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4 野菜大杂烩
在遮云蔽日的原始森林中抄近路艰难地跋涉了近四个小时,接连翻过数道山岭,总算又看到有路了。
这些路听民兵队长陈家旺说,早之前是巡边知青和边防战士,在边境线上用脚步丈量出的痕迹。
沿着边境线,通常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有巡边哨所。
上山下乡的知青中,有不少人就被安排在这些哨所中负责一段距离内的巡守,那个时候,每个月领着三十块不到的补贴,来回守护着这些深山老林中的地域,防止外敌的侵入和内鬼的外逃。
可以想象,在这种物资匮乏的时代,他们的生活何其艰难,何况还要时时承受着毒虫猛兽的侵袭,同样也是在用生命在捍维护着边疆的稳定,都称得上是英雄。
王明远他们负责巡守的这段边境线,直线距离不过四公里左右,是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地方,真正走下来,得有**公里。
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顺着边境线,早上和下午各一趟的巡逻,防止不法之徒的侵入。
陈家旺不是第一次来到这地方,对于这段接下来需要巡守的边境线很是熟悉。
在他的引领下,一行十一人很快来到一座建造在大山半腰的木屋前。
木屋以原木劈砍出榫道简单组装搭建而成,上面铺了油毡和树皮,用一些石头木料压着,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长满了青苔,就连原木上不少被水汽侵蚀的地方,也生了不少黑白霉斑。
听到王明远等人的到来,早已经做好撤离准备的其他生产队的民兵队很快迎了出来。
经过这几日的折腾,一个个看上去头发蓬乱,皮肤泡肿,精神都很不好。
很显然,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在这深山里,经受了不少折磨。
简单的交接后,一行人很快离去。
而王明远等人则是将行李搬进木屋。
木屋里陈设非常简陋,除了一溜用木条搭成的通铺外,就只有一堆柴火余烬还在散发着缕缕青烟。上面架着个三脚锅圈,这里应该就是用来平日做饭和生火取暖的地方。
在一边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些斧头锯子之类的工具。
将各自的武器挂在对面一根钉了一溜大钉子的原木上,水壶和粮食放在下方的简易小木台上,所带的避雨蓑衣则是挂在里面的的墙壁上。
接下来就是铺床了。
都是一个个大男人,糙汉子,没那么多讲究,也不需要过多商量,各自将带来的铺盖往木条床上一扔,就开始各自打理。
王明远扫视着一众人,嘴角一阵抽搐后,选择了最里面的位置。
他可不想夹在一群糙汉子之间,搞不好随时有遭到背刺或是左右夹击的风险,还是最里面好,安全,而且不用承受那么多……
床铺安置好,接下来就是做饭了。
走了一早上的山路,一个个早已经累得够呛,肚子还饿得咕噜噜直叫,但都不太想动,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张守忠哥三和陈家旺四人,不约而同地看向王明远。
几个意思?
王明远直接装作没看见,很光棍地一头栽倒在床上躺着。
这些老把式尚且够呛,就更别说王明远了,更是累得要命。
他现在小腿肚鼓胀酸痛得难受,随时有抽筋的风险,只想好好地躺着休息一番,至于做饭……一个个的,甭想着欺负人。
陈家旺冲着张守忠连使了几次眼色后,张守忠笑呵呵地凑了过来“小王啊,能不能把你那些用牛油熬制的东西弄点出来尝尝啊?”
嗯?
王明远疑惑地看了看张守忠。
“大伙都想尝尝,放心,知道你累,你歇着就好,其它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办。”张守忠冲着王明远挤了挤眼睛。
原来不是想着让我做饭啊!
不就是要点火锅底料吗?
太简单了。
见王明远点头答应,张守忠立刻咧嘴笑了起来,冲着一众人抬抬手“赶紧动起来吧!”
