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办酒席还能挣钱?
陈毅轩带着自己的媳妇儿子和闺女,已经走到了丈人家。
他老丈人和丈母娘,见他们赶着驴车来了,就赶紧带着自己的儿子孙子们出门迎接。
“哎呦,你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陈毅轩听了,就把驴车上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在周边乡亲们震惊下,陈毅轩笑着说道:“爹娘~,这些东西都是你们闺女自己亲手做的。不值几个钱。”
陈毅轩的丈母娘是个实在性子。
听到这话,她反驳道:“你胡说什么?这么多东西,怎么可能不值钱?”
“……这里咋有这么多蛋啊?还有这什么?咋闻着香喷喷的?还有这个?”
看见眼前一大堆的吃食,全都是自家不认识的,陈飞燕的娘就惊异起来。
陈飞燕笑着解释道:“娘~,这些东西全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这是我做的咸鸭蛋,咸鸡蛋咸鹅蛋。全部都是用盐腌出来的。这个是高粱粑粑,里面放了红枣。煮着吃,蒸着吃,油炸着吃,烤着吃都好吃。”
“这是我们家种的一些小菜。还有这边十多斤,全都是我自己做的腌菜。”
陈飞燕的哥哥们的老婆儿子,见她来一次送这么多东西,他们个个都笑意盈盈的。
他们就觉得,陈飞燕真是个好女儿。
果然有福气。
长本事了,都能自己琢磨出这么多好东西了。
又看到女儿女婿还送了不少的草鞋草帘子,还有一些麻布,陈飞燕的爹娘脸上,笑成了稀巴烂。
他们已经彻底认识到了,女儿女婿是过上好日子了。
他们再也不用为闺女和女婿担心了。
古代乡下人办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九十大寿,百岁宴,都是相当隆重的。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能平平安安活到这个岁数的人,那都是有福气的。
实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
这人啊,无病无灾活到七十岁,真的不多。
陈飞燕的爹今年六十,他头发都白完了,肩背也弯了。
虽然还是能够做重体力活,可他心里隐隐的有了那种想法。
他觉得自己要是能活到七十岁,那绝对是仙人保佑了。
如今趁着儿女孙儿们都在,他六十大寿得好好整整,热闹热闹。
他早就知道自己闺女做饭,远近闻名。
陈家村的人都在说,她最会吃。
于是,他看着陈飞燕道:“闺女,你给我们送来这么多好东西,我们都不会做!”
“你是知道咱们的,咱们不是用水煮,就是用砂锅蒸。根本就做不出你想要的那种滋味来。要不,明儿个办席面的时候,你帮帮咱们?”
陈飞燕笑着点头道:“行啊!”
“不过,有些东西今天晚上就可以准备了!”
陈飞燕陈毅轩开始用水泡黄豆,泡高粱。
太阳下山了,他们一家四口就在陈飞燕爹家睡了一晚。
早上天没亮,陈飞燕陈毅轩就跟着她娘家的人,一起起床了。
洗菜,切菜,炒菜,陈飞燕做的特别的顺手。
不一会儿,几锅香喷喷的大锅菜就出炉了。
陈飞燕做的菜,油盐都有。
她也特别的舍得放。
高粱粑粑被她用油炸的金黄金黄的,焦焦脆脆,特别的好吃。
陈毅轩就爱吃她油炸的高粱粑粑。
陈飞燕带过来的红色辣椒油泡的豆腐乳,和油炸过的臭豆腐,来吃席面的乡里相亲们,竟然都觉得好吃。
每张桌子上都摆了12道大菜。
荤菜和油汪汪的菜,占绝大多数。
但凡是来他们家吃席的宾客们,都拿着筷子抢着吃。
“不错,这味道真不错!他们家的手艺真的绝了!”
“我们家怎么就没有养出手艺这么好的媳妇呢?”
