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道观
“福生无量天尊……”
听完赵政父亲的讲述,老道士长叹一口气,随后又说道。
“贫道清虚,我看这孩子格外顺眼…老居士,可否让贫道仔细看看这孩子……”
“当然可以!道长尽管请便。”
看到眼前的老道士眼中对赵政的欣赏,赵政的父亲自然是大喜过望。
他虽然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庄稼汉子,但对于那些飞檐走壁的武道强者还是略有耳闻的。
要是自家小子能得其看重,说不定日后能承其衣钵,去做那仗剑天涯的大侠,好过为奴为仆,命如草芥要强太多了啊...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武道高手给的价,肯定不会低。
老道士瞅着眼前安静的赵政,看着他那充满灵性的双眼,越发觉得顺眼起来。
“不错,不错,根骨上佳!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老道士在赵政的身上来回摸了摸,顿时就有了喜意浮现于面容之上。
在听得清虚的话后,赵政父亲的脸庞上也是浮现笑容。
在得到清虚给的一大笔银钱后,赵政父亲满脸笑容的送走清虚跟赵政二人。
“孩子,贫道乃是清风观的长老清虚。”
“从今以后啊,我就是你的师傅了。”
“清风观按辈分排列,不计凡俗名姓,为师道号清虚,你就叫……明释吧。”
仔细思考了许久的清虚道长,方才满意的点点头,只觉得很是满意。
虽然听不太明白清虚话中的意思,但赵政还是认认真真的躬身一拜。
“谢师傅赐名。”
听得赵政的话语,清虚脸上带着惊讶。
五岁的孩子居然如此懂礼。
看着赵政乖巧的模样,一抹喜意浮现在了清虚的脸上。
“哈哈哈,不错,真乖,等到回到观中,我就跟掌教师兄说,亲自收你为我清风观的核心弟子。”
本想先行考察几年的清虚,现在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
赵政在被赐予了道号后,便被清虚带在身边,游历天下,在二人游历天下的半年时间里,赵政见遍了这个世界底层百姓的苦楚。
时逢大旱,粮食颗粒无收,遍地灾荒之下,人命如同草芥,卖妻,易子不过等闲。
这些情景给了年幼的赵政,极大的震动。
不过清虚道士,不愧于有道真修。
每至一地,清虚都会短暂停留,若有人不幸饿死,便会亲自为其诉讼《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和《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以此超度亡灵,送其往生。
按照他教授赵政的话来讲,这是修行必经之路,世事苦海,需有怜悯之心,当时时刻刻,铭记于心。
以身作则,不外如是。
清虚的这些言传身教,无疑是在赵政的内心深处,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见得多,则想得多。
赵政也问过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顿顿大鱼大肉,而有些人却连填饱肚子都要拼尽全力。
对于这个问题清虚也无法回答赵政,只说了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时间飞逝,三个月时间,转瞬而过。
弥漫绿林的青山拔地而起,一座座显眼肃穆的古朴道观隐于青山林间,一条山路自远而近,淡淡的烟火味道,叫得来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这就是大灵王朝,京都附近最有名的道观,有着正道之首,武学大派称号的清风观。
时至今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风观在着从龙之功,在昔日太祖起兵之时,清风观祖师爷便是太祖的贴身护卫,后来在太祖成功定鼎天下后,便在此地创办了一座道观,清风之名也是太祖所赐。
“我们到了。”
望着青山之上的道观,清虚笑着对赵政说道。
“明释啊,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清虚带着赵政缓步走向道观,随着登上青山,这百年道观,便尽数进入赵政的眼中。
道观终年云雾缭绕,松柏长青,称得上一句仙家之地。
在与清虚一起拜见道观观主后,赵政正式得授道牒,拜入了清风观中,成为了清风观中正一派的核心弟子。
自此以后,赵政便在观中开始修行。
……
五年后,山腰别院,高大的松树下,落叶飘零,身着青色道袍,面目俊秀的小道士,正在演练着一式掌法。
手中掌法不断变化,一招一式间,伴随着阵阵呼喝之声迸发,招式变化间,带起阵阵风声。
“喝!”