然后,王明远就真的见识到了吃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十条汉子纷纷外出,找柴生火的,打水洗锅的,还有准备切菜了,只是为了一顿吃的,硬是弄出了很隆重的感觉。
而王明远所做的,不过就是取出大号铝饭盒,在他们加好水,准备用来煮菜的锅中,放了些油和火锅底料,然后就斜躺在床上等着了。
一个个的,家里都不宽裕,带上山的粮食,都是玉米面,王明远生怕自己难以下咽,特地取了一些米出来,被他们用木头掏空做成的蒸笼,和玉米面一起做成了两掺饭。
对于菜品……王明远向来不吝啬,对他而言,这些在80年代很多人一年未必舍得吃上一次的东西,唾手可得。
何况,这些东西本就是带来分大伙一起吃的。
所以,在王明远将牛肉和火腿全都取出来交给洗了砧板准备切菜的那个和年纪跟他相仿,名叫陈尤东的民兵时,他显得异常兴奋。
不一会儿,外出的人接连返回,带来了不少王明远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头的野菜回来。
这其中,他只知道三样蒲公英,车前草和刺脑包。
蒲公英不用说,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将种球摘取,猛地一吹,看着一颗颗种子带着降落伞飘飞,是很多人小时候都干过的事。
车前草,又叫癞蛤蟆叶,河沟地埂随处可见的药草、猪草,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摘取叶片,拉扯叶片茎脉,让整片叶子跟着卷曲的有趣玩法?
至于刺脑包,更是鼎鼎大名,有着山菜之王的美誉,营养非常丰富,在2023年,都是价格极高的时令野菜。
三样野菜,都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至于另外几样,王明远就叫不出名字了。
问了才知道,其中一种名叫鸡屎藤,呃……让人很没食欲的名字。
另一种是刺五加的嫩叶,王明远也没见过。
第三种,王明远知道是一种蕨类植物刚抽出的嫩条,却不是很常见的龙爪菜。
第四种则是一种开着白色小花,有着细碎叶片的植物,王明远曾在农贸市场上见过,却不知道名字,经张守忠点拨才知道,叫苦刺花。
这几样东西,都需要用水煮过,漂上一段时间去除里面的苦涩才好食用的东西,不像之前的三种,焯水后就能直接凉拌食用。
当然,今天有火锅底料镇守,还凉拌个屁!
三样东西焯水后,直接就被加入了锅中。
看着满满一大锅肉和野菜大杂烩,就连王明远都充满兴趣。
饭菜一弄熟,一众人立刻各自取了锅碗,围拢过来。
和别人忙着夹牛肉不同,王明远则是一个劲地朝着野菜招呼。
妥妥的野生菜肴,做法简单粗暴,却保留了各自最本质的味道,非常的爽口,而且还有着非常新奇特别的体验。
似乎,就连两掺饭都变得很有味道了。
粗粮好啊……这该死的胃,一定要挺住!
。.
这些路听民兵队长陈家旺说,早之前是巡边知青和边防战士,在边境线上用脚步丈量出的痕迹。
沿着边境线,通常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有巡边哨所。
上山下乡的知青中,有不少人就被安排在这些哨所中负责一段距离内的巡守,那个时候,每个月领着三十块不到的补贴,来回守护着这些深山老林中的地域,防止外敌的侵入和内鬼的外逃。
可以想象,在这种物资匮乏的时代,他们的生活何其艰难,何况还要时时承受着毒虫猛兽的侵袭,同样也是在用生命在捍维护着边疆的稳定,都称得上是英雄。
王明远他们负责巡守的这段边境线,直线距离不过四公里左右,是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地方,真正走下来,得有**公里。
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顺着边境线,早上和下午各一趟的巡逻,防止不法之徒的侵入。
陈家旺不是第一次来到这地方,对于这段接下来需要巡守的边境线很是熟悉。
在他的引领下,一行十一人很快来到一座建造在大山半腰的木屋前。
木屋以原木劈砍出榫道简单组装搭建而成,上面铺了油毡和树皮,用一些石头木料压着,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长满了青苔,就连原木上不少被水汽侵蚀的地方,也生了不少黑白霉斑。
听到王明远等人的到来,早已经做好撤离准备的其他生产队的民兵队很快迎了出来。
经过这几日的折腾,一个个看上去头发蓬乱,皮肤泡肿,精神都很不好。
很显然,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在这深山里,经受了不少折磨。
简单的交接后,一行人很快离去。
而王明远等人则是将行李搬进木屋。
木屋里陈设非常简陋,除了一溜用木条搭成的通铺外,就只有一堆柴火余烬还在散发着缕缕青烟。上面架着个三脚锅圈,这里应该就是用来平日做饭和生火取暖的地方。
在一边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些斧头锯子之类的工具。
将各自的武器挂在对面一根钉了一溜大钉子的原木上,水壶和粮食放在下方的简易小木台上,所带的避雨蓑衣则是挂在里面的的墙壁上。
接下来就是铺床了。
都是一个个大男人,糙汉子,没那么多讲究,也不需要过多商量,各自将带来的铺盖往木条床上一扔,就开始各自打理。
王明远扫视着一众人,嘴角一阵抽搐后,选择了最里面的位置。
他可不想夹在一群糙汉子之间,搞不好随时有遭到背刺或是左右夹击的风险,还是最里面好,安全,而且不用承受那么多……
床铺安置好,接下来就是做饭了。
走了一早上的山路,一个个早已经累得够呛,肚子还饿得咕噜噜直叫,但都不太想动,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张守忠哥三和陈家旺四人,不约而同地看向王明远。
几个意思?
