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堪叹衰年留不住 争艳群芳总是新

    卫氏兄妹在新野城寻访了半月,两人半月间已经走遍了整个新野城的各个角落,酒肆、茶楼门口做过停留,城隍庙、土地祠、桥洞……这些乞者往往落脚栖息之地也无一落下,但人海茫茫,却又到哪里去找祖母?无异于大海捞针,不由得心灰意败。

    这日,两人吃过午饭,一合计,决定出城去找找看。

    卫凌羽这时颇有些懊悔,恨自己当初没邀请林婉怡一同来新野。她是玉清授箓道人,请神役鬼自然不在话下,由她作法问一问本方土地,可比他们兄妹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打听有用多了。

    此时已是六月月中,离金翅大鹏鸟死期不足半月,两人商议,决定至多再寻两日,如果两日后还没有祖母的消息,那便首途赶去王屋山,帮林婉怡拿到纯青琉璃心,再邀请她来帮忙。

    出了城,往北走了一阵,迎面走来一个挑担货郎。货郎走街串巷,每日要走几十里路,往往于县城周边的村落庄户都了熟于胸。

    卫凌羽催马疾进,快到那货郎跟前时跃下了马,作了个揖,道:“你好,这位大哥,请问你有见过一个乞讨的老婆婆么?”

    那货郎放下担子,两眼一瞪,道:“什么样的老婆婆?”

    卫凌羽道:“身形佝偻,眼睛也盲了,养着一条黄狗。”

    那货郎一拍大腿,道:“知道。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北走,过了白河,有个蔓荆山,山脚有个山神庙,她平日里就住在哪里。”

    卫怜钗双手合十,道:“谢天谢地,终于有祖母她老人家的消息了!哥,我们快去!”

    两人向货郎告了声谢,翻上马背。一声唿哨,抖动马缰,两骑奋鬣扬蹄,并辔疾行,往北驰出四五十里路,来到了白河岸边。

    隔岸相望,见那蔓荆山虽以山为名,其实是一座白色沙丘,高不数寻,南北纵不过三里,阔数百步,山脚下有座山神祠。

    河上无有桥梁,岸边只有一艘小船。两人将马栓在岸边的柳树上,跳上小船,请艄公划到了对岸。

    山神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两扇门也早给人拆了去,神像彩绘也剥落了大半,露出底下的泥胎。两人还未进去,祠内突然蹿出一条巍巍老矣的黄狗,冲两人狂吠起来。

    卫怜钗吓了一跳,躲到了卫凌羽身后。

    卫凌羽见着了黄狗,喜不自胜,知道祖母确在山神祠内,道:“没事。”心想这黄狗是祖母养来引路的,便即伏下身子,在它眉心一点,点晕了过去。

    迈进神祠,就闻着一股浓浓的药草味,一个枯瘦的老妪侧身蜷缩在东北角落的草席上,身前放着半碗喝剩下药汤,熬药的砂锅里还堆着药渣。

    卫凌羽见祖母头发灰白,眼窝深陷,颧骨外凸,衣服上面打满了数不尽的补丁,身材干瘦,手臂上只剩下满是斑纹的皮,心中生悲,强忍着没教自己落泪。

    甄氏听到脚步声,侧了侧头,道:“谁来了?”

    卫氏兄妹上前跪倒。卫凌羽道:“奶奶,孙儿不肖,来迟了,您……您老还好么?”

    甄氏剧烈咳嗽起来,道:“咳咳……你是……咳咳……谁?你叫我什么?”

    卫凌羽语带哭腔,道:“奶奶,我是怜羽,我来接你来了。”

    甄氏撑着就要坐起,卫氏兄妹忙将她搀住。她两眼失明,伸出颤巍巍的双手,摸上了卫凌羽的脸颊,道:“你是我孙子?长这么大啦!”说着老泪纵横,续道:“你爹你娘呢?他们怎么没来?我这些年盼星星盼月亮的盼他们,眼睛都瞎了,他们是嫌弃我老太婆么?”

