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秦大罗马兀鲁思

    娘娘庙门口,有个教士已经在等待郭康。很快,就把他带到了大牧首的办公室。

    屋里,王大喇嘛戴着牧首的冠冕,拿着根拂尘,正指挥一个年轻人收拾东西。

    “福生阿罗诃天尊!”见郭康进来,王大喇嘛笑着问候道“郭公子满面红光,是遇上什么好事了?”

    “没什么,多练了会儿功而已。”郭康无视了这个景教色彩过于浓厚的问候,也忍住没去问王大喇嘛到底从哪学的,只是摆摆手“王师傅找我,是有什么事情么?”

    “皇上让脱欢台吉负责起草国书,不过我看他几个,实在是不太行。我自己的文化水平你也知道,光是着急,帮不上什么忙。”王大喇嘛如实道“小将军是咱们这些人里最有文化、最熟悉大明朝的,我看还是你来吧。”

    “王师傅这可不妥。”郭康果断摇头,把这个麻烦事丢回去“与大明朝的贸易,乃是我罗马帝国的未来最有前景的财源,事关重大,所以才让太子亲自来主持。郭某一介外臣,怎么能擅自就插手这种事情呢?”

    “再说,国与国之间,形势太复杂,岂是一个没经验的小辈就能做得好的。”他又补充道“这也不是我不想帮忙,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呃。”王大喇嘛愣了下,无奈道“小将军心思缜密,考虑的确实周道。是老汉我太急了。”

    “哎呀——”王大喇嘛抖了抖拂尘,感慨道“以往和郭将军共事,都是直来直去惯了。现在看,或许是因为当时国家制度不完善,大家都不怎么讲究这些弯弯绕吧。”

    你们也就欺负我义父老实。我要是跟他一样,只怕得被你糊弄的白打工。郭康腹诽道。

    这老滑头明显是想倚老卖老,拿义父压他。不过郭康也早有准备。

    “孔圣人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郭氏乃中原望族之后,父辈时条件有限,只能事急从权。如今国家制度已立,当然要恪守规程。”郭康拱拱手,不慌不忙地回答“此事还是辛苦王师傅了。”

    王大喇嘛显然没有孔老夫子资格老,被他这么一说,一时接不上话来。

    “哎!你这小子,不像你干爹,倒是像你干妈。”王大喇嘛把拂尘往桌上一丢,无奈地说“老汉我这次理亏,但我是真没办法了。看在你脱欢安答的份上,你就去帮个忙吧?”

    “哦,正好,我这里有几个关于你家的案子。”他想了想,又提出“我帮你摆平,你也帮我个忙,行么?要是脱欢那边写不好,大汗周围又得有人嚼舌根,说老汉我没本事,连辅佐台吉都做不好,做不得这大牧首了。”

    郭康和王大喇嘛也打过多次交道,也见过义母和他的交涉。这老神棍虽然一向脸皮厚,但说到这份上,基本就不会乱扯了。

    王大喇嘛作为牧首,除了负责宗教事务,还有一个主要工作,是探查和收集属下各教区送来的情报。

    尤其在大都这种地方,外国使节、商人来往频繁,汗国各地的贵族们也经常于此汇聚,城里的希腊人又是出了名的造反小能手,不尽量盯着些,实在难以安心。而教会自成一派,有一套自己的打听消息的路子。所以,在这方面能提供不少帮助。

    城里有一些细碎消息,就是王大喇嘛这边收集起来的。郭康甚至怀疑,古时候的罗马皇帝们让心腹宦官当牧首,可能也是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是大事,王大喇嘛应该早就报给汗廷,至少也应该直接告知他义父义母。找他来,应该也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

    相应地,让他给脱欢帮的忙,应该也不是太大的难题,可能真的如他所说,单纯只是王大喇嘛和脱欢两人,文化水平不太够而已。

    思索片刻,他决定还是试探下。

    “我哪有义母聪明,只是明白些大道理而已。”郭康先摆明态度,随后问道“这次又是出了什么事啊?”

