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长安米贵(感谢清风半斤的月票,十三稽首再拜)
裴耀卿回到长安城的那天,已是那场大雨过后的第三天。回到城里后,裴耀卿惊奇的发现,粮价还是一百五十文一石,并没有因为他把那些粮食重新运回集津仓而引起粮价大涨。
李泌修的那座吊桥,因为上次的大雨,桥面上的木板大多都已经被河水冲走,无奈之下,李泌只好让人去河流的下游打捞这些木板。
这样一来,吊桥通行的时日,便是又向后拖了。这个消息长安的人自然已经知道了,可这个消息竟然没有影响到粮价,李泌就让裴耀卿把粮食运回集津仓,以免这些粮食再次遇到雨天,引起霉变。
粮食运回集津仓后,城里的粮价还是一百五十文,裴耀卿这时候才真正领教了李泌说的那话,“吊桥虽是吊在河上,实则悬在那些人的心里”。
那些人是哪些人?就是手里有粮食的人。
这些人不仅仅是已经重新购进大量粮食的粮商,还有那些大户人家,他们手里依然还有余粮。
裴耀卿骑马在这城里转了一圈后,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也知道当初圣人所说的“藏粮于民”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这长安一地并不缺粮,真正缺粮的是关中一地的那些州县。“藏粮于民”,实则是藏粮于大户人家,至于那些民,并不像是圣人想的那样,私廪充足。
好在今年运作的早一些,未雨绸缪,那些州县的日子倒也过得去。而那些民,经过李泌如此操作一番以后,倒也从那些大户人家手里屯了不少的粮食。
这小先生,怕是早就盯上这些大户人家手里的粮食了吧?裴耀卿笑着想道。
裴耀卿在城里转了这一圈,就用了一天的工夫。等到关闭坊门的鼓声响起来后,裴耀卿已经分别见过了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最后,还抽空和京兆府的长史谈了一次话。
裴耀卿升官后,这京兆府当家做主的就是长史。
从这些官员口中得知,时至今日,两县真的一个人也没饿死。裴耀卿闻听此言后,眼里顿时泪水盈眶。
激动之余,他想起李泌,想起李泌说的那个专人负责的办法。一人盯住一处里坊,若是有失,就治这人的罪。
这办法好啊!只是辛苦这些整日里呆在各处里坊里的手下了。
等此次灾情过去,我定然具本上奏,请圣人下诏,重重赏赐他们。
不过,眼下该去看看那位小友了。听说那小友被雨淋了,已经回了书院养病。
于是,裴耀卿带着几名侍卫又出了京兆府衙门,沿着大街向书院所在的成都坊走去。沿途巡夜的武侯和捕官们见到是裴耀卿出行,便纷纷立在街道两旁躬身行礼。
此时,在他们心里,这裴侍郎要比宫里的那位太子殿下更有存在感。坊间已有童谣,说是“太子殿下宫中坐,裴侍郎运米到长安。无人知晓米何来,吃米就找裴侍郎”。
可时至今日,裴耀卿一粒米也没有运进长安。
到了书院后,裴耀卿先是问过来开门的阿奴,李泌的病要紧不。阿奴回道,傍晚时分已是能起床了。此时,正在书房里看书。
裴耀卿进到李泌的书房里后,看到李泌正在看的是谷米转运的路线图。
于是,裴耀卿笑着说道“小友啊,可是心急了吗?”
李泌瞥了他一眼,说道“你不急吗?不急为何这个时辰来这里。”
裴耀卿心说我能不急吗?可连日大雨,漕船根本无法上行,我有什么办法。
李泌把地图放在一边,又说道“城里的粮食暂时无忧,现在忧心的就是其它几处州县。听说那里的粮价一直居高不下,而来这里购粮的商人即使买了粮食,也不让运出城去。你运回集津仓的粮食,是不是可以投放到其它几处州县,也好让那里的百姓们喘口气。”
裴耀卿想了想说道“不让粮食出城,是太子殿下亲自下的谕令,我也不好多说什么。集津仓那里的粮食,我倒是说了算。可就那些粮食,对这几处州县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李泌笑了笑,说道“这点粮食肯定是不能让那些州县的粮价下跌,但有一样却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让粮价稳住,给那里的官民一个喘气的机会。”
“小友又要拿东都那里的粮食已是运到的消息诓骗他们吗?”
