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值得 第十八章 救命之恩

    少年清澈的声音响彻整个公堂。

    霎时间所有目光都转向了他。

    “你是何人?”高官开口询问道,暗想这不对啊,怎么今个儿有这么不知好歹的年轻人?自己这可是京兆府啊!

    敢这么不给京兆府面子的,在长安城里确实不在少数,但是这么年轻的,确实很少,所以高官很生气!

    但接下来那少年的自报家门,却让他的头,一时间很痛。

    “在下北地,李长安!”

    少年郎的声音依然清澈,似乎对于此地没有任何的畏惧一般。

    高官刚想冷笑,什么北地李长安,北地....李长安!

    赶忙就走到近前施礼道,“下官参见北地侯!”

    开玩笑,这无论怎么说,都是圣人亲封的北地侯,自己能不得罪还是尽量不要得罪为上策的。

    李长安很不满,他觉得这样不对,自己挑明身份之前就对自己吆五喝六,挑明了身份又这样谄媚。

    这就是长安城的高官吗?他不喜欢这样,因为跟他向往中的长安城差太多了,庙堂这般,江湖虽然没见过,但目前看来似乎也没有多少意思。

    “你为什么要对我兄弟动手?”李长安看向高官,问的很认真,认真到双眼一直盯着高官,怕他作假一样。

    高官早就已经汗流浃背,但面对这位新晋小侯爷的质问,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道:“他非要查潼关遇刺案。”

    “这不对吗?”少年的眉头微皱,虽然没有如同高官那样上位者的气势,但此刻却也给人一股威压。

    “这......”高官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那读书人只是要一个公道,按道理来说没什么不对的,可不对又能怎么样?

    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道理可以让他们讲?这又让他能如何作答呢?

    少年知道高官回答不上来,便自顾自的开口:“我来告诉你,这件事没有什么不对的。”

    高官不语,只是在一旁被训斥着,不敢开口反驳少年的任何话。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那些刺客死士虽然都死了,可他们幕后之人,便能心安理得的接着活下去,然后培养更多的死士去干这些事情吗?”

    “为什么他们自己就没有任何事儿,死的都是别人呢?”

    李长安看着高官,似是在问他,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但高官毕竟混居官场几十年,看的书也不少,这些道理他又怎么会不明白?可是他就一个京兆府府尹,而且也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不知道多少年才上来的。

    背后不能说毫无根基,也是惹不起这长安城里的任何庞然大物。

    那北地小侯爷李洛阳遇刺案,虽然没有明说,但谁又不知道,是那京城新贵,封家做的呢?

    当年幽云城的那场决战,父辈有开国之功的封仙芝作为老将身先士卒,带领着一万新征募的募兵应战了数万精锐禁军,且败且战,你说败了就败吧。

    你李穆天怎地就非要对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将正军法,换谁上也不可能一万新兵蛋子就能打过柔兰国的数万精锐禁军吧?

    结果就是,封仙芝被军棍活活打死在了校场上,而此举也令封家子弟同北地一脉自此以后为世仇。

    后来李穆天的哪庄冤假错案,封家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气,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封家一个已经老牌的没落贵族,在此之后迅速崛起。

    而李洛阳也不愿进京的原因。

    至于李穆天正军法错了吗?不好说,但他带领着北地军收复了失去不知道多少年的北地,让多少思故国的同袍重新回到国家怀抱。

    封家错了吗?不好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封家如果真就这么咽下一口气,那么不得憋死?

    所以有的时候,无非是立场不同,好人坏人,真的重要吗?

    当然,这些都是高官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不敢说,因为也没必要,眼前这少年,正是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的时候,又怎么会明白其中道理呢?

    “你叫什么?”少年开口问道。

    还不待高官回答,那青山读书人就已经开口:“长安,这位是曾在北地治理过水患的吕谏,吕府尹。”

    高官对于那青衫读书人开口对自己的介绍不满,自己这长着嘴呢,用得着你帮忙说吗?

    不过也无所谓,现在势大压人吗,高官刚想点头称是,就见那位年轻的北地侯,应该是叫李长安,已经朝着自己一拜,开口道。

    “在下感谢吕府尹当年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