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汇集财富

    元康元年九月。

    按照天子刘洵的旨意,在少府卿霍利的全力支持下,商贸令王炆、商贸丞唐博成立了长安琉璃商社,专门生产、销售玻璃制品。

    长安琉璃商社并不是一家简单的铺面,而是下辖长安城、司隶各处共计二十七家玻璃工坊,这些玻璃工坊分门别类的生产各类玻璃制品,基本上都是民用的各类杯子、瓶子等等。

    同时,长安琉璃商社还在长安城、杜县、雒阳城等各地郡国的重点城池内,开办了十几家铺面,专门销售玻璃制品。

    原本大汉各地便已经有生产、销售玻璃制品的商贾,但是都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都是小作坊,不但产量堪忧,而且价格也卖不上去。

    如今在少府商贸司的主持下,长安琉璃商社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工坊和商铺的筹建事宜,接着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备货的准备,终于在九月中旬开始营业,长安琉璃商社在各地的铺面几乎同时对外销售。

    一时间,大汉各地郡国的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高质量的琉璃制品,这些由长安琉璃商社经销的琉璃制品不但质量上乘、款式多样,而且价格也比较适中,虽然比之前的琉璃制品价格有所上升,但并不是高得无法接受,即便是民间的富户也可以买上一两件回家。

    这样的形势得益于商贸令王炆的坚持,在商贸令王炆的坚持下,商贸司动用的各种关系、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招募了大量技能娴熟的百工巧匠。

    随着长安琉璃商社的成立,几乎将长安城、司隶各地以及周边各地郡国的能工巧匠“搜刮一空”!

    正是因为有如此雄厚的人才积累、资金储备,才让长安琉璃商社一开始营业便占据了各地的玻璃市场,对原本各地的玻璃商贾几乎形成了降维打击。

    九月底。

    少府卿霍利和商贸令王炆一同入未央宫,将长安琉璃商社的经营情况向天子刘洵做禀报。

    “启奏天家,长安琉璃商社的产量逐步扩大,各地的工坊在全力生产的同时,还在做着扩产的准备。预计明年各地工坊的产量可以增加三成以上!”

    天子刘洵点头首肯,而后看向了商贸令王炆,问道“现在琉璃制品的均价是多少?商贸司今年预计可以收获多少钱财?”

    商贸令王炆在入宫之前已经做好了功课,将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全部记了下来,此时说道“启奏天家,现在长安城、司隶各地的琉璃制品均价在二十八缗左右,其余各地的均价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在十五缗到二十二缗之间。”

    “如今各地的商铺销售情况很好,今年预计可以收获十七万缗以上。到了明年,商贸司的收获应该可以翻倍!”

    对于眼下的大汉帝国来说,销售玻璃制品的收入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如今户部和少府的府库非常充盈,一年十几万到几十万缗的收入,并不算太显眼,也不足以让天子刘洵为之振奋。

    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天子刘洵相信玻璃产业肯定能够像其他的新兴产业那样,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朝廷的一大支柱产业的!

    “长安琉璃商社不能只是涉猎各地郡国,还要开始在西域各邦国进行布局,将琉璃制品卖到西域去!”

    天子刘洵沉声吩咐着,眼下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早已经畅通无阻了,但是对于大汉帝国来说,通过丝绸之路获得的财富还不够多。

    大汉的商贾和朝廷的商社每年会通过丝绸之路买进西域的各种瓜果、食材、马匹、手工品、珠宝等等,同时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卖出丝绸、漆器、铁器等等。

    这一买一卖之间,虽然大多都是大汉的商贾、朝廷的商社盈利,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贸易顺差,但是贸易顺差的数量还不是很大,至少没有让天子刘洵感到满意,与后世某大国那天文数字一般的贸易顺差相去甚远!

    所以,当天子刘洵得知长安琉璃商社的试水成功之后,当即让商贸令王炆准备“进军西域”,准备开始大赚西域各邦国的财富,甚至是西域以西各国的财富!