李泌笑了笑,道“这次不是啦,我已经问过这城里城外的老者,他们都说,这场大雨下过去以后,就很少有这样的大雨了。随之而来的,是冬日漫长的枯水期。老友,到那时你苦心打造的谷米漕运一事,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施行了。”
裴耀卿也知道冬天是黄河的枯水期。所以,他如催命鬼一样催着那些人赶工,要在进入冬天前完工。
而深冬时节,黄河水会结冰,留给他转运谷米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
只一个多月的工夫,能运来多少米?
裴耀卿觉得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老友,只维持现在的粮价,偶尔让其它州县的粮价下跌几次,只要第一船谷米到了集津仓,就目得可达成。若是让城里谷米价钱下落,那就要五万石粮食才能做到。
而到了明年,如果还没有粮食运来,怕是要真的饿死人了。老友到底要怎么做,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裴耀卿点点头,心说此时最关键的是通漕运,让东都的谷米真正的到了这里,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只有第一船谷米到了,才能说漕运就此通了。如此,人心可稳,粮价才会稳。
而真正缺粮的是明年春天到秋天这几个月,真正难办的也正是这个时节。
此时,长安一地还有粮食,虽是价高,可毕竟还能买到。可真到了明年,怕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我早已下令押粮的仓官,一旦水势减缓,粮船便立即启运。此时,三门险滩一地,早已聚集数百纤工,就等粮船到此,便拉纤助粮船逆流而上,将谷米早一些运到集津仓那里。”
李泌点点头,心说长安这里不遭灾还好,一旦遇到这灾年,真真的长安米贵啊!
。
<scrpt>();</scrpt>
李泌修的那座吊桥,因为上次的大雨,桥面上的木板大多都已经被河水冲走,无奈之下,李泌只好让人去河流的下游打捞这些木板。
这样一来,吊桥通行的时日,便是又向后拖了。这个消息长安的人自然已经知道了,可这个消息竟然没有影响到粮价,李泌就让裴耀卿把粮食运回集津仓,以免这些粮食再次遇到雨天,引起霉变。
粮食运回集津仓后,城里的粮价还是一百五十文,裴耀卿这时候才真正领教了李泌说的那话,“吊桥虽是吊在河上,实则悬在那些人的心里”。
那些人是哪些人?就是手里有粮食的人。
这些人不仅仅是已经重新购进大量粮食的粮商,还有那些大户人家,他们手里依然还有余粮。
裴耀卿骑马在这城里转了一圈后,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也知道当初圣人所说的“藏粮于民”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这长安一地并不缺粮,真正缺粮的是关中一地的那些州县。“藏粮于民”,实则是藏粮于大户人家,至于那些民,并不像是圣人想的那样,私廪充足。
好在今年运作的早一些,未雨绸缪,那些州县的日子倒也过得去。而那些民,经过李泌如此操作一番以后,倒也从那些大户人家手里屯了不少的粮食。
这小先生,怕是早就盯上这些大户人家手里的粮食了吧?裴耀卿笑着想道。
裴耀卿在城里转了这一圈,就用了一天的工夫。等到关闭坊门的鼓声响起来后,裴耀卿已经分别见过了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最后,还抽空和京兆府的长史谈了一次话。
裴耀卿升官后,这京兆府当家做主的就是长史。
从这些官员口中得知,时至今日,两县真的一个人也没饿死。裴耀卿闻听此言后,眼里顿时泪水盈眶。
激动之余,他想起李泌,想起李泌说的那个专人负责的办法。一人盯住一处里坊,若是有失,就治这人的罪。
这办法好啊!只是辛苦这些整日里呆在各处里坊里的手下了。
