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张一帆的问题
终于要结束了。
章本硕站在校门口,看着张一帆。
总结大会开完,第一中学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大会是校长主持,教导主任出了闯进女厕所的事,被勒令在家闭门思过,听说还要写检查。
校长的总结语是阳光心理的咨询活动让学生们的心理更健康,更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章本硕是没看出来学生有没有更爱学习,倒是看到张一帆一直盯着自己不放。整场大会,张一帆没看校长、没看老师、没看学生,就看自己,看得他全身不自在。
要在这里做个了结。把这麻烦断了。不过不知道有没有用。
“章老师。”
“张老师。”
两人握握手,同时笑起来,一个笑满整张脸,一个只笑一张嘴。
“那么以后还有合作机会的话再见面喽。”章本硕抱着万一的希望说。
“等等,我有几个问题还想请教一下章老师。”张一帆说。
章本硕叹口气,该来的还是要来,“说吧。”
“章老师,和你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你身上有很多谜点。你的咨询速度很快,咨询日那天,我用群体小组咨询法,花了四小时三十五分钟,才咨询完十七名学生,而你用了五小时七分钟咨询了五十六名学生,平均一个学生的咨询时长为六分钟。”
“心理咨询师要做到有效咨询,让刚见面的陌生人放下心防,吐露心声,再深度探讨原因,剖析意识,一个小时是最起码的标准,然而你只花了六分钟。据我事后的观察,这五十六名学生至少有半数达到了有效咨询,还有半数带着问题离去,开始学着解析自己,迎接挑战。”
“我很好奇章老师你是用了什么技术做到这一切的。还有从第一次见面起,我记录了你的所有对话,对不起,没经过你的允许,不过我不是用录音记下的,是用这个。”张一帆指指自己的脑袋。
“从公开心理课,玩贴标签那个游戏开始,我就发现章老师你一个有意思的特点,你从不说谎,但也不代表你就只会说真话,更多情况下,你是选择暴露部分真实,有意误导听众,用一种非黑非白的模糊语义来构造句子。贴标签你先说了读排名前三,之后又说没按高低顺序排列,叫他们读最后一页,听众都会下意识地以为是从后往前排,最后一页才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标签,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有给标签排序,对不对?”
张一帆说了那么多,眼睛一直盯着章本硕。
章本硕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只是静静地听,偶尔点点头。
“章老师,我最早对你产生兴趣,是从阳光心理的培训教材开始。剔除掉一本合同模板,你一共写了十五本内部培训教材,六本小册子,三本咨询心得体会。培训教材和咨询指导行为准则的册子写的很好,内容详细,理论扎实,中规中矩,没什么出采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除了没能跟上这几年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没什么可以指摘的。而且这也不能怪你,毕竟那时你都离开阳光心理了。让我来写,我也不可能写的比你好,顶多增加一些心理研究实验的内容。”
“不过真正吸引我眼球的是你那三本咨询心得。我通宵了一晚看完,看完后就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也想问王总。”
“什么问题?”章本硕真觉得自己可能走不了了,张一帆对他的好奇心实在是太重了。
“王总为什么要开除你?像你这么好的咨询师,不管去哪个机构都会有人抢着要。王总不可能看不到你的实力。”
“这句话你不觉得去问王老师更快吗?”章本硕说。
“我问过,可是他不说。所以我来找你。”张一帆脸上的笑意更多了,都快滴下来,“不过,我又改变主意了,我对你的另外一个问题更感兴趣。”
“什么事?”章本硕看着张一帆头边的空气,终于来了。
“你的眼睛。”
“我的眼睛?”
“对。我在实验室里做过阅读眼动研究,还曾跟随我的导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章老师,你的眼动轨迹很有意思。”
“怎么说?”
