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前无古人之举

    丞相魏相回到府邸,便直接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坐在房间内沉思。

    过了一会儿,一名上了年纪的门客推门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站到一边,并没有说话示意。

    丞相魏相抬头看了门客一眼,便将天子刘洵增加尚书台权柄的情况说了一遍,似乎对此人很是信任,并没有隐瞒什么。

    而后,丞相魏相便自顾自的说道“今日天家对老夫说,准备大举增加尚书台的权柄,日后尚书台便如同孝武皇帝时建立的内朝一般,将朝廷大部分的权柄收入囊中,老夫如何应对?”

    老门客微微皱眉,说道“小老追随丞相数十年,也算见识过不少的大风大浪。可是如今天家的种种作为,小老真的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天家的每一步都合乎情理,但是又饱含深意,让人捉摸不透!”

    丞相魏相点头赞同,说道“老夫也是这么认为,此番天家增加尚书台的权柄,可以预料到,用不了多久便会以尚书台来取代丞相之权,到时候老夫便会告老还乡了!”

    老门客笑了笑,说道“丞相是心有不舍?”

    “是心有不甘!”

    丞相魏相感叹道“如今的天家乃是英主,是大有为之君!老夫还想要辅佐天家成就一番旷世伟业,却不想这丞相之职变成了天家新政的阻碍!看来,天家已经准备将老夫搬掉了。”

    老门客微微皱眉,说道“这便是丞相将此事推到朝议的原因?”

    丞相魏相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老门客微微叹息一声,说道“小老才智平平,也只能帮着丞相解说一二此番天家大举增加尚书台的权柄,影响的不仅仅是丞相一人,大司农耿寿昌、廷尉路温舒、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此三人手中的权柄都受到了削弱,分别被尚书台的户部、刑部、兵部分走了权柄!”

    “所以,两日后的朝议上,天家要面对的不光是丞相这边,还要面对大司农耿寿昌、廷尉路温舒、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可能发起的反击!”

    说到这里,丞相魏相忽然明白过来,惊呼道“如此说来,老夫让天家进退两难了?”

    “正是!”

    老门客说道“丞相此举极为不妥!以小老来看,天家做事讲究一个深思熟虑,只要是天家准备执行的新政,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且对于各方各面都会进行妥当的安排。此番天家实权尚书台,大肆剥夺了朝中三公九卿的权柄,但是以天家的秉性,肯定会对丞相和诸位大臣妥善处置的……”

    说到这里,老门客顿了顿,语气也放缓了一些,说道“所以丞相此举极为不妥!两日后的朝议,丞相应当在朝堂上转变立场,转而支持天家此番新政!”

    丞相魏相想了许久,而后重重叹息一声,忽然问道“昨日我看你正在收拾行装,要到哪里去?”

    老门客苦笑一声,说道;“小老已经五十有六了,一生无儿无女,如今想要回乡享享清福了。这些日子丞相朝政繁忙,小老便没有机会与丞相禀报此事!”

    丞相魏相闻言神色很是悲伤,毕竟这名老门客追随自己数十年,双方之间的情谊已经很深了。

    “也罢!”

    丞相魏相长叹一声,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何时动身,我来送你!”

    老门客笑着说道“丞相日理万机,就不必为小老这些杂事费心了,这几日小老收拾收拾,雇个马车,便回乡去了。”

    丞相魏相点了点头,闭上了双眼,嘴角动了动,但是终归还是没有说出什么。

    两日后,未央宫,宣室殿。

    这一日,天子刘洵召集朝野大议。丞相魏相、大司农耿寿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等朝中众臣全部到场。

    大殿之上,中常侍耿国当众宣读了天子刘洵的旨意,将增加尚书台权柄,以及调整尚书台各部人员的旨意宣布了一番。

    大殿之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众臣万万想不到,天子刘洵竟然会如此行事,要知道尚书台原本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机构,自孝武皇帝朝开始才逐渐增加权柄,但一直都是临时性的增加,并没有实质性的从外朝争夺权柄。

    自此以前,尚书台始终作为内朝的“咨询机构”存在的,对于朝中大臣来说,尚书台完全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存在!

