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孔家的新家规
山东,曲阜。
孔公鑑提着一壶酒,走过冗长的石道,两侧的苍柏留下绿荫,给人清凉。孔林深处,蝉一直在鸣叫,杨树干上还残留着蜕去的壳。
站在父亲孔讷的墓前,孔公鑑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搁上一壶酒,才开口自言自语“父亲,孔家世受皇恩,近两千年而不倒,是祖上蒙荫,天意恩宠,还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跪地求荣?儿不知家族传承之沉重,却知天下读书种子,唯敬孔夫子,不敬衍圣公久矣。”
孔府,衍圣公。
荣华无双,高高在上。
然而这只是假象,当孔公鑑跳出曲阜之后才发现,天下人推崇的只是孔孟,与衍圣公府没有任何关系,就连朝中重臣,对于衍圣公的自己也只是礼仪性的迎合,并不愿深交,甚至避之不及。
经过了多年风雨,当年的冲动青年,俨然已成为一个颇有城府、成熟睿智的中年人。
孔公鑑认为,天下人对衍圣公府缺乏敬重,问题不???????????????是出在天下人身上,而是出在衍圣公府身上。
不说宋辽金时期的跪舔,就说元朝时期的忠诚侍奉,都足以让衍圣公府失去人心。
大明开国时,朱元璋连北平(大都)都没有打下来,再具体一点,连山东都没打下来。
当年孔讷感觉到了危险,希望元朝能雄起一次,挡住朱元璋军队的进攻,整个衍圣公府是打心里希望元朝能取得胜利的。
哪怕是在朱元璋的军队打下北平之后,衍圣公府渴望的也不是待在朱元璋的统治之下,而是元朝可以反攻回来。
如果不是因为老孔不能搬家,估计衍圣公府早就搬到草原上去了。
孔公鑑认为,衍圣公府失去人心,失去天下读书人的敬重,原因在于衍圣公府干了太多肮脏的、卑躬屈膝的、不要廉耻的事。
话说得好听,是为了家族的传承与延续。没错,这种墙头草的做派与小人的效忠,确实给衍圣公府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地位。
可那又如何,天下人记住的是孔夫子,还有他那七十二贤,没有几个人记得衍圣公府,没有几个人愿意谈论起曲阜孔家!
孔公鑑不甘心孔家永远约束在曲阜一地,不愿意被人遗忘、谩骂与羞于提及,作为一个热血、有志青年,孔公鑑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被世人铭记,渴望自己的名字在受封与追封之间,还能出现在史书之中!
“父亲,我要改变衍圣公府了,家族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失去气节与骨气的传承,不要也罢。”
孔公鑑行礼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转身离去。
衍圣公传了话,孔家无论老少,无论身份,只要是孔家之人,一律到孔庙候着。
孔慎、孔铭德、孔观志等孔家族内老人现身,以孔恭礼、孔养孝、孔事忠等为主的孔家中坚力量纷至沓来,还有一些孩童,身着书生服,恭恭敬敬地站着,不敢胡闹。
“衍圣公到。”
声音传出,孔公鑑踏步而来。
无论老少,皆行揖礼,迎衍圣公。
孔公鑑回礼,站在高处,一脸威严地看着族内中人,提气喊道“今日召诸位前来,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宣布族内新加的规矩。”
“新规?”
孔观志、孔慎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孔公鑑在搞什么,如此重大的事竟然不与大家商议商议。
孔公鑑抬起手,止住众人的议论“今日炎热,我就直说了,新增规矩就三条。这第一条,大明不灭,虽孔家沦陷,不奉二主!”
孔慎惊慌不已,连忙走出来“衍圣公,慎言,慎言啊。如此授人以柄的话,如何能在这里公然说出。什么大明不灭,孔家沦陷,不得体,不得体啊。”
孔观志脸色有些苍白,孔公鑑的胆子也太大了,这话说得像是孔家经常侍奉二主一样。
咳咳。
虽然事实如此,有时候还不止是二主,还有三主,但人是要脸的啊,这要真???????????????写入家规里面,人还怎么活,这脸还要不要了?
毕竟孔家不姓吕名布!
孔铭德站出来反对孔公鑑“此话极是不妥,何为孔家沦陷,孔家居曲阜,曲阜居山东,山东居大明。衍圣公说孔家沦陷,岂不是在诅咒大明江山破碎,战火重燃?此话若传到朝廷耳目之中,岂不是给衍圣公府招来祸端?这新规,不可加。”
孔公鑑无畏地看着族内长老级的老人们,肃然说“是不可加,还是羞于加?诸位,各位!衍圣公府过去的所作所为,你们不说,你们不言,难道天下人就不知道,就不说了吗?万民悠悠之口,有谁能堵得住?”