    “还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事。”王大喇嘛见他乐意回应,也松了口气。他转头招呼里间,一个正在梯子上忙活的年轻人“吴翰,把收缴的东西拿来。”

    吴翰闻言,从靠着书架的梯子上爬下来,走到桌子前,取出几本册子。递给郭康的时候,还顺带向他行礼致意。

    他身形矫健,手上有几处明显的老茧,显然是常年用兵器留下的。郭康想了想,好像最近在父亲的幕府里,见过此人一眼。

    义父郭大侠的幕府,每年都要招募大量有才干的年轻人,其中表现优秀的,就推举到汗廷担任文书、侍卫,充当预备官员。入主大都之前,汗国的汉世侯们就开始这样进行人才准备了。激烈的“安答战争”之后,更是成了一条重要的选拔渠道。

    吴翰可能就是郭氏招揽和举荐的人才之一,认识郭康,也不足为怪。

    “这东西越来越多了。”两人打招呼间,王大喇嘛在旁边评论道“希腊人学印刷,比咱们想的还快啊。”

    “又是那种……不堪入目的东西?”郭康问。

    希腊人,印刷品,和郭氏相关——他不翻开册子,都知道里面会是些什么内容。

    如王大喇嘛所言,印刷这东西传过来没多久。希腊人从东方来客手里,学会了这技术,然而却不干正事。现在最流行的印刷品,就是当地作家写的春宫文章。

    当然,要是只是这种程度,他倒不好说什么。王大喇嘛也说过,在汉地的城市里,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文化,什么时代,读者们最喜欢、卖起来最赚钱的,似乎永远都是这个类别。

    真正麻烦的是,他家的人,经常在书里作为重要角色出没。

    虽然是收养的孩子,甚至来自另一个时空,但这些年,郭氏夫妇对他视同己出,郭康对此也十分感激。这么看来,这些希腊人捣鼓的玩意儿,就很是烦人。

    他叹着气,翻开其中一本。

    果然,没几眼,又看到了熟悉的角色。

    ——义父郭大侠面容雄武,身材健硕,而且英雄事迹广为流传,是希腊人最喜欢的那种**故事人物,天天被他们拿去,和各具特色的男主角们打情骂俏。

    郭康想了半天,决定还是不给家里其他人说了,尤其不能让义母和大姐知道。但怎么摆平这件事,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那王师傅觉得,这事该怎么处理?”他问道。

    “你觉得呢?”王大喇嘛卖了个关子,转头问吴翰。

    “我觉得……找个机会,教训他们一顿?”吴翰没想到自己也要回答,愣了下,回答。

    “希腊市民要是怕教训,就不会到现在还有人被我们逮到了。”王大喇嘛摇头道“这帮人连皇帝都不怕,早就不是一般的刁民了,肯定管不住的。”

    “那,怎么办?”吴翰明显没有准备,傻眼地说。

    “我们教会是干什么的?”王大喇嘛问。

    “放羊的!”吴翰站直身,大声说道。

    “叫代主牧羊。”王大喇嘛很是不满,抄起拂尘抽了他一下“你到底学没学,怎么这种专业词汇还能弄错啊……”

    “记住,我们是要引导信仰的!”他重申道“这欧罗巴之地,都是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民间印刷的书籍,也都多少涉及到了宗教。我们教会需要对这些宗教作品加以审核,以免异端思想流传,蛊惑信徒们。现在明白了吧?”

    “明白了明白了。还是王师傅高明。”吴翰虽然脸上写满疑惑,但还是赶紧点头。

    王大喇嘛至少对这个态度还算受用,没继续追究。他扶了扶牧首的大帽子,又一抖拂尘,招呼郭康跟着他一起离开。

    “王师傅,这能有效果么?”郭康还是有些不放心。

    一方面,要考虑到希腊市民的刁民程度,另一方面,教会的效率也十分值得怀疑。这套制度袭承自东罗马,而东罗马在当今泰西,属于文明程度非常高的那种类型——它已经有了官僚制的形态。

    而代价是,官僚制的缺点,它也一个都不少。

    王大喇嘛的教令不见得受希腊教士们欢迎,很可能在无穷无尽的公文和循环往复的指令中迟迟不能落地,到时候他义父的小册子都连载完了,也未必能管得住。

    “老汉自有妙计,公子不必多虑。”王大喇嘛倒是很有信心“脱欢台吉那边,就烦劳你照应下了。”