很快,每一张桌子都围着的那二三十个人,就把桌子上的菜全部吃了个干干净净。
碗里、盘子里、砂锅里的那一点油、那点汤,全被他们舔得干干净净了。
一时之间,宾主尽欢。
来吃酒席的乡亲们个个都举着大拇指,对着陈飞燕的爹说道:“了不得呀,真了不得!你们家这个闺女真就没白养,命好,福气大。嫁了个有本事的读书人不说,她还这么的能干。我要是能养个你家这样的闺女就好了……”
陈飞燕的爹都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
活到这个岁数,他有啥看不开的?
别人对他的恭维,他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头去。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家搞得好,自己的女婿有出息了,别人才会拍他的马屁,都想从他身上占点便宜。
……
把那些乡里乡亲们都送回家去之后,陈飞燕的娘就迫不及待地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头,开始一枚一枚的数铜板。
她心里明白,自己的老头子办这场酒席,一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二是为了挣点钱。
要是办酒席不挣钱的话,乡里乡亲为什么都要争先恐后的办酒席?
她连着数了三遍,很快,她就确定了,这次她家收了二千三百二十文。
足足有二两多银子。
当着自己女儿女婿的面,她都忍不住的对着自己的丈夫,还有儿子媳妇们说了。
“要是咱们家天天办酒席就好了!”
“天天办酒席,就天天有的挣!”
“抛开今天的这些饭钱菜钱,我们家足足挣了一两多银子。”
陈飞燕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的说了。
“娘~,咱们可不能总搞这些。要不然,吃相太难看了。时间长了,别人都不愿意搭理咱们家的。”
“这人情往来嘛,还是要恰到好处。”
陈毅轩听到这话,也点了点头。
“咱们偶尔整一回就行,整多了真不行。”
……
陈毅轩陈飞燕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又在陈飞燕爹娘家睡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大清早,他们一家四口人就赶着驴车回家了。
坐在车里的陈飞燕,心里还在想,这古代的娱乐生活真的太匮乏了。
也难怪古代的一些读书学子们,平日里只能吟诗作对,要不就是游览名胜古迹。
就像她曾经背诵的那一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样,到处爬山了。
陈飞燕想到爬山,就下意识的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一双小脚。
这双小脚注定她这辈子无法亲自登山了。
他老丈人和丈母娘,见他们赶着驴车来了,就赶紧带着自己的儿子孙子们出门迎接。
“哎呦,你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陈毅轩听了,就把驴车上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在周边乡亲们震惊下,陈毅轩笑着说道:“爹娘~,这些东西都是你们闺女自己亲手做的。不值几个钱。”
陈毅轩的丈母娘是个实在性子。
听到这话,她反驳道:“你胡说什么?这么多东西,怎么可能不值钱?”
“……这里咋有这么多蛋啊?还有这什么?咋闻着香喷喷的?还有这个?”
看见眼前一大堆的吃食,全都是自家不认识的,陈飞燕的娘就惊异起来。
陈飞燕笑着解释道:“娘~,这些东西全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这是我做的咸鸭蛋,咸鸡蛋咸鹅蛋。全部都是用盐腌出来的。这个是高粱粑粑,里面放了红枣。煮着吃,蒸着吃,油炸着吃,烤着吃都好吃。”
“这是我们家种的一些小菜。还有这边十多斤,全都是我自己做的腌菜。”
陈飞燕的哥哥们的老婆儿子,见她来一次送这么多东西,他们个个都笑意盈盈的。
他们就觉得,陈飞燕真是个好女儿。
果然有福气。
长本事了,都能自己琢磨出这么多好东西了。
又看到女儿女婿还送了不少的草鞋草帘子,还有一些麻布,陈飞燕的爹娘脸上,笑成了稀巴烂。
他们已经彻底认识到了,女儿女婿是过上好日子了。
他们再也不用为闺女和女婿担心了。
古代乡下人办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九十大寿,百岁宴,都是相当隆重的。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能平平安安活到这个岁数的人,那都是有福气的。
实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
这人啊,无病无灾活到七十岁,真的不多。
陈飞燕的爹今年六十,他头发都白完了,肩背也弯了。
虽然还是能够做重体力活,可他心里隐隐的有了那种想法。
他觉得自己要是能活到七十岁,那绝对是仙人保佑了。
如今趁着儿女孙儿们都在,他六十大寿得好好整整,热闹热闹。
他早就知道自己闺女做饭,远近闻名。
陈家村的人都在说,她最会吃。
于是,他看着陈飞燕道:“闺女,你给我们送来这么多好东西,我们都不会做!”