王明远直接装作没看见,很光棍地一头栽倒在床上躺着。
这些老把式尚且够呛,就更别说王明远了,更是累得要命。
他现在小腿肚鼓胀酸痛得难受,随时有抽筋的风险,只想好好地躺着休息一番,至于做饭……一个个的,甭想着欺负人。
陈家旺冲着张守忠连使了几次眼色后,张守忠笑呵呵地凑了过来“小王啊,能不能把你那些用牛油熬制的东西弄点出来尝尝啊?”
嗯?
王明远疑惑地看了看张守忠。
“大伙都想尝尝,放心,知道你累,你歇着就好,其它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办。”张守忠冲着王明远挤了挤眼睛。
原来不是想着让我做饭啊!
不就是要点火锅底料吗?
太简单了。
见王明远点头答应,张守忠立刻咧嘴笑了起来,冲着一众人抬抬手“赶紧动起来吧!”
然后,王明远就真的见识到了吃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十条汉子纷纷外出,找柴生火的,打水洗锅的,还有准备切菜了,只是为了一顿吃的,硬是弄出了很隆重的感觉。
而王明远所做的,不过就是取出大号铝饭盒,在他们加好水,准备用来煮菜的锅中,放了些油和火锅底料,然后就斜躺在床上等着了。
一个个的,家里都不宽裕,带上山的粮食,都是玉米面,王明远生怕自己难以下咽,特地取了一些米出来,被他们用木头掏空做成的蒸笼,和玉米面一起做成了两掺饭。
对于菜品……王明远向来不吝啬,对他而言,这些在80年代很多人一年未必舍得吃上一次的东西,唾手可得。
何况,这些东西本就是带来分大伙一起吃的。
所以,在王明远将牛肉和火腿全都取出来交给洗了砧板准备切菜的那个和年纪跟他相仿,名叫陈尤东的民兵时,他显得异常兴奋。
不一会儿,外出的人接连返回,带来了不少王明远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头的野菜回来。
这其中,他只知道三样蒲公英,车前草和刺脑包。
蒲公英不用说,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将种球摘取,猛地一吹,看着一颗颗种子带着降落伞飘飞,是很多人小时候都干过的事。
车前草,又叫癞蛤蟆叶,河沟地埂随处可见的药草、猪草,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摘取叶片,拉扯叶片茎脉,让整片叶子跟着卷曲的有趣玩法?
至于刺脑包,更是鼎鼎大名,有着山菜之王的美誉,营养非常丰富,在2023年,都是价格极高的时令野菜。
三样野菜,都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至于另外几样,王明远就叫不出名字了。
问了才知道,其中一种名叫鸡屎藤,呃……让人很没食欲的名字。
另一种是刺五加的嫩叶,王明远也没见过。
第三种,王明远知道是一种蕨类植物刚抽出的嫩条,却不是很常见的龙爪菜。
第四种则是一种开着白色小花,有着细碎叶片的植物,王明远曾在农贸市场上见过,却不知道名字,经张守忠点拨才知道,叫苦刺花。
这几样东西,都需要用水煮过,漂上一段时间去除里面的苦涩才好食用的东西,不像之前的三种,焯水后就能直接凉拌食用。
当然,今天有火锅底料镇守,还凉拌个屁!
三样东西焯水后,直接就被加入了锅中。
看着满满一大锅肉和野菜大杂烩,就连王明远都充满兴趣。
饭菜一弄熟,一众人立刻各自取了锅碗,围拢过来。
和别人忙着夹牛肉不同,王明远则是一个劲地朝着野菜招呼。
妥妥的野生菜肴,做法简单粗暴,却保留了各自最本质的味道,非常的爽口,而且还有着非常新奇特别的体验。
似乎,就连两掺饭都变得很有味道了。
粗粮好啊……这该死的胃,一定要挺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