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给钱才能贷款
听胡爽的口气,给钱就能贷款!
熊贵清心中明了。
这会儿的管理混乱,制度上也不严谨。
以前这些人不敢,怕吃花生米,现在进一步开放后,思潮泛滥,人们心思活了,人性的本质就暴露了出来。
顶着风险也要给自己弄好处。
现在的人想要贷款多难!
这也是权利寻租的一个实例。
可你需要钱,付出点代价也得办。
熊贵清现在反而想念起老鞠来。
老头别管怎么样,人家可没给自己捞好处。
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被扒拉到一边去了,省得碍事!
“什么比例啊?”
这是熊贵清的进一步试探。
“20!”
嘶,这么高,这不是放高利贷吗?
银行现在的贷款利息,月息66‰,年息792。
这一下子就高出12,硕鼠,绝对的硕鼠。
“具体怎么办?”
“放款直接扣下,只给你80。”
“20包括利息吗?”
“嗯?你想啥呢?那是服务费,利息你要照给。”
哎哟我去!
熊贵清一琢磨,除非自己拿着贷款不想还,直接跑国外去,否则这么高的财务费用根本还不起。
这都超过了民间借贷了。
就按照贷款一百万来说,中间人拿走20,你只剩80万。
还要还100万的8的利息,三年你要还124万。
实际你才借了80万啊!这些费用44万,已经超过了高利贷,高达55。
熊贵清心里对这些人只有恨!
太坏了。
他们这是看着自己挣钱了,想要狠狠的薅一波羊毛啊!
熊贵清微微一笑。
“胡主任,这钱的费用太高,我没能力还。就算我能还,可这三年等于白干,我还是慢慢养我的猪吧!”
见熊贵清不同意,胡爽脸上弥漫上一层黑色。
他冷哼一声,“这個机会可不多,我可以给你200万的额度!”
他眼睛死死的盯着熊贵清,想要把这个小伙的心思看透。
在他看来,这么多钱,你还不动心?
熊贵清此时已经铁了心不敢招惹了。
为啥?
因为他知道,前世就有很大一批人因为银行的坏账进去的,还有些人跑路的。
都是给别人放贷款自己吃的太狠,导致贷款人无力还贷,大家一拍两散的,比比皆是。
熊贵清作为重生者,他确实需要贷款支持,可是这种贷款他可不敢要。
这就是往自己脖子上套绳子,最终把自己勒死的节奏!
再说了,自己做啥生意能有那么大的利?!
不管胡爽怎么甩脸子,怎么不高兴,熊贵清都是笑呵呵的赔笑。
直到把这座瘟神送出去。
胡爽一走,老方就溜了进来。
熊贵清就知道这个老滑头一定是偷听了。
“怎么,你都听见了?”
“嘿嘿,厂长,你就是这个!”
老方对着熊贵清竖大拇指。
“他们这是犯罪啊!咱们是正经人,可不能跟他们搅到一块去,早晚他们得出事。”
老方语气肯定的说道。
“可咱们的贷款希望也没了。”
熊贵清咂咂嘴,心中的遗憾也在弥漫,这可是200万啊!
“其实吧,咱们厂子已经好很多了。”
老方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啊!”
你这不是废话嘛。
“说。”
“其实,厂子里不缺钱,只是资金压在了产品上,我们当务之急是快速变现。”
“嗯!”
熊贵清一琢磨,人家老方说的对。
各分场连队拉来了大量的粮食,加工厂帮着加工成面粉和豆油。
而加工费呢,人家直接拿出部分面粉或者豆油抵账了。
熊贵清没见着现钱,可是有面粉和豆油啊!
只要把这些卖了,不就是钱嘛。
“现在有多少面粉和豆油?”
“不少了。面粉攒了421吨,豆油13吨半。”
“嘶!这么多了?!”
“可不咋的?过段时间新粮下来,还得更多!”
现在的标准白面一斤0185元,豆油一斤08元。
依然是统购统销。
想要把这些粮油卖出去还是有些难度。
跟国家一个价没有吸引力,都有供应,谁要你的?
低价倾销自己还亏。
那么只能另想办法。
“咱们做挂面咋样?”
熊贵清其实不想这么干。
为啥?
他要是做挂面,其他分场的小挂面厂就不好干了,好像跟人家抢生意似的。
可他现在也是没招。
除非他自己开馒头店包子店!
可在东北开馒头店不是擎等着赔本么!
东北人没几个在外面买馒头的,谁家都会蒸,谁还花钱去买啊!
除非是各个饭店。
这样一扯就扯远了。
拉回思绪,只能搞挂面。
“那豆油怎么整?”