待到掌法最后一招收尾之际,少年突然双眸一厉,随后腾身而起,如同潜龙出渊般,带着刚猛浩大之势,对着眼前一块巨石,就是一掌轰出!
“轰!”
一声轰鸣,石块崩开,散落一地。
周遭落叶,也都不禁被余波气浪吹动,飘得七零八落。
“好掌法!”
于旁边默默观看着弟子演练武功的清虚,待到赵政这一掌拍下,当即便忍不住大声喝了出来,脸庞上满满都是自豪。
清风观,建立两百多年以来,除了那位如同仙人一般的祖师爷以外,单论才情,毫无疑问他这弟子当属第一!
不过数年,清风掌,开山剑,须弥拳,以及轻功一苇渡江,皆是修炼止大成之境。
要知道,这些武学皆是清风观中上乘武学,多少门人弟子,辛苦钻研三年五载,也不过堪堪成就一门而已,而赵政却能在如此年纪,就完成了别人数十年苦寒之功。
如此成就,莫说是在这清风观之中,哪怕是放眼整个偌大江湖,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十岁,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玩乐的年纪,赵政便已经将足以作为大派根基的上乘武学,练入了到了大成之境.……
像是赵政这样的天资,已经不是天才可以形容的了,而是惊才绝艳,千古难见的妖孽!
清虚对于自己弟子的未来,有着极大的信心,他让为自己的弟子未来必然不会止于先天,那先天之上一定会有自己弟子的位置。
演练完掌法的赵政有条不紊运气调息,在调息完毕后,这才向着走过来的清虚行礼道。
“见过师傅。”
看着眼前知书达理的少年,清虚很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明释啊,如今你武道大成,只待你修出真气,便可挤身这天下一流强者,放眼天下便是皆可去得。”
“我希望你能够记住为师这些年的教诲,不要走入邪道,用你的力量前去为祸一方。”
“不然就算为师拼上性命,也要将你的一切收回。”
青松下,清虚脸色严肃。
听完赵政父亲的讲述,老道士长叹一口气,随后又说道。
“贫道清虚,我看这孩子格外顺眼…老居士,可否让贫道仔细看看这孩子……”
“当然可以!道长尽管请便。”
看到眼前的老道士眼中对赵政的欣赏,赵政的父亲自然是大喜过望。
他虽然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庄稼汉子,但对于那些飞檐走壁的武道强者还是略有耳闻的。
要是自家小子能得其看重,说不定日后能承其衣钵,去做那仗剑天涯的大侠,好过为奴为仆,命如草芥要强太多了啊...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武道高手给的价,肯定不会低。
老道士瞅着眼前安静的赵政,看着他那充满灵性的双眼,越发觉得顺眼起来。
“不错,不错,根骨上佳!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老道士在赵政的身上来回摸了摸,顿时就有了喜意浮现于面容之上。
在听得清虚的话后,赵政父亲的脸庞上也是浮现笑容。
在得到清虚给的一大笔银钱后,赵政父亲满脸笑容的送走清虚跟赵政二人。
“孩子,贫道乃是清风观的长老清虚。”
“从今以后啊,我就是你的师傅了。”
“清风观按辈分排列,不计凡俗名姓,为师道号清虚,你就叫……明释吧。”
仔细思考了许久的清虚道长,方才满意的点点头,只觉得很是满意。
虽然听不太明白清虚话中的意思,但赵政还是认认真真的躬身一拜。
“谢师傅赐名。”
听得赵政的话语,清虚脸上带着惊讶。
五岁的孩子居然如此懂礼。
看着赵政乖巧的模样,一抹喜意浮现在了清虚的脸上。
“哈哈哈,不错,真乖,等到回到观中,我就跟掌教师兄说,亲自收你为我清风观的核心弟子。”
本想先行考察几年的清虚,现在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
赵政在被赐予了道号后,便被清虚带在身边,游历天下,在二人游历天下的半年时间里,赵政见遍了这个世界底层百姓的苦楚。
时逢大旱,粮食颗粒无收,遍地灾荒之下,人命如同草芥,卖妻,易子不过等闲。
这些情景给了年幼的赵政,极大的震动。
不过清虚道士,不愧于有道真修。
