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朝廷定的这些规矩真官僚

    杨天辰眉头一皱道:“想说什么就说。”

    “属下这么做并不是想反您,而是想反这个李天顺。”马明道:“属下自小就跟着您,十余年来,是您把属下从一个无名小卒提到了白虎堂副堂主的位置。

    属下这么忠心耿耿除了报恩外还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属下仰慕圣女已久,因为在几年前您就说过,只要属下好好干,就考虑把圣女嫁给我。”

    李天顺……还有这事?

    杨灵儿看向老爹,眼中满是惊愕,因为这事她也不知道。

    杨天辰的嘴角则是一抽。

    就见马明用手点指李天顺继续道:“可是自此人出现后,属下的一切念头就都断了。

    他凭什么就做了白虎堂堂主,凭什么就比我高出一头,凭什么圣女对他越来越好?”

    这些话时马明已是声泪俱下,却被杨天辰怒喝一声打断道:“住口,马明啊马明,亏你还说得出口。

    不错,当年老夫的确看中过你,不过那是我酒后的话不算数,再说你跟天顺能比吗?

    今天老夫就实话告诉你,老夫早已暗下决定,让灵儿嫁给天顺了。”

    杨天辰不愧为一教之主,立刻进行了及时止损。

    听到这话的杨灵儿从惊愕变成了惊喜,虽然自己想过,却没想到老爹竟在这种场合说了出来。

    看在这话的份上,就原谅你酒后乱讲了。

    李天顺的心也是一动,对这个有着先天残疾的小师妹,他实际上是又怜又爱。

    心下高兴的同时也暗道,怪不得马明会叛教,原来根儿在自己身上。

    回忆起来,平西王对自己的了解确是从拜了拜师以后开始的,看来从那时马明才成的二五仔。

    “啊……”马明绝望的叫了声。

    他知道大事不妙,虽然不明白王爷派来的人怎么变成了李天顺?

    可眼前的形势不容他多想,身形忽然一动,冲着杨灵儿就扑了过去。

    自己武功再高也高不过杨天辰和李天顺,跑是不可能了,但只要抓住杨天辰这个宝贝女儿,自己就有生还的机会。

    马明这一下快若闪电,以杨灵儿的武功本可以预防的,可小姑娘正沉浸在老爹要把自己嫁师兄中的喜悦中,没想到马明会袭击自己。

    杨天辰虽然有所提防,却没想到闺女这么不小心,一时竟然来不及救。

    赵武平离着远,也来不及反应,等他们回过神时,马明已是到了杨灵儿身前。

    就在马明的手刚碰到杨灵儿的手,准备扣住她的脉门时,突然听到“砰”得一声闷响。

    马明发出一声凄叫,身子一软,双手抱膝倒在地上。

    杨灵儿看到,他的左腿弯处已是血肉模糊,不远处的李天顺则举着火枪指向他。

    “畜生!”

    随着杨天辰一声怒吼,飞起一脚踢在马明的脑袋上。

    马明发出一声闷哼,眼睛一翻白,躺在地上没了动静。

    “你没事吧?”李天顺忙走到杨灵儿身边问道。

    “没~事。”杨灵儿红着脸摇摇头道。

    李先顺对她笑了笑,这才看向师父道:“您老没把他踢死吧?”

    杨天辰微微一笑:“放心,知道你要留活口,为师只是把他踢昏了。”

    李天顺蹲下身查看,发现马明的确昏了过去,便将他手脚捆了起来,让赵武平扛在肩头,悄悄返回城。

    ……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有了李天顺分田举措的鼓励,加宽护城河和巩固城墙基本完成,比原定计划提前了至少五天。

    对于天明教的教众,李天顺则把他们和三千守军分开管理,并让赵武平对他们进行了军训。

    这些人都是练武出身,经过短暂训练后,其战力要比普通军士强出许多。

    在这种上下一心,积极迎战的良好氛围里,李天顺召开了一次军事扩大会议。

    参加的人中,官方身份的有赵凌阁、赵武平、刘闯、吴全,庭洲城的一名统军的参将,还有那个刚进城时领着李天顺到衙门的军校。

    对这个军校,李天顺特意派人调查过,此人名叫刘琦,出身一个低级武官世家。

    以前在剿匪时立过些战功,对部下也很好,加上当初李天顺和他接触时发现还颇有责任感。

    于是破格把他从一名小校,提为了那名参将的副手,并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任务。

    那就是率领五百人马,在内地通往庭州的所有路口设卡,对身带信件的官员一律带到庭州,信件暂时没收。

    李天顺此举就是为了断绝平西王与内地的联系,把他变成聋子瞎子。

    狄杰说过,平西王与内阁首辅还有一些朝廷官员来往密切,不得不防。

    刘琦不负期望,将这件事做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天明教这边,参会的人有师父杨天辰、师妹杨灵儿、胡一翁、两位护法、三个堂主。

    值得一提的是,马明经过审讯虽然已经招供,但还是被杨天辰一掌震碎了天灵盖。

    按照李天顺的建议,杨天辰只将这件事告诉了两位护法、三个堂主和胡一翁,对外则宣称马副堂主出门办事了。

    会议一开始,李天顺首先跟大家宣布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那就是派去向敦煌借兵借粮的人回来了,他们的回信是粮草紧缺,兵马更不能外借。

    因为太子的信物不行,他们必须要看到兵部的手令才肯调兵。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赵凌阁惊愕的问。

    李天顺道:“就在一个时辰前。”

    杨天辰也问:“这怎么可能,太子的信他们都不信?”

    李天顺轻叹口气道:“师父,其实这也不怪敦煌刺史。

    他也是按朝廷的规定办,而且敦煌只有不到五千守军,粮草备得也不多。”

    其实李天顺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朝廷定的这些规矩真官僚,在和平时期还管用,但在战时就显得太过迟钝了。

    听到这些话,在场的其人也皆脸色一变,毕竟这是他们的一个指望。

    就见李天顺道:“虽然这件事我告诉了诸位,但对外还是要封锁消息,这是为了稳定军心。”

    “明白,明白……”众人皆点头应道。

    接下来,李天顺就将探听到的叛军和突厥人的情况整理出来,向众人进行了第一份敌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