“你是知道咱们的,咱们不是用水煮,就是用砂锅蒸。根本就做不出你想要的那种滋味来。要不,明儿个办席面的时候,你帮帮咱们?”
陈飞燕笑着点头道:“行啊!”
“不过,有些东西今天晚上就可以准备了!”
陈飞燕陈毅轩开始用水泡黄豆,泡高粱。
太阳下山了,他们一家四口就在陈飞燕爹家睡了一晚。
早上天没亮,陈飞燕陈毅轩就跟着她娘家的人,一起起床了。
洗菜,切菜,炒菜,陈飞燕做的特别的顺手。
不一会儿,几锅香喷喷的大锅菜就出炉了。
陈飞燕做的菜,油盐都有。
她也特别的舍得放。
高粱粑粑被她用油炸的金黄金黄的,焦焦脆脆,特别的好吃。
陈毅轩就爱吃她油炸的高粱粑粑。
陈飞燕带过来的红色辣椒油泡的豆腐乳,和油炸过的臭豆腐,来吃席面的乡里相亲们,竟然都觉得好吃。
每张桌子上都摆了12道大菜。
荤菜和油汪汪的菜,占绝大多数。
但凡是来他们家吃席的宾客们,都拿着筷子抢着吃。
“不错,这味道真不错!他们家的手艺真的绝了!”
“我们家怎么就没有养出手艺这么好的媳妇呢?”
很快,每一张桌子都围着的那二三十个人,就把桌子上的菜全部吃了个干干净净。
碗里、盘子里、砂锅里的那一点油、那点汤,全被他们舔得干干净净了。
一时之间,宾主尽欢。
来吃酒席的乡亲们个个都举着大拇指,对着陈飞燕的爹说道:“了不得呀,真了不得!你们家这个闺女真就没白养,命好,福气大。嫁了个有本事的读书人不说,她还这么的能干。我要是能养个你家这样的闺女就好了……”
陈飞燕的爹都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
活到这个岁数,他有啥看不开的?
别人对他的恭维,他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头去。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家搞得好,自己的女婿有出息了,别人才会拍他的马屁,都想从他身上占点便宜。
……
把那些乡里乡亲们都送回家去之后,陈飞燕的娘就迫不及待地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头,开始一枚一枚的数铜板。
她心里明白,自己的老头子办这场酒席,一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二是为了挣点钱。
要是办酒席不挣钱的话,乡里乡亲为什么都要争先恐后的办酒席?
她连着数了三遍,很快,她就确定了,这次她家收了二千三百二十文。
足足有二两多银子。
当着自己女儿女婿的面,她都忍不住的对着自己的丈夫,还有儿子媳妇们说了。
“要是咱们家天天办酒席就好了!”
“天天办酒席,就天天有的挣!”
“抛开今天的这些饭钱菜钱,我们家足足挣了一两多银子。”
陈飞燕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的说了。
“娘~,咱们可不能总搞这些。要不然,吃相太难看了。时间长了,别人都不愿意搭理咱们家的。”
“这人情往来嘛,还是要恰到好处。”
陈毅轩听到这话,也点了点头。
“咱们偶尔整一回就行,整多了真不行。”
……
陈毅轩陈飞燕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又在陈飞燕爹娘家睡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大清早,他们一家四口人就赶着驴车回家了。
坐在车里的陈飞燕,心里还在想,这古代的娱乐生活真的太匮乏了。
也难怪古代的一些读书学子们,平日里只能吟诗作对,要不就是游览名胜古迹。
就像她曾经背诵的那一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样,到处爬山了。
陈飞燕想到爬山,就下意识的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一双小脚。
这双小脚注定她这辈子无法亲自登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