“虽然没用专门的眼动仪测试过,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结合以前眼动研究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三点,你看对不对。”
“第一,你的目光常落在人的头侧,位置不定,看我时常会落在鬓角位置,你和我工作这段时间,有视线接触的一共一百三十四次,除去距离过远,和有障碍物的二十四次,总共一百一十次中,你有二十四次注视我的鬓角,正负偏差在10-50内,落点极有可能在我鬓角旁的空气上。我假意用手拢鬓角,就是为了确认你的目光落点以及注意力焦点。一共十五次,为了避免引起你的注意,干扰实验效果,特意分散开来,结果还是被你发现,假意看月亮,引起我的反射行为,自动举手拢鬓角。”
章本硕微笑点头,别的不说,张一帆动不动观察他人,收集数据的习惯会惹人厌,但这么坦诚也算弥补回来。
“第二,在关注某一特定人物时,比如说李双,你会闭上左眼,只留右眼,瞳孔焦点移到右上方,凝视时间在零点几秒内。然后再张开左眼。由于速度太快,一般人看到会以为是眨左眼。这一特征行为出现次数不多,人数较多,或要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人身上时,常会出现。”
“第三,还是回到拢鬓角的问题上,我用手拢鬓角有两个目的,一是测试你的目光落点位置,是在我身上,还是在身周空气。二是用手部动作确定一个问题,我身边有什么东西你能看到吗?如果没有东西,为什么我手放到鬓角位置时,你的瞳孔会放大?人无法像控制手脚一样,随意控制自己的瞳孔大小,你是对我头边的什么东西感兴趣吗?”
章本硕没说话,还是微笑看着张一帆,要揭底牌了吗?这种心理学研究狂一旦对某个人、某个现象感兴趣,还真会钻下去,刨根问底啊。
“章老师,你可以不用回答,从社会行为学的角度,我的行为是很失礼的,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擅自观察、并解析你的日常行为,从心理行业道德规范上来说,也是失职的。我只想说最后一句话。”张一帆看着章本硕。
章本硕点点头,终于要来了,头疼啊。
他早从张一帆的本章说里发现端倪,之前咨询完李双,在球场上时,就刻意做眼色误导张一帆举手拢鬓角,给他个信息,说自己已经注意到你在观察我,收敛些。
结果张一帆非但没收敛,反而当面坦白。
“章老师,你能教我吗?”张一帆诚恳地欠一欠身。
章本硕站在校门口,看着张一帆。
总结大会开完,第一中学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大会是校长主持,教导主任出了闯进女厕所的事,被勒令在家闭门思过,听说还要写检查。
校长的总结语是阳光心理的咨询活动让学生们的心理更健康,更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章本硕是没看出来学生有没有更爱学习,倒是看到张一帆一直盯着自己不放。整场大会,张一帆没看校长、没看老师、没看学生,就看自己,看得他全身不自在。
要在这里做个了结。把这麻烦断了。不过不知道有没有用。
“章老师。”
“张老师。”
两人握握手,同时笑起来,一个笑满整张脸,一个只笑一张嘴。
“那么以后还有合作机会的话再见面喽。”章本硕抱着万一的希望说。
“等等,我有几个问题还想请教一下章老师。”张一帆说。
章本硕叹口气,该来的还是要来,“说吧。”
“章老师,和你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你身上有很多谜点。你的咨询速度很快,咨询日那天,我用群体小组咨询法,花了四小时三十五分钟,才咨询完十七名学生,而你用了五小时七分钟咨询了五十六名学生,平均一个学生的咨询时长为六分钟。”
“心理咨询师要做到有效咨询,让刚见面的陌生人放下心防,吐露心声,再深度探讨原因,剖析意识,一个小时是最起码的标准,然而你只花了六分钟。据我事后的观察,这五十六名学生至少有半数达到了有效咨询,还有半数带着问题离去,开始学着解析自己,迎接挑战。”
“我很好奇章老师你是用了什么技术做到这一切的。还有从第一次见面起,我记录了你的所有对话,对不起,没经过你的允许,不过我不是用录音记下的,是用这个。”张一帆指指自己的脑袋。
“从公开心理课,玩贴标签那个游戏开始,我就发现章老师你一个有意思的特点,你从不说谎,但也不代表你就只会说真话,更多情况下,你是选择暴露部分真实,有意误导听众,用一种非黑非白的模糊语义来构造句子。贴标签你先说了读排名前三,之后又说没按高低顺序排列,叫他们读最后一页,听众都会下意识地以为是从后往前排,最后一页才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标签,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有给标签排序,对不对?”