    卫怜钗忽然哭着道:“奶奶,我爹死了,十七年前就死了,我妈妈……我妈妈也死了。”

    甄氏脑海中嗡一声,晕晕乎乎,枯瘦的双手突然生出一股大力,抓紧了卫怜钗肩头:“你……说什么?这……是真的么?”

    卫怜钗道:“我爹爹当年还没到任,半路上就给贼人害了!”

    甄氏突然松开她,身子打晃,卫氏兄妹忙将她抱住,听她哭着道:“耀宗,娘以为你嫌娘老迈,迟迟不肯来接我,没想到你竟然不在了……咳咳……”突然咳出一口血来。

    卫凌羽大惊,道:“奶奶!”

    甄氏道:“你告诉我,你爹是怎么死的?”

    卫怜钗道:“奶奶,这些咱们以后再说。我先带你去看病。”

    甄氏道:“好孙子,这姑娘是你媳妇么?奶奶……咳咳……奶奶是好不了了,活不了多久了,你现在跟我说了……”

    卫凌羽忙道:“不是的。奶奶,这是我妹妹怜钗。我爹……我爹当年遇害的时候,我娘还在的……”

    甄氏道:“原来你娘后来怀的是个女孩儿。好孙女儿,让奶奶摸摸。”卫怜钗哭着拉起甄氏的双手,放在自己脸上。

    甄氏道:“好,很好,你们都长大了。你说……你爹妈是怎么死的?”卫怜钗哭着将父母的死因说了,又说罪魁祸首已经伏诛。

    甄氏得知他们是按照嵇氏遗书找来的,又哭了起来:“我那苦命的儿媳妇……”

    卫凌羽道:“奶奶,我带你去瞧病。”卸下背篓给卫怜钗,将甄氏背起,觉得她浑身轻飘飘的,心下再悲。

    甄氏道:“把……把老黄也带上……”卫凌羽情知她所说的老黄即是那条黄狗,答应一声,向卫怜钗使了个眼色。

    卫怜钗抱起黄狗。到了岸边,又乘船而过。卫凌羽心想祖母年迈多病,而马上颠簸,于是背着她步行。

    回到城中,寻了医馆。大夫给甄氏把了把脉,只道她是积劳成疾,又患上了痨病,叹了声气,就不再言语了。

    卫氏兄妹相顾无言。离开医馆,买来新衣,到了客栈,卫怜钗给甄氏擦洗身子,换上新衣。又吩咐客栈里煮了粥,喂她吃了几口。

    随后,卫凌羽去雇了一辆马车,里面铺了软垫,扶甄氏躺下,动身前往王屋山。老黄亲近主人,跳上马车,蹲在车辕上。

    出了城,卫怜钗道:“哥,咱们不先去外公家么?”

    卫凌羽摇了摇头,道:“去找林姑娘,祖母的病……或许她能治得。”

    林婉怡的百草还阳丹是疗伤圣药,灵气充盈,或许对疗病也大有益处,甄氏病入膏骨,寻常药石既不能医,只好求恳她赠药了。

    甄氏年迈,卫凌羽不敢教车把车赶得太急,如此在路上行了数日,六月廿四日上午,抵至平县,在郊外一家饭馆打尖。

    甄氏精神大好,平时一餐至多喝半碗粥,这次居然还吃了许多肉食。卫氏兄妹见此情状,均是心头一喜。

    离了平县,往北不远就是盟津渡。津即渡口之意。前商末帝无道,大周太祖皇帝曾于此与各路诸侯会盟誓师,讨伐前商,该渡口也是因此得名。

    盟津渡是黄河两岸的水上要道之一,河北、河南往来之客,走此水路的甚众。乾符六年燕人南侵,直攻下雒阳。后来各方勤王之师赶到,燕军撤出雒阳,但河北之地未能收复,北方尽在燕人掌控之中。周、燕两国对立弥久,不通贸易,是以盟津渡近十年来人迹罕至,比早年萧条了许多。

