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伽马射线 第259章 火星洗浴

    第二步终于开始了。

    先撞击的是SR-1456-YUTI-3小行星,重量接近二十亿吨。

    如此庞然大物,如果撞击在地球上,那将是山崩地裂,恐怕所有的建筑物都要倒塌或者损坏,海啸和火山爆发也将吞噬掉大量的生命和财物。

    所有人都不知道,它撞在火星上,将会发生什么。

    阿超命令火星机器人把核发电设施和所有的工业设施全部关闭,所有机器人都披上反宇宙射线的披风,在地下基地外等候。

    只见一道火光从火星的北极上空划过,接着在火星北极掀起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火球的高度达到了三万多米。

    就在火球还在向外蔓延的时候,地震波已经先传到了阿超的十几个机器人基地。

    在基地外避难的机器人纷纷被强震摔倒,基地外很多堆放的物资都被震得散了架子。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余震,余震持续了一天才渐渐消散。

    火星北极的干冰冰盖,被这颗小行星啃开了一条巨大的深沟,长度达五十公里左右、宽度达八公里左右、最深处达到了三公里左右。

    巨大的冲击力把干冰、岩石和水冰化成了细碎的颗粒抛向天空,像一张张开的大伞一样徐徐展开,向火星的整个北半球蔓延。

    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阿超的机器人从测振仪上看到,第一次地震的强度达到了9.2级。

    估计在北极周围可能达到了十二级。

    一个月后,阿超向火开联通报了这一次撞击的成绩。

    这一次撞击让火星的大气压从5.4千帕增加到了6.8千帕,也就是说,火星的大气压差不多达到了地球的百分之6.8。效果非常显著。

    而且同时把火星的几处活火山震得开始喷发了,火山喷出的烟雾里也会含有温室气体,对增加火星的气温会有帮助。

    既然效果好,那就继续吧。

    接下来火开联又陆续用飞船拖着六颗小行星对火星北极进行了撞击。

    最终让火星的大气压达到了18千帕。也就是达到了地球上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达到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大气压的一大半。

    在这个大气压下,人类戴着氧气面罩虽然会感到不舒服,但是不会立刻发生生命危险的。

    由于在这样的气压下,人类只要戴着氧气面罩、穿着反宇宙射线的服装,就可以白天在火星表面活动了。

    比起以前需要穿着笨重的宇航服才能在地面活动,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人类在火星上工作的代价,同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十几倍

    但是此时火星的气温升高还不明显,因为气温升高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让岩石和大气积累热量。阿超预计两年以后的夜间温度能够达到零下五十度左右。白天大约在五度左右。

    也就是说,在两年以后,人类和机器人在白天的时候都可以不用穿宇航服在火星地面活动。

    于是,火开联决定开始向火星大规模运输人造光合作用板,并开始批量地向火星运送人类。

    这些人要在火星上进行各种实验,包括人体对长期低气压的适应程度、宇宙射线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火星土壤种植技术的验证、火星工业化的条件等。

    有了人造光合作用板生产的氧气,就可以用氧气与火星矿石中提取的氢气制造一些水,以此来解决饮用水的问题。

    ……

    爱德华是火开联运送到火星的第一批登陆人员。

    他是个火星迷,从小就是看着各种关于火星的童话长大的。

    长大之后,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火星,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了,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免费来到了火星。

    他下飞船时是火星的白天,周围的气温在零下三度左右。

    他按照领队的要求,戴上了氧气面罩,穿上了放射线服,跟着大家走出了飞船。

    虽然感觉脚下有些轻飘飘的,但是维持身体平衡还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在来之前,他已经接受了半失重状态下的行走训练。

    他还没走出飞船的舱门,就看到了外面的景象。

    感觉火星的地面,就如地球的沙漠戈壁,但是土壤的颜色偏红。

    感觉光线比地球上亮很多,空气中似乎有些灰尘。估计是由于多次小行星撞击北极和频繁的火山爆发引起。

    跟着队伍向远处的一个建筑走去,看那建筑有点像地球上水泥厂的装料车间,半圆形的顶,没有窗户,在下面有一个小门,看起来是个密封门。

    走着走着,爱德华就感觉脖子上的淋巴结有些疼痛,胸腔也有些不舒服。

    领队已经说了,现在火星的大气压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二十,比珠穆朗玛峰顶上的气压还低,所以会感到很不舒服。

    他们又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了那个半球形的建筑。

    那扇小门打开了,果然是一扇密封门。

    里面是一间过渡室,大概只能装十几个人。所以进去十几个人之后,外面的门就关闭了。

    爱德华听见了机器运转的声音,他估计这是空压机在给过渡室加压。

    不一会儿,他看见在里面的一扇门的边上有一个气压表,上面的气压确实在升高,达到了o.6个大气压之后,便停止加压了。爱德华感觉比在室外舒服多了。

    接着里面的门开了。

    他们鱼贯而出。

    原来里面是一个竖井,看来真正的基地在地下。

    沿着竖井向下降了三十米,他们出了电梯,看见了还是一扇密封门。

    穿过了密封门,他们进入到了一个非常长的长廊。长廊大约有五米宽,大约有六七十米长。

    长廊的两面有很多房间。

    爱德华他们被带到了其中一个房间,大小约三四十平,里面有八张上下铺的床铺。

    看来这就是他们的卧室。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

    第三天,爱德华被分到了冶炼厂,就是用火星上的铁矿石提炼铁的工厂。

    据说,这个炼铁厂以前是在地下基地里,后来由于火星表面的气压升高了一些,机器人就把这些设备搬到了地面。

    因为在地下基地里面炼铁产生的毒气太多,很难排出去,人类恐怕带着面具也会中毒。

    爱德华看到了那些粗笨的炼铁设备,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十八世纪。他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他朝思暮想的火星生活。

    干了一天之后腰酸背痛,他又沿着那个密封门回到了地下基地。

    由于累了一天,胃口还不错,他对这些从地球运来的合成食品还算满意。

    吃完饭之后该洗澡了。

    他问领队哪里能洗澡。

    领队告诉他,在走廊的尽头就是洗澡间。

    他走到洗澡间门口,看了看,没看懂。

    因为洗澡间里面没有水龙头,在门口有一个标记着“洗浴用具”的门。

    他拉开那门,看见里面排着一排排的塑料箱子,箱子上面写着“洗浴用具”。

    他拿下一个箱子,打开盖。在盖子的里面看见了一个说明书。

    他看了几眼才明白,原来就是用箱子里面的这些东西进行洗浴。

    其实大概就是有几块湿纸巾,用这些湿纸巾擦拭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