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小手段
李善抵达雁门关时候已是黄昏,虽然疲惫,但也没拒绝李道玄的设宴。
当晚,大厅内巨烛点燃,大摆宴席,雁门关上下将校齐聚一堂,李道玄推李善坐在上首,后者坚辞最后崔信以天使的身份坐在上首,李道玄、李善分左右陪坐。
三巡酒罢,李道玄问起马邑诸事,李善当事人是不能自我吹嘘的,刘世让还在马邑,王君昊毕竟没有明面上的身份。
李善朝崔信使了个眼色后者板着脸一声不吭。
场面有点古怪,其他人不知道,但撞破了崔信痛斥李善的李道玄心里有数这位崔舍人也太过了点,呃,虽然还没定亲怀仁就纳了美妾,的确有所不妥。
不过,李道玄倒是觉得对于崔信的痛斥,李善甘之如饴。
但场面总不能就这么僵着,李道玄侧头看了眼元普,笑问道“听闻崔舍人宣读诏书,招抚苑君章,元兄也在场”
“是。”元普起身行礼,“苑君章双膝跪地,叩谢天恩。”
下面有些许躁动,这些将校在河东任职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大都是本地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和苑君章麾下大军交过手的。
自苑君章领刘武周旧部复起之后,声势相当不小,仅仅攻入代州、猩州就有数次,还曾随颉利可汗几乎打穿了整个河东道,最后一任代州总管李大恩就是死在苑君章手中。
双膝跪地,叩谢天恩无数道视线投向泰然自若的李善,能将一度嚣张狂妄数次拒绝陛下招抚的苑君章逼迫到此番境地,真是好手段
和其他人不同,元普是仅有两个从头到尾旁听李善、苑君章谈判的人,另一个是刘世让,他们都深深感慨于李善对突厥局势的了解,更感慨于一个未满二十岁的青年有如此深的心思。
元普看向李善的视线夹杂着忌惮,轻声道“崔舍人宣读诏书,馆陶县公言此番招抚,当以头颅以贺苑君章即斩郁射设头颅以献。”
下面的躁动立即平息下来,郁射设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处罗可汗三子,先后监军刘武周、梁师都、苑君章,是突厥王族中数的出来的人物。
“斩郁射设头颅,苑君章当不至再首鼠两端。”崔信突然开口,“怀仁此举,于代州乃至河东实有大功,不愧怀仁之名。”
崔信再如何在心中痛斥李善,也不希望李善的声名受到影响以这种手段逼迫苑君章投唐,说起来手段实在狠了点。
对外自然无所谓,但对内就不好说了至少日后同僚会有所忌惮,认为李善是个不讲规矩的人。
接下来,崔信从头到尾描绘马邑十日的一切只是削除了李善和郁射设、结社率勾肩搭背、呼朋唤友,而是大篇幅的讲述第一次行招抚事,郁射设、结社率突然领兵南下。
坐在下首位的李高迁脸颊动了动,他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转了过去,正和李善撞了个正着。
李善脸上犹带笑意,但目光清冷。
李高迁的身子微微颤抖他当然知道这位青年是什么意思。
怎么可能那么巧,李善、崔信抵达马邑第二日行招抚事,郁射设、结社率恰巧从云州南下阻扰苑君章投唐。
必然有人通风报信
李高迁的心里充斥着巨大的荒谬感,自己举告刘世让暗通突厥,结果刘世让却借助李善而翻身,洗刷污名他不认为自己的举告还能成功。
相反的,如果李善穷追不舍,李高迁自己很可能被扣上暗通突厥的罪名通风报信使刘世让陷于马邑,这个理由只是勉强,但再加上李高迁诬告刘世让,那理由就足够充分了。