    盟津渡北岸的王屋县,原分轵县和沁水县,本属大周河内郡,为燕国所占后,并二县为一县,改属河东郡,因境内有王屋山得名。

    渡口边有数十名等着乘船的客人,多是道士、和尚及一些江湖武人,均是要去王屋山。他们没有竞争纯青琉璃心的实力,泰半去凑热闹的。

    卫凌羽跳下马来,对着窗棂道:“奶奶,咱们到盟津了,等过了黄河,就去找人给你治病。我背你下来。”甄氏没有回应。

    自打出了平县,他就再没听到祖母咳嗽,只当她是睡着了,这时揭开门帘,道:“奶奶,奶……”忽然发现她歪着脖子,双手交叠在小腹前,面色煞白,已经咽气多时。

    卫凌羽心中仿佛被人狠狠地捶了一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祖母就在最后这一步,没能挺过去……

    卫怜钗见他神色大变,道:“怎么了,哥?”

    卫凌羽道:“奶奶她……老人家作……作古了。”

    卫怜钗脑子嗡的一声,跳下马来,望着祖母遗容,突然间感觉到一阵凄凉,忍不住放声大哭。

    卫凌羽道:“奶奶脸上带笑,走得无声无息,很安详。她想着能见到咱爹娘,高兴着呢。”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妹妹,语气中殊无半分欢愉之意。

    兄妹两人骑回马上,吩咐车夫把车赶回平县,安排祖母后事。老黄见甄氏入殓,在棺材边跳来跳去,哀声鸣叫,双爪拍打着棺盖。

    卫氏兄妹带着棺材,出城葬了甄氏,烧了些纸钱香烛。老黄蹲在孤坟前,哀哀叫唤,兀自不肯去,卫凌羽轻唤了几声,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坟头。

    兄妹两个默默无声地骑上了马,来到了盟津渡口。过了河,上岸后沿路走出十余里地,忽见前方设有路卡,百名燕国官兵挡住了先过河的南国群豪。

    为首的军官呵斥道:“他妈的,这几日总有南朝蛮子偷渡。你们这些王八蛋,不老实在南朝待着,来这里做什么?等我大燕皇帝扫平六合,擒了你们周国的娃娃皇帝,到时候你们爱去哪儿便去哪儿。”说着就亮出了家伙。

    那军官心里犯嘀咕:“这些孙子,他妈的好像挺有两下子!”不敢轻举妄动。

    如眼前入境的只是一群南国百姓,他早就下令格杀了,但这些个道士、和尚及江湖武人,持刀配枪,貌似个个身怀绝技,而且阵仗不小,人数不比官兵少太多,真要打起来,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被阻人群中走出一个豹头环眼的大汉,肩扛一口大朴刀,指军官骂道:“我入你个娘的,你个卖国的汉奸,猪狗不如的东西,还他娘的挺神气,这挺光宗耀祖的么?要不还是回去问问你妈,你是周人的种,还是鲜卑人的种?”回头向其他人道:“奶奶个熊!这狗汉奸还想让大家伙儿陪他一起当汉奸,你们大家伙儿答应么?”

    众人一听,立即叫道:“呸!数典忘祖的东西!”“他妈的,这里是我大周的土地,暂时被燕狗占了去,咱们大家伙儿先杀几个卖国贼,也好挫一挫燕狗的锐气!”“他妈了个巴子!不敬祖宗还行?今儿大家伙儿教这些王八羔子做人!”“老子瞧这龟儿子周人不像周人,燕人不像燕人,十九是窜种!”

    那军官同属下的官兵本来俱是周人,只因河北诸地失陷异族,无奈投降,当了燕国马前卒,听了这些话,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属下官兵更是按捺不住,拔出刀来,等那军官下达格杀命令。

    眼见双方说僵了要动手,卫怜钗有些害怕,往卫凌羽身边靠了靠,拽紧了他的袖口,道:“哥,咱们怎么办?”

