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一九九一年终总结(上):元亨主要产业(2合1)
今年是2月15号过年,2月7号是北方小年,赵德彬在2月4号来到了国都,赶在小年之前去到老人和李智勇老爷子家里拜访,还有李小智和李小勇两位长辈家里也是要去的。
临近年关,两位老爷子家里也比较繁忙,赵德彬只是在家里坐了一会,看到他们的身体依然康健便放下了心,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大哥赵德青放寒假了也没回老家,留在学校在参加一个项目,内容还是保密的,不方便透露。
赵德青和李珠珠相处得很好,就像赵德彬预料得那样,说照顾的无微不至有点夸张,毕竟赵德青满脑子知识,生活上的细节也就马马虎虎,但百依百顺是肯定有的。
赵德彬前去拜访大哥未来岳父李小智的时候,发现大哥应是去过家中很多次的样子,虽然称呼上还是“伯父”和“伯母”,但李小智夫妇已经拿赵德青当女婿看了。
赵德彬目测,按照这个情况,最晚也就是等到两年后博士毕业,大哥就会和李珠珠结婚了。
忙了国都这边的事,好在提前订了机票,赵德彬和赵德青兄弟俩在小年这天回到了平海。
元亨虽是民营企业,福利待遇却一向很好。
集团全体员工在2月11号(腊月二十六)这天放假,从2月25(正月十一)起开始陆续返工,至少可以在春节休息两个星期。
具体时间每个子公司都不太一样,像是元亨科技和德平科技是开门比较早的,微波炉厂、彩虹糖厂开工就比较晚,普遍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后才开工。
在如今这个时节,元亨的假期算是很长的了。
从70年代开始,中夏每年只有春节、国庆两个节日放三天假,一周工作六天,周日休息。
那时,“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是一种普遍现象。
90年代中期还实行了一段时期的大小周,直至95年,中夏才正式实行双休制。
赵德彬对待员工上从不吝啬,他知道过年这段时间大家也无心工作,而且在浅川这边工作的很多都是都是外地人,他索性大手一挥放上两个多星期的假,让大家回去好好和家人团聚。
回顾刚刚过去的1990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负责中夏内地市场的元亨和负责海外市场的保护伞规模都更上一层楼,这点在企业名称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1991年,元亨和保护伞正式提交申请,将旗下数个子公司和业务线整合,升级成为“元亨集团”和“保护伞集团(brelrpratn)”。
先介绍一下元亨集团的情况。
目前,元亨集团主要有三个大子公司和两个小子公司。
三大子公司分别为:元亨科技、元亨电子(由元亨电器更名而成)、元亨投资;
两个小一点的公司分别是:元亨食品、元亨影业。
其中,最大的一家子公司是元亨科技,在90年的主要任务是与史金柱的巨仁科技合作了n64系列文字处理卡项目。
n64-1在89年12月上市,利润是五五分账,史金柱出产品,赵德彬出宣传资金。
这个分成比例已经不算少了,因为赵德彬基本没参与n64-1的研发,在89年9月份赵德彬认识史金柱的时候,史金柱已经把n64-1的主题程序开发完了,只剩了少部分的辅助功能。
在史金柱看来,五五分他是吃亏的,要不是当时他实在穷得叮当响,毕业之后还赖在学校偷偷蹭电脑,只差到电脑城打工卖身的地步,他怎么着也得要个七成,最少六成。
等n64-1上市之后,这款文字处理卡的市场表现力完全超乎了赵德彬和史金柱的预料,短短一年的时间,一共创造了2000多万的纯利润,刨去n64-1的120万宣传费用,赵德彬靠着n64-1净赚900万。
到了n64-2,赵德彬参与进了研发当中,但由于他的时间少,他只负责了攻坚克难和系统整合优化,史金柱负责的是的主要功能开发,分成比例变成了元亨六、巨仁四,研发、宣传等费用两家公司均摊。
n64-2在12月上市后,也同时进入了洪港市场,考虑到海外市场走的是赵德彬这边的渠道,利润改成三七分帐,赵德彬多拿一成收益。
说实话,由史金柱独自开发的n64-1功能上要比起正方、畅思、八通等竞争对手来说差了不少,就是靠着略低的售价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才能在市场上杀出重围。
不过,当赵德彬参与到产品升级后,n64-2完全超过了同类产品。
而且,在新产品上市这段时间,元亨科技和巨仁科技豪掷300多万做宣传。
张思明和史金柱一个是卧龙另一个是凤雏,这两人也算是把营销做到了极致。
其中,让赵德彬目瞪口呆的是,在12月的第一个周日,在全国几个大城市当中,每个市都被张卧龙和史凤雏安排了一艘大飞艇,上面写着大大的“n64-2”字样,然后这一整天都在市区上空盘旋,一边飞,还一边往下洒传单,一个白天少说也得发出去几万张广告。
虽说,1990年能买得起电脑和文字处理卡的也就是单位和企业,跟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放飞艇这个事显得豪横无比,牌面和逼格反正是拉满了。
张思明甚至还放出豪言:“以后,我要让咱们元亨的飞艇遍布全国所有城市!”
