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娘子护短撒狗粮

    (未时三刻,朱雀街)

    蝉鸣声撕扯着暑气,晚香阁的新摊位支起了青竹棚,胭脂盒换成了景德镇烧制的青瓷小罐,罐身用金粉绘着缠枝莲纹——正是从李家库房旧物中翻出的纹样,苏砚白特意对贵妇们说这是“南唐宫廷旧制”。

    “哟,这不是李家的赘婿吗?”

    朱漆轿帘被掀开,穿蜜合色罗裙的中年妇人捏着帕子掩鼻,目光在苏砚白身上打转,“听说你家娘子把陪嫁的香方都拿出来卖了,莫不是李家苛待赘婿,连饭都吃不上了?”

    周围响起低低的嗤笑。苏砚白认得这是二姐夫陈立远的姑妈,平日最看不起庶出的李晚晴,此刻特意带了几个贵妇人来刁难。

    他正要开口,街角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月白色身影挤开人群——李晚晴攥着个锦盒,鬓角微汗,显然是从家里一路跑过来的。

    “王夫人说笑了,”她福了福身,声音虽轻却带着少见的坚定,“这香方是我生母所传,并非李家共产。何况我家相公……”她抬头望向苏砚白,眼中闪过微光,“他懂调香、会算账,连太守夫人都夸他‘心思精巧,不输男儿’。”

    贵妇们面面相觑。太守夫人的名头如雷贯耳,昨日她们刚听说秋宴上每人都会收到晚香阁的胭脂作礼,此刻听李晚晴提起,顿时收了轻视之心。

    王夫人却不肯罢休,尖声道:“赘婿本就该缩在屋里,哪有抛头露面的道理?传出去叫人笑话李家没规矩!”

    “规矩?”李晚晴忽然想起三日前祠堂里,苏砚白为她夺回金簪的场景,勇气突然涌了上来,“《宋刑统》写得清楚,夫妻可共营生计。我与相公卖胭脂,赚的是干干净净的银钱,总好过有些人靠着娘家声势欺压庶妹!”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李晚晴向来沉默寡言,在李家连嫡姐们说话都不敢插嘴,此刻却敢当众呛声长辈。苏砚白望着她泛红的耳尖,忽然发现她今日穿的月白裙,正是用卖胭脂的第一笔银子买的布料,领口绣着极小的“晚香”二字,是他昨日随口提的店名。

    “你!”王夫人被戳中痛处,气得浑身发抖,她儿子正靠着陈家的关系谋差事,若被人知道她欺压庶女,难免落人口实。

    “王夫人若是嫌我家胭脂俗气,”苏砚白适时插话,从锦盒里取出个鎏金小瓶,“不妨试试这款新制的‘夜合香’,睡前抹在锁骨处,香气能留到天明。”他转向围观的贵妇,“今日前五位贵客,可免费得半幅香方。”

    贵妇人的注意力立刻被鎏金小瓶吸引,刚才的尴尬烟消云散。王夫人恨恨瞪了李晚晴一眼,却被同伴拉着去看香方,只得作罢。

    摊位重新热闹起来,李晚晴退到棚子角落,指尖绞着帕子,心跳如鼓。苏砚白递来半块绿豆糕,低声道:“今日多亏你,不然那些婆子能把我舌头嚼烂。”

    “我……我只是不想让人说你闲话,”李晚晴咬了口绿豆糕,甜丝丝的味道混着紧张,“你昨日教我的《宋刑统》条文,倒真派上用场了。”

    苏砚白轻笑,想起昨夜在油灯下,他翻着从书肆淘来的律法书,耐心给她讲解“夫妻共财”的条例。那时她听得认真,指尖在书页上轻轻划过,像在触摸某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申时初,胭脂卖得七七八八,苏砚白让伙计看着摊位,自己带着李晚晴去街角的茶寮歇脚。二楼临窗的位置,能看见朱雀街的车水马龙,他忽然指着对面绸缎庄道:“看见那匹湖蓝缎子了吗?我打算买来做香囊,装鹅梨香的香丸。”

