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针锋相对(二)
此后几日,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授意下,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加强了未央宫的警戒,长乐宫卫尉邓广汉加强了长乐宫的戒备,一时间朝野上下都嗅出了一丝异样,天子刘洵也不禁紧张了起来。<r />
<r />
于此同时,霍光命令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坐镇北军大营,命令武卫中郎将霍禹坐镇南军大营,加强对南军、北军的控制。<r />
<r />
附庸于霍家的群臣也开始自发的抵制新军筹建事宜。<r />
<r />
这样的局面延续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之中。<r />
<r />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天子刘洵一直待在未央宫中,一步都没有踏出宫门。<r />
<r />
期间,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三人时常往来于未央宫与长乐宫金华殿之间,代替天子刘洵探望皇后许平君。<r />
<r />
此时,刘洵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筹建新军的事情上,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负责此事,已经将此前随军出征的数万乡勇征调起来,就在长安城以南十五里处设下大营,开始了整编事宜。<r />
<r />
不过由于朝中霍家势力的掣肘与反对,新军筹建事宜可谓是举步维艰,不但大军的兵备、器械短缺严重,就连众将士的吃穿用度都时常不到位,以至于范明友和张安世二人不得不经常前往大司农耿寿昌府上求助。<r />
<r />
就这样,天子刘洵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之间一直在暗中较量,同时双方也都在极力克制。整体上来看,还是霍光占据主动,天子刘洵始终不敢对新军筹建之事直接发表意见,也算是最大程度维护了霍光的权威和颜面。<r />
<r />
本始三年(前71年),正月末。<r />
<r />
新年刚过,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和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便联袂进宫,二人觐见天子刘洵之后,便开始禀报此时新军筹建之事。<r />
<r />
范明友拱手说道:“启奏天家,如今新军已经征调随军乡勇、三辅各地精锐郡国兵,合计五万人,大军正在整编之中,并且借鉴杜县乡勇之法进行操练。目前,新军操练事宜顺畅,不过新军的兵备、物资方面,却是短缺非常严重,还请天家降旨调拨!”<r />
<r />
刘洵听到这里,不由眉头紧锁,自己千算万算,将霍光反对建军的情况和手段都想到了,可是却没有想到,霍光竟然会使出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对策,极力拖延新军的组建进程!<r />
<r />
“此事,朕会想办法!”<r />
<r />
“诺!”<r />
<r />
而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说道:“启奏天家,如今新军各级将佐已经选拔完毕,臣也暗中查访了一番,想来需要向天家奏报一番!”<r />
<r />
刘洵顿时来了精神,说道:“好!爱卿请讲!”<r />
<r />
“天家,如今新军五万兵马已经有了三军建制,其中军司马、军候人数众多,屯长、队率更是数以百计,长安城内的豪门大族多有安插族中子弟之举,霍家也不断暗中安插人手。”<r />
<r />
“他们安插了多少人,可有人数或者名单?”<r />
<r />
张安世沉吟了一下,说道:“启奏天家,根据臣的查访,长安城内的豪门大族安插的族中子弟不下上百人,霍家安插的人手也在数十人上下,具体的名单还需要一些时日!”<r />
<r />
说完之后,张安世不经意的看了范明友一眼,只见其神色如常,显然并没有因为这番话而有所动摇。<r />
<r />
刘洵也是留意了一下范明友的表情,此时眼见范明友的反应很是平和,心中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走的这步险棋还真是走对了!<r />
<r />