    卫凌羽抱起老黄,放进背篓,道:“等一等,他们要是打起来,咱们就乘乱了走。”他是周人,心里还是想帮这些周人的,但妹子在侧,这当儿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还是保她周全要紧。

    毛团见自己的地盘竟然多出了一个不速之客,自是气愤不过,跟老黄在背篓里打起架来。

    那些燕国军官拦着不让群豪路过,群豪执意要过,双方大起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吐沫横飞,场中气氛渐而弥僵。

    南国群豪义愤填膺,骂辞粗鄙,那燕国军官给他们骂得狠了,受气不过,大喝:“弟兄们,这些都是南朝派来的斥候、细作,咱们提了他们的头,好去领赏啊!给我杀!”

    官兵大声吆喝,冲了过来。南朝群豪轰然迎上。两方人马短兵相接,乱作一团,叫骂声、铿锵声不绝于耳,刀光剑影直晃得人眼花缭乱。

    卫凌羽道:“快走!”兄妹二人翻身上马,一夹马腹,叫声:“得儿——驾!”从战场旁绕了过去。

    燕国官兵正与大周群豪斗得激烈,有人看到卫氏兄妹骑马绕过路卡,大叫道:“那里还有两个南蛮子,不要放走了他们!”战场上声音嘈杂,他这一嗓子就好比汹涌海涛里的一朵浪花,被盖了下去。

    驰出不远,只听有人叫道:“我入你个娘嘞!尽往人下三路招呼!”立即有人回道:“去你妈的!你一双脚不也是尽瞅准老子卵蛋踢!”

    卫凌羽忍俊不住,回头看去,只见战团后方一名官兵和一名武人斗得激烈,二人忽进忽退,逐渐远离了战场中心。他们俱使大刀,刀法颇为精湛,但彼此攻防之间并不狠辣,只是嘴上骂得凶。

    那两人似乎心有灵犀,边打边往中央战团里瞧,彼此互使颜色,神情暧昧,似乎都是在说:“装装样子,糊弄差事了当,也就是了……”

    卫氏兄妹纵马扬长而去,直到看不见了官兵与群豪,才不加紧催马。未进王屋县城,打听明了去往王屋山的路径,纵马北驰十余里,到了王屋山下。

    王屋山四壁如削,主峰天坛山高耸入云,东有日精峰,西有月华峰,四面群峰环绕、丘阜卑围,有拔地通天之势,形如王者之屋也!

    此山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道书中说它是十大洞天之首,有“清虚小有洞天”之雅誉,古来便是修道之士开辟洞府、避世修行的不二之选。山上山下,宫观林立,三清教下各有道场。

    日前赶到的道士、和尚及江湖门派的武人不计其数,早有千逾,其中更是不乏妖气冲天的异类。

    天时六月,阳光酷暑难当,这些人早就在山下各处搭了许多草棚来纳凉,只待明日金翅大鹏鸟陨落,便有一场大大的动荡。

    二人方至,众多草棚之中投来数百道目光,在他二人身上扫了扫,见只是两个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男女,都不放心上,俱各不去多看了。

    倒有那么几个猥葸之徒,一双贼溜溜的眼珠子在卫怜钗的脸上、胸脯上,不怀好意地扫来扫去,只是谁也注意不到。

    二人跳下马来,把马栓到一棵树下。

    卫怜钗向卫凌羽靠了靠,道:“哥,林姊姊在哪里啊?”

    卫凌羽正想说“不知道”,忽然间一顶草棚下跃出一道倩影,只几个飞纵,便到跟前,正是林婉怡。

    卫凌羽惊喜道:“林姑娘,你什么时候到的?”瞧了瞧她身后,没见剑琛跟来,道:“剑道兄没跟来罢?”

    林婉怡嗔道:“你很想他么?”

    卫怜钗道:“哥,这位就是林姊姊么?”说着,瞧了瞧林婉怡的身段模样,赞道:“林姊姊果然是仙子一般的人物,怪不得我哥哥见不到你,就总是魂不守舍的?”

    林婉怡羞红了脸,但她久历江湖,饶有城府,容色一正,道:“原来你就是他妹妹了,你叫什么名字?”

