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郑公公的诧异

    郑公公掂了掂手中的荷包,眼底闪过一抹诧异。

    这荷包的份量少说也有十两。他倒不是惊讶于荷包的份量,他在京城,比这多得多的银子也收到过。只是,他没有想到一户偏僻的农户居然一出手就能拿出十两多的银子来打点。

    再细看当初进门就没有入眼的陆家院落,郑公公暗暗惊讶。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虽然建筑材料谈不上有多名贵,但却设计建造得典雅别致,别有一番韵味。白墙灰瓦,窗明几净。已至寒冬,院子里居然盛开着不少他不认识的鲜花,香气袭人。

    更奇妙的是,站在陆家,郑公公发觉因为近几天长途跋涉而产生的疲惫感此刻居然一扫而空。

    明明在进陆家门之前,他还觉浑身酸痛难忍来着。

    他心中暗暗诧异,暗道陆可儿不愧是医术高超。想必院中种植的也都是适合养生的名贵药材。

    他立刻扬起一抹微笑,这笑容比之进门前真诚了许多。他朝陆天宁点了点头,称赞道:“恭喜陆老爷。陆家可是养了个好女儿啊。”

    陆天宁虽不知他为何态度会前倔后恭,但他不以为意,依旧态度谦和地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并请郑公公入内喝杯热茶。

    郑公公原本打算宣完旨就离开的。但此刻,他却改变了主意,随陆天宁穿过院子,走入厅堂。

    来之前,他已通过方行正了解到陆可儿的父亲陆天宁瘫痪多年,不能行走。此刻,他见陆天宁坐在一张奇怪的椅子上,双手转着轮子,甚至不用别人推,那轮椅便能移动,不禁大为惊奇。

    “你这椅子很是奇特。”他忍不住说道,“咱家还从未见过能移动的椅子。”

    陆天宁恭敬答道:“公公有所不知,此物名唤轮椅,乃是由小女设计,然后请工匠制造出来的。不但可以由人推着走,坐上之人自己也能移动椅子,对我等这般行走不便之人而言,此物确实非常实用。”

    郑公公一听,更加好奇了:“没想到陆姑娘不但精通医术,而且还这般聪敏不凡,令人钦佩。不瞒陆老爷,咱家有个老友,年老体衰,行走不便,不知……”

    陆天宁闻弦歌而知雅意,目光瞥向陆可儿。

    陆可儿笑着点头:“一张轮椅而已,难得公公喜欢,小女自然倾力满足公公愿望。不过,定制轮椅需要几天,不知公公可否等得及?”

    郑公公前来宣旨,是有时间限制的。宣旨任务完成,一般就要尽快启程回京复命。

    郑公公也只迟疑了一会,便答道:“无妨。陆姑娘,咱家等会留个京城的地址给你。还劳烦姑娘遣人将轮椅送来。”

    他算是看出来了,在这个陆家,是这个小姑娘当家。

    陆可儿闻言心中一动。

    这个郑公公看来是有心和陆家结交。否则,不会要什么轮椅,更不会留下联系的地址。

    虽然不知郑公公的目的何在,但他也算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本着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原则,陆可儿也会好好招待的。

    进入厅堂,分宾主入座。郑公公虽然是御前服侍皇帝的太监,但却没有品级,因此主动坐在上首位的左手边,而让方行正坐了上首。陆天宁作为一家之主,坐在右手位相陪。陆可儿虽然是小姑娘,但作为此事封赏的主角,自然也在场入座。

    不一会儿,秋雨和秋水端着精致的糕点和茶水娉娉婷婷地走了进来。

    郑公公见两女仪态端庄,姿容出众,举止投足间自有一股大家闺秀的气度,不禁暗暗称奇。他经常出入京城大户人家,即使是在声势显赫的高门,这样的丫鬟也不多见。

    “这是我家自制的糕点,请公公尝尝。”作为陆家主人,陆天宁热情地招待着贵客。

    郑公公客气地笑了笑。

    京城最有名的糕点铺子,他没少去。不过,倒不是为了自己去买糕点,而是为了皇宫里各位后宫的主子在跑腿。他本人并不爱吃这种甜甜糯糯的吃食。

    却听方行正欣喜地声音响起:“唉呀,下官对陆家糕点慕名已久,没想到今天有此口福。”

    这可是连皇太孙殿下都赞不绝口的吃食啊。

    郑公公看向眼前的这盘糕点:一块块洁白如玉,表面还撒了一层细碎的嫩黄的桂花。整盘糕点清香四溢,引人食欲大涨。

    他捏起一块,放入嘴中吃着,眼睛不由一亮。

    松软清香,甜而不腻,即使他平时不喜甜食,也忍不住多吃了好几块。

    “这是什么糕点?咱家还是第一次见。”郑公公问道。

    陆可儿答道:“这叫桂花糕。是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此糕点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郑公公若喜欢,等会离开时,带些回去。不过,此糕不易久留,得尽快吃掉。”

    吃过桂花糕,郑公公又端起眼前的这杯茶。

    茶杯是普通的白瓷,只是里面的茶水却色泽鲜艳,红亮透明,一股奇异的果香扑鼻而来。

    他轻啜一口。

    滋味酸甜可口,饮后口舌生津,满口留香。

    他愣愣地看着手中的茶。

    在京城,各种名茶好茶他也见识过不少,但从来没有眼前的这杯茶给他的印象深刻。

    “这是什么茶?”他问。

    “百香果红茶。”陆可儿为他解惑,“此茶是小女自制。取百香果、柠檬、冰糖、红茶加水熬煮而成。此茶开胃生津,养胃安神,对身体极有益处。”

    “百香果?这是什么果子?”方行正没有听说过这种果实。

    “一种水果。前几个月小女子上山采野果,偶然间发现此果。这种果子,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果茶饮品。不过,本地很多人不识得此果,所以几乎无人食用。”陆可儿答道。

    她其实还是说得保守了。在启国,除了她,估计无人识得此果。

    眼见郑公公和方行正两人十分好奇,于是便叫秋雨拿了几个来。

    郑公公和方行正端详着拿来的百香果,只见果实如小球,果皮为紫红色。掰开果壳,里面有许多黄色颗粒的小籽,气味芳香浓郁。初闻有点像草莓,再闻又有点像香蕉,似乎又远远不只这些香味。

    “百香果之所以叫百香果,就是因为它可散发出香蕉、菠萝、柠檬、草莓、蟠桃、石榴等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而得名。”陆可儿解释道,“而且,百香果的味道浓郁甘美、酸甜可口,生津止渴。不但能提神醒脑,而且还可以补肾健身,消除疲劳,帮助人体预防疾病。”

    “没想到小小一杯果茶,居然有这么多学问。下官今天倒是长见识了。”方行正笑道。

    郑公公也由衷叹道:“陆姑娘慧质兰心,博学多才,竟能将杏林妙术运用到生活寻常饮食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郑公公过奖了。小女子只不过是平时喜爱烹饪罢了,没事就琢磨点吃食,哪有公公说的这般高明。呵呵。”陆可儿很是谦虚,连连摆手。

    几人坐着聊了一会儿,随后郑公公起身告辞。方行正自然也陪同一起离开。

    陆可儿将两人送至院门口,一开门,就见门口乌泱泱聚集了一群人,不禁大吃一惊。

    郑公公也是一愣。

    来时,他和方行正坐的是马车。进入村子后,一路行来,他也只稀稀落落地见到过几个村民。

    何时,陆家门口竟聚集了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