“如此,就劳烦富平侯留心此事了,朕要在最短是时间内,拿到最为准确、全面的名单!”<r />
<r />
“诺!”<r />
<r />
这时,范明友忽然说道:“天家,臣有一个担心,不知道当不当说。”<r />
<r />
刘洵说道:“朕与诸位爱卿之间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只要于国有益!”<r />
<r />
“诺!”<r />
<r />
范明友说道:“臣是担心,新军即便筹建完成,也会成为天家与霍家之间争夺的焦点,如此一来新军非但不能制衡朝堂,反而会引起朝中的动荡!”<r />
<r />
刘洵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此言,足以看出爱卿之公心!不过爱卿可以放心,朕既不会与大司马大将军争权,也不会与大司马大将军争夺兵马,只是需要一份保证,需要一种平衡,仅此而已!”<r />
<r />
范明友微微皱眉,说道:“不知天家准备如何平衡?”<r />
<r />
刘洵拿起了身前桌案上的三根毛笔,而后摆放成一个三角形,笑着说道:“爱卿请看,这个形状可算稳固?”<r />
<r />
虽然范明友没有学过什么几何图形之类的数学知识,但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知晓的,三角形的器具也是见过的,便说道:“启奏天家,此形状非常稳固,不知……”<r />
<r />
“如果朕将朝中的势力也变成这种形状,不置可否?”<r />
<r />
范明友瞬间就明白其中意思,天子刘洵是想通过筹建新军提升自己的势力,同时在让朝中豪门士族报团取暖,如此朝中势力就会朝着皇权、相权、霍家三方鼎立的局面发展!<r />
<r />
如此,范明友对天子刘洵佩服至极,虽然想要达成这种局面非常困难,但是有了目标就有了信心,范明友也终于将心中仅剩的一丝疑虑放下了。<r />
<r />
数日之后,天子刘洵召见了大司农耿寿昌,责令其保障新军的钱粮供给,并且给太尉下旨,命其调拨长安城内武库的兵备,优先提供给新军使用!<r />
<r />
迫于来自天子的压力,大司农耿寿昌和太尉只好奉旨而行,不过二人不约而同的将天子刘洵的旨意通报给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r />
<r />
得知消息之后,霍光也是坐不住了,虽然范明友的主张有些道理,但是其中的风险非常之大,即便可以保证自己百年之后为霍家保驾护航,但是将来之事谁能完全掌控?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 />
<r />
霍光纠结了几日,最终还是进宫面圣,想要与天子刘洵面谈一次。<r />
<r />
得知霍光进宫的消息,刘洵并没有太多的吃惊,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霍光都会与自己交换意见,至少是通气的。<r />
<r />
未央宫,宣室殿。<r />
<r />
天子刘洵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相对而坐,二人之间摆放了一个小桌,上面是一面棋盘,黑与白已经将棋盘当做战场,双方正在搏杀,战况激烈!<r />
<r />
“天家近来棋艺渐进,棋风灵活多变,而又不失稳妥,真是难得!”<r />
<r />
刘洵笑着说道:“大司马大将军过誉了,朕看,大司马大将军的棋艺才是高明,特别是中间这条大龙,已经将朕这边杀得连连后退,朕也只能招架了。”<r />
<r />
“哈哈!”<r />
<r />
霍光大笑着说道:“天家太谦虚了,老臣也只是勉强为之罢了!”<r />
<r />
“只是……”<r />
<r />
这时,霍光忽然收起笑意,说道:“只是近来天家对于朝中之事,可有见解?”<r />
<r />
“哦?大司马大将军所指何事?”<r />
<r />
“筹建新军之事!”<r />
<r />
刘洵沉吟了一下,在棋盘上稳稳落下一子,而后说道:“此事朕以为可行!眼下北军即便再强悍,也无法应对四方之事,多一支强军,也可以应对多方事态!况且,有此军在朝,朝廷也可以免去征调各方兵马的耗费和时间,不知大司马大将军以为如何?”<r />
<r />
霍光说道:“天家所言,老臣也听到过,不过还是认为此事应该暂缓。”<r />
<r />
刘洵说道:“请大司马大将军言之,朕倾心听之!”<r />
<r />
霍光沉声说道:“天家,如今长安城内有南军、北军二支强军镇守,除此之外还有羽林、期门两支精锐铁骑。如果战事再起,朝廷也可以留下南军镇守长安城,以北军、羽林、期门三支兵马出征,如此则没必要再次建军。”<r />
<r />
“况且,眼下我大汉军力强盛,周边各国、各族只有匈奴人与我大汉为帝,可是却无法与我汉军抗衡,如此形势,朝廷也没有继续筹建精锐大军的必要!”<r />