“我为衍圣公,有权修改族内规矩。今日告诫诸位,孔家人,不能再出小人,更不可拿家族传承之借口行苟且卑微之事!若他年有朝一日,大明山河破碎,只要大明有一息尚存,孔家就应该尽忠到底,而不是转身就投靠新的主人,成为天下读书人嗤笑的叛徒!”
孔观志气得发抖“放肆!”
孔公鑑厉声呵斥“孔观志,我是衍圣公,是孔家一族的族长,你若以下犯上,莫是怕我不敢用家规治你?此家规,我定的,我加的!谁若不服,不听,不遵,革除孔家,赶出曲阜!”
此言一出,众人皆不敢言。
无论孔公鑑多大,他毕竟是族长,是衍圣公,还是曲阜知县,他说让一个人离开曲阜,那不是开玩笑。
孔公鑑凝重地说“我知这一条家规沉重,可为了孔家万代,为了不再让后人背负耻辱,我们这些作先人的,只能自己背了。”
孔恭礼走出来,行礼道“我倒认为新规甚好,这是衍圣公府的伤疤,无人敢提,无人敢说。可天下读书人的心是明亮的,我们能欺骗自己,却欺骗不了天下人。以此为家规,对孔家有利无害。”
孔公鑑深深看了一眼孔恭礼,微微点头,继续说“第二条家规,不涉高堂,专心学问,兴扬文教,归化人心。”这句话一出,孔恭礼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高堂,指的是朝廷,不涉高堂,意味着孔家子弟日后只能做学问,躬亲于曲阜一地,不进入朝廷做官。
孔公鑑这是用家规来强制约束孔家人安于学问,不去经营朝堂,参与朝政之事。
话虽是不好听,却没有人反对。
事实上,近两千年里,衍圣公府更多是个招牌,招牌之上也只有衍圣公一个人,最多加上一些绿叶衬托,但这些绿叶也都是围绕着衍圣公府运转的,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进入朝堂,拥有实权。
孔公鑑的话,更像是给这种现实加固了一道墙,仅此而已。
见没有人反对,孔公鑑抬起手,厉声说“第三条家规,不准经商,更不准与商人勾结。我知道,有些人背着衍圣公府与商人合伙开店,有人拿出所有积蓄支持商人远航,有人为了一点宝钞,竟给商人写起了戏剧!”
“过去事,我不追究。给你们三日时间,切断???????????????与商人的关系,好好回到家里,该耕种的耕种,该教书的教书,该做工的做工。孔子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三纲五常之理,示法万世。我们身为他的子孙,当站得住,挺得起胸膛!”
衍圣公府,在孔公鑑的觉醒之下,开始重塑孔家。
不久之后,朝廷传召,孔公鑑带孔恭礼、孔养孝两人,随山东布政使南下京师。
衍圣公府中的家规事,被安全局写成文书,摆在了朱允炆桌案之上。
朱允炆仔细翻看着,不由地连连点头。
孔讷被白莲教给玩死了,按照原来的历史,孔公鑑应该在建文四年陪他老爹去了。可偏偏孔公鑑没有死,还活得挺好,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炆打击白莲教的缘故,让这小子活了下来。
相对于城府与心思太多的孔讷而言,孔公鑑是一个有志气、胆量的书生。
朱允炆不喜欢历史上的衍圣公府,但并不讨厌孔公鑑,他是有功于朝廷的。
早在建文七年时,朝廷大力招抚辽东女真部落的同时,为了同化女真人,让其习大明礼仪、文教,朝廷需要一批先生。
而当时各府县正是大兴文教,社学大建的时候,先生匮乏,哪里有多余的人去教女真人?
