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6章 丑陋的人性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有量过的浑浑噩噩,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机械般的白天给问米婆婆守灵烧纸,晚上被镇长派人强行送回扎纸铺。
幸亏是习惯使然,还能像个机器一样按时给两个人偶烧香上供。
这期间黄家仙始终没有回来,雄霸他们又不知道那晚问米婆婆究竟经历了什么,再加上嘴笨。
主要是雄霸嘴笨,至于常杰他还是只会说那句“我父母都是龙,我却是条蛆,这可哪说理去”
因此只是干着急,不知道怎么劝说赵有量;怎么才能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问米婆婆下葬,赵有量终于在迎春嫂的劝解下好了一些。
不过这七天的折腾,使得他明显消瘦。
整个人如同是大病了一场那般,特别提不起精神。
一边喝着迎春嫂特意为自己煮的鸡蛋瘦肉粥,赵有量这才想起另一个重要的人——孙掌柜。
“大姐,孙叔去哪了?这几天我咋没看见他呢?”
“按理说婆婆这最后一场,他不会不来送送的。”
说到这里赵有量猛然停住,腾的一下从凳子上蹦了起来。
“孙叔他不会病了吧?病的很严重吧?!”
“不行,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正在忙碌的迎春嫂见状,赶忙一把将赵有量按住。
“乱琢磨啥呢,孙叔他没事儿,好像是出门儿了。”
“哦对了,这是他给你的信。”
“你这几天人不人鬼不鬼的,我就没着急给你看。”
接过信件之后,赵有量赶忙打开。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忽然有种极其不好的预感。
在信中,孙掌柜只是说自己替赵有量陪着赶尸人办事去了,多则七天、少则一天就会回来。
如果真要是回不来,那自己的所有家产都由赵有量继承。
信的最后,事无巨细的交代了银行卡在什么地方,房契在什么地方,以及银行卡的密码等等。
当然,上述那些都是双份。
一份属于孙掌柜,另一份则是问米婆婆的。
信的落款旁边,用只有开了阴阳眼的人才能看到的字,写着这样一句话
量子,你是老实孩子。
叔和老姐姐都不在了,就是担心你会吃亏。
记住叔的话这镇子里没有好人!
你万一万一要是能逃过扎纸铺的纠缠,记得赶紧离开这里。
走得越远越好,永远不要回来!
看完这封遗嘱一般的信件,赵有量再次痛哭流涕。
算算日子,今天刚好是孙掌柜离开的第八天。
这么说这么说他岂不是凶多吉少,再也回不来了?!
一念至此,本就极其虚弱的赵有量立刻晕了过去。
吓的迎春嫂赶忙喊来街坊邻居帮忙,一起救治赵有量。
不知过了多久,当赵有亮再次醒来,映入眼帘的是大黄狗那张狗脸。
四目相对之下,双方都被对方的丑吓了一跳。
于是齐齐转过头去,嫌弃的直揉眼睛。
“狗、狗哥,谢谢你陪着我。”片刻之后,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两位亲人的赵有量,忍不住主动开口缓和关系。
谁知大黄狗并不领情,甚至没有搭理这厮,自顾自的摇着大屁股上街调戏母狗去了。
大黄狗刚离开,就见迎春嫂端着热汤走了进来。
见到赵有量醒来,满脸的惊喜。
“哎呀量子你可醒了!你昏迷的这半天,可是急坏了镇长他们!”
迎春嫂的话让赵有量有些迷茫“镇长?我和他不熟他急什么?”
迎春嫂呵呵冷笑,显然十分看不上镇长等人。
“还能急什么,急扎纸铺没人管、没人上香呗!”
“不然你以为呢?”
“要不是这样,你就算死了他们都不带问的!”
“这群人呐,我是看透了”
迎春嫂的话没说完,就听镇长的声音从后门传来。
“大侄女你年纪轻轻的看透啥了?能跟叔说说不?”
