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封赏

    “赤璃不会伤害可儿。”夜风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心情难免有些低落,“何况他说得对。本宫虽然想要保护可儿,却难免有力所不及之处。”

    “殿下……”左一第一次见夜风神情沮丧,不由心中难过。

    “不过左一,这是暂时的。”也就那么一会儿,夜风又恢复了平时的从容和镇定,“本宫会尽快将潜在的威胁和显露的危机铲平。到那时,可儿将不会再遇到这种危险。”

    “殿下已有办法了?”

    “有天下第一杀手在,我们还愁找不到索魂楼的老巢吗?”

    “殿下是想以赤璃为饵,引索魂楼上勾?”

    “赤璃所中之毒能解,可索魂楼不知道,也暂时查不到可儿这里。我们可以让赤璃主动联系索魂楼。暗地里,我们派人盯中监视。那收信取信之人,定是索魂楼信使,他必定是索魂楼楼主亲信,不可能不知道索魂楼所在。”

    “此计甚妙。可若赤璃不愿配合呢?”

    “他一定会愿意配合的。”夜风星眸半敛,“虽然本宫暂时还未查出缘由,但是不可否认,可儿在赤璃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他是不会坐视可儿受到伤害的。而目前可儿最大的威胁,就是那索魂楼。”

    “属下明白了。属下若是赤璃,也会选择配合殿下。与其被动地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嗯。还有一事。”夜风看向左一,“皇爷爷对可儿的封赏估摸着这两天就要到了。等这事过后不久,我们就要启程回京了。”

    左一一惊:“不是说可以待半年吗?这才三个多月,殿下为何如此着急?”

    夜风望向远处夜幕下黑黝黝的起伏的山峦,轻轻地叹了口气:“本宫身上的毒已解得差不多了,皇爷爷不会不知道。本宫再待下去,只怕对可儿不利。”

    左一了然。

    陛下对自己的孙子有多疼爱,对他身边出现的陌生人就有多防备。何况,陆可儿还是个还未及笄的小姑娘。陛下也怕殿下对小姑娘生了不该有的心思。在皇家,子嗣的婚姻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权衡各方利弊方能确定。殿下是储君,是未来的君主,他的妻子,就是未来的皇后,其身份地位必定要和殿下相匹配。一个出身农户的农女,是绝无可能的。

    左一想到这里,也不由心情郁结。

    这些天相处下来,他还是很喜欢陆可儿这个小姑娘的。年龄虽小,却气度不凡,更何况她本身的能力不可小觑。最重要的是,殿下在陆姑娘面前,才真正活得像个有喜有乐、有快乐也有烦恼的平凡人。

    他在殿下八岁的时侯,就成为他的影卫。殿下拥有陛下的宠爱,看似什么也不缺,但其实殿下身边的人都知道,殿下一直活得很孤独,压力一直很大。活在群狼环伺的环境中,殿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几乎没有心情放松和愉快的时侯。可是,在陆家,他却知道,殿下是真正快乐和轻松的。

    如果殿下是个普通人,他一定会选择和陆姑娘在一起。也许两人会相携一生,也许两人会成为知己……他们两人会有更多的可能。但是,绝不会像如今这般,为了她的安宁而选择远离。

    “殿下,你……真的舍得放下?”左一沉默良久,问道。

    夜风神情淡淡,眼神却越发坚定。

    “未来,谁又能说得准呢?”他喃喃低语。

    未来,他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

    陆可儿觉得奇怪。本来以为夜风会反对她救治赤璃这名杀手,毕竟,那天半夜夜风可是不惜闯入她房中也要“警告”她一番。可是没想到,才一天功夫,夜风居然和赤璃相处融洽。两人既没有横眉怒对,也没有拔刀相向,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但她没有在这方面关注多久,因为,朝廷对她的封赏下来了。

    前来宣旨的是一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陪同他一起来岭下村的,正是西林县县令方行正。陆可儿听方行正唤那太监为郑公公,后来陆可儿才知道,这个郑公公正是当今正安帝的御前大太监李福全的徒弟,在京城也是权贵大臣们少不得巴结的对象。

    郑公公站在陆家院子里,面对着一院子下跪的人,扬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农女陆氏可儿,性资敏慧,端庄淑睿,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德惠广济,救疫患于水火之中,赈难民助皇恩于沾足之外,……百姓感恩,深慰朕心。……褒嘉仁心,表励风俗,……现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点翠头面两套,山林良田五百亩……,钦此!”

    “陆姑娘,领旨谢恩吧。”读完圣旨,郑公公看向跪在前面第一排的少女,眼神一闪。

    来之前,他也猜想过陆可儿的模样。一名农女,既使医术出众,模样气质也不可能多么出色。毕竟,小门小户出生,见识有限,想必一身的乡土气息即使用最华丽的衣饰也难以掩盖。

    可没想到,现在仔细端详这名少女,她给他的第一眼,竟是如此惊艳。

    娇小的身躯虽然跪着,却背脊挺直,气质雍容。模样也是极为出众的,肤若凝脂,眉目如画,尤其是一双丹凤眼,潋滟生波,流转间,光华四溢。她身上穿着什么衣饰,他居然都没有留意到。

    有一种人,本身的风采就足以惊艳世人,任何服饰,都只会轮为陪衬。

    郑公公想起离京前自己的师傅李福全的暗示,心中不由有些迟疑。

    李福全暗示他,陛下不喜此农女,认为此女心机深沉,急功近利,有蛊惑皇太孙之嫌。封赏也不过是为了堵天下悠悠众口。也因此,疫病都结束这么多天了,对陆可儿的封赏才姗姗来迟。

    郑公公是个擅长看人脸色行事的人,这也是在这么多太监中,他会被李福全相中,收为徒弟的原因。

    原本来之前,他打定了主意,对这个陆姑娘不冷不热,态度疏离客气即可,可现在他有些犹豫了。

    “农女谢主隆恩。”陆可儿态度不卑不亢,神情平静地接过那明黄的圣旨。

    对这个宣旨的太监,她谈不上好感。

    许是在京城被人奉承惯了,这个郑公公虽然在行为举止上挑不出错来,但是却神情倔傲,自进门时起,对她甚至整个陆家的态度都显得较为疏离。

    陆天宁和纪氏跪在陆可儿身旁,却心情万分激动。

    他们的女儿,其功绩不但受百姓景仰,而且还直达天听,就连皇上都下旨封赏。

    眼见女儿接下圣旨,作为一家之主的陆天宁,让秋叶将他扶起身来,坐上轮椅,来到郑公公面前。

    “有劳郑公公不辞辛劳前来宣旨,陆家万分感激。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笑纳。”说罢,塞给郑公公一个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