    卫怜钗故作惊奇道:“呀!他没跟你说么?果然,他心里可只有你了,哪里记得起我这个妹子?他没跟你提过我,但这一路上神神叨叨的,把你一直挂在嘴上,提了没一千遍,也该有八百遍了。好罢,我叫卫怜钗。林姊姊你叫我小钗就好。”

    卫凌羽心想:“哪有此事?”红着脸道:“林姑娘,你别听她胡……”

    一个“说”字还没出口,便见林婉怡笑眯眯地牵起卫怜钗的手,道:“妹妹今年多大了,可曾许配人家?”

    林婉怡明知卫怜钗是专门捡好听的说来哄她开心,但心下也颇为受用,只是这些话当着情郎的面说出来,听了也怪羞人的,是以她这句问话是故意问出来取笑卫怜钗的。

    果然,卫怜钗脸上也刷得红了,像熟透了的苹果,跺着脚道:“姊姊,别来取笑我。”

    林婉怡微微一笑,向卫凌羽道:“你找着祖母了么?”

    卫氏兄妹本来还在兴头上,忽然听她问出这句话,神色俱是一哀。林婉怡知道不好,再不追问。

    只听卫凌羽道:“找是找到了。她老人家病得很重,大夫说药石不能医,我本想带她老人家一起来,请你……请你救她,可惜她老人家到了盟津渡,作……作古了……”登时心中大恸,如不是担心在她面前失了男子气概,早就忍不住落泪。

    林婉怡叹了口气,道:“百草还阳丹的确能治百病,帮人延年益寿。她老人家没能到这里,可惜缘悭一面,那自是我福薄。”

    卫凌羽与她相识以来,深知她性子强硬,更胜须眉,此刻听说祖母病故,竟肯说出“缘悭一面”、“福薄”这样的话来,那是心中向着他,以他为主了,不由得对她暗暗感激。

    正在这时,林婉怡之前跃出的草棚下又跃出一人来,正是那剑琛。

    他跃到三人跟前,向卫凌羽冷冷地道:“你倒真不怕死,居然敢来这里!”

    当日在西陵分别之际,他就警告卫凌羽离林婉怡远些,卫凌羽日前不与他争执,他便当卫凌羽畏惧了自己,没想到卫凌羽最终还是来了。

    起先见卫氏兄妹到来,林婉怡奔出迎接,心下恚怒,也只好忍着,可见到林婉怡跟他有说有笑,浑然打住的意思,这下可忍不住了,寻思要当着林婉怡的面儿,拂一拂卫凌羽的面子,教他下不来台。

    卫凌羽皱眉道:“剑兄,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为何非得我跟我过不去?”

    剑琛斜睨了林婉怡一眼,见她怒意上脸,佯装不觉,道:“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跟我大呼小叫!”

    林婉怡讥讽道:“剑琛,你挺给紫阳师叔长脸。”

    剑琛平素一直捧着她,这时见她向着卫凌羽说话,对自己了无顾惜,心头那一坛酝酿了十头八年的陈醋,在这一刻全打翻了,道:“你就全然不念旧情么?”

    林婉怡柳眉倒竖,道:“我跟你有什么旧情?”

    剑琛道:“你……我八岁去玉虚宫,头一回见你,你那时独个儿练剑,是我拿了剑陪你的,你在我肩头刺了一剑,流了好多血。赤诚师伯后来知道,说你跟同门较技下手失了分寸,还罚你三天不许吃饭。”

    林婉怡道:“那便如何?”

    剑琛道:“从那以后,我每隔几天就到玉虚宫找你,陪你练剑,你每次见了我都很高兴,是不是?我给你喂招,你剑术进步很大,赤诚子师伯夸你聪明,你也很高兴。”

    林婉怡道:“是。那又如何?”

    剑琛道:“这么多年了,咱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你这次下山后认识了这小子,却不愿多睬我一眼,处处向着他,何曾把我放在眼里?”