老方问。
“豆油换豆子啊!这不还有一个多月豆收了吗?咱们拉着豆油去赊账,没钱就拿黄豆换,豆子下来再给也行。这13吨也就是几个分场的事!”
“这么滴,老方,你组织一个豆油兑换巡回车,下各个分场换豆子,暂时没豆子的记个账,收了豆子再给!”
“行!”
“至于挂面,我去北安看看行情。”
俩人就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定下了加工厂的下一步重点工作。
回到宿舍的胡爽越想越气!
我这是给你钱啊!为你好知道吗?你还不领情!
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现在他也不说熊贵清是企业家了。
发了顿脾气,他去了办公室。
接通了一个电话,毕恭毕敬的说道:“梁公子,我这边没上钩,是是,我知道。我会马上再物色的,好,好……”
电话的另一头,一个穿着港衫烫着飞机头的小伙子大骂废物!
-----------------
熊贵清离开了加工厂,连中午饭都没在场部吃,返回了三分场。
正赶上老妈拎着个小包袱去送饭。
“妈,给我吧。”
熊贵清停好车就抢过包袱。
“你吃了吗?”
“没呢,我跟春梅对付一口得了。”
“那你等等,我给你再拿俩馒头,我还以为你不回来吃了呢!”
老妈嘴里絮絮叨叨,进厨房拿了两个馒头来,还加了双筷子。
熊贵清问道:“妈,你们吃了吗?”
“我等你爸呢,他还没回来。”
“我去喊他。”
熊贵清把馒头筷子塞进包袱里,放进车里,上车启动,就往服装店去。
路过猪场,他下车进去找老爸。
熊长禄见儿子回来,就问道:“你来干啥?不回家吃饭?”
“爸,我妈等你吃饭呢,我给春梅送饭去。”
老头点点头,“一会儿就回去。”
他又转身跟工人们交代事情。
潘春梅正在服装店里接待客人,测量着身高尺寸。
两个学徒也是紧忙乎。
见自家的虎头奔缓缓驶来,潘春梅笑呵呵的跟客户说道:“嫂子,你的衣服得一个礼拜,没事吧?”
“没事,没事,那我一个礼拜后再来。”
“哎。”
熊贵清拎着鼓鼓囊囊的小包袱进来,跟走出去的大姐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春梅,吃饭了。”
“哎。”
潘春梅赶紧跟两个学徒说道:“回家吃饭吧。”
俩姑娘拾捣了一下操作台,这才走了。
夫妻俩坐在靠边站旁,吃起了午饭。
潘春梅问道:“今天你遇到啥好事了?心情不错啊!”
“看出来了?”
“嗯。”
“哎呀,要说心情好呢,也有好事,要说心情不好呢,也有糟心事。”
借着这个话头,熊贵清先说了贷款的事。
潘春梅虽然不懂,可是她基本的数学还是会的,跟着熊贵清算了一下账,也是目瞪口呆。
在农场人的眼里,你就是占点便宜或者贪点也行,只要你办事。
可现在来看,这个胡爽根本不是来工作的,而是来放高利贷的,还是让人家破人亡的那种!
这种人要是搁在以前,就是个枪毙的材料,可现在一开放,各种人就泛滥起来。
“不要也好,咱们紧巴点就紧巴点吧,有钱多花,没钱少花,还能死人啊?!”
潘春梅倒是想得开。
“我也是这么想的,量入为出吧。”
熊贵清叹了口气。
说完闹心事,熊贵清说起了和老方的合计。
豆油换黄豆,潘春梅也认可。
关于挂面的事,她有些疑问。
“贵清,咱们分场的老姚可是在开挂面厂,生意也挺好的。要是咱家也开,会不会得罪人啊!”
熊家现在干啥事,都要第一时间想想会不会得罪别人。
为啥?
就因为闹心事太多了,不得不谨慎些。
“莪也想了,咱家的挂面只去那些没有挂面厂的分场连队销售,有挂面厂的咱就不去了。”
“像三分场和一分场咱就不去卖货,也给人家一点生意做。你说咋样?”
“嗯,这样行,至少人家挑不出啥毛病来。”
“我明天还得去趟北安,你去不去?”
“明天吗?正好我要进点布料,那咱俩一起吧。你去北安干啥?”
“我去看看城里挂面的行情。”
熊贵清咬了一口馒头,说道:“要是有机会,我就把挂面卖进城里去。”
夫妻俩边吃边聊。
屋外的大太阳火辣辣的,房前屋后响起了阵阵蛐蛐的叫声,更显得夏日的火热。
院子的地面被晒得有些烫脚,泛着灰白的亮光。
屋子里反倒凉快。
东西通透的格局,让燥热的夏风穿堂而过,掀起潘春梅的裙摆。
熊贵清打着饱嗝,喝了一口白开水。
“啊……真舒服啊!”
