举动,不觉得奇怪吗?”顾鹤琪说。

    “租给我也是租,租给别人也是租。只是巧合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云湉湉道,“再者,你不也说了嘛,我跟他当初虽然不认识,但我们这两个陌生人之间还有个中间人程栋宇在搭桥。程栋宇跟小雪的关系,你不也清楚嘛。”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除非,是人为安排。”顾鹤琪话外有话道。

    “说什么呢你?”云湉湉自然听出了他的话外音,惊讶道“你该不会是觉得,我之前经历的那些事都跟段溪镜有关系吧?那也太扯了。”

    “你跟莹莹她们之前不是研究过你直播的打赏榜吗?榜一一场不落的那个‘爱健身的小胖’,我找人查了一下那位的ip,定位就在这附近。”顾鹤琪道。

    这么巧?云湉湉被他这话吓到了。

    细一琢磨,之前是有很多巧合处。偶尔去趟便利店总能遇上他遛狗,下楼扔个垃圾,也能撞见他取快递或是夜跑。

    连环的巧合撞在一起,真会是她理解的那般“缘分妙不可言”吗?

    虽是有所怀疑,但她还是觉得很难相信,反驳道“那……也有可能是巧合啊。这就能证明他有问题了?是不是太草率了点?”

    “就知道你会替他说话!你爱信不信。”顾鹤琪赌气道。

    “你看你,又生气。”云湉湉不打算深聊这个话题了。

    拿蛋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打趣道“你那么容易生气,干脆去幼儿园门口卖气球算了。”

    “什么啊?你才幼儿园门口卖气球的呢。”顾鹤琪的气来得快去的也快,被她这么一逗,忍不住发笑。

    抢走了她刚剥好的茶叶蛋,一口塞嘴里。不忘提醒道“虽然目前还只是猜测,但也不是没可能。你记得跟那家伙别走太近,我总觉得他不简单。”

    “你再给我切两块,不够吃。”

    段溪镜把盘推过去,一双眼都快长在面前巨大的饼子上了“你说这跟五仁月饼长得有点像,又不太一样的饼叫什么来着?我给忘了。”

    这饼的表皮炙烤成了金黄色。个头不小,约有盘口大,皮薄馅儿厚。

    内馅跟五仁月饼最大的差异处就是加了不少椰丝,辅以叉烧、伍仁、白芝麻之类的佐料。口感偏甜,脆香脆香的。

    “拖罗饼,广东化州的土特产。”云湉湉动作熟练地唰唰两刀,又给他切了块大饼子,放到餐盘里。

    “据明代万历年间编修的《高州府志》记载,化州拖罗饼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900多年?”段溪镜夹起筷盘中的饼,放入口中细品“这么说来,这饼该是挺有名的吧?”

    “嗯。”云湉湉点点头,“2012年,化州拖罗饼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隔两年,化州就因这远销海外的拖罗饼,正式被评为‘中国拖罗饼之乡’。1”

    段溪镜挺有兴趣地看着她“所以,我在吃的其实不是饼,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这么说。”云湉湉道。

    “那我可得对这拖罗饼尊敬些,那可都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段溪镜慎重道。

    “其实你说这饼跟月饼相似,也对。早些年间化州老百姓间流传着这么段话,‘中秋不吃拖罗饼,尝尽百味也枉然’。”

    云湉湉记起关于拖罗饼的典故,道“苏轼被贬谪海南之时,就曾在中秋夜吃过这拖罗饼。”

    “那这饼为什么取‘拖罗’二字?是有什么说法吗?”段溪镜问。

    “关于这饼的名字,其实我有听过两种说法。”云湉湉说。

    “说说看。”段溪镜好奇道。

    “有一种说法,是说这饼的起源人姓罗,叫罗兴。那姓罗的小贩为招揽生意,吆喝时随身带着锣,边敲锣边叫卖。他制的饼风味独特,总能引来成串的客人对其饼交口称赞。”

    云湉湉说,“因这叫卖声和敲锣声总是拖得很长,便取了个通音字,‘罗’。罗,通‘锣’音。久而久之,这饼就被传成‘拖罗饼’了。”

    “那另一种说法呢?”段溪镜问。

    “另一种说法,跟当年因‘乌台诗案’被贬的苏轼有关。元符二年中秋节前夕,苏轼带着椰子去跟他的弟弟苏辙团聚。中秋那天,苏辙的妻子就用他带来的椰子取肉切丝作为辅材做了个大饼子,其味惊艳。兄弟俩吃高兴了,苏轼便提议让苏辙给这饼取个名字。苏辙就说,‘希望大哥能拖开网罗得昭雪,我们兄弟相聚在罗江边上庆中秋,就叫拖罗饼吧’。苏轼觉得这名寓意好,吉祥,兴起题了‘拖罗饼’三个大字。”云湉湉话说到这,打趣道“有这俩大文豪花式带货,这饼不就出名了嘛。”

    就着故事吃饼,感觉入口的拖罗饼都格外有滋味了。段溪镜吃完了盘中的饼,被她这话逗笑“带货?这说法有意思。”

    “是不是很生动形象?”云湉湉笑道。

    “嗯,”段溪镜点头认同,“说起苏轼,我一直有个疑问。东坡肉是不是跟他也有关系?”

    “是啊,东坡肉的制法就是苏轼想出来的。苏轼在杭州任知州的时候治水有功,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了猪肉。苏轼便指点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状,炖得酥软醇浓,再分给百姓同食。苏轼的号是东坡居士,老百姓便给这肉取名‘东坡肉’。”云湉湉说。

    “那这东坡居士还挺会吃。”段溪镜说。

    “不仅会吃,还挺会琢磨。”云湉湉道。

    “你也很会琢磨。”段溪镜说。

    云湉湉闻言看了他一眼,稍犹豫,道“你之前不是问过我做什么行业的嘛。其实,我是做美食主播的。”

    “美食主播?嗯,怪不得你会琢磨这些了。这个行业感觉很适合你。”段溪镜伸手越桌,把她手边的茶壶拿了过来。给她杯中续上茶水,又给自己的空杯里满上茶。

    云湉湉悄声观察了他片刻,伸手触杯。指尖在杯口轻敲了敲“你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把兴趣发展成职业有什么好惊讶的?”段溪镜道,“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人做。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行业也算热门。你这么好的厨艺,不被人知道,我才觉得是可惜了呢。”

    “是吗?”云湉湉若有所思地端杯喝水,“那,你看直播吗?”

    “嗯,看啊。”段溪镜毫不掩饰道,“逢购物节,我偶尔也会凑个热闹刷刷直播抢抢优惠券什么的。”

    “美食直播,你也看吗?”云湉湉顺势问道。

    “看过,不过不多。大数据推给我,我就看看。”段溪镜话音一顿,诧异看她“怎么问这个?是好奇我有没有刷到过你吗?”

    “我又不是什么当红的主播,大数据应该不会推给你。”云湉湉一语带过了这个话题,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嘴“对了,你看直播的账号,介意给我看一下吗?”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