赵德彬听了后只感觉头皮发麻。
大力终究还是创造了奇迹,卧龙凤雏打出的广告收到了奇效。
n64-2一上市就卖到脱销,光是12月份的纯利润就达到了600多万,不仅把宣传费赚回来了,元亨科技还拿到了180万的利润。
算下来,元亨科技单靠文字处理卡一项,在1990年赚了1100万。
德平科技是元亨科技的子公司,主要在国内市场经营vk系列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上市。
目前,中夏只有德平科技、睿星和南信源三家杀软厂商,像是银山那些都是后来才出现的。
德平科技在89年就发布了中夏第一款杀毒软件vk6,后面一直在报纸上免费升级,直到到vk100才进行收费,本身就积攒下来了不少的用户群体,再加上赵德彬比较注重宣传,这就让vk100从上市之初起就风靡中夏。
同时,vk系列的“广谱特征码”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杀毒软件滞后性的问题,在没有网络的时候,每个星期在报纸上更新的病毒特征码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很多单位的领导都会要技术人员把每期报纸上的特征码剪下来收集在一起,并要求及时升级vk的病毒库。
vk1991上市之后,vk系列已经占据了中夏内地接近80的杀毒软件市场份额,得益于严密的加密措施,市场上没有出现vk系列的盗版。
同时,德平科技在浅川总部和国都关中村分部都设立了求助电话,免费帮助消费者修复计算机。
现在,王江平是全国有名的反病毒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都请他去讲课,有时候,外地的一些遇到问题的单位和企业还会专程到浅川来请王江平出马解决病毒。
不管王江平日常工作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撰写反病毒文章,他说这样做是为了创造vk的品牌文化,做到让大家提到杀毒时立刻想到vk系列。
根据1990年的统计年鉴显示,中夏内地每万人拥有44台电脑,内地电脑总数量也就在50万台左右,可能不超过60万台。
vk系列上市后,在内地已经累计售出接近10万套正版软件,这在1990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历史上,从1990年起,接下来的每一年,中夏电脑的持有量都会增加20-30,到了2000年,中夏的电脑普及率已经增加到了每万人拥有160台的水平,10年间翻了36倍。
所以,现阶段,中夏的杀毒软件市场还不是很大,但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vk系列在1991年之前的累计利润是600多万,赵德彬和王江平各分300万。
其实vk杀毒软件的利润大头根本就不是在内地市场,而是卖了一波全球代理权赚了一个多亿。
不过,面对15个亿的巨款,王江平却不为所动。
王江平的性格敦厚、直爽、实在,这种性格没有因为他的身家暴增而有所变化,在他身上看不到商人的浮躁和唯利是图,他还是那个吃住都在公司的老王。
还没到洪港的时候,王江平就声明他不拿海外市场的分成,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海外市场帮不上什么忙,能卖多少钱都是赵德彬的本事,况且最后能卖出15亿的天价也是因为赵德彬和赵文来解决了入侵者病毒。
在王江平心里,他始终认为,如果不是赵德彬把他带出来,他现在还在老家工厂里当工人,来到浅川短短一年多就成了百万富翁,已经让王江平心满意足了。
就算不提他和赵德彬之间的深情厚谊,单从利益角度出发,王江平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赵德彬产生什么金钱上的龃龉。
王江平是个很有雄心壮志的聪明人,这一世由于赵德彬的缘故,他提早来到了大城市,还见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让他非常想把公司做大做强,要是能像洪港大公司一样上市就好了。
至于钱,差不多就行了,他自己又能花多少呢?