熊贵清心中明了。
这会儿的管理混乱,制度上也不严谨。
以前这些人不敢,怕吃花生米,现在进一步开放后,思潮泛滥,人们心思活了,人性的本质就暴露了出来。
顶着风险也要给自己弄好处。
现在的人想要贷款多难!
这也是权利寻租的一个实例。
可你需要钱,付出点代价也得办。
熊贵清现在反而想念起老鞠来。
老头别管怎么样,人家可没给自己捞好处。
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被扒拉到一边去了,省得碍事!
“什么比例啊?”
这是熊贵清的进一步试探。
“20!”
嘶,这么高,这不是放高利贷吗?
银行现在的贷款利息,月息66‰,年息792。
这一下子就高出12,硕鼠,绝对的硕鼠。
“具体怎么办?”
“放款直接扣下,只给你80。”
“20包括利息吗?”
“嗯?你想啥呢?那是服务费,利息你要照给。”
哎哟我去!
熊贵清一琢磨,除非自己拿着贷款不想还,直接跑国外去,否则这么高的财务费用根本还不起。
这都超过了民间借贷了。
就按照贷款一百万来说,中间人拿走20,你只剩80万。
还要还100万的8的利息,三年你要还124万。
实际你才借了80万啊!这些费用44万,已经超过了高利贷,高达55。
熊贵清心里对这些人只有恨!
太坏了。
他们这是看着自己挣钱了,想要狠狠的薅一波羊毛啊!
熊贵清微微一笑。
“胡主任,这钱的费用太高,我没能力还。就算我能还,可这三年等于白干,我还是慢慢养我的猪吧!”
见熊贵清不同意,胡爽脸上弥漫上一层黑色。
他冷哼一声,“这個机会可不多,我可以给你200万的额度!”
他眼睛死死的盯着熊贵清,想要把这个小伙的心思看透。
在他看来,这么多钱,你还不动心?
熊贵清此时已经铁了心不敢招惹了。
为啥?
因为他知道,前世就有很大一批人因为银行的坏账进去的,还有些人跑路的。
都是给别人放贷款自己吃的太狠,导致贷款人无力还贷,大家一拍两散的,比比皆是。
熊贵清作为重生者,他确实需要贷款支持,可是这种贷款他可不敢要。
这就是往自己脖子上套绳子,最终把自己勒死的节奏!
再说了,自己做啥生意能有那么大的利?!
不管胡爽怎么甩脸子,怎么不高兴,熊贵清都是笑呵呵的赔笑。
直到把这座瘟神送出去。
胡爽一走,老方就溜了进来。
熊贵清就知道这个老滑头一定是偷听了。
“怎么,你都听见了?”
“嘿嘿,厂长,你就是这个!”
老方对着熊贵清竖大拇指。
“他们这是犯罪啊!咱们是正经人,可不能跟他们搅到一块去,早晚他们得出事。”
老方语气肯定的说道。
“可咱们的贷款希望也没了。”
熊贵清咂咂嘴,心中的遗憾也在弥漫,这可是200万啊!
“其实吧,咱们厂子已经好很多了。”
老方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啊!”
你这不是废话嘛。
“说。”
“其实,厂子里不缺钱,只是资金压在了产品上,我们当务之急是快速变现。”
“嗯!”
熊贵清一琢磨,人家老方说的对。
各分场连队拉来了大量的粮食,加工厂帮着加工成面粉和豆油。
而加工费呢,人家直接拿出部分面粉或者豆油抵账了。
熊贵清没见着现钱,可是有面粉和豆油啊!
只要把这些卖了,不就是钱嘛。
“现在有多少面粉和豆油?”
“不少了。面粉攒了421吨,豆油13吨半。”
“嘶!这么多了?!”
“可不咋的?过段时间新粮下来,还得更多!”
现在的标准白面一斤0185元,豆油一斤08元。
依然是统购统销。
想要把这些粮油卖出去还是有些难度。
跟国家一个价没有吸引力,都有供应,谁要你的?
低价倾销自己还亏。
那么只能另想办法。
“咱们做挂面咋样?”
熊贵清其实不想这么干。
为啥?
他要是做挂面,其他分场的小挂面厂就不好干了,好像跟人家抢生意似的。
可他现在也是没招。
除非他自己开馒头店包子店!
可在东北开馒头店不是擎等着赔本么!
东北人没几个在外面买馒头的,谁家都会蒸,谁还花钱去买啊!
除非是各个饭店。
这样一扯就扯远了。
拉回思绪,只能搞挂面。
“那豆油怎么整?”
老方问。
“豆油换豆子啊!这不还有一个多月豆收了吗?咱们拉着豆油去赊账,没钱就拿黄豆换,豆子下来再给也行。这13吨也就是几个分场的事!”
