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宋光明的期待

    宋光明是在知足堂认识陈瑾的。

    那一年,宋光明第一次造访知足堂(古医学堂的线下据点),他就是在源河市楚县羊角镇的知足堂遇见陈瑾的。

    为了来到这个听说挺有名的地方,宋光明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倒了几趟公交车,又拖着行李箱徒步行走了一个多小时。

    说实话,这么大费周折,经过多般打听,寻寻觅觅,终于站在目的地知足堂大门前的时候,宋光明是非常失望的。

    在那之前的几天,宋光明的妈妈说:“阿明,你去吧!那里有一个很厉害的老中医,叫做孟福泉。他医德医术都很好,他给人看病不收钱,带徒弟也不收学费,你去跟他学点本事,顺便把身体调理调理。他住在……”

    禁不住母亲的再三唠叨,宋光明心不甘情不愿地踏上了寻找孟福泉的旅途。

    他以为他要找的“知足堂”是一个挺气派的中医馆,毕竟大多数中医馆都叫做某某堂,更何况这儿还有一个挺有名气的老中医呢。

    知足常乐,“知足”这名字起得也不错,大概这中医馆的老板(或者是这老中医)挺有学识挺有道行挺淡泊名利的,在这人心浮躁、唯利是图的世道里,居然以“知足”为店名!

    然而,当宋光明千里迢迢千辛万苦来到知足堂,看到的似乎是一家足疗店!

    算是足疗店吗?可它比宋光明以往去过的最低档次最差的足疗店还要差上几分。

    它的店面像是完全没经过装修的样子,挂着几缕蛛丝的天花板上只有一盏陈旧的白炽灯,发黄的墙皮剥落了好几处,坑坑洼洼的水泥地板也不加修补……

    不过是一个未装修的门头房摆了书架、柜台,加几张椅子板凳,然后贴了几张经络穴位图和足底反射图。

    宋光明找到这里的时候已是中午快十二点了,店里边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姐坐着张小板凳,在给一个老年妇女做着足部按摩。旁边还有一男一女两个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看书。

    宋光明愣愣地站在门口一侧,往里看了好一会儿,直到那个大姐按摩结束,将老太太送走了,他才凑上前讪讪地问:“你好大姐,这里是知足堂吗?”

    你可别说他是瞎子或者目不识丁,这家店根本没有挂牌,他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又一遍,既没看到“知足”,也没看到“堂”。

    可是宋光明打听了好几遍,古医学堂目前的根据地就是这儿,应该没找错地方。

    “这儿是知足堂。你是来做足底按摩的吗?已经十二点多了,我们要关门午休了,你下午两点以后再来吧!”大姐挺热情地回答他。

    宋光明讪讪地说:“听说这儿有个老中医姓孟,就是那个古医学堂的孟医师……”

    “你找孟老师啊,他今天不在这儿。”大姐说。

    “那他什么时候过来?”

    “最近都不过来。你回去吧!”

    宋光明想多问些信息,可大姐说他们要关门吃午饭了,他只好作罢。

    宋光明找了一家宾馆,这小镇上最气派的宾馆,登记住下。不管怎样,晚上肯定是住这小镇上的了。

    随后他就给母亲打电话,抱怨她是不是忽悠人,这儿哪有中医馆和老中医,只有一家足疗店……

    宋母说:“阿明啊,就是这儿没错,我早给你打听清楚了,那老中医最近到山上闭关了,听说是要写书……你先跟着他的徒弟们学习学习,等老师出关了再指点指点你……”

    “你是说让我跟他们学足疗按摩吗?你想让我后半辈子给人按脚吗?”宋光明激愤地说着,情绪里都是不满和怨气。

    他当时想,我就算一辈子窝在家里坐吃等死,我也不至于去给别人按脚。

    “阿明啊,你别激动,”宋母说,“这孟福泉是货真价实的老中医,真有本事,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徒弟跟着他,也不会五湖四海的那么多人去拜访他。他们学足疗按摩肯定是有道理的……”

    宋母说:“足疗也是推拿啊,也是讲穴位的啊!而且这只是他们那儿其中一种治疗方法,他那儿绝活可多着呢……中医博大精深……”

    宋母说:“你先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吧,多看看他们的文章,治好了那么多的人,有的是吃草药治好的,有的是推拿治好的……还有那么多人留言,写得多好……”

    宋母说:“孟医师的徒弟每天早晨都出去锻炼身体,跑步,打拳,练些强身健体的功夫……你先在那儿待几天,跟着练练……”

    宋光明听得有些不耐烦了,说:“行行行,我先找个地方吃饭,挂了啊!”

