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虎将雄风

    随后,赵云让张辽、张郃、高览和太史慈一起,各率三万兵马,包围攻打中山郡治所卢奴,收复中山郡全郡。

    他留在关隘,安抚黄忠老将军。

    黄忠心伤,因为被刘备算计了。

    而且,也因为关羽忽然翻脸下狠手。黄忠老将军差点因此丢了性命。

    在众虎将率部的攻伐下,仅三天,便夺取中山郡全郡。

    但冀州还有巨鹿郡、清河郡、赵国、广平国、河间国等等这些地方还没拿下。

    夺卢奴之后,赵云率部进驻。

    荀彧和魏延、戏志才、程昱等文武也来到了卢奴。

    他们先后进入了赵云的征东将军府。

    戏志才笑言:“文若,戏某的常山郡太守之职,可否卸任乎”

    程昱也笑言:“文若,程某的新邯郸太守之职,可否卸任乎”

    哈哈哈哈!

    众文武大笑起来。

    郭嘉、戏志才、程昱都是大才,志在朝廷任职,志在帮雄主谋夺天下。

    让他们兼任郡太守之职,确实是委屈了他们。

    但就眼前而言,雒阳朝廷新夺取的州郡,若没有这些大才主持,又不行。

    新招贤才,只能暂作县令或作县级主薄,历经一番之后,方能大任及重用。

    而随着雒阳朝廷辖区越来越大,李白、荀彧需要身边的文才也越来越多,人才不够用。

    武将打天下,但是,治理州郡县,需要文臣。

    而且,李白也不想让武将兼任州刺史、郡太守和县令。

    他怕这些武将兼任地方主官之后,会有叛乱之心。

    汉末天下大乱,原因颇多。

    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此前很多州牧、刺史、郡守甚至县令拥兵自重。

    荀彧含笑说:“可以。此前,诸公打常山郡、中山郡。袁谭借机攻击青州,夺取了不少地盘。

    明天,孔融来投,他被袁谭打怕了。此人有才,可任新邯郸太守。”

    程昱捋须说:“以孔文举大才,应到朝廷任职才好。目前,朝廷甚缺大臣。丞相和文若皆很辛苦。应荐文举到朝廷任职。”

    荀彧含笑说:“文举是大才,但他嘴犟,喜欢与人强辩,难以处理好各方关系。

    我等与丞相,哪有闲功夫与他犟嘴”

    哈哈哈哈!

    众文武大笑起来。

    荀彧又说:“舍弟荀谌,已脱离袁贼,并已来投,可任常山郡太守。

    至于中山郡,则仍须仲德兄暂兼太守之职。

    这里靠近青州和平原国,没有仲德强力推行建安之治和屯田制,难以抚平百姓在战乱中的创伤。

    若百姓不服,诸公要拿下青州和平原国,将会极难。”

    戏志才喜道:“那就辛苦仲德了。”

    哈哈哈哈!

    众文武又大笑起来。

    程昱欠欠身,随即领些兵卒,找来城武。

    他极速完善吏治,推行“建安之治”各项新举措和屯田制。

    他铁腕习惯了,雷厉风行习惯了。

    他处理任何事务都是极快的。

    他身长九尺三,体力精力甚好,夙夜在公。

    赵云也召集众将,探讨如何拿下巨鹿郡。

    戏志才说:“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赵云接口说:“此乃三十六计中声东击西之计也!

    戏公好计,妙计!我等围攻巨鹿,声势浩大些,让平原国的袁谭以为我们在打巨鹿。

    袁谭必定会继续攻打青州,以拓展他的地盘。

    不然,他的生存空间就过于狭小。

    袁贼雄心,志在天下,必不甘心我等攻略其地盘。

    但我等却忽然集中兵力,忽然猛攻清河郡,拿下整个清河。”

    戏志才捋须点了点头,很欣赏赵云的悟性和智勇。

    黄忠、魏延激动不已。

    他们能感觉到这个雒阳朝廷可一统天下。

    学成文武功,献与帝王家。

    若能助雒阳朝廷一统天下,早日结束战乱,免百姓于水火之中,黄忠和魏延也不枉此生了。

    于是,黄忠和魏延请战,主动要求率部包围巨鹿。

    赵云同意,遂拿令箭给黄忠,并嘱咐魏延要主动承担冲锋之责,保护好汉升老将军安全。

    黄忠但听此言,却发怒说:“某率三万兵即可,若拿不下巨鹿,老夫提头来见。”

    赵云严肃地说:“军中无戏言。”

    黄忠随即立军令状,然后与魏延率部而去。

    原本赵云只是派军包围巨鹿,但现在变成黄忠率部夺取巨鹿了。

    戏志才捋须说:“劝将不如激将也!”

    哈哈哈哈!