    可是随着天子刘洵登基之后,尚书台一步一步扩张到现在,按照天子刘洵的这一份旨意,尚书台已经控制了朝中大部分的权柄,尚书令甚至大有取代丞相的趋势,让朝中上下难以接受!

    此番天子刘洵所作所为,已经完全背离了大汉朝堂的三公九卿制度,让一个可有可无的尚书台的权柄剧增,大有取代三公的架势,一时间大殿之中反对之声如同浪潮一般。

    此时,大司农耿寿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纷纷表示反对,众人认为如今大汉的政体已经非常完备了,即便天子刘洵扶持了不少新兴的产业,也完全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机构进行管理,完全没有必要大肆增权尚书台!

    大司农耿寿昌大声说道“天家此举,势必会让朝廷运转困难,如今尚书台和外朝之间的权柄多有重叠,尚书台的六部权柄已经侵占到三公九卿大臣之职责,一旦朝廷有事,是听从尚书台的指令,还是听从外朝的指令?”

    天子刘洵看着纷纷反对的大臣,心中也有些伤感,要知道大司农耿寿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等众人原本都是自己的支持者和心腹,如今却因为新政的关系,开始站到了自己的反对面上,不由得感叹世事无常。

    “朝中有事,自然还是以外朝为先,尚书台及六部协同处理朝政!”

    天子刘洵大声说道“在朕进一步推进新政改革之前,朝中之事便如此执行!”

    大司农、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启奏天家,我大汉朝政自由体制,即便天家威望正盛,即便天家才智卓绝,也不可任意为之!朝廷以三公为首、以九卿理政,乃是顺应民心之体制,岂可轻易变更?还望天家三思而后行!”

    天子刘洵微微皱眉,自然明白大司农、富平侯张安世所说的“民心”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指的门阀士族和功勋集团而已!

    眼下大汉的三公九卿制度,其根本性质便是为门阀士族和功勋集团代言的体制!

    天子刘洵之所以要大力推进新政,便是要逐步以后世三省六部制的变种制度来取代三公九卿制度,以各种新型产业和国家政策,来打压门阀士族、扶持地~主阶层,由此来推动大汉全面发展。

    天子刘洵之所以顶着巨大的压力如此行事,就是因为后世门阀士族发挥的巨大能量太过骇人了,这是一股可以随时左右华夏国运的强大力量,天子刘洵必须对其进行打压,否则无法安心!

    此时,天子刘洵看着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声说道“朕自登基以来,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大汉社稷的千秋万代,这一点,大司马和诸位爱卿应该心知肚明!”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的脸色微微一变,恭敬的闭上了嘴。

    而后天子刘洵继续说道“此番朕大力提拔尚书台的地位、增加尚书台的权柄,为的是什么?”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缓缓站了起来,看着满朝文武大臣,说道“朕今日所作的事情,是前无古人之举,朕要通过此番新政,让我大汉日益强盛。朕要让我大汉的文明打破长城的封界,推向四海万国去!所以新政的各项事业必须全面推进,不管是官职改革还是军事、财政、税赋改革,任何人都不得阻挡!”

    天子刘洵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的敲打在大司农耿寿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几人的心头,一时之间众人心中即便想要反对,也不好直接开口。

    这时,丞相魏相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以为此番增加尚书台的权柄,天家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让朝廷的体制更加完善。不过天家的思虑还是有些欠缺之处,例如尚书台与外朝之间的联系,以及朝中三公九卿诸位大臣的安置等等。”

    “臣以为天家应该在增加尚书台权柄之后,继续对朝中官职不完善之处进行修改,尽快理顺尚书台与外朝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推行新政而引发朝政的不顺畅!”

    众朝臣闻言都是大惊失色,万万想不到丞相魏相竟然直接变卦,转而支持天子刘洵此番新政!

    大司农耿寿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也是诧异不已,三人纷纷看向丞相魏相,满脸的不可思议。

    天子刘洵也是非常吃惊,不过还是将话头接了过来,说道“丞相所言甚合朕心!朕会尽快完善新政推行的官职,不过此事也需要诸位爱卿的鼎力支持!”

    此话一出,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之前的反对之声刹那间没了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