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二桃杀三士

    东方未明站起一瞧,见台上是几个白须老者,不知是哪里来的评委,心道:“师父常说年老之后,味觉不灵,因此老胡做菜偏重咸鲜,不知评委如何评价这道烧烤。”

    这场因柴火不够,端上菜肴的只有四家,除了宝福楼和芙蓉坊,还有天山的易老师,除此之外,还有第一轮毫不起眼的天府酒楼。

    这场比试,本是二十多家餐馆中,选出十余家晋级,只因参赛者稀少,因此四家都顺利进入下场比试,倒也并未分出胜负。

    可接下来的赛事,可犹为紧张,晋级者只有四家,接下来的角逐,则是直接决定,最后的食中状元,究竟花落谁家。

    这道菜自不能如之前那般敷衍,年祈忍痛亲自掌勺,选用调料,由女儿年芙蓉打下手,自是比东方未明和夏侯非,两个笨手笨脚的大男人,方便得多。

    最终的菜肴,则是从东方未明刚带回来的鳄鱼,也不知年祈如何拾掇,凭借夏侯非的精妙刀法,斩筋碎骨,做了一道鳄鱼丸子,然而这只是配菜,真正的主菜却是一道“云杞蒸鳄鱼肉”,乃是年祈压箱底的本事,平时只因食材难觅,始终不曾习练,如今又是伤重之下制作,难免有些敷衍。

    可饶是如此,一道鲜美的鳄鱼肉,还是惊得评委交口称赞,显然年祈的功力深厚,已是当之无愧的食中状元,相较之下天山易老师的红烧狮子头,显得过于油腻,天府酒楼的酸菜鱼,则是口味偏腻,腥气太重。最可惜的是宝福楼的宫保鸡丁,不但成品色香味俱佳。而且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也只比芙蓉坊的云杞蒸鳄鱼肉,稍逊半筹而已。

    东方未明虽鄙视公孙坚的为人,但对他这道菜,也是由衷的敬佩,又见他虽然已然年过五旬,却是精神饱满,眼神之中满是不甘和嫉妒。

    食中状元是谁,已然不言而喻,可年祈领不得奖,躺在后面的长凳上歇息,年芙蓉开心之极,将一套纯金的厨具捧在怀中,说不出的兴奋。

    可夏侯非却早已察觉,绝刀门的师兄弟,本来四周防卫甚佳,可却不知何时都没了踪影,就连师兄聂齐也是不见,生怕有人又要捣鬼,对东方未明道:“东方,我看情形有点不对。”

    东方未明也已察觉出有些异样,但沉浸在取胜的欢喜中,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有什么不对?”

    夏侯非低声道:“聂师兄不见了,我怕芙蓉妹子有什么闪失,咱们尽快领了奖,抓紧回去再做计较。”正说之间,评委席上已是乱作一团,乃是公孙坚不肯认输,想要抢夺年芙蓉怀中的刀具。

    还没等夏侯非拔刀,萧遥已挥掌迎战了上去,这公孙坚厨艺不俗,人品低劣,武功却也了得,数招间竟迫得萧遥连连倒退,待得夏侯非挺刀助战,公孙坚自知理亏,倒翻筋斗退的也甚是迅速。

    东方未明始终守在年祈身侧,好在并无乱子,有绝刀门弟子上前禀告夏侯非,说道魔教在乐山大佛有所图谋,这里的布置,全是为了引人注目,其实真正的目的,乃是那江湖上盛传的“佛剑”、“魔刀”。

    佛剑和魔刀,乃是江湖上的两大利器,锋锐故不必提,最令人向往的是,这两柄兵器盛传的一席传说,传闻佛剑可杀人于无形,被杀之人全身皆无痕迹,连仵作验尸也是全无头绪而言,至于那魔刀可就厉害,可提升持刀者的功力,令之瞬间跻身一流高手行列,可此刀也有一大弊病,便是手一持刀便成魔,心智为其所控,往往乱杀一通,不分敌我,因此持刀者寥寥无几,宁可弃刀用掌,也不愿成为一个嗜杀的恶魔。

    既明魔教动作,东方未明和萧遥都想前去瞧瞧,只夏侯非不敢轻离,生怕年氏父女遭受毒害,对东方未明道:“聂师兄已追了下去,还望你看在我面上,对他多加照拂,咱们亲如骨肉,什么客气话,也不必多说了。”

