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打土豪,分土地
也就在萧天羽认清楚现实,完全放弃他那遥不可及的皇帝梦想之时,萧庭轩手底下那三十万雄师早已整装待发、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负责军需物资运输的数十万民夫们也已征召完毕。
事实上,根本无需李南春特意去招募,三和地区的百姓一听闻萧庭轩即将出征作战,便纷纷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加入后勤队伍,为其提供支持。
若有必要,他们甚至甘愿亲赴战场奋勇杀敌。
三和这些百姓之所以会有如此举动,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深知如今所享受的幸福美满生活皆源自于萧庭轩的恩赐,这份恩情绝不能遗忘。
不仅如此,在他们内心深处,一直认为只有像萧庭轩这样德才兼备的圣贤之君才配坐上皇位,其他人都不配。
也相信在萧庭轩的统治下,普天之下的黎民苍生都将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可以像他们一样,穿得暖,吃得饱。
总之就一句话,萧庭轩当皇帝,他们心里很踏实。
“出发!”
伴随着这声怒吼,萧庭轩站在高台之上,他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如磐石。
在向眼前这支气势磅礴、军纪严明的三十万大军演讲完毕后,萧庭轩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剑,向三十万大军下达了命令。
这次征讨意义非凡,萧庭轩必然是要跟着的。
此次御驾亲征,萧庭轩心中毫无畏惧之意。且不说别的,单论其个人实力便已足够强大。
要知道,萧庭轩可是拥有着宗师级别的高深修为,这等境界放眼整个天下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一般来说,除非遇到那些真正顶尖的大宗师强者亲自出手,否则寻常人根本难以撼动他分毫。
不仅如此,萧庭轩身旁更有两大得力臂助,那就是牧飞和李一帆。
二人皆是大宗师强者,他俩守护在萧庭轩身侧,宛如左右护法一般,谁能动得了他。
对了,那三名将军也被萧庭轩提升到了大宗师境界。
如此一来,萧庭轩一方光是大宗师级别的强者便足有五位之多。
再加上十几位宗师、上百位先天境界的高手以及众多一品高手,这般豪华至极的阵容堪称恐怖如斯。
就问萧季云,他敢不敢轻易来招惹这样一支无敌之师。
也就在大军开拔之际,一篇由众多大臣齐心合力、精心撰写而成的讨贼檄文如同一股熊熊燃烧的烈焰,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大周王朝。
这篇讨贼檄文着实非同凡响、很不简单。
通常情况下,普通的讨贼檄文无非就是列举对方所犯的罪过,指出其违背天理人情之处,并呼吁天下间怀有德行之人共同参与到铲除奸臣、讨伐贼寇的行列之中。
然而,萧庭轩所颁布的这篇檄文却独树一帜。
首先,指责肯定要指责的。
萧庭轩不仅严正指责萧季云大逆不道,弑君夺位,更是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和诋毁。
其一,便是称萧季云未能妥善安置先皇遗体,致使皇帝的尸首暴露于养极殿外,此乃严重不孝之行径。
其二,则是揭露萧季云将先帝所有嫔妃统统囚禁于后宫之中,供自己肆意享乐,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人伦道德,实乃大逆不道之举。
也不知道当萧季云看到这篇文章时,心中会作何感想,会有什么反应。
反正对于萧庭轩而言,这篇文章写得十分有趣。
等说完了萧季云,紧随其后的内容,则是针对世家大族毫不留情地抨击与斥责。
萧庭轩称这些世家大族为大周王朝的蠹虫、附骨之疽;视其为吸吮百姓血汗的恶魔、敲骨吸髓的恶鬼,更遑论文中还逐一罗列着那些世家门阀罄竹难书的罪状。
最后,萧庭轩于文中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自身立场,此番他不光要声讨萧季云,更欲将这些世家门阀一举消灭殆尽,给黎民苍生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总体来概括就是,打土豪,分土地。
起初,诸位大人们都对萧庭轩持有反意见,强烈要求不建议萧庭轩这样去做。
他们认为萧庭轩的这种行径无异于向全天下宣战,实非明智之举。
即便他对世家大族心怀不满,渴望推行变革,也不必急于一时。
完全可以先行扳倒萧季云,稳固皇位之后,再腾出手去处理那些世家大族。
否则,把世家大族都得罪完了,萧庭轩想率军打入京都,必将面临重重困境。
毫无疑问,世家大族定会给萧庭轩制造各种阻碍,因为萧庭轩的行径不符合世家大族的利益,这样的皇帝不要也罢,还不如萧季云呢。
萧庭轩自然明白诸位大人们的好意,他们的确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
在这些大人心中,希望萧庭轩能够循序渐进,不必急于一时,否则可能会因为贪多嚼不烂而遭受反蚀。
然而,萧庭轩却偏偏与众不同,他并不想按照这种方式行事。
对于他来说,如果一件事情能够一次性处理妥当,为何还要拖泥带水再来一次呢?
而且,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又算得上什么呢?难道他们真的能够代表全天下之人吗?
萧庭轩依然清晰地记得牧飞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世家大族不过如此,只要他这份讨贼檄文传遍整个天下,并获得天下百姓的认同,他的气运值便会如潮水般源源不绝地增长。
当拥有足够多的气运值后,他就能借助其气运值来迅速提升自身实力。
到那时,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这些世家大族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因此,萧庭轩之所以有如此底气敢于这样去做,其中必然存在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缘由和考量。
否则,真以为萧庭轩只是个头脑简单,只懂得横冲直撞、毫无顾忌的莽夫不成?