    就这样,他被亲妈骗到了羊角镇知足堂。

    宋光明为什么要到知足堂找孟福泉?对他来说不仅说来话长,还有些羞于启齿。

    那一年,我已经二十七岁了。在过去的二十七年里,他的人生一无是处。

    在二十七岁这一年,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尿不进马桶里了!

    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那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儿才有的毛病吗?

    他才二十七岁啊,他还没有结婚!他的学业早已荒废了,他在事业上等于零!

    到了下午,宋光明再次造访知足堂,得到的消息是——孟福堂医师最近不收徒弟,也不接待外来访客,他们让宋光明回去。

    最后宋光明问他们:“能否让我跟着一起去晨练?”

    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一个看着还不到二十岁的瘦瘦小小的男孩说:“这个随便,那是你的自由。我们欢迎任何一个附近的居民加入我们晨练的队伍。”

    后来宋光明知道,这个男孩名叫贺长平,彼时只有十八周岁。

    再后来,宋光明才知道,自己小看了这个脸色苍白、身材瘦弱的男孩,他可是知足堂的堂主,孟福泉钦点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是他。

    就这样,从到羊角镇的第二天起,宋光明就加入了他们晨练的队伍。

    这支队伍老老少少一共有十几个人,早晨六点半就从知足堂小跑出来,全部赤着脚。

    宋光明忘了问他们出发时间,他是在赶往知足堂的半道上遇上他们的,随后把鞋子脱下,拎着鞋子,稍稍地跟在了队伍后面小跑。

    他们很快从羊角镇的大道上拐弯,进了一条不知道通向哪个村子的小路。这附近有很多村子。

    宋光明跟着他们慢跑着,上了一座小山(后来知道那山叫赤峰山),在靠近山顶的一块平地上练功。打的一套拳法,说是孟老师(孟福泉)根据古拳法改编的;做的一套早操,也是孟老师给编的;还有狮吼功……

    晨练结束后,宋光明依旧跟着他们往回走。走到半道上,有一半人陆续散去,一半人回到知足堂。

    后来宋光明知道,半道上散去的几个人是附近跟着锻炼身体的居民,回知足堂的那几个人是孟福泉的徒弟。

    他本想厚着脸皮跟着他们回到知足堂,可被告知要自己找地方吃早饭。

    就这样,宋光明跟着他们晨练了十几天后,贺长平找他谈了几句话,问他来知足堂的目的。

    宋光明当然没说他是来调理身体的,他只说是仰慕孟老师医术高超,想来学点手艺。

    贺长平让他将个人信息和来意写成书信,上交给孟老师。

    宋光明一听要写成书信就有点心虚了。那时候的他,肚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墨水。虽然以前看某些小说的时候看得很爽,可真让他自己动手写几行字,简直太为难了。

    他说:“好,我回去想想怎么写。”

    这信得好好写,这信关乎着他能否被孟老师收留,必须十二分用心地写!

    他回到宾馆,花了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前思后想,左思右想,绞尽脑汁,废了十几张信纸,最后才造出几行比较通顺比较满意的字句。

    把信交给贺长平后,宋光明又等了三天,等得心急如焚,等得战战兢兢,得到的通知依旧是让他回去。

    对此,宋光明是失望的。同时,他也感到了解脱——对他母亲也有了交代,不是他不想留下,是人家不要他。

    可宋母说:“做人要有恒心,不能轻言放弃……”

    经过她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循循教导加洗脑,宋光明厚着脸皮继续跟着孟福泉的徒弟们晨练。

    那段时间他过得相当煎熬,他很迷茫,白天除了看一看古医学堂的公众号文章,真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

    他不敢看以前喜爱的小说,也不敢看以前喜爱的视频,他怕控制不住胡思乱想,控制不住要做点什么……

    就这样又熬过去了半个月,有一天,宋光明在古医学堂公众号某篇文章下看到了一个留言,让他忽然有了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的信念。

    那是陈瑾的留言,她的网名叫“月痕舞枫”。尽管宋光明肚子里只有丁点儿墨水,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也觉得充满诗意,更何况陈瑾的那七八百字的留言,行云流水,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让他觉得他之前写给孟老师的书信连狗屎都不是……

    他已经把“月痕舞枫”想象成了清新秀丽、气质非凡的才女,真想见一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