宴席很快就结束了,一方面是因为毕竟身在雁门关,不能大肆饮乐,一方面李善一行人急奔雁门,已经非常疲惫,当然了也有崔信实在不想太过吹嘘李善的原因。
已经吹得有点过了崔信住了嘴,但元普津津有味的说起在那破落村落中,李善如何率亲卫回首的一幕幕。
宴席结束后,将校纷纷退下,而李高迁拖延到最后,迟疑着来到李善面前。
李善转头四顾,薛忠等人悄然退下,厅内只留下了李道玄、崔信、元普,角落处,闻讯刚刚赶到雁门关的马周踱步而来。
“江夏郡公。”李善抬起头,平静的问“在下赴任代县令,与郡公几度相交,可有得罪足下之处”
不等李高迁回答,李善继续问“商路分润,在下可少给了足下一文钱”
“即使大败而归,朝中问罪,从左武卫大将军降为骠骑将军,在下可曾忘却昔日约定,可曾落井下石”
李善霍然起身,“你要让刘世让万劫不复,与在下何干”
“让刘世让陷于马邑,你可曾考虑过某李怀仁的性命”
李高迁脸色灰败,“怀仁,不是我”
“唯恐消息泄露,使突厥得闻,启程前某就拜托淮阳王亲自坐镇雁门关,不放一人出关”李善冷笑道“能翻阅崇山峻岭,绕过雁门关而入朔州,必为熟悉地理之人。”
“而江夏郡公驻守雁门关已有年许,想必不难办到。”
李道玄还没听出什么,崔信却眉头大皱,他记得自己在马邑和李善商议此事李善还很确定不会是李高迁、李神符的手笔。
崔信正要开口,却看见踱步过来的马周向自己微微摇头示意。
“怀仁,未必就是江夏郡公。”元普轻声劝道“高迁兄乃是陛下身边旧人,招抚苑君章乃军国大事”
“罢了,罢了。”李善长叹一声,指着门口,“不送。”
目送李高迁离去的苍凉背影,元普起身看着李善笑了笑,摇头道“真是好手段。”
“不过偷个巧而已。”李善嘿嘿一笑,“元公明日启程,今夜尽可安睡。”
崔信还要再留几日,而元普虽然后至雁门,但却要先赶回长安,毕竟崔信和李善的关系有些元普的讲述在旁人看来才是最客观的。
等元普离开后,李善长长舒了口气,不顾仪态的瘫坐在席子上,“世伯,歇息几日,再去代县城逛逛虽然北地苦寒,也有些特产,还请世伯带回长安。”
崔信犹豫了下,看了眼李道玄,又看了眼马周,他知道这两个人都和李善关系密切,才开口道“你不是断定,消息走漏,非李高迁所为吗”
李道玄脑袋歪了歪,“难道是襄邑王叔”
“不可能。”马周摇了摇头,“襄邑王身为河东道行军总管,行此等事,风险太大最多只是放出风声,宜阳县侯出雁门,往马邑,投颉利可汗罢了。”
“那”
“不过怀仁以势压之而已。”马周和李善太熟,一眼就看穿了,之前的元普也看穿了,而李道玄、崔信显然没看懂。
李善来到代县半年,一直秉持着与李高迁结盟制衡刘世让的策略,即使李高迁大败也没有改变,甚至和刘世让撕破脸将其完全架空。
而这一次,李善用了刘世让,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背弃了与李高迁的约定。
所以,李善抢在前面将暗通突厥这个帽子扣在了李高迁的头上只是小手段而已,要不是你李高迁暗通突厥坏了招抚事,我也不会用刘世让那厮了
之后李善自然会将关系缓和下来李高迁本人无所谓,但他背后却站着东宫太子。
四人一起出门,马周紧紧跟着李善,而李道玄也一直跟到李善住处,甚至崔信都没回去。
李善揉着眉心,崔信这边估摸着是想和自己统一口径,可能还要问一问元普那边;李道玄那边不太清楚,而马周这么快赶到雁门关李善隐隐猜到了什么。
