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过桥米线

    这过桥米线,制作的最主要的佐料,还少不得这油辣子,主料是猪里脊肉片,加上葱丝,姜丝等这些辅料一起制作而成,最主要的还是这最后一步。”

    “米线略略用水烫过,鹅肉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这才算是一碗过桥米线。”

    这里的条件有限,柴弯弯并不能完全把正宗的过桥米线复刻出来,过桥米线的主料还需得有鸡脯肉片,乌鱼片,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

    少了这些主料这一碗过桥米线,看着并不那么丰富,但落在这小小的村庄里,已经能引起轩然大波了。

    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制作如此精细,繁复的一碗米线。

    往日里他们所吃的不过也就是多了一点葱花,几片白肉,这一碗过桥米线,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

    柴弯弯的这一碗米线里还放了里脊肉片,这对于平日里甚少吃肉的村民来说,已经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

    虽然这集市上的人,比起安宁村那个出了名的穷地方要富裕不少,但看着制作如此精细,还是有不少人猜测,这一碗米线究竟造价多少。

    “弯丫头,你这一碗米线······要多少银子一碗?”

    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问道,想吃,但又怕太贵。

    柴弯弯将制作好的一碗米线放在安怀面前,安怀拿起筷子慢悠悠地尝了起来,她笑着对众人说道:

    “都是街坊邻居,弯弯的价钱也不会定得太高,五个铜板一碗过桥米线,一碗吃不够饱的,还可以免费加米线。”

    柴弯弯需要在附近,在这周围把自己的名声打出来,米线抗饱,一碗米线下肚就算没有全饱,再添上一些米线也绝对足够了。

    柴弯弯算过这笔账,不断不会亏,还会因此吸引到大量的客人。

    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思,吃不够还可以免费添,众人的双眼都一下子亮了。

    外头的清汤面两个铜板一碗,加了白肉的要三个铜板。

    虽说柴弯弯的米线要贵上两个铜板,但柴弯弯的米线用料丰富,还可以免费添米线,这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更何况这米线闻着就很香,不像那清汤面,油水多少就不说了,连盐也都不舍得多放。

    如此一来,愿意选择过桥米线的人,也就更多了。

    柴弯弯这样的定价,也不会碍了旁边那些店家的生意,村庄上也有不舍得多花两个铜板吃过桥米线的。

    清汤面的那些店家,也不会因此闹得没有生意,互惠互利,更不会引起不必要的仇恨。

    既能做了自己的生意,又没有得罪他人,又能将中华传统美食传扬出去,一举数得,柴弯弯很满意如今的结果。

    “店家,这过桥米线可是你独创的?不若也给我来上一碗吧?”

    雅轩小阁内吵吵嚷嚷,众人都纷纷好奇地看着柴弯弯制作过桥米线,已经有不少人点了这一碗奇特的米线。

    这时候坐在角落里戴着帷帽的一名女子,清冷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众人纷纷朝着她那边看去,只见女子气质出尘脱俗,看不清她的容貌,但从她周身的气度来看,与这个小小的店面实在有些不符。

    她的身旁还跟着两个丫鬟打扮的女子,时不时低声在她耳边说着什么。

    柴弯弯刚做好了一碗米线,看向问话的那名女子,此时那女子也刚好转了过来,虽然女子戴着帷帽,但柴弯弯依旧能感觉到那凌厉强势的目光。

    柴弯弯一愣,不明白为何会从这名女子身上,察觉到了一丝丝的敌意。

    但她还是笑着对店内的众人说道:

    “过桥米线是云南特有的食品,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并非弯弯独创。”

    她可不敢邀这样的功,就像所有的穿越女那般,把古人辛辛苦苦创作的诗词当做自己的,惊艳所有人,这种事她做不来。

    她想做的,希望能做到的,也就是把中华美食发扬光大,让所有人都能吃上自己心仪的美食。

    “云南?这是什么地方啊?”

    “是啊,都没有听说过。”

    “我们这地方那么小,没听过也正常。”

    陆陆续续又有几人定下了一碗过桥米线,柴弯弯一边制作过桥米线,一边和店里的客人介绍:

    “关于过桥米线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名秀才,在一座湖心小岛上静心读书。”

    “秀才贤惠勤劳的娘子常常给他**吃的米线,但每次等她把米线拿到岛上时,米线就已经不热了,味道自然是大打折扣。”

    “后来有一次秀才娘子送鸡汤时,发现鸡汤上覆盖的那一层厚厚的鸡油,就如同一个锅盖般,能保持汤的温度。”

    “于是秀才娘子就想到,如果把佐料,米线等吃的时候再放上,说不定口感会更好。”

    “秀才娘子就把肥鸡,筒子骨熟好清汤,上面再覆盖厚厚的鸡油,米线在家里烫好,配料到岛上的时候再用滚油烫熟,之后再加入米线,口感鲜香滑爽。”

    “这个方法传来以后,人们纷纷效仿,因为去到那座岛上,需要经过一座桥,为了纪念这位秀才娘子,于是才有了过桥米线。”

    柴弯弯诉说过桥米线的由来时,店内竟然不约而同地保持了奇异的安静,轻柔的噪音,在店内响起,仿佛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那一副秀才娘子,过桥米线的画面。

    对手中的这一碗过桥米线,更是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情感。

    “为何是秀才与娘子?不应该是夫郎为自己的妻主洗手做羹汤吗?”

    在这难得美好氛围之内,那名奇怪的女子,突然犀利地发出质问:

    “让一名女郎,为了自己那个卑贱的夫郎每日里制作饭食,这成何体统?”

    女子的话一出,沉浸在故事中的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是啊,哪家的夫郎胆子那么大?

    敢让自己的妻主天天给他做饭?那不是找死的吗?还是被打的少了。

    柴弯弯来这里不少时间了,也发现这里的人,对于男子的随意态度,那是真的不当一回事。

    娶到家里的夫郎可以随意打骂不说,除了自己的正夫,纳的那些个男妾,不高兴了还会送人。

    又怎么会愿意接受故事中这种情况呢?

    安怀眉头微微皱起,冷冷地看了过去:这个女人,真讨厌。

    许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女子缓缓朝他的方向看了过来,小小的冷哼一声,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安怀的脸色更难看了,目光阴冷一片,站起身就要把女人给请出去。

    柴弯弯却抢先一步挡在了他的面前,不卑不亢地微微一笑,对女子说道: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感情本无对错之分,秀才娘子只是为自己心爱之人洗手作羹汤,怎的落在姑娘眼中,就如此不堪了呢?”

    “无论男女都只是想寻得一心人,难道不是么?”

    柴弯弯的反问使得女子一时间有些语塞,难道她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贬低男子,承认心里觉得男子不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