王江平深知自己的长处在技术上,管理公司也不错,但他对人际交往、同行竞争、广告营销方面不太在行,资本运作更是一窍不通,靠他自己单打独斗,很难挣到现在这么多钱,想要公司上市更是没什么指望了。
有了赵德彬做后盾就不一样了,王江平只需要把软件做好、公司管理好就行了,竞争对手有张思明替他制裁,资本和官方上的事由赵德彬运作,他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
当然,赵德彬也是个讲究人,虽然王江平拒绝了分成,但他还是要意思一下的。
没道理他自己吃肉,兄弟们连汤都没得喝,对吧?
于是,赵德彬把从洪港带回来的两辆凯迪拉克送了一辆给王江平,这辆车在200万左右,又在年前将500万直接打进了王江平的银行卡,当作是给王江平的分红。
打钱之前,怕王江平再次拒绝,赵德彬没跟王江平说,直接让会计打进去了。
王江平现在就自己一个人,他父母年纪大了,儿子正上小学,都花不了什么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哥的钱实际上就是他赵德彬的钱(手动狗头),得到这样待遇的还有张思明。
考虑到元亨科技的项目运营和宣传一直都是张思明在管,德平科技的日常管理是王江平在来做,但宣传也是归张思明负责,赵德彬只有在写代码时才会冒头,或者招聘和公司开大会时露一下脸,平日里,他唯一的管理工作就是查账,完全就是甩手掌柜,所以,除了张思明应有的福利待遇以外,赵德彬还给他发了100万红包。
赵德彬明年要收购a和明导科技,这两件事估计会榨干他的现金流,要是豫园商场的那一千万买的股票还没涨到顶(一直在涨,只是还没涨到一万一股的最高峰),他就只能往兄弟们的兜里伸手了。
到时候,别说是王江平、张思明的钱了,赵德彬连比尔的零花钱都惦记上了。
虽说,年后,赵德彬准备贷一拨款,但高达200多亩的元亨产业园还在建设之中,到苏联去拉人也需要钱,这两件事都是吞金巨兽,赵德彬估计年后回来,自己会一朝回到摆摊前。
到了这个时候,兄弟们的腰包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起来。
好在,丑国股票市场已经传来了好消息,从1月17日丑国和枣椰国开战之后,赵德彬买的那几个军工股就一直在涨,估计2月份打完之后,军工股还会再创新高,赵德彬有点期待地搓搓手,也不知道他那3000万丑元这波能变成多少。
说完了元亨科技,再说元亨电子。
这家子公司只卖中孚微波炉的时候,名字是“元亨电器”,这波合并成集团才改成了“元亨电子”,这是因为赵德彬考虑到年后要开设芯片设计中心和主板公司的缘故。
当然,段永民心心念念的大霸王游戏机也提上了日程。
目前,中孚微波炉已经稳定了下来,年后,段永民就要把微波炉厂长的宝座传给董明朱,他自己带领团队组建大霸王游戏机厂。
从前世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实大霸王才是段永民应该干的本职工作,赵德彬也不就准备插手大霸王那边的事了,他后面要专注芯片、主板还有操作系统去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一家新厂。
这样一来,赵德彬给了段永民10的大霸王厂的股权,让段永民自己去折腾,厂里人员干好了还能拿更多股权。
中孚微波炉厂里有股权激励计划,厂长会获得中孚2的股权,副厂长会获得1的股权,其余做出杰出贡献的管理层也获得数额不等的股权,如果后续管理人员达到了kp,也会得到相应的股权奖励。
不过,得益于厂里效益好的缘故,实际上微波炉厂管理层拿到手的分红要比所占的股权多一些。
中孚微波炉在1990年5月1日上市,7个月加班加点三班倒,一共生产了5万多台微波炉,牢牢占据着中夏市场微波炉的第一位。
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微波炉是销往海外的。
中孚微波炉的销售收入是8500万中夏元,利润有700多万。
赵德彬拿出了100万奖励给了微波炉厂里做出贡献的员工,只要是努力工作的都得到了这笔额外的奖金,这让大家都过了个肥年。
如此一来,微波炉厂上下干劲十足,大家纷纷撸起袖子准备尽快完成91年20万台微波炉的生产计划。
剩下的600万,能揣进赵德彬兜里的很少,大多数是要投入进微波炉相关产业的完善和元亨产业园的建设当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月份,牛闻斗率领的电科14所研发小组传来了喜讯,他们在毫米波磁控管和民用微波炉磁控管技术上均有突破,预计很快就能做出成果。
应该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孚微波炉就能用上自产的磁控管了。
这不仅对中孚微波炉厂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夏的国f事业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后,中夏的雷达就可以装上“中夏芯”了。
