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反光镜 第192章 地热烧水

    这天,姜春华接到奶奶从月球打来的电话,奶奶说为了支持他们的残疾人福利事业,奶奶给他们设了一个新产品,装配式快建房。

    快建房的定位是给从沿海城市向西迁徙躲避海平面上升的移民群体准备的。

    房屋主体采用框架结构,框架采用装配式,用预制好的零件组装而成。墙体、窗户、门等部件也都是预制配件。所以组装起来速度特别快。

    由于大部分部件都是采用的回收材料,所以价格非常低廉,每平米的造价四千元左右。

    江玉把生产原材料的流水线都设计好了,所以整个工厂建起来之后,从原材料生产,到配件成型,到包装发货,都能在工厂完成。

    不过要建一个小规模的工厂,也需要一次性投入八千万元左右。

    姜岳升一听说是妈妈设计的项目,毫不犹豫地就把八千万元打到了孤儿院的账户上。

    阿超现在发现,用反光镜已经很难达到目的了,它开始琢磨新的攻击人类的手段。

    它发现,以前向地下深挖的取地热的深孔上面的冰盖融化了很多,这说明地热上涌的热量很强,但是大量的地热还是被深入到下面的管道吸收了。

    如果把冰盖融化的水直接灌进深孔井里,是不是可以更高效地把地下的热量带出来呢?

    于是阿超找了一个刚刚挖好的一万三千米深的深孔,把施工人员和设备都撤出之后,开始用管道向深孔下面注入融冰水。它下令把管道一直修到深孔的最深处,这样就可以把冷水管道的冷水直接注入到深孔的最深处,然后把热水顶上来。

    几天后,深孔被灌满了,沸腾的热水被顶了上来,开始从深孔的口向外溢。

    阿超让手下把这些热水引向较低的地势,这些热水就开始顺着地势往下流,沿途把冰融化。

    阿超心想,这样下去,只要热水足够多,就可以冲出一条暗河,顺着地势由高到低流入大海。

    这不是与用反光镜照射冰盖的效果类似吗?只不过要想造成大规模的冰盖融化,需要向底壳下面多挖一些深井,把地热引出来。

    于是阿超下令,开始在冰盖下面大规模地挖掘深井,每挖好一口,就把融冰水灌进去,把融冰水加热成沸腾的热水,然后用这些热水去融化冰盖。

    这天,姜岳升正在楚雄帮助姜春华建设生产装配房屋的工厂,他接到联盟总部的电话,说现在全世界各地又开始观测到海平面在持续上升,比半年前上升了五十厘米左右。现在已经比之前总共上升了二十一米。

    姜岳升知道,肯定是反叛机器人又在作妖。

    他只好回到联盟燕京总部,开始组织大家调查此事。

    现在的燕京,比五年前冷清了很多,因为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西迁到了西部的高原。如果海平面再涨二十米,燕京肯定会被淹没一部分。

    姜岳升为了调查清楚海平面上涨的原因,调动了联盟各大军区的侦查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布设监控点,让预警机、侦查卫星进行全球范围的搜索,但是折腾了三个月,大家一无所获。并没有发现有新的被反光镜照射的痕迹。

    “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姜岳升整天茶饭懒餐,就想这一个问题。

    他以前派到反叛机器人内部的间谍机器人要么在战斗中牺牲了,要么被重做了系统,反正都已经好久没有给他传递消息了。

    这天,姜岳升正在烦躁地走来走去,突然接到联盟空天军的电话,说侦查卫星在南之极冰盖上发现了一处较大规模的冰盖坍塌,面积与大约五六十平方公里。

    姜岳升一听,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是反叛机器人在冰盖下面融化冰盖,可能是融化的规模太大了,把冰盖下面掏空了,于是冰盖就发生了大规模的坍塌。

    姜岳升立刻给最高领袖写了一份报告,把自己的猜测向最高领袖进行了汇报。

    第二天,最高领袖就在邮件上回复了:“老姜的猜测很有道理,我会让科学院那边去研究解决的方法。”

    姜岳升马上飞往吐蕃北基地,把自己的猜测对王院长和几个副院长讲述了一番,大家都同意姜岳升的猜测,关键是怎么能阻止敌人继续融化冰盖。

    “我看还是应该用核弹!”王院长说。“上一次用核弹炸它们的核聚变发电系统虽然不算很成功,但是我相信,它们融化冰盖的系统绝对不可能在地下,肯定要贴着冰盖,否则就没有办法大规模融化冰盖。”

    “嗯……有道理。”姜岳升点点头。

    “我看还是应该派几个高智能机器人下去看看,拍一些视频和照片上来。”赵副院长说。

    “对,老赵说得对,应该先下去侦查一下。”王院长点头道。

    “好,那就还是老王负责,先钻孔,再派高智能机器人下去。”姜岳升果断地说道。

    姜岳升觉得这件事还是要以华夏国的名义,于是就联系了华夏国南部军区的于总司令,希望南部军区能配合一下,为他们登陆南之极提供安全防务。

    于总司令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这一次的任务与上一次用核弹炸发电设施有所不同。上一次是用仪器探测到了冰盖下核聚变发电设施的位置,可是这一次并不知道敌人把融化冰盖的系统放在哪里了,需要多次试探。

    先钻一个孔,放下去摄像头看一看,如果下面防护不严密,就放下去一台高智能机器人看一看。

    所以有点碰运气的意思。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个高智能机器人还真的带回了反叛机器人用于烧热水的系统的照片。

    大家一看,都有些发懵,就看见一个直径十几米的井口里在向外冒热水。

    “难道这下面有地热?”王院长疑惑道。

    “地热也不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呀,如果要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像这样的地热井是不是得需要几千上万口?”赵副院长说。

    “那就是说,在冰盖下有成千上万的这种热水井?”王院长自言自语道。

    “这样吧,我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上级,让科学院的专家一起来分析分析。”姜岳升说道。

    最高领袖在接到了姜岳升的报告后,马上把报告转给了科学院孙院长,让他马上组织专家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