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老实了
砰!”
两扇沉且厚的门板紧紧闭合,紧接着,“咔哒”一声,门栓卡死。
叶柱傻眼了。
他不敢相信地跑过去拍门,“娘、娘!娘你开门啊,娘!”
根本没人理会。
明明能听到院内的说话声,但就是没一个人回应,叶柱干脆扯着嗓子喊大丫,但下一刻,他娘许婆子彪悍的骂声顺着门缝蹦出来——
“再叫唤一声,我拿烧红的烙铁把你嗓子烫烂!”
叶柱一哆嗦,下意识捂住脖子。
老实了。
“奶为啥不让我们进去?凭啥啊?”大宝拧巴着脸。
柳翠冷哼,“你奶偏心眼!黑心老婆子,亲孙子都敢关在外头,迟早遭报应!”
“你小点声!”叶柱瞪她。
柳翠立刻瞪回去,“凭什么小声?我非得让全镇都知道你娘干的缺德事儿!”
叶柱急道:“我娘是怕这些的人吗?”
柳翠沉默了。
论以前,她这些手段拿捏许婆子是绰绰有余,可如今,回想婆婆这段时间的行事作风,人家还真不怕,而且极有可能动手打她!
“你闹大了,咱们更甭想搬回去。”叶柱叹气。
柳翠更蔫了。
但转念一想,她又来了精神,“我哥嫂都进去了,柳家空着,咱们正好接着住。”
还省得回叶家看婆婆的脸色了呢。
“还真是!”叶柱喜得直拍手。
三口又精神百倍起来,喜滋滋地往柳家胡同走。
熟门熟路到了门口,抬头一看——
大门上了锁。
“娘,我饿。”大宝扯着她的衣角,张嘴嗷嗷哭。
叶柱、柳翠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发出一声长叹。
一家三口又回了叶家小院门口。
这次,夫妻俩不敢再闹,只敢趁院内说话声低下来,才窝窝囊囊地开口求要吃食。
“我们饿着没关系,可大宝还小,扛不住啊……娘,大宝是你的亲孙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叶家的根儿就没了呜呜呜……娘,求求你了……”
叶柱说着说着就哭了。
许念听见,只是冷笑。
叶贰心软,“娘,孩子——”
“你忘了那个小崽子怎么咒我的了?”许念一个眼刀甩过去。
叶贰一缩脖子,小声辩解:“兴许是哥嫂或者柳家人说话,让他学了去……大宝还小,未必懂得那是什么意思,我们大人骂他一顿,让他改正也就是了……”
许念冷冷哼了一声,扭头回屋了。
桃花紧跟着重重踩他一脚,也气呼呼地回屋了。
叶贰皮糙肉厚不觉得疼,但看见老娘和媳妇都被自己惹生气了,多少有点无措。
叶香抱着脏衣服出来,见他还杵在院子里,好奇问道:“哥,你不去饭庄啦?”
叶贰想起这茬,连忙往外走,“去、去!我先走了,你帮我跟娘和桃花说一声。”
一开门,就见哥嫂抱着大宝站在外面。
叶柱一对上他视线,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来砰砰磕头,“二弟、二弟求你给大宝拿点吃的吧,孩子小,快扛不住了!”
大宝小脸蜡黄伏在柳翠肩上,饿得发晕,眼神都是虚的。
叶贰更不落忍了。
他咬了咬牙,扭头回去,从灶房翻出早前的窝头,想了想,掰下一小半,藏在袖子里带出来。
但叶贰没立刻拿出来,而是严肃地盯着一家三口,“娘不是狠心的人,但大宝刚才说的话太叫人寒心了。”
“大哥,咱的爹早早没了,娘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你们怎么能教孩子那些话?也不摸着良心想想,娘这些年怎么对你们的?就差把心肝都挖出来了!”
又看大嫂和大宝,“往常在家里,有吃的、喝的、好玩的,哪样儿不紧着你们先来?大宝,奶奶从前对你的好,你都忘了?”
“二弟,先让孩子吃一口。”
柳翠急不可待,可叶贰是个认死理的人。
他坚持道:“窝头我可以给你,但你们要保证以后要听娘的话、孝顺娘,尤其是大宝。”
叶柱、柳翠对视一眼,再看看饿得说话力气都没有的孩子,连忙点头应下。
“大宝也得保证。”叶贰很认真。
柳翠忙晃一晃大宝,“宝,以后要孝顺奶,听奶的话,知道不?”