临近年关,两位老爷子家里也比较繁忙,赵德彬只是在家里坐了一会,看到他们的身体依然康健便放下了心,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大哥赵德青放寒假了也没回老家,留在学校在参加一个项目,内容还是保密的,不方便透露。
赵德青和李珠珠相处得很好,就像赵德彬预料得那样,说照顾的无微不至有点夸张,毕竟赵德青满脑子知识,生活上的细节也就马马虎虎,但百依百顺是肯定有的。
赵德彬前去拜访大哥未来岳父李小智的时候,发现大哥应是去过家中很多次的样子,虽然称呼上还是“伯父”和“伯母”,但李小智夫妇已经拿赵德青当女婿看了。
赵德彬目测,按照这个情况,最晚也就是等到两年后博士毕业,大哥就会和李珠珠结婚了。
忙了国都这边的事,好在提前订了机票,赵德彬和赵德青兄弟俩在小年这天回到了平海。
元亨虽是民营企业,福利待遇却一向很好。
集团全体员工在2月11号(腊月二十六)这天放假,从2月25(正月十一)起开始陆续返工,至少可以在春节休息两个星期。
具体时间每个子公司都不太一样,像是元亨科技和德平科技是开门比较早的,微波炉厂、彩虹糖厂开工就比较晚,普遍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后才开工。
在如今这个时节,元亨的假期算是很长的了。
从70年代开始,中夏每年只有春节、国庆两个节日放三天假,一周工作六天,周日休息。
那时,“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是一种普遍现象。
90年代中期还实行了一段时期的大小周,直至95年,中夏才正式实行双休制。
赵德彬对待员工上从不吝啬,他知道过年这段时间大家也无心工作,而且在浅川这边工作的很多都是都是外地人,他索性大手一挥放上两个多星期的假,让大家回去好好和家人团聚。
回顾刚刚过去的1990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负责中夏内地市场的元亨和负责海外市场的保护伞规模都更上一层楼,这点在企业名称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1991年,元亨和保护伞正式提交申请,将旗下数个子公司和业务线整合,升级成为“元亨集团”和“保护伞集团(brelrpratn)”。
先介绍一下元亨集团的情况。
目前,元亨集团主要有三个大子公司和两个小子公司。
三大子公司分别为:元亨科技、元亨电子(由元亨电器更名而成)、元亨投资;
两个小一点的公司分别是:元亨食品、元亨影业。
其中,最大的一家子公司是元亨科技,在90年的主要任务是与史金柱的巨仁科技合作了n64系列文字处理卡项目。
n64-1在89年12月上市,利润是五五分账,史金柱出产品,赵德彬出宣传资金。
这个分成比例已经不算少了,因为赵德彬基本没参与n64-1的研发,在89年9月份赵德彬认识史金柱的时候,史金柱已经把n64-1的主题程序开发完了,只剩了少部分的辅助功能。
在史金柱看来,五五分他是吃亏的,要不是当时他实在穷得叮当响,毕业之后还赖在学校偷偷蹭电脑,只差到电脑城打工卖身的地步,他怎么着也得要个七成,最少六成。
等n64-1上市之后,这款文字处理卡的市场表现力完全超乎了赵德彬和史金柱的预料,短短一年的时间,一共创造了2000多万的纯利润,刨去n64-1的120万宣传费用,赵德彬靠着n64-1净赚900万。
到了n64-2,赵德彬参与进了研发当中,但由于他的时间少,他只负责了攻坚克难和系统整合优化,史金柱负责的是的主要功能开发,分成比例变成了元亨六、巨仁四,研发、宣传等费用两家公司均摊。
n64-2在12月上市后,也同时进入了洪港市场,考虑到海外市场走的是赵德彬这边的渠道,利润改成三七分帐,赵德彬多拿一成收益。
说实话,由史金柱独自开发的n64-1功能上要比起正方、畅思、八通等竞争对手来说差了不少,就是靠着略低的售价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才能在市场上杀出重围。
不过,当赵德彬参与到产品升级后,n64-2完全超过了同类产品。
而且,在新产品上市这段时间,元亨科技和巨仁科技豪掷300多万做宣传。
张思明和史金柱一个是卧龙另一个是凤雏,这两人也算是把营销做到了极致。
其中,让赵德彬目瞪口呆的是,在12月的第一个周日,在全国几个大城市当中,每个市都被张卧龙和史凤雏安排了一艘大飞艇,上面写着大大的“n64-2”字样,然后这一整天都在市区上空盘旋,一边飞,还一边往下洒传单,一个白天少说也得发出去几万张广告。
虽说,1990年能买得起电脑和文字处理卡的也就是单位和企业,跟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放飞艇这个事显得豪横无比,牌面和逼格反正是拉满了。
张思明甚至还放出豪言:“以后,我要让咱们元亨的飞艇遍布全国所有城市!”