说话间就见镇长和几个大姓氏的代表走了进来。
当然,他们都走的后门至于扎纸铺前门,就算打死他们也不敢靠的太近。
即便看到来的都是大人物,泼辣的迎春嫂依旧没给他们好脸色。
并且阴阳怪气的说道“我一个寡妇人家还能看透啥?”
“看透有些人还不如狗呗!”
说完之后便扭着细腰丰臀继续忙乎去了,只留下镇长几人面面相觑。
幸亏赵有量在,并且也不想迎春嫂得罪这群“实权”人物,赶忙起身招呼。
“各位领导来啦?快点进来坐!”
“我家脏,平时也不爱收拾,你们别嫌埋汰就行。”
镇长闻言,赶忙放下手里拎的黄桃罐头,假惺惺的过来搀扶赵有量。
“量子你快别忙乎了,好点没?”
“听说你闹病了,我们老哥几个就商量着一起过来瞅瞅。”
赵有量闻言,脸上装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这倒不是他知道了问米婆婆死的内幕,而是刚才迎春嫂已经说了镇长来看自己的真实目的。
“我这点小病怎么还惊动几位领导了,罪过罪过。”
“放心吧我没事,休息三两天就好了!”
接下来就是一阵丝毫没有营养的尬聊,经历过类似事情的读者老爷应该都深有体会。
片刻之后,一个中年人终于忍不住,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那啥量子,因为这次刘婆婆走得急,她还有两万块钱在咱们集体放着呢。”
“你是她的继承人,我们是特意送钱来的。”
书中暗表之所以从答应老人家的二十万变成了两万,是因为死无对证。
因此这群丧良心的东西私下商议,干脆给赵有量打了个折——打到“骨折”!
就这么硬生生的从二十万变成了两万!
赵有量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内幕详情,但隐约之间觉得这钱自己不能收,就算打死都不能收!
于是拼命推脱,找各种理由推脱。
眼见着赵有量死活不要,镇长几人心中暗爽这样岂不是更好?
他们连两万块钱都省了!
心中高兴之下,将赵有量一阵猛夸。
什么现代的好青年,镇子里居民的楷模等等。
要不是年龄严重不符,就差夸赵有量是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了
inf。inf
机械般的白天给问米婆婆守灵烧纸,晚上被镇长派人强行送回扎纸铺。
幸亏是习惯使然,还能像个机器一样按时给两个人偶烧香上供。
这期间黄家仙始终没有回来,雄霸他们又不知道那晚问米婆婆究竟经历了什么,再加上嘴笨。
主要是雄霸嘴笨,至于常杰他还是只会说那句“我父母都是龙,我却是条蛆,这可哪说理去”
因此只是干着急,不知道怎么劝说赵有量;怎么才能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问米婆婆下葬,赵有量终于在迎春嫂的劝解下好了一些。
不过这七天的折腾,使得他明显消瘦。
整个人如同是大病了一场那般,特别提不起精神。
一边喝着迎春嫂特意为自己煮的鸡蛋瘦肉粥,赵有量这才想起另一个重要的人——孙掌柜。
“大姐,孙叔去哪了?这几天我咋没看见他呢?”
“按理说婆婆这最后一场,他不会不来送送的。”
说到这里赵有量猛然停住,腾的一下从凳子上蹦了起来。
“孙叔他不会病了吧?病的很严重吧?!”
“不行,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正在忙碌的迎春嫂见状,赶忙一把将赵有量按住。
“乱琢磨啥呢,孙叔他没事儿,好像是出门儿了。”
“哦对了,这是他给你的信。”
“你这几天人不人鬼不鬼的,我就没着急给你看。”
接过信件之后,赵有量赶忙打开。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忽然有种极其不好的预感。
在信中,孙掌柜只是说自己替赵有量陪着赶尸人办事去了,多则七天、少则一天就会回来。
如果真要是回不来,那自己的所有家产都由赵有量继承。
信的最后,事无巨细的交代了银行卡在什么地方,房契在什么地方,以及银行卡的密码等等。
当然,上述那些都是双份。
一份属于孙掌柜,另一份则是问米婆婆的。
信的落款旁边,用只有开了阴阳眼的人才能看到的字,写着这样一句话
量子,你是老实孩子。
叔和老姐姐都不在了,就是担心你会吃亏。
记住叔的话这镇子里没有好人!