等此次灾情过去,我定然具本上奏,请圣人下诏,重重赏赐他们。
不过,眼下该去看看那位小友了。听说那小友被雨淋了,已经回了书院养病。
于是,裴耀卿带着几名侍卫又出了京兆府衙门,沿着大街向书院所在的成都坊走去。沿途巡夜的武侯和捕官们见到是裴耀卿出行,便纷纷立在街道两旁躬身行礼。
此时,在他们心里,这裴侍郎要比宫里的那位太子殿下更有存在感。坊间已有童谣,说是“太子殿下宫中坐,裴侍郎运米到长安。无人知晓米何来,吃米就找裴侍郎”。
可时至今日,裴耀卿一粒米也没有运进长安。
到了书院后,裴耀卿先是问过来开门的阿奴,李泌的病要紧不。阿奴回道,傍晚时分已是能起床了。此时,正在书房里看书。
裴耀卿进到李泌的书房里后,看到李泌正在看的是谷米转运的路线图。
于是,裴耀卿笑着说道“小友啊,可是心急了吗?”
李泌瞥了他一眼,说道“你不急吗?不急为何这个时辰来这里。”
裴耀卿心说我能不急吗?可连日大雨,漕船根本无法上行,我有什么办法。
李泌把地图放在一边,又说道“城里的粮食暂时无忧,现在忧心的就是其它几处州县。听说那里的粮价一直居高不下,而来这里购粮的商人即使买了粮食,也不让运出城去。你运回集津仓的粮食,是不是可以投放到其它几处州县,也好让那里的百姓们喘口气。”
裴耀卿想了想说道“不让粮食出城,是太子殿下亲自下的谕令,我也不好多说什么。集津仓那里的粮食,我倒是说了算。可就那些粮食,对这几处州县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李泌笑了笑,说道“这点粮食肯定是不能让那些州县的粮价下跌,但有一样却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让粮价稳住,给那里的官民一个喘气的机会。”
“小友又要拿东都那里的粮食已是运到的消息诓骗他们吗?”
李泌笑了笑,道“这次不是啦,我已经问过这城里城外的老者,他们都说,这场大雨下过去以后,就很少有这样的大雨了。随之而来的,是冬日漫长的枯水期。老友,到那时你苦心打造的谷米漕运一事,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施行了。”
裴耀卿也知道冬天是黄河的枯水期。所以,他如催命鬼一样催着那些人赶工,要在进入冬天前完工。
而深冬时节,黄河水会结冰,留给他转运谷米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
只一个多月的工夫,能运来多少米?
裴耀卿觉得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老友,只维持现在的粮价,偶尔让其它州县的粮价下跌几次,只要第一船谷米到了集津仓,就目得可达成。若是让城里谷米价钱下落,那就要五万石粮食才能做到。
而到了明年,如果还没有粮食运来,怕是要真的饿死人了。老友到底要怎么做,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裴耀卿点点头,心说此时最关键的是通漕运,让东都的谷米真正的到了这里,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只有第一船谷米到了,才能说漕运就此通了。如此,人心可稳,粮价才会稳。
而真正缺粮的是明年春天到秋天这几个月,真正难办的也正是这个时节。
此时,长安一地还有粮食,虽是价高,可毕竟还能买到。可真到了明年,怕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我早已下令押粮的仓官,一旦水势减缓,粮船便立即启运。此时,三门险滩一地,早已聚集数百纤工,就等粮船到此,便拉纤助粮船逆流而上,将谷米早一些运到集津仓那里。”
李泌点点头,心说长安这里不遭灾还好,一旦遇到这灾年,真真的长安米贵啊!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