    李晚晴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阳光穿过雕花窗棂,在他侧脸上镀了层金边。这个曾经只会赌钱的丈夫,如今眼里满是商机,说起话来条理清晰,让她忍不住想起小时候听的说书人——那些闯荡江湖的英雄,大概也是这般神采飞扬。

    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第2/2页)

    “晚晴,”苏砚白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尖,“明日我想租下街尾的铺子,把晚香阁做大些。你若怕累,便在府里调香,我雇人跑堂。”

    李晚晴抬头,撞见他灼灼的目光。这是成婚三年来,他第一次问她的意愿,第一次把她当作并肩的伙伴。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女子嫁人,最怕遇人不淑,但若能遇着个知冷知热的,便是福气。”

    “我不怕累,”她轻声道,“我想和你一起守着铺子,就像……就像现在这样。”

    楼下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混着蝉鸣与车马声,却掩不住两人相视而笑的温柔。苏砚白忽然发现,李晚晴笑起来时,眼角会有淡淡的梨涡,像落在雪地上的两瓣梅花——这么多年,他竟从未留意过。

    回到李府时,暮色已合。二姐夫陈立远正站在月洞门前,看见他们并肩而来,脸色顿时阴沉:“苏砚白,你可知公中该收的三成银钱,至今未交?”

    苏砚白松开李晚晴的手,上前半步:“明日我便将账本送去账房,每笔收支都记得清楚。”

    陈立远冷笑:“区区赘婿,还敢用账本?我看你是想私吞银钱,图谋李家财产!”

    “二姐夫说笑了,”李晚晴忽然开口,从袖中掏出个锦囊,“这是今日的三成银钱,共六两七钱,一文不少。”她顿了顿,“相公每日记账到子时,连胭脂盒上的金粉用了几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立远接过锦囊,指尖发颤——他本想借机刁难,没想到这对夫妻竟准备得如此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李晚晴说话时,竟不自觉地往苏砚白身边靠了靠,像只收起羽翼的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枝头。

    “既然银钱已交,便罢了,”他甩袖转身,袖口扫过石灯笼,“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让我发现你们偷藏银钱——”

    “二姐夫多虑了,”苏砚白打断他,语气温和却带着锋芒,“晚香阁的生意,全仰仗李家的威名,我们怎会做那等短视之事?”

    陈立远脚步一顿,忽然意识到这个赘婿早已不是从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冷哼一声,加快脚步离开,衣摆掠过墙角的青苔,留下一串愤愤的脚步声。

    月洞门在身后合上,李晚晴忽然轻笑出声:“以前总觉得二姐夫可怕,如今倒觉得他像个跳脚的孩童。”

    苏砚白望着她被暮色染红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摊位前,她为他据理力争的模样——明明声音发颤,却硬是挺直了脊背,像株在风雨中倔强开花的莲。他忽然伸手,替她摘下鬓角的胭脂粉:“晚晴,你今日护着我的样子,真美。”

    李晚晴耳尖发烫,慌忙转身:“油嘴滑舌……快去洗手,该用晚膳了。”

    她快步走向厢房,裙摆带起的风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鹅梨香。苏砚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腔里有团温热的火在烧——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坚定地站在身边的温暖,第一次明白“家”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宅院,而是有个人愿意与他并肩,共抗风雨。

    是夜,苏砚白在账本上新增了一页:“妻贤夫祸少,妻强夫胆壮。晚晴之勇,胜却千军。”他吹灭烛火,看见床榻上李晚晴已睡熟,腕间还戴着他送的青瓷镯子,那是用第一笔盈利买的——虽不贵重,却是他真心想给她的信物。

    窗外,一轮新月爬上飞檐,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窗纸上。这一晚,朱雀街的贵妇人纷纷在梳妆匣里放上晚香阁的胭脂,李家族长收到太守府的帖子,邀李家女眷参加秋宴,而苏砚白与李晚晴,在彼此的呼吸声中,悄然握紧了对方的手——有些羁绊,正像沉水香般,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渐渐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