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到陕北

    第二天一早,李奎勇在家人的送别下离开了北京,踏上了西去的火车。

    没想到刚到火车上,他就遇到了一个熟人。

    “宁钟,你也是去陕北插队?”

    “奎勇,难道你也是?”看到李奎勇他有些高兴。

    “是的,我也是去陕北。”

    “有你我这一路上可就不孤单了呀,我本来还觉得这次去说不定还能遇到钟跃民和郑桐,没想到还遇到了你。”

    “这就叫做缘分呀。”

    随后,李奎勇和其中一个哥们换了位置,坐到了宁钟的旁边聊了起来。

    其实,踏上西行的道路对李奎勇来说没什么,因为他已经对祖国的大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但是对宁钟则是一个大的挑战,在北京,他有朋友有关系,但到了陕北人生地不熟的,要是身边没个熟人,接下来的日子就比较难熬了。

    现在有了李奎勇,他则是安心多了。

    因为他知道,去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很有可能会分到一个村子,这算是惯例。

    随着火车驶出火车站,车上的年轻男女们开始成群的聊了起来,说起各自要去哪呀,是哪个学校的呀,住在什么地方呀,要是有相关的话题,能直接聊一路。

    这时候的学生们都比较热烈,这是个讲奉献的年代,人对人比较真诚。

    后世就没有这种热闹的场面,人手拿着一台手机,自顾自己的玩,根本不会理会旁边的人,好像僵尸一样,不会说话。

    这其实是现代社会人情淡薄,宅男宅女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个时代火车不好的一点就是,火车的速度太慢了。

    李奎勇他们从北京到陕西,硬是坐了两天两夜的硬座,到站的时候,他感觉他的屁股和脚都麻了。

    “奎勇,快扶我一把,我起不来了。”

    李奎勇身体健壮,到站的时候还能站起来,但是一旁的宁钟就不行了,直接站不起来了。

    车上这种情况很多,都是大家互帮互助,搀扶着一起下火车。

    和还要往北去的知青们告别之后,李奎勇扶着宁钟下了火车。

    李奎勇他们下车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坐上了去陕北的卡车。

    他们也打听到了,他们这次去的是榆林靖边县。

    靖边县史称“朔方”,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充满了历史厚重感。

    但是恰恰就是这种有厚重感的城市,一般都是边疆偏僻之地,相对经济也比较落后。

    穿越之前李奎勇还专门查过靖边县,靖边虽然地处偏僻,但是矿产资源丰富,还有就是靖边的羊肉相对有名。

    还有虽然靖边是属于陕北,但是靖边的住宅不是我们以往印象中的窑洞,而是平顶泥屋,因为靖边的地层都是由黄沙堆积而成的,不适宜挖窑洞。

    大卡车坐着十分的难受,这里的道路非常难走,坐在车厢里的知青们被摇过来摇过去,全都趴在卡车尾部吐。

    下车的时候,不管男女脸色都是苍白的,李奎勇也没好到哪去。

    这也算是给知青们上的第一课吧,让他们知道插队不是来享受的。

    工作人员对于这种情况早就是司空见惯了,等到他们调整的差不多了,这才叫他们过来分组。

    最后李奎勇和钟伟分到了一起,跟他们一块的还有一个来自陕西的小伙子。

    分完之后,李奎勇他们三个被和七个女生聚到了一起。

    李奎勇先是看到了秦岭,因为他是这七个里边最漂亮的,然后她又看到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也在看着他。

    两人的对视如电光火石一般,一瞬而逝,但李奎勇确信他就是剧中李奎勇说的那个女孩。

    因为有些东西一眼就能感受到,仿佛心有灵犀一般。

    就像有首歌里唱的那样,“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忘不了你的容颜。”

    之后李奎勇开始仔细看这个女孩,她穿着很朴素,初看没有多惊艳,但是越看越耐看,就好像这个剧里的蒋碧云一样。

    这个女孩也抬头看了一眼李奎勇,发现李奎勇在看她,迅速的低下了头,从脸到脖子都变的通红。

    “你们十个待会前往红卫公社白店村,记住了一会跟住来接你们的人,千万不要乱跑。”

    说完便开始大喊,“白店村的,白店村的人在哪?”

    “在这呢,在这。”一个头戴白毛巾的老汉拿着鞭子出现在李奎勇他们面前。

    “这是到你们村的知青,你接走吧。”说完便去了下一个地点。

    走在去白店村的路上,众人都没有说话,算是对到陌生环境的不安吧。

    这里的天空阴沉沉的,路上只有两种颜色,雪的白色和黄土的黄色,阴冷的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割一样疼。

    几个姑娘都已经把自己的头埋在了衣服里边,让赶着马车的老汉看了都有些不忍。

    “孩子们呀,你们好好地北京不待,到这里来干啥呀?”

    老汉有些想不明白,北京那可是首都呀,肯定很繁华,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孩子要来他们那个穷的不行的白店村。

    “大叔,北京也不好待呀,现在城市里的人多,没吃的,也没那么多工作可以做,这才跑到乡下来。”

    “说好听了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在教育,说不好听了是来你们这里吃饭的。”

    听到这里,车上的人都看着李奎勇,觉得他说的不对,我们是来吃闲饭的吗?我们是来建设美好乡村的,不过这时候大家不熟,也就没反驳什么。

    “哦,原来是这样呀,还是你这孩子说的明白。”

    “我前段时间去别的村,也听村里人说起了他们村里来的知青,说是那几个知青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也不知道来干什么。”

    “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

    “不过,孩子们呐,你们要是能走的话还是早点走吧,咱们白店村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一路上,荒凉无比,走了大概两个小时,路上都没见到一棵树,就在知青们要求大叔停下上个厕所时,一个破落的小村子出现在他们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