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去与留

    倪桂花虽然心事重重,可还是在几人的帮助下,做了丰盛的菜肴。

    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不喝点酒都觉得压抑。

    就连熊贵清都有这种感觉。

    姜鹏到底是城里的人,体制里大小是个官,他就主动张罗起来。

    “来来,都别闷着,吃好喝好了再聊。”

    他一张嘴,小舅子倪桂田也推推眼镜说道:“对,对,二姐夫说的对,潘军的事是个大事,得想清楚了,先喝一個,顺顺思路。”

    老潘也跟着举起酒杯,“来,今天把你们请来,耽误你们工作了,我先自罚一杯。”

    “我们陪一杯。”

    “对,对,陪一杯。”

    熊贵清在这里辈分最小,他只能跟着。

    潘春梅陪坐在老妈身边,给她夹菜。

    老姨和舅母也一个劲儿的活跃气氛。

    酒过三巡,众人都三杯酒下肚,打开了话匣子。

    “要我说呀!回来!”

    倪桂田放下筷子,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咱们农场在前线的就他一人,只要他回来,我相信进个机关单位不成问题。听说,马上要成立土地口,他回来正好能赶上。”

    “土地?这是啥单位?”

    倪桂花好奇的打听。

    “现在还是小道消息,这么多地没人管咋行?”

    “土地还用管?”

    这个消息让在座的人都很惊讶。

    都说土地是国家的,可也没见有人来管。

    现在突然有这么个消息,没有引起重视。

    熊贵清可是知道土地管理的厉害。

    其实,前世他也不重视这个土地管理科,当时他的几个同学就在这个部门工作,他还觉得这些人在混日子。

    直到他出去打工后才知道,土地爷到底有多厉害。

    如今,他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动。

    如果大舅哥能回来进土地口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他细想,不对。

    大舅哥是经历过生死的,那党性原则杠杠的,管土地还容易得罪人,手头要是松松还犯错误。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老丈人发话了。

    “桂田啊,你能保证潘军回来进机关?”

    老潘倒没去细琢磨什么土地不土地的,只要能进机关就行。

    “这……呵呵,姐夫,这只能是有这个可能,谁也不敢保证啊!”

    倪桂田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来,掉过香烟,用滤嘴这面在饭桌边缘上顿了顿,敲打了快来两下,这才叼在嘴上。

    熊贵清眼疾手快,吧嗒一下打着了火机,给这位老舅点上。

    倪桂田用手指轻轻点了点熊贵清拿火机的手背,示意了下,这才喷着烟抬头看向对面的大姐夫。

    听了小舅子的话,老潘知道,这也就是一说,儿子回来到底咋样还是个未知数。

    “姐夫,潘军回不回来,我看关键是他在部队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

    姜鹏到底是市里的干部,问题看的深刻。

    他抓到了重点。

    大伙都竖着耳朵听着。

    “如果,潘军在部队的空间大,那没说的,就该留在部队,如果没有发展了,到头了,那就回来。”

    “可,留在部队要是再上战场……”

    倪桂花有点急了。

    感情不是你儿子!

    “姐,我说一句。”

    姜鹏难得酒后吐真言。

    “在部队想要有发展就得上战场!咱先不说为国为民这些大道理,说的自私一点,哪个官帽子不染血?要想晋升就得上,这就是拿命换!”

    “当然了,上战场为国捐躯了,那也是命!看新闻,那么多人都倒下了,咱们还活着,这也是命。”

    见姜鹏说的有点离谱,倪桂蕊赶紧拦住了他的话头。

    “他喝多了,胡说,你们别听他的。”

    熊贵清见老潘的脸色不好,知道姜鹏的话刺激到老丈人了。

    熊贵清赶紧打岔。

    “我哥上战场不是为了立功,他是一腔热血的战士,他赶上了,就得上。当然立了功也是光荣的!”

    “叔,婶,我想说两句。”

    众人都看向这个养猪的熊贵清。

    “现在回来,不划算。”

    这个开篇就让大伙竖起了耳朵。

    “你们想啊,大哥用命换回来的功劳还有战斗经验,这都是非常宝贵的。部队也需要他这样的从一线下来的基层干部。”

    “可如果他回来呢?”

    “他一回到地方,这些东西都没用了,一切都要从头再学。优势没了,怎么跟那些地方上的人竞争?”