    林婉怡怔了一怔,忽然笑道:“剑师兄,这就是你说的旧情?”

    剑琛道:“难道不是么?我十六岁那年,斩妖剑罡诀刚有小成,在昆仑山诛杀那头熊精,给那畜生抓伤了,肠子都流出来了,危在旦夕。你听说了这件事,托人给我师父一枚百草还阳丹,说是给我疗伤的。这难道不是……不是……”一连说了大一段话,心头那股火气宣泄了许多,这时涨红了脸,却也不好意思再说出“不是旧情么”这五个字。

    林婉怡沉默半晌,道:“剑师兄,你是禹明宫数百年来最聪慧的传人,紫阳师叔很疼爱你。你受了重伤,他如果老着脸,来向我师父讨一枚百草还阳丹,我师父岂能不给?只不过我听到你受伤的消息,不等他来玉虚宫,抢先派人送出一枚丹丸,他是长辈,能好意思白收我晚辈的东西么?”

    剑琛脸色刷得白了,道:“你,难道……”

    林婉怡悠悠地道:“是啊!斩妖剑罡诀是禹明宫看家本领,绝不外传,但傀儡符这种小把戏,也不能传么?你总是疑心我的傀儡符是偷学你的,实话跟你说了,那是我用百草还阳丹跟紫阳师叔换来的。我没想到你对此误会这么深。”

    剑琛忽然觉得天旋地转,身子晃了一晃,脸色白得吓人。呆立了良久,道:“是我不好,师妹,你……你别怪我。”意味深长地瞧卫凌羽一眼,转身跃回了草棚。

    卫凌羽忽然觉得此人虽然小肚鸡肠,但听刚才一席话诉尽衷肠,对林婉怡倒是一片真心,林婉怡跟他说的这些话,未免太伤他的心了,不由得叹了口气。

    林婉怡横了他一眼,道:“你叹什么气?”

    卫凌羽忙道:“没有啊!我是在想王屋山上到处是咱们三教宫观,为何别处来的三教同道不山上借住,却要在山下搭草棚歇脚。”

    林婉怡道:“大家都是为了纯青琉璃心来的,明儿个同门之间说不定还有的较量。睡了人家的炕,吃了人家的饭,换做是你,好意思再跟人家动么?”

    卫凌羽恍然大悟,道:“说得也是。”

    正说话间,忽然脑海中响起侯不明的声音:“老三,那小子敢对你无礼,看大哥给你说这口气!”紧接着,侯不白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呸!二哥也给你出气!”

    卫凌羽心中疑惑,却不见侯氏兄弟的身影,扭头向着剑琛所在的草棚看去。

    忽听剑琛放声骂道:“瞎了眼的扁毛畜牲,竟往道爷脸上拉粪!”只见一只麻雀扑棱棱地从草棚中飞出。

    剑琛气得跃出草苫,伸手在脸上抹下一把稀淋淋的鸟粪,怒意盛极,并起剑指,背后长剑出鞘,嗖地向那麻雀刺去。

    剑光到处,落下一地羽毛,那麻雀却已飞得不知所踪。

    众人见到他这副狼狈模样,均感十分好笑。有些人忌惮他的来头,忍俊不禁,倒不敢笑出声来。有些满不在乎,捧腹大笑,笑得前俯后仰。

    剑琛收了剑,兀自骂骂咧咧,蹲下来把手掌贴着地面,擦手上的鸟粪。

    这时不知从何处又飞来一只麻雀,在他头顶旋了两圈,忽然又是一泡稀屎拉下。剑琛这次躲得快,没让鸟粪落到头上,但道袍前襟还是给鸟粪污了。

    他气怒之下,又要再放剑光,那只麻雀却忽然消失了。

    剑琛知道是有玄门中人与他为难,但对方既不现身,他也无可奈何,只好压住了胸臆怒气,回到了草棚。

    林婉怡笑道:“你这两位义兄对你倒好。那边的草棚里聚的都是你们上清宗的,你去了罢。”往西北边的一片草棚下指了指,随即回了自己所在的草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