朱允炆选择了衍圣公府。
孔公鑑遵从了朱允炆的旨意,不留余力,从曲阜孔氏中先后挑选了三百余先生前往辽东。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等人能写汉字,其背后就是孔家先生悉心教导。
实事求是,抛开孔府历史与过去来说,孔公鑑是一个不错的人,他的觉悟超过了他老子。
朱允炆很清楚,辽东需要的先生并非是小数目,尤其是随着闯关东移民的开始,社学出现在辽东是必然之事。
论教化,曲阜的孔氏还是在行的。
朱允炆特意点了孔公鑑,为的就是让孔公鑑提供更多的先生跟着百姓一起去闯关东,有他们的人在,山东移民百姓多少也安心一些。
。
孔公鑑提着一壶酒,走过冗长的石道,两侧的苍柏留下绿荫,给人清凉。孔林深处,蝉一直在鸣叫,杨树干上还残留着蜕去的壳。
站在父亲孔讷的墓前,孔公鑑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搁上一壶酒,才开口自言自语“父亲,孔家世受皇恩,近两千年而不倒,是祖上蒙荫,天意恩宠,还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跪地求荣?儿不知家族传承之沉重,却知天下读书种子,唯敬孔夫子,不敬衍圣公久矣。”
孔府,衍圣公。
荣华无双,高高在上。
然而这只是假象,当孔公鑑跳出曲阜之后才发现,天下人推崇的只是孔孟,与衍圣公府没有任何关系,就连朝中重臣,对于衍圣公的自己也只是礼仪性的迎合,并不愿深交,甚至避之不及。
经过了多年风雨,当年的冲动青年,俨然已成为一个颇有城府、成熟睿智的中年人。
孔公鑑认为,天下人对衍圣公府缺乏敬重,问题不???????????????是出在天下人身上,而是出在衍圣公府身上。
不说宋辽金时期的跪舔,就说元朝时期的忠诚侍奉,都足以让衍圣公府失去人心。
大明开国时,朱元璋连北平(大都)都没有打下来,再具体一点,连山东都没打下来。
当年孔讷感觉到了危险,希望元朝能雄起一次,挡住朱元璋军队的进攻,整个衍圣公府是打心里希望元朝能取得胜利的。
哪怕是在朱元璋的军队打下北平之后,衍圣公府渴望的也不是待在朱元璋的统治之下,而是元朝可以反攻回来。
如果不是因为老孔不能搬家,估计衍圣公府早就搬到草原上去了。
孔公鑑认为,衍圣公府失去人心,失去天下读书人的敬重,原因在于衍圣公府干了太多肮脏的、卑躬屈膝的、不要廉耻的事。
话说得好听,是为了家族的传承与延续。没错,这种墙头草的做派与小人的效忠,确实给衍圣公府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地位。
可那又如何,天下人记住的是孔夫子,还有他那七十二贤,没有几个人记得衍圣公府,没有几个人愿意谈论起曲阜孔家!
孔公鑑不甘心孔家永远约束在曲阜一地,不愿意被人遗忘、谩骂与羞于提及,作为一个热血、有志青年,孔公鑑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被世人铭记,渴望自己的名字在受封与追封之间,还能出现在史书之中!
“父亲,我要改变衍圣公府了,家族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失去气节与骨气的传承,不要也罢。”
孔公鑑行礼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转身离去。
衍圣公传了话,孔家无论老少,无论身份,只要是孔家之人,一律到孔庙候着。
孔慎、孔铭德、孔观志等孔家族内老人现身,以孔恭礼、孔养孝、孔事忠等为主的孔家中坚力量纷至沓来,还有一些孩童,身着书生服,恭恭敬敬地站着,不敢胡闹。
“衍圣公到。”
声音传出,孔公鑑踏步而来。
无论老少,皆行揖礼,迎衍圣公。
孔公鑑回礼,站在高处,一脸威严地看着族内中人,提气喊道“今日召诸位前来,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宣布族内新加的规矩。”
“新规?”
孔观志、孔慎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孔公鑑在搞什么,如此重大的事竟然不与大家商议商议。
孔公鑑抬起手,止住众人的议论“今日炎热,我就直说了,新增规矩就三条。这第一条,大明不灭,虽孔家沦陷,不奉二主!”
孔慎惊慌不已,连忙走出来“衍圣公,慎言,慎言啊。如此授人以柄的话,如何能在这里公然说出。什么大明不灭,孔家沦陷,不得体,不得体啊。”
孔观志脸色有些苍白,孔公鑑的胆子也太大了,这话说得像是孔家经常侍奉二主一样。
咳咳。
虽然事实如此,有时候还不止是二主,还有三主,但人是要脸的啊,这要真???????????????写入家规里面,人还怎么活,这脸还要不要了?
毕竟孔家不姓吕名布!
孔铭德站出来反对孔公鑑“此话极是不妥,何为孔家沦陷,孔家居曲阜,曲阜居山东,山东居大明。衍圣公说孔家沦陷,岂不是在诅咒大明江山破碎,战火重燃?此话若传到朝廷耳目之中,岂不是给衍圣公府招来祸端?这新规,不可加。”
孔公鑑无畏地看着族内长老级的老人们,肃然说“是不可加,还是羞于加?诸位,各位!衍圣公府过去的所作所为,你们不说,你们不言,难道天下人就不知道,就不说了吗?万民悠悠之口,有谁能堵得住?”