赵德彬听了后只感觉头皮发麻。
大力终究还是创造了奇迹,卧龙凤雏打出的广告收到了奇效。
n64-2一上市就卖到脱销,光是12月份的纯利润就达到了600多万,不仅把宣传费赚回来了,元亨科技还拿到了180万的利润。
算下来,元亨科技单靠文字处理卡一项,在1990年赚了1100万。
德平科技是元亨科技的子公司,主要在国内市场经营vk系列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上市。
目前,中夏只有德平科技、睿星和南信源三家杀软厂商,像是银山那些都是后来才出现的。
德平科技在89年就发布了中夏第一款杀毒软件vk6,后面一直在报纸上免费升级,直到到vk100才进行收费,本身就积攒下来了不少的用户群体,再加上赵德彬比较注重宣传,这就让vk100从上市之初起就风靡中夏。
同时,vk系列的“广谱特征码”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杀毒软件滞后性的问题,在没有网络的时候,每个星期在报纸上更新的病毒特征码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很多单位的领导都会要技术人员把每期报纸上的特征码剪下来收集在一起,并要求及时升级vk的病毒库。
vk1991上市之后,vk系列已经占据了中夏内地接近80的杀毒软件市场份额,得益于严密的加密措施,市场上没有出现vk系列的盗版。
同时,德平科技在浅川总部和国都关中村分部都设立了求助电话,免费帮助消费者修复计算机。
现在,王江平是全国有名的反病毒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都请他去讲课,有时候,外地的一些遇到问题的单位和企业还会专程到浅川来请王江平出马解决病毒。
不管王江平日常工作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撰写反病毒文章,他说这样做是为了创造vk的品牌文化,做到让大家提到杀毒时立刻想到vk系列。
根据1990年的统计年鉴显示,中夏内地每万人拥有44台电脑,内地电脑总数量也就在50万台左右,可能不超过60万台。
vk系列上市后,在内地已经累计售出接近10万套正版软件,这在1990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历史上,从1990年起,接下来的每一年,中夏电脑的持有量都会增加20-30,到了2000年,中夏的电脑普及率已经增加到了每万人拥有160台的水平,10年间翻了36倍。
所以,现阶段,中夏的杀毒软件市场还不是很大,但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vk系列在1991年之前的累计利润是600多万,赵德彬和王江平各分300万。
其实vk杀毒软件的利润大头根本就不是在内地市场,而是卖了一波全球代理权赚了一个多亿。
不过,面对15个亿的巨款,王江平却不为所动。
王江平的性格敦厚、直爽、实在,这种性格没有因为他的身家暴增而有所变化,在他身上看不到商人的浮躁和唯利是图,他还是那个吃住都在公司的老王。
还没到洪港的时候,王江平就声明他不拿海外市场的分成,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海外市场帮不上什么忙,能卖多少钱都是赵德彬的本事,况且最后能卖出15亿的天价也是因为赵德彬和赵文来解决了入侵者病毒。
在王江平心里,他始终认为,如果不是赵德彬把他带出来,他现在还在老家工厂里当工人,来到浅川短短一年多就成了百万富翁,已经让王江平心满意足了。
就算不提他和赵德彬之间的深情厚谊,单从利益角度出发,王江平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赵德彬产生什么金钱上的龃龉。
王江平是个很有雄心壮志的聪明人,这一世由于赵德彬的缘故,他提早来到了大城市,还见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让他非常想把公司做大做强,要是能像洪港大公司一样上市就好了。
至于钱,差不多就行了,他自己又能花多少呢?