张一帆说了那么多,眼睛一直盯着章本硕。
章本硕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只是静静地听,偶尔点点头。
“章老师,我最早对你产生兴趣,是从阳光心理的培训教材开始。剔除掉一本合同模板,你一共写了十五本内部培训教材,六本小册子,三本咨询心得体会。培训教材和咨询指导行为准则的册子写的很好,内容详细,理论扎实,中规中矩,没什么出采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除了没能跟上这几年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没什么可以指摘的。而且这也不能怪你,毕竟那时你都离开阳光心理了。让我来写,我也不可能写的比你好,顶多增加一些心理研究实验的内容。”
“不过真正吸引我眼球的是你那三本咨询心得。我通宵了一晚看完,看完后就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也想问王总。”
“什么问题?”章本硕真觉得自己可能走不了了,张一帆对他的好奇心实在是太重了。
“王总为什么要开除你?像你这么好的咨询师,不管去哪个机构都会有人抢着要。王总不可能看不到你的实力。”
“这句话你不觉得去问王老师更快吗?”章本硕说。
“我问过,可是他不说。所以我来找你。”张一帆脸上的笑意更多了,都快滴下来,“不过,我又改变主意了,我对你的另外一个问题更感兴趣。”
“什么事?”章本硕看着张一帆头边的空气,终于来了。
“你的眼睛。”
“我的眼睛?”
“对。我在实验室里做过阅读眼动研究,还曾跟随我的导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章老师,你的眼动轨迹很有意思。”
“怎么说?”
“虽然没用专门的眼动仪测试过,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结合以前眼动研究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三点,你看对不对。”
“第一,你的目光常落在人的头侧,位置不定,看我时常会落在鬓角位置,你和我工作这段时间,有视线接触的一共一百三十四次,除去距离过远,和有障碍物的二十四次,总共一百一十次中,你有二十四次注视我的鬓角,正负偏差在10-50内,落点极有可能在我鬓角旁的空气上。我假意用手拢鬓角,就是为了确认你的目光落点以及注意力焦点。一共十五次,为了避免引起你的注意,干扰实验效果,特意分散开来,结果还是被你发现,假意看月亮,引起我的反射行为,自动举手拢鬓角。”
章本硕微笑点头,别的不说,张一帆动不动观察他人,收集数据的习惯会惹人厌,但这么坦诚也算弥补回来。
“第二,在关注某一特定人物时,比如说李双,你会闭上左眼,只留右眼,瞳孔焦点移到右上方,凝视时间在零点几秒内。然后再张开左眼。由于速度太快,一般人看到会以为是眨左眼。这一特征行为出现次数不多,人数较多,或要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人身上时,常会出现。”
“第三,还是回到拢鬓角的问题上,我用手拢鬓角有两个目的,一是测试你的目光落点位置,是在我身上,还是在身周空气。二是用手部动作确定一个问题,我身边有什么东西你能看到吗?如果没有东西,为什么我手放到鬓角位置时,你的瞳孔会放大?人无法像控制手脚一样,随意控制自己的瞳孔大小,你是对我头边的什么东西感兴趣吗?”
章本硕没说话,还是微笑看着张一帆,要揭底牌了吗?这种心理学研究狂一旦对某个人、某个现象感兴趣,还真会钻下去,刨根问底啊。
“章老师,你可以不用回答,从社会行为学的角度,我的行为是很失礼的,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擅自观察、并解析你的日常行为,从心理行业道德规范上来说,也是失职的。我只想说最后一句话。”张一帆看着章本硕。
章本硕点点头,终于要来了,头疼啊。
他早从张一帆的本章说里发现端倪,之前咨询完李双,在球场上时,就刻意做眼色误导张一帆举手拢鬓角,给他个信息,说自己已经注意到你在观察我,收敛些。
结果张一帆非但没收敛,反而当面坦白。
“章老师,你能教我吗?”张一帆诚恳地欠一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