“我为衍圣公,有权修改族内规矩。今日告诫诸位,孔家人,不能再出小人,更不可拿家族传承之借口行苟且卑微之事!若他年有朝一日,大明山河破碎,只要大明有一息尚存,孔家就应该尽忠到底,而不是转身就投靠新的主人,成为天下读书人嗤笑的叛徒!”
孔观志气得发抖“放肆!”
孔公鑑厉声呵斥“孔观志,我是衍圣公,是孔家一族的族长,你若以下犯上,莫是怕我不敢用家规治你?此家规,我定的,我加的!谁若不服,不听,不遵,革除孔家,赶出曲阜!”
此言一出,众人皆不敢言。
无论孔公鑑多大,他毕竟是族长,是衍圣公,还是曲阜知县,他说让一个人离开曲阜,那不是开玩笑。
孔公鑑凝重地说“我知这一条家规沉重,可为了孔家万代,为了不再让后人背负耻辱,我们这些作先人的,只能自己背了。”
孔恭礼走出来,行礼道“我倒认为新规甚好,这是衍圣公府的伤疤,无人敢提,无人敢说。可天下读书人的心是明亮的,我们能欺骗自己,却欺骗不了天下人。以此为家规,对孔家有利无害。”
孔公鑑深深看了一眼孔恭礼,微微点头,继续说“第二条家规,不涉高堂,专心学问,兴扬文教,归化人心。”这句话一出,孔恭礼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高堂,指的是朝廷,不涉高堂,意味着孔家子弟日后只能做学问,躬亲于曲阜一地,不进入朝廷做官。
孔公鑑这是用家规来强制约束孔家人安于学问,不去经营朝堂,参与朝政之事。
话虽是不好听,却没有人反对。
事实上,近两千年里,衍圣公府更多是个招牌,招牌之上也只有衍圣公一个人,最多加上一些绿叶衬托,但这些绿叶也都是围绕着衍圣公府运转的,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进入朝堂,拥有实权。
孔公鑑的话,更像是给这种现实加固了一道墙,仅此而已。
见没有人反对,孔公鑑抬起手,厉声说“第三条家规,不准经商,更不准与商人勾结。我知道,有些人背着衍圣公府与商人合伙开店,有人拿出所有积蓄支持商人远航,有人为了一点宝钞,竟给商人写起了戏剧!”
“过去事,我不追究。给你们三日时间,切断???????????????与商人的关系,好好回到家里,该耕种的耕种,该教书的教书,该做工的做工。孔子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三纲五常之理,示法万世。我们身为他的子孙,当站得住,挺得起胸膛!”
衍圣公府,在孔公鑑的觉醒之下,开始重塑孔家。
不久之后,朝廷传召,孔公鑑带孔恭礼、孔养孝两人,随山东布政使南下京师。
衍圣公府中的家规事,被安全局写成文书,摆在了朱允炆桌案之上。
朱允炆仔细翻看着,不由地连连点头。
孔讷被白莲教给玩死了,按照原来的历史,孔公鑑应该在建文四年陪他老爹去了。可偏偏孔公鑑没有死,还活得挺好,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炆打击白莲教的缘故,让这小子活了下来。
相对于城府与心思太多的孔讷而言,孔公鑑是一个有志气、胆量的书生。
朱允炆不喜欢历史上的衍圣公府,但并不讨厌孔公鑑,他是有功于朝廷的。
早在建文七年时,朝廷大力招抚辽东女真部落的同时,为了同化女真人,让其习大明礼仪、文教,朝廷需要一批先生。
而当时各府县正是大兴文教,社学大建的时候,先生匮乏,哪里有多余的人去教女真人?
朱允炆选择了衍圣公府。
孔公鑑遵从了朱允炆的旨意,不留余力,从曲阜孔氏中先后挑选了三百余先生前往辽东。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等人能写汉字,其背后就是孔家先生悉心教导。
实事求是,抛开孔府历史与过去来说,孔公鑑是一个不错的人,他的觉悟超过了他老子。
朱允炆很清楚,辽东需要的先生并非是小数目,尤其是随着闯关东移民的开始,社学出现在辽东是必然之事。
论教化,曲阜的孔氏还是在行的。
朱允炆特意点了孔公鑑,为的就是让孔公鑑提供更多的先生跟着百姓一起去闯关东,有他们的人在,山东移民百姓多少也安心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