    商贸令王炆和少府卿霍利闻言都是精神一振,二人当即表示会尽快拿出具体方略,而后转报中书省走公文程序,最后再呈报给天子刘洵审核。

    足足一个时辰之后,商贸令王炆和少府卿霍利充满干劲的离开了宣室殿,急匆匆的赶回府衙部署细节之事。

    此时已经是正午时分,中常侍耿国请示是否先用膳,但是天子刘洵此时思绪万千,当即吩咐中常侍耿国将膳食送到宣室殿来,自己一边吃饭一边处理政务。

    “传兵部尚书史曾、兵部百工令杨墨立即入宫!”

    “诺!”

    中常侍耿国不敢耽搁,吩咐手下小黄门传膳之后,便急忙前去找人了。

    很快,兵部尚书史曾、兵部百工令杨墨赶到了宣室殿。

    天子刘洵笑着问道“二位爱卿可吃过饭了?”

    兵部尚书史曾、兵部百工令杨墨纷纷拱手说道“谢天家,臣用过饭了!”

    天子刘洵说道“好!那朕就边吃边说了,二位爱卿坐!”

    待到二人先后落座之后,天子刘洵便问道“现在兵部百工司下属的玻璃工坊进展如何了?”

    兵部百工令杨墨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在尚书大人的支持下,已经在长安城郊修建了一处玻璃工坊,由兵部招募的精湛百工研发天家所说的平面玻璃和光学玻璃,只是眼下进展缓慢,工坊内的十几名百工一时之间还摸不到门道!”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这也是自己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以此时的技术积累来研发光学玻璃,还是有些“大跃~进”的意味。

    后世生产光学玻璃的原料是一些氧化物、氢氧化物、硝酸盐和碳酸盐,并根据配方的要求,引入磷酸盐或氟化物。

    为了保证玻璃的透明度,工匠必须严格控制着色杂质的含量,如铁、铬、铜、锰、钴、镍等。配料时要求准确称量、均匀混合。主要的生产过程是熔炼、成型、退火和检验。

    其中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技术约束,兵部百工司下属的玻璃工坊想要突破这些环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要数年、甚至是十数年才有可能。

    “不过必要的探索还是需要进行,绝不能因为困难而就此放弃。”

    天子刘洵心中暗道“如果有朕的指导,也许研发光学玻璃所需的时间要短一些!”

    于是,天子刘洵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制造光学玻璃的知识说了一番,比如生产的流程,所需的一些原材料,听到过的一些工艺等等。

    百工令杨墨也是百工出身,有着十几年的技艺积累,对于玻璃的制造工艺也有所涉猎。

    此时百工令杨墨聚精会神的听着天子刘洵的“指导”,生怕漏下任何有用的信息。

    不到一个时辰之后,天子刘洵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有用信息全部说了出来,此时百工令杨墨已经大汗淋漓,拱手说道“天家聪慧绝顶,竟然知晓这么多的百工技艺!臣这就前往城外的工坊,召集所有百工进行试验,一定不负天家的期望!”

    兵部尚书史曾也拱手说道“请天家放心,臣也会全力支持百工司,只要是百工令杨大人所请,臣定然全力支持!”

    “嗯,很好!”

    而后,兵部尚书史曾、百工令杨墨离去,天子刘洵又将刑部尚书樊明找来,问道“眼下各地对于玻璃产业怎么看?”

    现在天子刘洵尚未成立专门独立的情报机构,眼下朝廷的情报事宜基本上是由兵部和刑部分担的。对此,天子刘洵也已经有了腹案,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成立一个专门的情报部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刑部尚书樊明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自从长安琉璃商社横空出世之后,各地郡国的商贾、门阀纷纷跟进,相继成立琉璃商社,想要与长安琉璃商社争抢市场。可是根据都民司的跟进情况,这些民间的琉璃商社都不怎么行,生意很是惨淡!”

    说到这里,刑部尚书樊明忽然笑着说道“现在民间不少商贾都在讲天家才是天底下最大、最会赚钱的商贾,随便一个新兴产业都是聚宝盆,天家的少府已经在汇集天下财富了!”

    天子刘洵也是笑了笑,暗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新兴产业必须由朝廷把持住,否则一定会被商贾和门阀带偏!”

    而后,天子刘洵说道“朕知道了!不过今后刑部都民司要关注一下各地郡国的玻璃工坊,民间的玻璃工坊只能生产、销售玻璃杯、玻璃瓶等制品,除此之外不准涉足,一经发现都民司便要予以查封!”

    刑部尚书樊明不由一愣“除了这些之外,玻璃还能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