“这么滴,老方,你组织一个豆油兑换巡回车,下各个分场换豆子,暂时没豆子的记个账,收了豆子再给!”
“行!”
“至于挂面,我去北安看看行情。”
俩人就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定下了加工厂的下一步重点工作。
回到宿舍的胡爽越想越气!
我这是给你钱啊!为你好知道吗?你还不领情!
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现在他也不说熊贵清是企业家了。
发了顿脾气,他去了办公室。
接通了一个电话,毕恭毕敬的说道:“梁公子,我这边没上钩,是是,我知道。我会马上再物色的,好,好……”
电话的另一头,一个穿着港衫烫着飞机头的小伙子大骂废物!
-----------------
熊贵清离开了加工厂,连中午饭都没在场部吃,返回了三分场。
正赶上老妈拎着个小包袱去送饭。
“妈,给我吧。”
熊贵清停好车就抢过包袱。
“你吃了吗?”
“没呢,我跟春梅对付一口得了。”
“那你等等,我给你再拿俩馒头,我还以为你不回来吃了呢!”
老妈嘴里絮絮叨叨,进厨房拿了两个馒头来,还加了双筷子。
熊贵清问道:“妈,你们吃了吗?”
“我等你爸呢,他还没回来。”
“我去喊他。”
熊贵清把馒头筷子塞进包袱里,放进车里,上车启动,就往服装店去。
路过猪场,他下车进去找老爸。
熊长禄见儿子回来,就问道:“你来干啥?不回家吃饭?”
“爸,我妈等你吃饭呢,我给春梅送饭去。”
老头点点头,“一会儿就回去。”
他又转身跟工人们交代事情。
潘春梅正在服装店里接待客人,测量着身高尺寸。
两个学徒也是紧忙乎。
见自家的虎头奔缓缓驶来,潘春梅笑呵呵的跟客户说道:“嫂子,你的衣服得一个礼拜,没事吧?”
“没事,没事,那我一个礼拜后再来。”
“哎。”
熊贵清拎着鼓鼓囊囊的小包袱进来,跟走出去的大姐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春梅,吃饭了。”
“哎。”
潘春梅赶紧跟两个学徒说道:“回家吃饭吧。”
俩姑娘拾捣了一下操作台,这才走了。
夫妻俩坐在靠边站旁,吃起了午饭。
潘春梅问道:“今天你遇到啥好事了?心情不错啊!”
“看出来了?”
“嗯。”
“哎呀,要说心情好呢,也有好事,要说心情不好呢,也有糟心事。”
借着这个话头,熊贵清先说了贷款的事。
潘春梅虽然不懂,可是她基本的数学还是会的,跟着熊贵清算了一下账,也是目瞪口呆。
在农场人的眼里,你就是占点便宜或者贪点也行,只要你办事。
可现在来看,这个胡爽根本不是来工作的,而是来放高利贷的,还是让人家破人亡的那种!
这种人要是搁在以前,就是个枪毙的材料,可现在一开放,各种人就泛滥起来。
“不要也好,咱们紧巴点就紧巴点吧,有钱多花,没钱少花,还能死人啊?!”
潘春梅倒是想得开。
“我也是这么想的,量入为出吧。”
熊贵清叹了口气。
说完闹心事,熊贵清说起了和老方的合计。
豆油换黄豆,潘春梅也认可。
关于挂面的事,她有些疑问。
“贵清,咱们分场的老姚可是在开挂面厂,生意也挺好的。要是咱家也开,会不会得罪人啊!”
熊家现在干啥事,都要第一时间想想会不会得罪别人。
为啥?
就因为闹心事太多了,不得不谨慎些。
“莪也想了,咱家的挂面只去那些没有挂面厂的分场连队销售,有挂面厂的咱就不去了。”
“像三分场和一分场咱就不去卖货,也给人家一点生意做。你说咋样?”
“嗯,这样行,至少人家挑不出啥毛病来。”
“我明天还得去趟北安,你去不去?”
“明天吗?正好我要进点布料,那咱俩一起吧。你去北安干啥?”
“我去看看城里挂面的行情。”
熊贵清咬了一口馒头,说道:“要是有机会,我就把挂面卖进城里去。”
夫妻俩边吃边聊。
屋外的大太阳火辣辣的,房前屋后响起了阵阵蛐蛐的叫声,更显得夏日的火热。
院子的地面被晒得有些烫脚,泛着灰白的亮光。
屋子里反倒凉快。
东西通透的格局,让燥热的夏风穿堂而过,掀起潘春梅的裙摆。
熊贵清打着饱嗝,喝了一口白开水。
“啊……真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