    东方未明点头道:“就算没有夏侯兄嘱托,聂兄的安危,兄弟也是放在心上的,只是本事不成,怕是还要聂兄搭救了呢。”

    夏侯非哈哈大笑,笑道:“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等事情忙完以后,可得再回来畅饮一番,到时候就在芙蓉坊,咱们兄弟喝上一杯,年老伯只怕也得好好地谢你了。”

    萧遥等的甚是心焦,催促道:“你们有话回头再说不迟,咱们要是去的晚了,什么佛祖刀剑早就到了魔教的手里了,还争什么。”他心中焦急,催促之时,将佛剑魔刀,说成了佛祖刀剑,好在周遭没有佛门弟子,不然若听萧遥如此谤佛灭祖,非跟他好好理论一番不可。

    东方未明点头称是,与夏侯非拱手道别,一扬马鞭便跟在萧遥身后,年祈想要给东方未明带些腊肠作为回礼,却见东方未明早已去的远了。

    萧遥策马疾驰,说道:“我是没料到魔教动作这么快,但刚开始着实想不明白,魔教在西域横行几十年,所积宝物难道还少了,怎么会为了两件不起眼的兵器,而去眼红心热。”

    东方未明道:“除非传言是真的,刀剑真有什么异能也说不定呢。”

    萧遥道:“这未免是自欺欺人之言了,江湖上神兵利器原亦不少,奈何铸造之术失传太久,加之冶炼之法不明,如今的‘宝刀利器’,可比不上数百年之前了,就算是数百年前的屠龙刀,倚天剑,也只不过是锋锐了一些罢了。”

    东方未明奇道:“倚天剑,屠龙刀?”

    萧遥道:“那是百余年前,威震江湖的江湖的真正神兵,传言此物削铁如泥,烈火不损,却没听说什么增长功力,吸人精魄的怪事,因此我敢断定,这佛剑魔刀,也只不过是夸大其实的噱头罢了。”

    东方未明道:“既然如此,咱们还巴巴的赶去乐山干嘛,魔教既然听信传言,最多不过是抢到了两样兵器罢了,反正为祸也不是甚烈,且由他去吧。”

    萧遥摇头道:“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宝刀宝剑或许不值一提,但魔教的真正目的,却是要‘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东方未明道:“什么一二三的,杀什么三是?”

    萧遥微微一笑道:“那是《晏子春秋》里的故事:公孙接、田开疆、古治子事景公,以勇力博虎闻。晏子进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剌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勀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用使人少馈之二桃:‘三子何不詈功而食桃?’于是三士皆论功争桃,“最后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东方未明不通文墨,萧遥这之乎者也,可给他讲的瞠目不知所对。

    萧遥见他脸露迷茫之色,只好微笑道:“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功自傲。

    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东方未明沉吟道:“齐景公倒是厚道之人了,不然猜忌起来,哪管什么勇士重臣,还不是一股脑都斩首示众了。”

    萧遥点头道:“不错,其时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婴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

    晏婴心生一计,决定借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王酒至半酣时,晏婴说:‘园中桃子已然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品鉴一番吧?’

    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了六个桃子。

    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六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

    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六个。’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

    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

    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应该他吃。’

    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

    齐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窜出一头猛虎,是我奋勇上前,用尽平生之力,才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

    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接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

    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

    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接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

    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

    公孙接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劳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

    古冶子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东方未明道:“这不是叫人自相残杀吗?”

    萧遥点头道:“然也,后来鲁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半天才站起身来,说道:‘我听说这三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都死了。’

    齐景公长叹了一声,沉默不语,这时,晏婴不慌不忙地说:‘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智勇双全、足当将相之任的,我国就有数十人,这等武夫莽汉,那就更多了。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东方未明心中一寒,说道:“这晏婴居心不良,用心实在险恶,这齐国三杰,也是愚钝不堪,任凭什么破烂桃子,也能挑拨的他们窝里斗。”

    萧遥摇头道:“桃子是假,面子是真,要是在国君面前失了体面,回国之后也再难受器重,不过这晏婴居心不良倒是真的,用歹毒心思摆布三人,到头来竟然一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