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清北之资,却上了大专
赵父此时五十多岁,人很精瘦,理着短短的寸头,平日里不苟言笑,有点严肃,看着有些像鲁迅先生。
赵知学闻言点了点头,又对着赵德彬问道:“怎么样,你的头还痛吗”
此刻,赵德彬只觉得,能让他再见到逝去的亲人,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不算什么,更别说头上这点小伤口了,他笑着回答赵知学道:“没事,过两天就能好。”
“那就好,”赵父冲着赵德彬招招手,示意他坐下来吃饭,“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烧鸡。”
“好呀,”赵德彬满心欢喜地答应着。
饭桌上,韩义华说了些家长里短,赵德青分享了些学校的趣事,赵知学都认真地听着,偶尔评价几句。
赵德彬高兴地吃着烧鸡,尽量降低存在感,以免轮到自己说话。
这主要是因为7年的事情,对赵德彬来说,都是陈芝麻烂谷子了,母亲和大哥说的人和事,他基本上都没什么印象了,而且他都忘了7年的大学是什么样了,也拿不准这个时候的科技发展到什么水平,所以更是不敢接大哥的话。
赵知学对赵德青在大学里的生活很是感兴趣,言谈间也流露出来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怀念,神色间不免带上几丝落寞。
韩义华看出了赵父的情绪,转过头对着赵德彬说道:“大明,再有两年你就考大学了,要不你也考午汉大学,跟你爸当校友呗”
赵父闻言哑然失笑,摇摇头叹道:“唉,就他那成绩,能上个大专就不错了,还考我们学校呢。”
赵德彬瞬间就感觉到碗里的鸡腿不香了。
按理说,在八十年代,能上大专已经很好了,专科生可是别人眼里的“香饽饽”,一所重点高中也没有多少人能考上大专的。
大专至少能相当于后来扩招后的一本,好一点的大专相当于2院校。
赵德彬在9年高考,那时候,他的英语几乎是交了一张白卷。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都能考上大专,这不得不说赵德彬头脑真的聪明。
赵德彬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
大姐赵丽萍比赵德彬大八岁,中专毕业后,分配去了县里的酒厂工作;
大哥赵德青考上了国都航空航天大学,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读研,还是硕博连读,这个暑假过完,开了学就是研究生;
二哥赵德英大赵德彬四岁,两年前考上了本市的一所大专。按照上辈子的发展,他毕业后会被分配到了县里的税务局工作。
在那个年代,还是在农村,赵家孩子的学历之高,在整个县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那时的大学生都金贵的很,像赵德青这种考上重点大学的足以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当作文曲星下凡。
当初,得知赵德青考上了重点大学,赵父赵母喜出望外,一咬牙,在家里摆了五桌状元宴邀请亲朋好友来吃。
赵家孩子的聪明是随了他们的父亲,赵知学。
赵知学935年生,从小到大就一直考第一,小学是附近几个村里的第一,初中是镇上的第一,高中是县里的第一。
在五十年代,赵知学就考上了荆楚省的午汉大学,成为了赵家沟村第一个大学生。
只是,在赵知学还有半年就毕业的时候,他的爷爷重病卧床,老人非得把在外地上学的赵知学叫回老家,要让他的好孙子在床前为他侍奉汤药,说什么也不让他回午汉上学。
赵老爷子生了四个儿子,赵知学的父亲是老大,老二老三死在了抗倭战场上,老四家生了三个女儿。
大房家总共有九个孩子,赵知学排行老大,也是唯一的儿子,他下面还有八个妹妹。
为了供赵知学上大学,大妹二妹的没有读书,早早就出来做工。
可以说,赵知学的大学不是为他自己读的,也是为他的大妹二妹读的。
当时,赵德彬的奶奶跟大女儿和二女儿说:
“你哥学习好,你们就供着他吧。
等他以后有出息了,每个月给你俩一人五块钱。”
赵知学的大妹和二妹,为了一个月五块钱的梦,也为了家里四房唯一一个男丁,从小就供着哥哥上学,一天学也没上过,一个字也不识。
只是,什么个人发展,什么众人的梦想,什么远大前途,在当时的“孝道”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赵知学是长房长孙,也是赵老爷子唯一的孙子,赵老爷子对赵知学的重视可想而知,赵知学也必须承担起给他爷爷养老送终的义务。
待半年后,赵老爷子撒手人寰,赵知学料理好爷爷的后事再回到午汉,才发现学校已经将他开除了。
赵知学在大学校门口嚎啕大哭。
半年啊,再有半年,他就毕业了。
那可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文凭啊!