但现在,李善什么都不想听,这小半个月来,心神耗费太过,他只想好好的睡一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免费阅读
当晚,大厅内巨烛点燃,大摆宴席,雁门关上下将校齐聚一堂,李道玄推李善坐在上首,后者坚辞最后崔信以天使的身份坐在上首,李道玄、李善分左右陪坐。
三巡酒罢,李道玄问起马邑诸事,李善当事人是不能自我吹嘘的,刘世让还在马邑,王君昊毕竟没有明面上的身份。
李善朝崔信使了个眼色后者板着脸一声不吭。
场面有点古怪,其他人不知道,但撞破了崔信痛斥李善的李道玄心里有数这位崔舍人也太过了点,呃,虽然还没定亲怀仁就纳了美妾,的确有所不妥。
不过,李道玄倒是觉得对于崔信的痛斥,李善甘之如饴。
但场面总不能就这么僵着,李道玄侧头看了眼元普,笑问道“听闻崔舍人宣读诏书,招抚苑君章,元兄也在场”
“是。”元普起身行礼,“苑君章双膝跪地,叩谢天恩。”
下面有些许躁动,这些将校在河东任职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大都是本地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和苑君章麾下大军交过手的。
自苑君章领刘武周旧部复起之后,声势相当不小,仅仅攻入代州、猩州就有数次,还曾随颉利可汗几乎打穿了整个河东道,最后一任代州总管李大恩就是死在苑君章手中。
双膝跪地,叩谢天恩无数道视线投向泰然自若的李善,能将一度嚣张狂妄数次拒绝陛下招抚的苑君章逼迫到此番境地,真是好手段
和其他人不同,元普是仅有两个从头到尾旁听李善、苑君章谈判的人,另一个是刘世让,他们都深深感慨于李善对突厥局势的了解,更感慨于一个未满二十岁的青年有如此深的心思。
元普看向李善的视线夹杂着忌惮,轻声道“崔舍人宣读诏书,馆陶县公言此番招抚,当以头颅以贺苑君章即斩郁射设头颅以献。”
下面的躁动立即平息下来,郁射设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处罗可汗三子,先后监军刘武周、梁师都、苑君章,是突厥王族中数的出来的人物。
“斩郁射设头颅,苑君章当不至再首鼠两端。”崔信突然开口,“怀仁此举,于代州乃至河东实有大功,不愧怀仁之名。”
崔信再如何在心中痛斥李善,也不希望李善的声名受到影响以这种手段逼迫苑君章投唐,说起来手段实在狠了点。
对外自然无所谓,但对内就不好说了至少日后同僚会有所忌惮,认为李善是个不讲规矩的人。
接下来,崔信从头到尾描绘马邑十日的一切只是削除了李善和郁射设、结社率勾肩搭背、呼朋唤友,而是大篇幅的讲述第一次行招抚事,郁射设、结社率突然领兵南下。
坐在下首位的李高迁脸颊动了动,他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转了过去,正和李善撞了个正着。
李善脸上犹带笑意,但目光清冷。
李高迁的身子微微颤抖他当然知道这位青年是什么意思。
怎么可能那么巧,李善、崔信抵达马邑第二日行招抚事,郁射设、结社率恰巧从云州南下阻扰苑君章投唐。
必然有人通风报信
李高迁的心里充斥着巨大的荒谬感,自己举告刘世让暗通突厥,结果刘世让却借助李善而翻身,洗刷污名他不认为自己的举告还能成功。
相反的,如果李善穷追不舍,李高迁自己很可能被扣上暗通突厥的罪名通风报信使刘世让陷于马邑,这个理由只是勉强,但再加上李高迁诬告刘世让,那理由就足够充分了。