王江平深知自己的长处在技术上,管理公司也不错,但他对人际交往、同行竞争、广告营销方面不太在行,资本运作更是一窍不通,靠他自己单打独斗,很难挣到现在这么多钱,想要公司上市更是没什么指望了。
有了赵德彬做后盾就不一样了,王江平只需要把软件做好、公司管理好就行了,竞争对手有张思明替他制裁,资本和官方上的事由赵德彬运作,他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
当然,赵德彬也是个讲究人,虽然王江平拒绝了分成,但他还是要意思一下的。
没道理他自己吃肉,兄弟们连汤都没得喝,对吧?
于是,赵德彬把从洪港带回来的两辆凯迪拉克送了一辆给王江平,这辆车在200万左右,又在年前将500万直接打进了王江平的银行卡,当作是给王江平的分红。
打钱之前,怕王江平再次拒绝,赵德彬没跟王江平说,直接让会计打进去了。
王江平现在就自己一个人,他父母年纪大了,儿子正上小学,都花不了什么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哥的钱实际上就是他赵德彬的钱(手动狗头),得到这样待遇的还有张思明。
考虑到元亨科技的项目运营和宣传一直都是张思明在管,德平科技的日常管理是王江平在来做,但宣传也是归张思明负责,赵德彬只有在写代码时才会冒头,或者招聘和公司开大会时露一下脸,平日里,他唯一的管理工作就是查账,完全就是甩手掌柜,所以,除了张思明应有的福利待遇以外,赵德彬还给他发了100万红包。
赵德彬明年要收购a和明导科技,这两件事估计会榨干他的现金流,要是豫园商场的那一千万买的股票还没涨到顶(一直在涨,只是还没涨到一万一股的最高峰),他就只能往兄弟们的兜里伸手了。
到时候,别说是王江平、张思明的钱了,赵德彬连比尔的零花钱都惦记上了。
虽说,年后,赵德彬准备贷一拨款,但高达200多亩的元亨产业园还在建设之中,到苏联去拉人也需要钱,这两件事都是吞金巨兽,赵德彬估计年后回来,自己会一朝回到摆摊前。
到了这个时候,兄弟们的腰包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起来。
好在,丑国股票市场已经传来了好消息,从1月17日丑国和枣椰国开战之后,赵德彬买的那几个军工股就一直在涨,估计2月份打完之后,军工股还会再创新高,赵德彬有点期待地搓搓手,也不知道他那3000万丑元这波能变成多少。
说完了元亨科技,再说元亨电子。
这家子公司只卖中孚微波炉的时候,名字是“元亨电器”,这波合并成集团才改成了“元亨电子”,这是因为赵德彬考虑到年后要开设芯片设计中心和主板公司的缘故。
当然,段永民心心念念的大霸王游戏机也提上了日程。
目前,中孚微波炉已经稳定了下来,年后,段永民就要把微波炉厂长的宝座传给董明朱,他自己带领团队组建大霸王游戏机厂。
从前世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实大霸王才是段永民应该干的本职工作,赵德彬也不就准备插手大霸王那边的事了,他后面要专注芯片、主板还有操作系统去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一家新厂。
这样一来,赵德彬给了段永民10的大霸王厂的股权,让段永民自己去折腾,厂里人员干好了还能拿更多股权。
中孚微波炉厂里有股权激励计划,厂长会获得中孚2的股权,副厂长会获得1的股权,其余做出杰出贡献的管理层也获得数额不等的股权,如果后续管理人员达到了kp,也会得到相应的股权奖励。
不过,得益于厂里效益好的缘故,实际上微波炉厂管理层拿到手的分红要比所占的股权多一些。
中孚微波炉在1990年5月1日上市,7个月加班加点三班倒,一共生产了5万多台微波炉,牢牢占据着中夏市场微波炉的第一位。
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微波炉是销往海外的。
中孚微波炉的销售收入是8500万中夏元,利润有700多万。
赵德彬拿出了100万奖励给了微波炉厂里做出贡献的员工,只要是努力工作的都得到了这笔额外的奖金,这让大家都过了个肥年。
如此一来,微波炉厂上下干劲十足,大家纷纷撸起袖子准备尽快完成91年20万台微波炉的生产计划。
剩下的600万,能揣进赵德彬兜里的很少,大多数是要投入进微波炉相关产业的完善和元亨产业园的建设当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月份,牛闻斗率领的电科14所研发小组传来了喜讯,他们在毫米波磁控管和民用微波炉磁控管技术上均有突破,预计很快就能做出成果。
应该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孚微波炉就能用上自产的磁控管了。
这不仅对中孚微波炉厂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夏的国f事业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后,中夏的雷达就可以装上“中夏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