<r />
刘洵闻言虽然依然面不改色,但是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霍光不愧是治世之能臣,所言皆有理有据,不但反驳了新军筹建之举,而且还给出了折中之策,以羽林、期门作为缓冲,来换取朕的退步!<r />
<r />
此时,天子刘洵忽然笑了笑,而后说道:“大司马大将军所言很有道理,不过朕以为,羽林、期门两支铁骑不同于北军,这两支铁骑人数不多,到了战场上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且,羽林、期门军中基本上都是武勋子弟、汉军将士的遗孤,朕怎么忍心让忠烈之后屡屡遭遇险境?还请大司马大将军体会朕的心情,在新军筹建之事上助朕一臂之力!”<r />
<r />
说完,天子刘洵便拱手为礼,朝着霍光拜了下去。<r />
<r />
这下,霍光心中有些慌乱了,万万没想到天子刘洵竟然如此善辩,更让人吃惊的是,刘洵可以自降身段,以天子之身当面乞求、拜谢大臣,此举着实让霍光有些吃不消!<r />
<r />
不过,霍光毕竟是纵横朝堂数十年的狠角色,岂是刘洵一言两语就能说服的?<r />
<r />
于是霍光说道:“天家,老臣还是认为筹建新军之举不太适宜。既然天家支持此议,老臣以为不如在朝议中再次讨论一番,一者可以集思广益,二者也可以正本清源,不知可否?”<r />
<r />
刘洵明白这已经是霍光的底线了,此时只好说道:“好!就依大司马大将军所言,三日后召开朝议!”<r />
<r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 />
<r />
<r />
于此同时,霍光命令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坐镇北军大营,命令武卫中郎将霍禹坐镇南军大营,加强对南军、北军的控制。<r />
<r />
附庸于霍家的群臣也开始自发的抵制新军筹建事宜。<r />
<r />
这样的局面延续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之中。<r />
<r />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天子刘洵一直待在未央宫中,一步都没有踏出宫门。<r />
<r />
期间,侍郎史高、侍郎史曾、侍郎史玄三人时常往来于未央宫与长乐宫金华殿之间,代替天子刘洵探望皇后许平君。<r />
<r />
此时,刘洵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筹建新军的事情上,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负责此事,已经将此前随军出征的数万乡勇征调起来,就在长安城以南十五里处设下大营,开始了整编事宜。<r />
<r />
不过由于朝中霍家势力的掣肘与反对,新军筹建事宜可谓是举步维艰,不但大军的兵备、器械短缺严重,就连众将士的吃穿用度都时常不到位,以至于范明友和张安世二人不得不经常前往大司农耿寿昌府上求助。<r />
<r />
就这样,天子刘洵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之间一直在暗中较量,同时双方也都在极力克制。整体上来看,还是霍光占据主动,天子刘洵始终不敢对新军筹建之事直接发表意见,也算是最大程度维护了霍光的权威和颜面。<r />
<r />
本始三年(前71年),正月末。<r />
<r />
新年刚过,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和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便联袂进宫,二人觐见天子刘洵之后,便开始禀报此时新军筹建之事。<r />
<r />
范明友拱手说道:“启奏天家,如今新军已经征调随军乡勇、三辅各地精锐郡国兵,合计五万人,大军正在整编之中,并且借鉴杜县乡勇之法进行操练。目前,新军操练事宜顺畅,不过新军的兵备、物资方面,却是短缺非常严重,还请天家降旨调拨!”<r />
<r />
刘洵听到这里,不由眉头紧锁,自己千算万算,将霍光反对建军的情况和手段都想到了,可是却没有想到,霍光竟然会使出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对策,极力拖延新军的组建进程!<r />
<r />
“此事,朕会想办法!”<r />
<r />
“诺!”<r />
<r />
而后,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说道:“启奏天家,如今新军各级将佐已经选拔完毕,臣也暗中查访了一番,想来需要向天家奏报一番!”<r />