宴席很快就结束了,一方面是因为毕竟身在雁门关,不能大肆饮乐,一方面李善一行人急奔雁门,已经非常疲惫,当然了也有崔信实在不想太过吹嘘李善的原因。
已经吹得有点过了崔信住了嘴,但元普津津有味的说起在那破落村落中,李善如何率亲卫回首的一幕幕。
宴席结束后,将校纷纷退下,而李高迁拖延到最后,迟疑着来到李善面前。
李善转头四顾,薛忠等人悄然退下,厅内只留下了李道玄、崔信、元普,角落处,闻讯刚刚赶到雁门关的马周踱步而来。
“江夏郡公。”李善抬起头,平静的问“在下赴任代县令,与郡公几度相交,可有得罪足下之处”
不等李高迁回答,李善继续问“商路分润,在下可少给了足下一文钱”
“即使大败而归,朝中问罪,从左武卫大将军降为骠骑将军,在下可曾忘却昔日约定,可曾落井下石”
李善霍然起身,“你要让刘世让万劫不复,与在下何干”
“让刘世让陷于马邑,你可曾考虑过某李怀仁的性命”
李高迁脸色灰败,“怀仁,不是我”
“唯恐消息泄露,使突厥得闻,启程前某就拜托淮阳王亲自坐镇雁门关,不放一人出关”李善冷笑道“能翻阅崇山峻岭,绕过雁门关而入朔州,必为熟悉地理之人。”
“而江夏郡公驻守雁门关已有年许,想必不难办到。”
李道玄还没听出什么,崔信却眉头大皱,他记得自己在马邑和李善商议此事李善还很确定不会是李高迁、李神符的手笔。
崔信正要开口,却看见踱步过来的马周向自己微微摇头示意。
“怀仁,未必就是江夏郡公。”元普轻声劝道“高迁兄乃是陛下身边旧人,招抚苑君章乃军国大事”
“罢了,罢了。”李善长叹一声,指着门口,“不送。”
目送李高迁离去的苍凉背影,元普起身看着李善笑了笑,摇头道“真是好手段。”
“不过偷个巧而已。”李善嘿嘿一笑,“元公明日启程,今夜尽可安睡。”
崔信还要再留几日,而元普虽然后至雁门,但却要先赶回长安,毕竟崔信和李善的关系有些元普的讲述在旁人看来才是最客观的。
等元普离开后,李善长长舒了口气,不顾仪态的瘫坐在席子上,“世伯,歇息几日,再去代县城逛逛虽然北地苦寒,也有些特产,还请世伯带回长安。”
崔信犹豫了下,看了眼李道玄,又看了眼马周,他知道这两个人都和李善关系密切,才开口道“你不是断定,消息走漏,非李高迁所为吗”
李道玄脑袋歪了歪,“难道是襄邑王叔”
“不可能。”马周摇了摇头,“襄邑王身为河东道行军总管,行此等事,风险太大最多只是放出风声,宜阳县侯出雁门,往马邑,投颉利可汗罢了。”
“那”
“不过怀仁以势压之而已。”马周和李善太熟,一眼就看穿了,之前的元普也看穿了,而李道玄、崔信显然没看懂。
李善来到代县半年,一直秉持着与李高迁结盟制衡刘世让的策略,即使李高迁大败也没有改变,甚至和刘世让撕破脸将其完全架空。
而这一次,李善用了刘世让,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背弃了与李高迁的约定。
所以,李善抢在前面将暗通突厥这个帽子扣在了李高迁的头上只是小手段而已,要不是你李高迁暗通突厥坏了招抚事,我也不会用刘世让那厮了
之后李善自然会将关系缓和下来李高迁本人无所谓,但他背后却站着东宫太子。
四人一起出门,马周紧紧跟着李善,而李道玄也一直跟到李善住处,甚至崔信都没回去。
李善揉着眉心,崔信这边估摸着是想和自己统一口径,可能还要问一问元普那边;李道玄那边不太清楚,而马周这么快赶到雁门关李善隐隐猜到了什么。
但现在,李善什么都不想听,这小半个月来,心神耗费太过,他只想好好的睡一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