你万一万一要是能逃过扎纸铺的纠缠,记得赶紧离开这里。
走得越远越好,永远不要回来!
看完这封遗嘱一般的信件,赵有量再次痛哭流涕。
算算日子,今天刚好是孙掌柜离开的第八天。
这么说这么说他岂不是凶多吉少,再也回不来了?!
一念至此,本就极其虚弱的赵有量立刻晕了过去。
吓的迎春嫂赶忙喊来街坊邻居帮忙,一起救治赵有量。
不知过了多久,当赵有亮再次醒来,映入眼帘的是大黄狗那张狗脸。
四目相对之下,双方都被对方的丑吓了一跳。
于是齐齐转过头去,嫌弃的直揉眼睛。
“狗、狗哥,谢谢你陪着我。”片刻之后,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两位亲人的赵有量,忍不住主动开口缓和关系。
谁知大黄狗并不领情,甚至没有搭理这厮,自顾自的摇着大屁股上街调戏母狗去了。
大黄狗刚离开,就见迎春嫂端着热汤走了进来。
见到赵有量醒来,满脸的惊喜。
“哎呀量子你可醒了!你昏迷的这半天,可是急坏了镇长他们!”
迎春嫂的话让赵有量有些迷茫“镇长?我和他不熟他急什么?”
迎春嫂呵呵冷笑,显然十分看不上镇长等人。
“还能急什么,急扎纸铺没人管、没人上香呗!”
“不然你以为呢?”
“要不是这样,你就算死了他们都不带问的!”
“这群人呐,我是看透了”
迎春嫂的话没说完,就听镇长的声音从后门传来。
“大侄女你年纪轻轻的看透啥了?能跟叔说说不?”
说话间就见镇长和几个大姓氏的代表走了进来。
当然,他们都走的后门至于扎纸铺前门,就算打死他们也不敢靠的太近。
即便看到来的都是大人物,泼辣的迎春嫂依旧没给他们好脸色。
并且阴阳怪气的说道“我一个寡妇人家还能看透啥?”
“看透有些人还不如狗呗!”
说完之后便扭着细腰丰臀继续忙乎去了,只留下镇长几人面面相觑。
幸亏赵有量在,并且也不想迎春嫂得罪这群“实权”人物,赶忙起身招呼。
“各位领导来啦?快点进来坐!”
“我家脏,平时也不爱收拾,你们别嫌埋汰就行。”
镇长闻言,赶忙放下手里拎的黄桃罐头,假惺惺的过来搀扶赵有量。
“量子你快别忙乎了,好点没?”
“听说你闹病了,我们老哥几个就商量着一起过来瞅瞅。”
赵有量闻言,脸上装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这倒不是他知道了问米婆婆死的内幕,而是刚才迎春嫂已经说了镇长来看自己的真实目的。
“我这点小病怎么还惊动几位领导了,罪过罪过。”
“放心吧我没事,休息三两天就好了!”
接下来就是一阵丝毫没有营养的尬聊,经历过类似事情的读者老爷应该都深有体会。
片刻之后,一个中年人终于忍不住,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那啥量子,因为这次刘婆婆走得急,她还有两万块钱在咱们集体放着呢。”
“你是她的继承人,我们是特意送钱来的。”
书中暗表之所以从答应老人家的二十万变成了两万,是因为死无对证。
因此这群丧良心的东西私下商议,干脆给赵有量打了个折——打到“骨折”!
就这么硬生生的从二十万变成了两万!
赵有量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内幕详情,但隐约之间觉得这钱自己不能收,就算打死都不能收!
于是拼命推脱,找各种理由推脱。
眼见着赵有量死活不要,镇长几人心中暗爽这样岂不是更好?
他们连两万块钱都省了!
心中高兴之下,将赵有量一阵猛夸。
什么现代的好青年,镇子里居民的楷模等等。
要不是年龄严重不符,就差夸赵有量是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