    “更何况,其他人在地方上人脉交情都铺垫了好多年了,就算回来给你个领导岗位,你也很难施展!”

    “而留在部队呢?”

    “如鱼得水。”

    “退一万步讲,就是真的要回地方也得把自己的职务升到一定程度,升无可升的时候再回地方。”

    “到那时,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嘶……

    屋子里都是抽冷气的声音。

    一时间没人说话。

    嘿,这个小女婿不简单啊!

    “可,可是……”

    丈母娘先发话了。

    “万一……”

    “婶,这就是拼。”

    “只要不死,大哥的前途不可限量!”

    其实,说来说去,其他的都是借口。

    “而且,我听说现在是轮战,换着来的。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只要大哥留在部队,就前途一片光明!”

    “对啊!新闻上也是这么报的,说是两山轮战。不会一直让潘军的部队在前线吧?”

    “我看,这还是个勇气问题啊!”

    “虽然我说这话会被人骂,可我还是要说。”

    熊贵清侃侃而谈。

    “如果是我上了前线,有幸不死,也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捡了一条命,是继续留下还是打退堂鼓,是升官还是要拼命?”

    “人家已经为国尽过忠,转业回家无可厚非。”

    其实,熊贵清的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大家心里也有数,只是有些话不能说出来而已。

    有多少战士吓哭的?有多少吓尿的?

    太多了。

    只是我们也不应该去嘲笑他们。

    看到刚刚还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战友,突然间变成了残肢断臂,是人都怕。

    很多人得了战争恐惧症,你想继续留在部队也不行啊,部队会劝你转业!

    大伙又喝了几杯,酒席就撤了。

    “叔,选择权在大哥的手里,让他自己选吧。”

    这是熊贵清的建议。

    面对生死的时候,你让人家选择去死?

    还是你让他退缩?

    其实,老潘已经明白了大家的意思。

    倪桂田和姜鹏都是体制内的人,有些话不好说的太明白。

    可熊贵清作为妹夫是可以说大实话的。

    老潘点点头。

    “我明白了,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吧,生死大事,我儿自选!”

    晚上,熊贵清和潘春梅一起,先把老舅两口子送回了场部。

    回来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约好,明天送老姨一家回北安。

    熊贵清在这件事中就是个旁观者。

    他不知道老丈人这封信寄过去,大舅哥会是什么反应。

    但,他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熊贵清刚进门,就见爸妈都坐在炕沿上。

    老爸抽着烟。

    老妈的面前摆着笸箩,她正纳着鞋底子。

    见儿子回来,余秀华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问道:“吃饭了吗?”

    “吃了。我刚送人回来。”

    “今天什么事啊,着急忙慌的。”

    老爸好奇的问。

    今天走的急,熊贵清也没来得及说事情的原委。

    他们老两个就一直坐着等到现在。

    “是潘春梅他大哥的事。潘军你们知道吧?一直在前线……”

    熊贵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熊长禄认真听着,最后叹了口气。

    “唉,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呐!潘军是个好孩子!”

    “可不咋的,那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孩子不错。要我说呀,该回来了。”

    余秀华面露担忧的说道。

    “我跟潘叔说了,让大哥自己选择最好。咱们给的任何意见都不能代表他。”

    “是啊,这种事别人给意见……”

    老爸没有往下说,可意思很明显,不靠谱啊!

    “早点睡吧,明天还要送人。”

    老妈起身去端热水。

    躺在被窝里的熊贵清一时间睡不着。

    爸妈却很快进入了梦乡。

    橙黄色的圆月斜挂树梢,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

    一明一灭之间,尽显浩瀚缥缈。

    潘家,老潘亲自执笔,把自己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军:

    来信收悉,内容尽知。

    得知你再一次圆满完成了任务,全家都为你高兴。

    对你的战友牺牲,我们也很难过。

    不知你是否伤愈出院?恢复的如何?

    爸爸妈妈和妹妹都很牵挂你。

    关于你提出的问题,我们全家商量后,一致认为,把这个决定权交到你的手里。

    这是对生死的选择,这是对人生的选择!

    小时候,爸爸妈妈替你选择了,现在轮到你自己了。

    要相信自己,遵从内心,你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安排。

    无论去留,你都是我们的好儿子,祖国的好战士。

    希望,在今后的战斗工作中,努力上进,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爸爸,潘忠

    198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