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反光镜 第193章 土拨鼠的启示

    一周后,科学院组织了一个由军方、科技界的高层参加的紧急会议。

    会议一开始便把姜岳升他们拍到的视频给大家播放了一遍,然后把这个任务的紧急和重要的程度向大家宣贯了一下,接着便开始分组讨论。

    “我觉得能不能用红外探测卫星定位那些热水井,因为热水井发热嘛。”科学院的一位院士说。

    “这个不行,因为冰层太厚了,把热源的热量挡住了。我们以前用精密红外探测卫星对南之极扫描过很多次,都无法通过热成像判断下面的结构。”空天军的一位专家说。

    “能不能用一些放射性的气体灌进去,然后根据放射性来判断下面的结构。”科学院的一位院士说。

    “这个应该可以探测到冰层下的结构,但是也无法确定哪里有热水井呀。”空天军的一个军长说。

    “能不能先把结构探测清楚,然后再根据结构进行初步判断,再钻孔下去验证。”姜岳升说道。

    “老姜说得有道理,”孙院长表态道,“我们可以把探测结构的技术都用上,地震波、量子探测仪,微型无人机,在把结构搞清楚之后,我们再钻孔探测。”

    一个月后,在军方的护送下,科学院地质研究分院几乎一半的力量都出动了,有放炸药的,用地震波探测的,有用放射性气体探测的。

    折腾了一个月后,基本上把南之极冰盖下的大大小小的腔体的位置和形状摸清了。

    看到科学院绘制的立体图后,所有人无不为之惊叹。

    因为反叛机器人在南之极下面构筑的基地的空间实在是太庞大了,不光分布很广,而且层层叠叠。初步估计总面积在三十万平方公里以上。就算是把全世界的核武器都拿来也无法全部摧毁。

    因为核武器在地下隧洞环境下的破坏力非常小。

    接下来,科学院成立了二十个专项组,专门研究如何准确定位这些热水井,并把这些热水井破坏掉。

    这天,姜岳升一个人从吐蕃北基地出来散步。

    吐蕃北基地里虽然一年四季如春,满眼都是绿色,但是毕竟很难看到真正的蓝天。在基地里待久了,就会想出去看看真正的太阳。

    漫步在不毛的戈壁,心事重重的姜岳升感到心情变得好了一些。

    他看到三十米外有一只土拨鼠,正在啃食着青苔。

    他一时兴起,便向那只土拨鼠走去,在快要接近土拨鼠时,这只土拨鼠可能是意识到了危险,突然转身飞快地奔跑,接着钻进了一块冰下面。

    姜岳升追了几步,跑到那块冰的旁边,原来这块冰下面是空的。

    这里本来应该是一片小水洼,冬天上冻以后,可能又遇到了比较暖和的天气,结冻的冰块四周融化了,于是已经结冻的冰块下面的水便蒸发干了,于是就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冰块下面是空的,正好成了土拨鼠的临时避难所。

    姜岳升好奇地蹲下身,伸头向冰盖下面看去,他看见了在里面趴着的土拨鼠。

    他站起身,低头看了看这个小冰盖,心想,这个土拨鼠怎们跟反叛机器人一个德行,喜欢躲在冰盖下面。

    他突然想到,如果在南之极的边缘能不能找到通道进入冰盖下面呢?

    应该能,因为反叛机器人融化的冰水就是从边缘流入大海的,我们只要找到那些热水流入大海的出海口,不就能找到进入南之极的通道了吗?

    可是怎么才能找到热水的出海口呢?

    “用精密红外探测仪沿着南之极边缘扫描!”

    “对!”

    想到这儿,姜岳升激动地开始向基地的入口奔跑,他想马上找王院长。

    可是还没等他跑到基地的入口,他就觉得胸闷缺氧,整个内脏难受得都快要扭曲了。

    他意识到,这四千多米高的高原不能奔跑,可是已经晚了。

    他“噗通”一声摔倒在地,昏了过去。

    等他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躺在医院里。

    原来是基地入口的武警看到他摔倒了,便把他送到了医院。

    姜岳升试着坐起来,感觉身体没有什么事,于是也没跟护士打招呼,偷偷地就溜出了医院。

    他马上给王院长打电话,让王院长召集一个紧急会议。

    在会上,姜岳升把自己的想法对研究院的高层描述了一番,大家都觉得可以试一试,先找到热水的入海口再说。

    姜岳升于是联系空天军司令,把自己的想法跟空天军司令说了一遍,空天军司令马上安排几颗精密红外探测卫星变轨到南之极上空,对南之极冰盖的边缘进行扫描。

    一周后,空天军的侦查报告出来了,竟然在南之极冰盖的边缘标注出了二百多个热辐射异常的区域。

    姜岳升又联系南疆海海军,让海军配合他们去核对这些热辐射异常的区域。

    结果真的和姜岳升预测的一样,这些热辐射异常的点就是热水注入大海的入海口。

    姜岳升马上给最高领袖写了一份报告,把侦查到的情况向最高领袖进行了汇报。

    最高领袖立刻让军方组织会议讨论应对方案,同时,最高领袖认为,这件事应该联盟出面解决,华夏国可以全力配合。

    姜岳升觉得最高领袖说得有道理,这件事情确实应该由联盟解决。

    于是姜岳升便召集联军的最高层会议,讨论如何应对的方案。

    “我觉得还是得硬闯,没有别的办法。”远之东战区的司令说。

    “我不同意硬闯,隧洞和河道都太狭窄了,真打起来没有地方躲藏,我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高智能机器人。”欧洲战区的副司令说。

    “核弹也不行,硬闯也不行,海平面很快就快升到四十米了,”远之东战区的司令有些不耐烦了。

    “我们能不能先消耗他们一下,先用天然气炸一阵,然后再用核弹炸,最后再从周围的河道进去硬冲。”南美的代表说。

    “可是天然气从哪里来呀?上一次是各国自愿,反正上一次我们北俄是把全国的天然气都贡献了。”北俄的代表说。

    “这一次必须大家分担,比例就按照联盟的出资比例,大家分摊。”欧洲战区的司令说。

    “对,核弹也得分摊。”华夏国的代表说。

    “那就这样吧,按照南美的建议,先用天然气炸,再用核弹炸,然后再从周围的河道冲进去,跟它们拼了!”非洲的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