“嗯……”大宝声音微弱。
刚应下,他的肚子再次发出“咕噜噜”的声音。叶贰到底心疼,把窝头递过去,“吃吧,以后不许再对奶奶说那样的话。”
孩子哪儿还有拿东西的力气,柳翠接过,一点点地掰下来喂进孩子的嘴里。
看着宝贝儿子咀嚼都费力,她心疼得直掉眼泪。
叶贰摇头劝道:“哥、嫂子,你们尽快找个能养家的营生吧,大人一两天不吃饭能抗住,孩子可受不了。老想着靠别人,日子终归不长久。”
“我还得去饭庄,先走了。”
老二走后没多久,许念打开门预备去送衣裳,叶柱三人已经走了。
方才,叶贰拿东西、劝大哥大嫂,她在屋里看得清清楚楚。
要不是看在叶贰劝了老大几句,且拿的吃食并不多的份上,许念非得冲出去把东西抢回来。
“娘,你说他们还会来么?”桃花小声问。
许念绷着脸:“来了也不让她们进。”
“不让谁进呀?”
周姐听了个尾巴,笑呵呵地过来搭话。
许念立时收起不悦,扬起笑:“没啥,我正要去给人送衣裳,你找我有事儿吗?”
周姐人爽利又大方,见她不想说,也没多问,道:“还是上回没说完的那件事。”
“你家老三不是认字儿吗?这不,我儿子又给我寄来一封信。”她从怀里摸出厚厚一沓信纸,“想让你家老三帮我念念,顺便写一封回信。”
她朝许念眨眼,“绝对不让你家老三白出力气。”
言外之意,给报酬。
要知道,这个时代大部分百姓都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读信还是次要,若想回信,得专门去街道上找信客,给人润笔费,才能给亲人回上一封书信。
周姐的子孙都不在本地,其中最有出息的大儿子离她最远,但也最孝顺,三不五时往回寄东西。因此,周姐两口子非但没受荒年的影响,还用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了两个丫头,在家做饭、洒扫,偶尔忙不过来时,周姐还舍得花钱把衣服送到浆洗店去洗。
总而言之,周姐不差钱,完全是好心给叶家赚钱的机会。
许念心领这份恩情,豪爽道:“读信、写几个字儿能费多大力气,笔墨又不是我们家的。等老三回来,我让他去你家找你,不用给钱。对了,你上回说想要香包,我家里还有几个,到时候让老三一起拿过去。”
两扇沉且厚的门板紧紧闭合,紧接着,“咔哒”一声,门栓卡死。
叶柱傻眼了。
他不敢相信地跑过去拍门,“娘、娘!娘你开门啊,娘!”
根本没人理会。
明明能听到院内的说话声,但就是没一个人回应,叶柱干脆扯着嗓子喊大丫,但下一刻,他娘许婆子彪悍的骂声顺着门缝蹦出来——
“再叫唤一声,我拿烧红的烙铁把你嗓子烫烂!”
叶柱一哆嗦,下意识捂住脖子。
老实了。
“奶为啥不让我们进去?凭啥啊?”大宝拧巴着脸。
柳翠冷哼,“你奶偏心眼!黑心老婆子,亲孙子都敢关在外头,迟早遭报应!”
“你小点声!”叶柱瞪她。
柳翠立刻瞪回去,“凭什么小声?我非得让全镇都知道你娘干的缺德事儿!”
叶柱急道:“我娘是怕这些的人吗?”
柳翠沉默了。
论以前,她这些手段拿捏许婆子是绰绰有余,可如今,回想婆婆这段时间的行事作风,人家还真不怕,而且极有可能动手打她!
“你闹大了,咱们更甭想搬回去。”叶柱叹气。
柳翠更蔫了。
但转念一想,她又来了精神,“我哥嫂都进去了,柳家空着,咱们正好接着住。”
还省得回叶家看婆婆的脸色了呢。
“还真是!”叶柱喜得直拍手。
三口又精神百倍起来,喜滋滋地往柳家胡同走。
熟门熟路到了门口,抬头一看——
大门上了锁。
“娘,我饿。”大宝扯着她的衣角,张嘴嗷嗷哭。
叶柱、柳翠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发出一声长叹。
一家三口又回了叶家小院门口。
这次,夫妻俩不敢再闹,只敢趁院内说话声低下来,才窝窝囊囊地开口求要吃食。
“我们饿着没关系,可大宝还小,扛不住啊……娘,大宝是你的亲孙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叶家的根儿就没了呜呜呜……娘,求求你了……”
叶柱说着说着就哭了。
许念听见,只是冷笑。
叶贰心软,“娘,孩子——”
“你忘了那个小崽子怎么咒我的了?”许念一个眼刀甩过去。
叶贰一缩脖子,小声辩解:“兴许是哥嫂或者柳家人说话,让他学了去……大宝还小,未必懂得那是什么意思,我们大人骂他一顿,让他改正也就是了……”
许念冷冷哼了一声,扭头回屋了。
桃花紧跟着重重踩他一脚,也气呼呼地回屋了。
叶贰皮糙肉厚不觉得疼,但看见老娘和媳妇都被自己惹生气了,多少有点无措。
叶香抱着脏衣服出来,见他还杵在院子里,好奇问道:“哥,你不去饭庄啦?”