不是的,萧庭轩心里有着自己算计。
这看似冲动行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萧庭轩深思熟虑后的精心谋划与布局。
他也不需要诸位大人们去懂,只需要诸位大人们按他意思去办即可。
与此同时,负责军需物资运输的数十万民夫们也已征召完毕。
事实上,根本无需李南春特意去招募,三和地区的百姓一听闻萧庭轩即将出征作战,便纷纷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加入后勤队伍,为其提供支持。
若有必要,他们甚至甘愿亲赴战场奋勇杀敌。
三和这些百姓之所以会有如此举动,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深知如今所享受的幸福美满生活皆源自于萧庭轩的恩赐,这份恩情绝不能遗忘。
不仅如此,在他们内心深处,一直认为只有像萧庭轩这样德才兼备的圣贤之君才配坐上皇位,其他人都不配。
也相信在萧庭轩的统治下,普天之下的黎民苍生都将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可以像他们一样,穿得暖,吃得饱。
总之就一句话,萧庭轩当皇帝,他们心里很踏实。
“出发!”
伴随着这声怒吼,萧庭轩站在高台之上,他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如磐石。
在向眼前这支气势磅礴、军纪严明的三十万大军演讲完毕后,萧庭轩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剑,向三十万大军下达了命令。
这次征讨意义非凡,萧庭轩必然是要跟着的。
此次御驾亲征,萧庭轩心中毫无畏惧之意。且不说别的,单论其个人实力便已足够强大。
要知道,萧庭轩可是拥有着宗师级别的高深修为,这等境界放眼整个天下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一般来说,除非遇到那些真正顶尖的大宗师强者亲自出手,否则寻常人根本难以撼动他分毫。
不仅如此,萧庭轩身旁更有两大得力臂助,那就是牧飞和李一帆。
二人皆是大宗师强者,他俩守护在萧庭轩身侧,宛如左右护法一般,谁能动得了他。
对了,那三名将军也被萧庭轩提升到了大宗师境界。
如此一来,萧庭轩一方光是大宗师级别的强者便足有五位之多。
再加上十几位宗师、上百位先天境界的高手以及众多一品高手,这般豪华至极的阵容堪称恐怖如斯。
就问萧季云,他敢不敢轻易来招惹这样一支无敌之师。
也就在大军开拔之际,一篇由众多大臣齐心合力、精心撰写而成的讨贼檄文如同一股熊熊燃烧的烈焰,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大周王朝。
这篇讨贼檄文着实非同凡响、很不简单。
通常情况下,普通的讨贼檄文无非就是列举对方所犯的罪过,指出其违背天理人情之处,并呼吁天下间怀有德行之人共同参与到铲除奸臣、讨伐贼寇的行列之中。
然而,萧庭轩所颁布的这篇檄文却独树一帜。
首先,指责肯定要指责的。
萧庭轩不仅严正指责萧季云大逆不道,弑君夺位,更是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和诋毁。
其一,便是称萧季云未能妥善安置先皇遗体,致使皇帝的尸首暴露于养极殿外,此乃严重不孝之行径。
其二,则是揭露萧季云将先帝所有嫔妃统统囚禁于后宫之中,供自己肆意享乐,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人伦道德,实乃大逆不道之举。
也不知道当萧季云看到这篇文章时,心中会作何感想,会有什么反应。
反正对于萧庭轩而言,这篇文章写得十分有趣。
等说完了萧季云,紧随其后的内容,则是针对世家大族毫不留情地抨击与斥责。
萧庭轩称这些世家大族为大周王朝的蠹虫、附骨之疽;视其为吸吮百姓血汗的恶魔、敲骨吸髓的恶鬼,更遑论文中还逐一罗列着那些世家门阀罄竹难书的罪状。
最后,萧庭轩于文中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自身立场,此番他不光要声讨萧季云,更欲将这些世家门阀一举消灭殆尽,给黎民苍生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总体来概括就是,打土豪,分土地。
起初,诸位大人们都对萧庭轩持有反意见,强烈要求不建议萧庭轩这样去做。
他们认为萧庭轩的这种行径无异于向全天下宣战,实非明智之举。
即便他对世家大族心怀不满,渴望推行变革,也不必急于一时。
完全可以先行扳倒萧季云,稳固皇位之后,再腾出手去处理那些世家大族。
否则,把世家大族都得罪完了,萧庭轩想率军打入京都,必将面临重重困境。
毫无疑问,世家大族定会给萧庭轩制造各种阻碍,因为萧庭轩的行径不符合世家大族的利益,这样的皇帝不要也罢,还不如萧季云呢。
萧庭轩自然明白诸位大人们的好意,他们的确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
在这些大人心中,希望萧庭轩能够循序渐进,不必急于一时,否则可能会因为贪多嚼不烂而遭受反蚀。
然而,萧庭轩却偏偏与众不同,他并不想按照这种方式行事。
对于他来说,如果一件事情能够一次性处理妥当,为何还要拖泥带水再来一次呢?
而且,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又算得上什么呢?难道他们真的能够代表全天下之人吗?
萧庭轩依然清晰地记得牧飞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世家大族不过如此,只要他这份讨贼檄文传遍整个天下,并获得天下百姓的认同,他的气运值便会如潮水般源源不绝地增长。
当拥有足够多的气运值后,他就能借助其气运值来迅速提升自身实力。
到那时,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这些世家大族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因此,萧庭轩之所以有如此底气敢于这样去做,其中必然存在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缘由和考量。
否则,真以为萧庭轩只是个头脑简单,只懂得横冲直撞、毫无顾忌的莽夫不成?
不是的,萧庭轩心里有着自己算计。
这看似冲动行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萧庭轩深思熟虑后的精心谋划与布局。
他也不需要诸位大人们去懂,只需要诸位大人们按他意思去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