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优势在我”

    “他跟卡兰尼克有仇吗,这么执着地去踩那个洋鬼子?”

    程惟其实也觉得卡兰尼克于公于私都非常讨厌,不过至少没有在公开场合直接怼过对方。

    林一那个家伙不知道吃了什么枪药,明明对于其他同行都可以做到表面的和气,似乎对卡兰尼克格外“情有独钟”。

    在这件事情上,柳清显然有不同的理解:“他不敢跟我们都都快都比较,所以只好逮着uber炒作而已。”

    “不过这样说起来,至少他对于双方现在的差距都是心知肚明的,那就是都都快都这一轮融资的额度一定会超过他。”

    林一跟程惟有一点还是很有默契的。

    那就是尽管uber和卡兰尼克来势汹汹看着吓人,但其实他们都只把彼此当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

    而柳清说这个话也是掷地有声的,如果说之前她只能通过各种间接的消息来揣测万里出行的融资进展,一旦公开之后就等于是明牌了。

    优势在我。

    “我之前一直在关注万里出行那边的情况,因为有很多投资人双方是重合的,都是先见完他们然后再见我们,可以说是虎口夺食。”

    “我比较担心的是熊厂的李罗宾,突然像那次给了1亿美元一样,发疯似的不管不顾,但现在看起来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据我打听到的情况,这1亿美元里面熊厂大概出了一半,支持力度虽然不算小,但是我们身后可是有着鹅厂和a厂两家大厂,熊厂独木难支。”

    柳清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一局,我们赢定了。”

    程惟并没有怀疑她的话,自从柳清来了之后都都在融资上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包括合并快都的事情,这也是他邀请柳清的直接原因。

    为此他也付出了足够的代价。

    柳清进入都都的时机已经不能算是创始人了,但却越过了资历更早的cto张搏等人,成为仅次于程惟本人的第二大个人股东。

    “我们能比万里出行融资高出多少?”

    柳清自信地回答:“具体的金额还要等全部投资人谈完之后才能确定,但是高过他们是100%的。”

    “我会争取在金额上拉开差距,这样一来其他投资人看到我们的优势,也不会允许万里出行再做出什么无谓的抵抗,很可能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程惟当然也希望看到这个结果,不过还是提醒道:“万里出行的融资轮次比我们少,林一还是牢牢把握着公司的控制权的。”

    “按照我上次跟他私下沟通的情况来看,林一这个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很可能要把这笔钱花完才能罢休。”

    这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过后,林一个人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到不足40%,已经丧失了简单多数。

    不过即使不考虑每个融资轮次发行的股份在投票权上的差异,林一加上师姐等人的整个管理团队持股比例也仍然高于1%这个门槛。

    在这一点上,程惟是不能比的。

    柳清考虑问题的角度跟程惟不一样,在她看来林一是什么样的性格根本无关紧要,因为如果这个年轻人看不清形势的话,投资人会教他做人的。

    就算林一凭借着公司的控制权能够固执己见到把这笔1亿美元的钱花光,但是跟投资人的关系搞僵之后,万里出行还能有什么未来呢?

    如果说有什么可惜的话,就是因为这种愚蠢的坚持双方的投资人也许会多浪费0亿美元。

    好像也不算很浪费?

    因为除了他们两家之外,市场上还有uber的存在,即使他们能够握手言和,跟uber的竞争投入也是少不了的。

    “whatever.”

    柳清语气肯定地说道:“这场游戏快要结束了。”

    ……

    跟上一轮融资一样,都都的完成时间比万里出行要晚一些,一直到7月份才正式对外公布。

    不过这一次都都就没有屈居在万里出行之下了,反而爆出了一个核弹级别的大新闻。

    柳清代表合并之后都都快都宣布,两家公司的业务整合之后得到了投资人的高度认可,本轮融资规模达到了极其惊人的4亿美元。

    这不仅创下了国内独角兽的融资纪录,而且很可能是本年度全球最大的未上市公司单笔融资。

    这么好的素材,当然要大书特书。

    一时之间,所有的科技版、财经版媒体都用大幅专题报道讲述了都都发家至今的故事,其待遇之隆重还超过此前的万里出行。

    “都都其实耍了一个小花招,他们并没有公布这一轮的投后估值,只宣布了融资金额是4亿美元。”

    “光从这一点看,他们的融资金额是我们的两倍,其差距几乎达到了合并之前都都和快都的差距,给外人的印象就是万里出行已经掉队严重。”

    “我们真的有这么惨吗?”

    “根据我们自己的市场统计,都都跟快都合并之后无非是完成双方的业务整合而已,并不会凭空生出来什么。”

    “相反其实双方有很多岗位都是重合的,只是出于程惟不能裁员的承诺,所以把整个团队搞得很臃肿,他们在成本方面是比我们搞出很多的。”

    “说回融资的事儿,根据我们的观察都都打车这一轮的投后大概在10亿美元左右,他们能拿到4亿美元基本上算顶格融资了,也就是把市面上能够拿到的钱全都扫了一遍。”

    “当然必须要承认,这一轮融资过后是对方的优势继续放大了,很多投资人在双方之间选择了他们。”

    “但也不代表我们完全没有机会,我们至少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

    “在013年万里出行刚刚上线的时候,甚至直到年底我们拿到熊厂的1亿美元之后,又有谁能相信我们能在短时间内逆袭到行业第一呢?”

    林一这一次没有着重给自己的团队施加压力,而是难得地给他们加油打气,好消息是目前而言公司的军心还是稳定的。

    但是林一的心里没有那么轻松,他知道就算自己能够心志如铁,其他人恐怕未必能这么决绝了。

    在这种时候,他自然地望向了自己身边最可信赖的那位。

    师姐只是回以一个坚定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