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伽马射线 第261章 要去火星

    巴罗登决定,这一次他要把所有的钻杆都钻下去,钻到钻机钻不动为止,如果还是没有水,他就返回。

    他开始向下钻,两个小时候后,他把所有的钻杆都钻进了岩石里,已经二十八米了。

    他绝望地开始向上拔出钻杆,他想把钻杆收起来,然后就开始返回。

    等他拔出了最后一节钻杆,准备把钻杆放在火星车上时,他在钻杆端部看见了一些白色的东西。

    他的大脑“嗡”的一声,“难道这是水?”

    他顾不了许多,把面罩摘下来,用手指捏了一点那带着碎石的白色结晶物体塞进了嘴里。

    一股清凉在他的舌尖蔓延开。

    “是水!”

    他急忙把钻杆端部仅有的一些白色物体用一个纸袋子装好。

    他开始快速地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因为现在返回说不定还来得及。

    钻机就扔在这里吧,如果这真是水的话,基地肯定都会搬到这里来。

    他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开着火星车往回赶。

    不过,他在开到还有最后十公里的时候,还是没有氧气了。

    他拿出对讲机开始呼叫基地来救他。

    半个小时之后,基地的救援车来了,他已经被憋得快要昏过去了。

    第二天,基地出动了五辆车组成了一个车队,要去峡谷看看,到底是不是水源,规模大不大。

    经过几天的勘测,大家确信,巴罗登找到的这个水源规模很大,冰层很厚,厚度超过几百米。

    于是,火开联决定把基地搬到巴罗登发现的峡谷,而且把这个峡谷命名为巴罗登大峡谷。

    在火星找到水源的消息很快便在地球传开了。

    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规模开发火星具备了基本条件。

    因为大规模开发火星的几个最重要的条件是:温度、氧气、气压、水。

    现在白天的温度已经可以忍受了,气压虽然低一些,但也能忍受。

    水源也找到了,现在就差氧气了。

    不过解决氧气的办法有很多,最差的结果就是一直带着氧气面罩,虽然很不舒服,但是也勉强可以忍受。

    ……

    于洪洲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从事伽马射线的研究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

    他发现伽马射线在与太阳风发生碰撞后,会产生紫外线辐射。

    他在听说了各国公布的伽马射线灾难后,他便开始用他特制的紫外线雷达,对伽马射线超强的那个空域的紫外线进行观测。

    他确实看到了一个弧形地带,持续地向外辐射紫外线。

    因此他确信,在那个区域确实存在持续的超强伽马射线。

    但是为什么华夏国公布的数据与别的国家公布的数据相差那么大呢?

    华夏国说,地球能撞在那个区域的概率为千分之一,其实就等于说,没有什么危险。

    而其他国家却把危险渲染得如此严重,甚至有人说人类如果不移民火星,必将灭亡。

    于洪洲为搞清楚到底地球会不会撞在那个区域上,他开始标定那个区域的坐标,他观察了半年,终于把那个区域的范围准确地标定出来。

    他又开始用一个工具计算地球的轨迹,是否会与那个区域相交,他计算的结果是,不会相交,但会距离很近。

    他确信,华夏国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其他国家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于是,他在一个天文爱好者论坛发表了自己的计算结果。

    他的这个计算结果被一些国外的爱好者转发,在国外的一些论坛引起了争议。

    有人同意于洪洲的计算方法,有人反对。

    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相信天文学家的判断,认为于洪洲是野路子,测量和计算都可能有问题。

    这天,于洪洲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对方也是一个天文爱好者,想要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对方说,想请他在他们小区附近的一家餐馆请于洪洲吃饭,然后边吃边聊。

    于洪洲是一个非常喜欢吹牛的人,一听有人向他请教,马上就答应了。

    结果对方在吃饭的时候说想请他帮忙,会有丰厚的回报。

    说如果于洪洲愿意写一篇文章,他愿意给于洪洲支付一千万。

    于洪洲一听写一篇文章就能得到一千万,立刻兴奋起来,表示可以试一试。

    对方说,想让于洪洲写一篇文章,澄清一下自己的观点,就说自己的观测数据有误,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现在按照最新的观测数据,地球确实会在五十年后与那个伽玛射线暴的区域相交,会爆发伽马射线灾难,但是灾难的严重程度不好准确预测。

    如果于洪洲愿意写,他现在就可以支付三百万,如果写好了再发出去,将会得到另外的七百万。

    于洪洲知道对方是想收买他,作伪证,但是一千万对他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于是他便答应了。

    对方马上就给他汇了三百万。

    于是,于洪洲便按照约定,写了一篇更正的文章,说自己测算数据有误,经过了反复的测试后,他确认,地球一定会爆发伽马射线危机。

    文章发出去之后,他又得到了七百万。

    这相当于他十五年的收入。有了这笔钱,他可以买好多更先进的观测仪器。

    ……

    这天,姜南美找到姜岳升,说他有个想法,想跟爷爷谈谈。

    姜岳升不知道孙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就放下手里的工作,坐下来听孙子到底有什么想法。

    “爷爷,我想去火星!”姜南美很郑重其事地对姜岳升说。

    “啊……”姜岳升一听,立刻愣住了。

    因为华夏国一直不支持火开联的计划,所以整个华夏国关于移民火星的舆论都不是很多,只有一些爱好者喜欢讨论这些问题。怎么今天自己的孙子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

    “爷爷,我打听了,北魅共和国接收外国人以个人名义加入火星移民计划。”姜南美说。

    “火星……”姜岳升一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知道火星上的生活极其艰苦单调,去开发火星的人,就算是把人生的美好时光纯奉献了。

    关键是现在家族的产业都在由姜南美管理的,他走了还得再交给被人。

    最关键的是,在火星工作从事的都是超强的体力劳动,而且那种生活环境对人的身体损伤很大,等到了退休的年龄基本上会一身病,而且什么也学不到。在火星娶妻生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