就这样,本该有远大前途、心高气傲的赵知学,最后只落得了一个大学肄业。
从午汉回到平海之后,赵知学的精神状况就不太正常了,有时疯疯癫癫的,嘴里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赵知学在家修养了大半年,才逐渐康复。
心灰意冷之下,他再也没有出去闯荡。
从此以后,他就一直待在老家,在镇上的初中当老师。
多年后,赵知学大学的同班同学,有很多当了官,也有很多成了大学校长、教授,混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成了院士。
而在班里一直是班长、名列前茅的赵知学,却在乡下当了一辈子的初中老师。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赵知学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一心只想让孩子们读高中、考大学,弥补他没能拿到大学文凭的遗憾。
大姐赵丽萍的成绩很好,就是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底下还有三个要供读书的弟弟,赵丽萍就想着早一点出来工作、减轻家里负担,最后就上了中专。
在八十年代,考中专是非常难的,一个乡镇也没有几个人能考上。
考上中专,就能包转城市户口、包分配工作,还是干部编制,能比读高中的人早三四年出来工作,所以,考中专很受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尖子生青睐。
到了赵德彬考大学的时候,赵家的状况已经好转了不少。
最起码,赵德彬不用再为大学学费而发愁。
可是,他的成绩是四个孩子中最差的。
赵知学闻言点了点头,又对着赵德彬问道:“怎么样,你的头还痛吗”
此刻,赵德彬只觉得,能让他再见到逝去的亲人,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不算什么,更别说头上这点小伤口了,他笑着回答赵知学道:“没事,过两天就能好。”
“那就好,”赵父冲着赵德彬招招手,示意他坐下来吃饭,“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烧鸡。”
“好呀,”赵德彬满心欢喜地答应着。
饭桌上,韩义华说了些家长里短,赵德青分享了些学校的趣事,赵知学都认真地听着,偶尔评价几句。
赵德彬高兴地吃着烧鸡,尽量降低存在感,以免轮到自己说话。
这主要是因为7年的事情,对赵德彬来说,都是陈芝麻烂谷子了,母亲和大哥说的人和事,他基本上都没什么印象了,而且他都忘了7年的大学是什么样了,也拿不准这个时候的科技发展到什么水平,所以更是不敢接大哥的话。
赵知学对赵德青在大学里的生活很是感兴趣,言谈间也流露出来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怀念,神色间不免带上几丝落寞。
韩义华看出了赵父的情绪,转过头对着赵德彬说道:“大明,再有两年你就考大学了,要不你也考午汉大学,跟你爸当校友呗”
赵父闻言哑然失笑,摇摇头叹道:“唉,就他那成绩,能上个大专就不错了,还考我们学校呢。”
赵德彬瞬间就感觉到碗里的鸡腿不香了。
按理说,在八十年代,能上大专已经很好了,专科生可是别人眼里的“香饽饽”,一所重点高中也没有多少人能考上大专的。
大专至少能相当于后来扩招后的一本,好一点的大专相当于2院校。
赵德彬在9年高考,那时候,他的英语几乎是交了一张白卷。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都能考上大专,这不得不说赵德彬头脑真的聪明。
赵德彬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
大姐赵丽萍比赵德彬大八岁,中专毕业后,分配去了县里的酒厂工作;
大哥赵德青考上了国都航空航天大学,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读研,还是硕博连读,这个暑假过完,开了学就是研究生;
二哥赵德英大赵德彬四岁,两年前考上了本市的一所大专。按照上辈子的发展,他毕业后会被分配到了县里的税务局工作。
在那个年代,还是在农村,赵家孩子的学历之高,在整个县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那时的大学生都金贵的很,像赵德青这种考上重点大学的足以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当作文曲星下凡。
当初,得知赵德青考上了重点大学,赵父赵母喜出望外,一咬牙,在家里摆了五桌状元宴邀请亲朋好友来吃。
赵家孩子的聪明是随了他们的父亲,赵知学。
赵知学935年生,从小到大就一直考第一,小学是附近几个村里的第一,初中是镇上的第一,高中是县里的第一。
在五十年代,赵知学就考上了荆楚省的午汉大学,成为了赵家沟村第一个大学生。
只是,在赵知学还有半年就毕业的时候,他的爷爷重病卧床,老人非得把在外地上学的赵知学叫回老家,要让他的好孙子在床前为他侍奉汤药,说什么也不让他回午汉上学。
赵老爷子生了四个儿子,赵知学的父亲是老大,老二老三死在了抗倭战场上,老四家生了三个女儿。
大房家总共有九个孩子,赵知学排行老大,也是唯一的儿子,他下面还有八个妹妹。
为了供赵知学上大学,大妹二妹的没有读书,早早就出来做工。
可以说,赵知学的大学不是为他自己读的,也是为他的大妹二妹读的。
当时,赵德彬的奶奶跟大女儿和二女儿说:
“你哥学习好,你们就供着他吧。
等他以后有出息了,每个月给你俩一人五块钱。”
赵知学的大妹和二妹,为了一个月五块钱的梦,也为了家里四房唯一一个男丁,从小就供着哥哥上学,一天学也没上过,一个字也不识。
只是,什么个人发展,什么众人的梦想,什么远大前途,在当时的“孝道”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赵知学是长房长孙,也是赵老爷子唯一的孙子,赵老爷子对赵知学的重视可想而知,赵知学也必须承担起给他爷爷养老送终的义务。
待半年后,赵老爷子撒手人寰,赵知学料理好爷爷的后事再回到午汉,才发现学校已经将他开除了。
赵知学在大学校门口嚎啕大哭。
半年啊,再有半年,他就毕业了。
那可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文凭啊!
就这样,本该有远大前途、心高气傲的赵知学,最后只落得了一个大学肄业。
从午汉回到平海之后,赵知学的精神状况就不太正常了,有时疯疯癫癫的,嘴里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赵知学在家修养了大半年,才逐渐康复。
心灰意冷之下,他再也没有出去闯荡。
从此以后,他就一直待在老家,在镇上的初中当老师。
多年后,赵知学大学的同班同学,有很多当了官,也有很多成了大学校长、教授,混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成了院士。
而在班里一直是班长、名列前茅的赵知学,却在乡下当了一辈子的初中老师。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赵知学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一心只想让孩子们读高中、考大学,弥补他没能拿到大学文凭的遗憾。
大姐赵丽萍的成绩很好,就是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底下还有三个要供读书的弟弟,赵丽萍就想着早一点出来工作、减轻家里负担,最后就上了中专。
在八十年代,考中专是非常难的,一个乡镇也没有几个人能考上。
考上中专,就能包转城市户口、包分配工作,还是干部编制,能比读高中的人早三四年出来工作,所以,考中专很受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尖子生青睐。
到了赵德彬考大学的时候,赵家的状况已经好转了不少。
最起码,赵德彬不用再为大学学费而发愁。
可是,他的成绩是四个孩子中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