叶贰想起这茬,连忙往外走,“去、去!我先走了,你帮我跟娘和桃花说一声。”
一开门,就见哥嫂抱着大宝站在外面。
叶柱一对上他视线,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来砰砰磕头,“二弟、二弟求你给大宝拿点吃的吧,孩子小,快扛不住了!”
大宝小脸蜡黄伏在柳翠肩上,饿得发晕,眼神都是虚的。
叶贰更不落忍了。
他咬了咬牙,扭头回去,从灶房翻出早前的窝头,想了想,掰下一小半,藏在袖子里带出来。
但叶贰没立刻拿出来,而是严肃地盯着一家三口,“娘不是狠心的人,但大宝刚才说的话太叫人寒心了。”
“大哥,咱的爹早早没了,娘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你们怎么能教孩子那些话?也不摸着良心想想,娘这些年怎么对你们的?就差把心肝都挖出来了!”
又看大嫂和大宝,“往常在家里,有吃的、喝的、好玩的,哪样儿不紧着你们先来?大宝,奶奶从前对你的好,你都忘了?”
“二弟,先让孩子吃一口。”
柳翠急不可待,可叶贰是个认死理的人。
他坚持道:“窝头我可以给你,但你们要保证以后要听娘的话、孝顺娘,尤其是大宝。”
叶柱、柳翠对视一眼,再看看饿得说话力气都没有的孩子,连忙点头应下。
“大宝也得保证。”叶贰很认真。
柳翠忙晃一晃大宝,“宝,以后要孝顺奶,听奶的话,知道不?”
“嗯……”大宝声音微弱。
刚应下,他的肚子再次发出“咕噜噜”的声音。叶贰到底心疼,把窝头递过去,“吃吧,以后不许再对奶奶说那样的话。”
孩子哪儿还有拿东西的力气,柳翠接过,一点点地掰下来喂进孩子的嘴里。
看着宝贝儿子咀嚼都费力,她心疼得直掉眼泪。
叶贰摇头劝道:“哥、嫂子,你们尽快找个能养家的营生吧,大人一两天不吃饭能抗住,孩子可受不了。老想着靠别人,日子终归不长久。”
“我还得去饭庄,先走了。”
老二走后没多久,许念打开门预备去送衣裳,叶柱三人已经走了。
方才,叶贰拿东西、劝大哥大嫂,她在屋里看得清清楚楚。
要不是看在叶贰劝了老大几句,且拿的吃食并不多的份上,许念非得冲出去把东西抢回来。
“娘,你说他们还会来么?”桃花小声问。
许念绷着脸:“来了也不让她们进。”
“不让谁进呀?”
周姐听了个尾巴,笑呵呵地过来搭话。
许念立时收起不悦,扬起笑:“没啥,我正要去给人送衣裳,你找我有事儿吗?”
周姐人爽利又大方,见她不想说,也没多问,道:“还是上回没说完的那件事。”
“你家老三不是认字儿吗?这不,我儿子又给我寄来一封信。”她从怀里摸出厚厚一沓信纸,“想让你家老三帮我念念,顺便写一封回信。”
她朝许念眨眼,“绝对不让你家老三白出力气。”
言外之意,给报酬。
要知道,这个时代大部分百姓都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读信还是次要,若想回信,得专门去街道上找信客,给人润笔费,才能给亲人回上一封书信。
周姐的子孙都不在本地,其中最有出息的大儿子离她最远,但也最孝顺,三不五时往回寄东西。因此,周姐两口子非但没受荒年的影响,还用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了两个丫头,在家做饭、洒扫,偶尔忙不过来时,周姐还舍得花钱把衣服送到浆洗店去洗。
总而言之,周姐不差钱,完全是好心给叶家赚钱的机会。
许念心领这份恩情,豪爽道:“读信、写几个字儿能费多大力气,笔墨又不是我们家的。等老三回来,我让他去你家找你,不用给钱。对了,你上回说想要香包,我家里还有几个,到时候让老三一起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