    脱欢是郭康的老熟人,也是这罗马汗国皇帝陛下目前唯一的嫡子。皇后迟迟才生了这么一个儿子,让他从小就很受老爹喜爱,天天带在身边。

    然而随后,老爹意识到,跟着自己和军中那帮大老粗东奔西跑,似乎不太利于孩子成长。所以这几年,脱欢又被他爹丢到娘娘庙旁的图书馆里,开始跟着大家上学了。

    他的书房,就在那座建筑的二楼。王大喇嘛和郭康轻车熟路,来到了这间宽敞的房前。

    门口站岗的,是两个轮班的塞尔维亚侍从,看装束,是怯薛军的小军官,编制上属于赫赫有名的质子军。

    当然,这个时候,按基督教历,已经是15世纪了,全世界都没有真正的怯薛了。他们虽然还还挂个名号,但也只剩个头衔而已,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能上战场的精锐部队了。质子们也就是当当随从,干点杂活而已。

    理论上,只有大汗的近卫军叫怯薛,但最后一个有正经怯薛军的,已经是很久之前的蒙哥汗了。

    蒙哥汗稀里糊涂地死在东方的战场,他的二弟忽必烈自立为大汗。但很多蒙古贵族认为,蒙哥的幼弟阿里不哥才是正统的继承人。结果,原本被忽必烈调遣的怯薛军,趁着送灵的机会,竟然全都逃走,跑去投奔阿里不哥了。

    虽然忽必烈借助汉军消灭了阿里不哥,但成吉思汗时代传承下来的怯薛,也跟着打没了。最后,汉世侯们一人出了点兵,凑出一支武卫军给他,元朝于是有了新的近卫军。

    而原本的怯薛,虽然名义上被重建,但已经失去了战争职能,只是在宫里打杂,和太监抢工作,主要职能是给勋贵子弟们混资历用。

    罗马的怯薛,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紫帐汗廷是野路子出来的,成为帝国之后,为了面子,才组建了这支军队。但里面也可想而知,基本都是些……勤务人员。

    而且,除了大都,还有草原上的领地和宫殿,所以罗马怯薛的任务,反倒更繁杂了。

    后来,有个旅行到这儿的法国人提了个靠谱的建议。按他的设想,怯薛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大都新招募的,主要是城里人,负责站岗执勤、打扫卫生、做饭、端茶倒水,叫青年怯薛军;另一部分是原来就在草原领地上的,主要是草原牧民,负责给大汗放羊,叫老怯薛军。

    双方各司其职,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怯薛的纯度,大大提升了。

    像这两个站岗的,就属于典型的青年怯薛军,就是不知道是谁家的子弟。

    他俩向屋里通报了一声,就打开门,请王大喇嘛和郭康进去。

    郭康刚进门,一个高大的身影就猛地朝他扑过来,大声喊道“我的好安答!我可想死你了!”

    他费了好大力气,才把热情过度的脱欢推到一边。

    屋里还有个小男孩,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边,有些尴尬地看着他们。

    “哦,这是我表弟,巴列奥略家的君士坦丁。我娘说他也到了年纪了,可以跟我们一起上学。”脱欢反应过来,对郭康介绍道。

    “啊……你好……”郭康还没回过神,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又转头问脱欢“你到底遇到什么事了?搞的这么激动。”

    “那国书,我们几个写起来,真的是有点困难啊。”脱欢无奈地说“父汗让我换个大明汗廷喜欢的写法,跟人家拉拉关系,但我哪里会这些,只能到处找人帮忙了。”

    “你找我,也得考虑下我会不会,毕竟我知道的都是来源不怎么靠谱的段子,没法确信的。”郭康抱怨了一句“算了,我尽力帮帮忙吧。让我看看你现在写的怎么样了……”

    书桌旁,坐着个同样正在抓耳挠腮的年轻人,面前还铺着稿纸。他见状,就把稿纸转过来,给郭康看。只见写着“大秦大罗马兀鲁思摆赛汗,致敦塔兀鲁思朱天平合罕。”

    后面没了。

    “你这哪是有点困难,这不是完全就没写么!”郭康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