    众文武捧腹大笑起来。

    赵云令张辽、魏越率水师出海,趁中原大战之时,世人目光盯着冀州,盯着雒阳朝廷与袁绍大战、盯着曹操与吕布大战,由张辽率水师穿过无战区,到东海择域驻守,集训水师,打造船舰或是夺取海盗船舰,筹造巨舰。

    他让张辽伺机夺取渤海郡、北海郡。

    他又令太史慈率部步骑一万,护送足够钱粮给张辽、魏越。

    并任命太史慈为步兵校尉。

    他让太史慈送完钱粮之后,回师截击袁氏兄弟,或袭取袁氏兄弟所辖郡县,凡事可自作主张,但须严明军纪,不得扰民,必须严守“四不得”、“三相”。

    太史慈大喜,拜谢赵云提携之恩。

    他欢天喜地的领兵而去。

    他没想到自己刚投雒阳朝廷,便获得了独挡一面的机会。

    他当真激动不已。

    他走出赵云的中军大帐,已是满脸泪水。

    赵云又令张郃、高览率部歇息三天,宰砍死马、伤马,犒劳三军,但不得饮酒,须严明军纪,三天后拿下清河郡。张郃、高览也激动而去,均是眼噙热泪。

    荀彧也去处理公务了。

    戏志才遂摒退左右。

    他对赵云说起自己奉命寻找甄洛一事。

    赵云知道戏志才所说的奉命一事,肯定是奉丞相李白之命。

    但其睿智,不想理朝政之事,没有答话。

    他深知,自古朝政之争,涉及九族性命。

    自己署理好军务,建立巨功便可,能发挥自己军事才华便可。

    但戏志才还有深意,并让人传甄洛来见。

    甄洛生于3年(光和五年)。

    她此时才十一岁。

    但她天生美人胚,姿颜绝伦。

    此时,她走进中军帐来,彬彬有礼,拜见赵云,并无须戏志才指点。

    赵云仅视她一眼,便不敢小觑,遂亲自扶起她,请她落座于戏志才身旁。

    戏志才侧身指着甄洛对赵云说,戏某已奉丞相之命,收甄洛为义女,请子龙将军派些可信可靠的兵马,对戏某之女严加保护,并让她随军学些军旅常识,有大战时,可让她观战。

    赵云愕然,但为人稳重,却不敢多问为何。

    戏志才又说,据传甄洛此前每天晚上睡觉时,其家里人常看见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的人。

    大家对此都很奇怪。

    她三岁时,其父上蔡令甄逸去世,她哭的非常伤心。

    之后,相士刘良为甄洛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

    刘良指着甄氏说:“此女贵不可言。”

    因此,甄洛从小到大,都没人敢戏弄她。

    她八岁时,院子外有人耍杂技。

    其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没去。

    几个姐姐奇怪的问她为何不去看

    甄洛答道:“看书岂不更好”

    她很喜欢读书。

    她九岁时,看过的字文,都能明其意。

    她多次用其兄长的笔砚写字。

    其兄甄俨就对她说:“汝该学练女工。终日读书,汝想当女博士”

    甄洛答道:“据说古时,凡贤惠女子,都学前人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如何借鉴”

    甄俨无言以对。

    天下大乱,灾荒连年。

    百姓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换取粮食。

    当时甄家存大量谷物,趁机收购很多金银宝物。

    甄洛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因财丧身之事甚多。

    眼下,百姓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中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惠及众人,方为上等德行。”

    其家人感觉她言之有理,于是将家中存粮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赵云闻言,大为叹服,遂躬身向甄洛道谢。

    他明言甄洛此前之事,给他上了生动一课。

    甄洛急起身,又欠欠身还礼。

    赵云遂传家将赵建进来。

    他让赵建从军中挑可信可靠虎卫五百人,保护甄洛一家,并即到城中,挑选穷困之女,服侍甄洛。

    戏志才让甄洛随赵建去挑选虎卫及家仆。

    待众人走后,赵云忍不住好奇,低声问戏志才:“戏公,丞相为何对此女如此上心

    莫非待此女长大,丞相要纳其为妾但以文姬之才,岂甘心丞相妻妾成群”

    戏志才含笑说:“子龙,切勿多心。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

    但太白丞相非常人也!

    其心志在一统天下,非无心多纳妾。

    甄洛一事,乃是丞相为陛下储妃。”

    赵云瞪圆眼珠,惊叫道:“可当今陛下方才三岁!”

    戏志才捋须说道:“女大三,抱金砖。甄洛有才,姿美若仙,长相有福。

    肥水不流外人田。

    仲康之羽林卫在宫中监测到,皇太后唐氏有异心,常教陛下于背后谩骂丞相。

    所以,陛下必须得有才有貌之女相伴。

    不然,陛下心态被让唐氏扭曲,将来会与丞相闹极大矛盾,甚至刀兵相见。

    届时,天下又将大乱。

    待甄洛观战月余,学些军旅,子龙拿下清河郡后,便可派人将甄洛送往京都,侍奉陛下。

    以甄洛之才,来教陛下,方可让陛下成为千古一帝。

    待陛下成人,再与甄洛正式成婚。

    现时,丞相让陛下纳甄洛为妾

    后宫之事,若有不慎,亦乱天下。

    太皇太后何氏,便是乱天下之人。

    不过,丞相胸怀宽广,志在天下一统,并无责怪何氏。

    丞相反而处处捍护何氏,方有大权在握,雄视天下之举。

    所以,丞相觅甄洛并立她为陛下之妾,乃圣明之极,睿智之极。

    丞相目光深远,宏大至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