每至一地,清虚都会短暂停留,若有人不幸饿死,便会亲自为其诉讼《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和《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以此超度亡灵,送其往生。
按照他教授赵政的话来讲,这是修行必经之路,世事苦海,需有怜悯之心,当时时刻刻,铭记于心。
以身作则,不外如是。
清虚的这些言传身教,无疑是在赵政的内心深处,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见得多,则想得多。
赵政也问过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顿顿大鱼大肉,而有些人却连填饱肚子都要拼尽全力。
对于这个问题清虚也无法回答赵政,只说了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时间飞逝,三个月时间,转瞬而过。
弥漫绿林的青山拔地而起,一座座显眼肃穆的古朴道观隐于青山林间,一条山路自远而近,淡淡的烟火味道,叫得来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这就是大灵王朝,京都附近最有名的道观,有着正道之首,武学大派称号的清风观。
时至今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风观在着从龙之功,在昔日太祖起兵之时,清风观祖师爷便是太祖的贴身护卫,后来在太祖成功定鼎天下后,便在此地创办了一座道观,清风之名也是太祖所赐。
“我们到了。”
望着青山之上的道观,清虚笑着对赵政说道。
“明释啊,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清虚带着赵政缓步走向道观,随着登上青山,这百年道观,便尽数进入赵政的眼中。
道观终年云雾缭绕,松柏长青,称得上一句仙家之地。
在与清虚一起拜见道观观主后,赵政正式得授道牒,拜入了清风观中,成为了清风观中正一派的核心弟子。
自此以后,赵政便在观中开始修行。
……
五年后,山腰别院,高大的松树下,落叶飘零,身着青色道袍,面目俊秀的小道士,正在演练着一式掌法。
手中掌法不断变化,一招一式间,伴随着阵阵呼喝之声迸发,招式变化间,带起阵阵风声。
“喝!”
待到掌法最后一招收尾之际,少年突然双眸一厉,随后腾身而起,如同潜龙出渊般,带着刚猛浩大之势,对着眼前一块巨石,就是一掌轰出!
“轰!”
一声轰鸣,石块崩开,散落一地。
周遭落叶,也都不禁被余波气浪吹动,飘得七零八落。
“好掌法!”
于旁边默默观看着弟子演练武功的清虚,待到赵政这一掌拍下,当即便忍不住大声喝了出来,脸庞上满满都是自豪。
清风观,建立两百多年以来,除了那位如同仙人一般的祖师爷以外,单论才情,毫无疑问他这弟子当属第一!
不过数年,清风掌,开山剑,须弥拳,以及轻功一苇渡江,皆是修炼止大成之境。
要知道,这些武学皆是清风观中上乘武学,多少门人弟子,辛苦钻研三年五载,也不过堪堪成就一门而已,而赵政却能在如此年纪,就完成了别人数十年苦寒之功。
如此成就,莫说是在这清风观之中,哪怕是放眼整个偌大江湖,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十岁,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玩乐的年纪,赵政便已经将足以作为大派根基的上乘武学,练入了到了大成之境.……
像是赵政这样的天资,已经不是天才可以形容的了,而是惊才绝艳,千古难见的妖孽!
清虚对于自己弟子的未来,有着极大的信心,他让为自己的弟子未来必然不会止于先天,那先天之上一定会有自己弟子的位置。
演练完掌法的赵政有条不紊运气调息,在调息完毕后,这才向着走过来的清虚行礼道。
“见过师傅。”
看着眼前知书达理的少年,清虚很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明释啊,如今你武道大成,只待你修出真气,便可挤身这天下一流强者,放眼天下便是皆可去得。”
“我希望你能够记住为师这些年的教诲,不要走入邪道,用你的力量前去为祸一方。”
“不然就算为师拼上性命,也要将你的一切收回。”
青松下,清虚脸色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