<r />
刘洵顿时来了精神,说道:“好!爱卿请讲!”<r />
<r />
“天家,如今新军五万兵马已经有了三军建制,其中军司马、军候人数众多,屯长、队率更是数以百计,长安城内的豪门大族多有安插族中子弟之举,霍家也不断暗中安插人手。”<r />
<r />
“他们安插了多少人,可有人数或者名单?”<r />
<r />
张安世沉吟了一下,说道:“启奏天家,根据臣的查访,长安城内的豪门大族安插的族中子弟不下上百人,霍家安插的人手也在数十人上下,具体的名单还需要一些时日!”<r />
<r />
说完之后,张安世不经意的看了范明友一眼,只见其神色如常,显然并没有因为这番话而有所动摇。<r />
<r />
刘洵也是留意了一下范明友的表情,此时眼见范明友的反应很是平和,心中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走的这步险棋还真是走对了!<r />
<r />
“如此,就劳烦富平侯留心此事了,朕要在最短是时间内,拿到最为准确、全面的名单!”<r />
<r />
“诺!”<r />
<r />
这时,范明友忽然说道:“天家,臣有一个担心,不知道当不当说。”<r />
<r />
刘洵说道:“朕与诸位爱卿之间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只要于国有益!”<r />
<r />
“诺!”<r />
<r />
范明友说道:“臣是担心,新军即便筹建完成,也会成为天家与霍家之间争夺的焦点,如此一来新军非但不能制衡朝堂,反而会引起朝中的动荡!”<r />
<r />
刘洵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此言,足以看出爱卿之公心!不过爱卿可以放心,朕既不会与大司马大将军争权,也不会与大司马大将军争夺兵马,只是需要一份保证,需要一种平衡,仅此而已!”<r />
<r />
范明友微微皱眉,说道:“不知天家准备如何平衡?”<r />
<r />
刘洵拿起了身前桌案上的三根毛笔,而后摆放成一个三角形,笑着说道:“爱卿请看,这个形状可算稳固?”<r />
<r />
虽然范明友没有学过什么几何图形之类的数学知识,但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知晓的,三角形的器具也是见过的,便说道:“启奏天家,此形状非常稳固,不知……”<r />
<r />
“如果朕将朝中的势力也变成这种形状,不置可否?”<r />
<r />
范明友瞬间就明白其中意思,天子刘洵是想通过筹建新军提升自己的势力,同时在让朝中豪门士族报团取暖,如此朝中势力就会朝着皇权、相权、霍家三方鼎立的局面发展!<r />
<r />
如此,范明友对天子刘洵佩服至极,虽然想要达成这种局面非常困难,但是有了目标就有了信心,范明友也终于将心中仅剩的一丝疑虑放下了。<r />
<r />
数日之后,天子刘洵召见了大司农耿寿昌,责令其保障新军的钱粮供给,并且给太尉下旨,命其调拨长安城内武库的兵备,优先提供给新军使用!<r />
<r />
迫于来自天子的压力,大司农耿寿昌和太尉只好奉旨而行,不过二人不约而同的将天子刘洵的旨意通报给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r />
<r />
得知消息之后,霍光也是坐不住了,虽然范明友的主张有些道理,但是其中的风险非常之大,即便可以保证自己百年之后为霍家保驾护航,但是将来之事谁能完全掌控?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 />
<r />
霍光纠结了几日,最终还是进宫面圣,想要与天子刘洵面谈一次。<r />
<r />
得知霍光进宫的消息,刘洵并没有太多的吃惊,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霍光都会与自己交换意见,至少是通气的。<r />
<r />
未央宫,宣室殿。<r />
<r />
天子刘洵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相对而坐,二人之间摆放了一个小桌,上面是一面棋盘,黑与白已经将棋盘当做战场,双方正在搏杀,战况激烈!<r />
<r />
“天家近来棋艺渐进,棋风灵活多变,而又不失稳妥,真是难得!”<r />
<r />
刘洵笑着说道:“大司马大将军过誉了,朕看,大司马大将军的棋艺才是高明,特别是中间这条大龙,已经将朕这边杀得连连后退,朕也只能招架了。”<r />
<r />
“哈哈!”<r />
<r />
霍光大笑着说道:“天家太谦虚了,老臣也只是勉强为之罢了!”<r />
<r />
“只是……”<r />
<r />
这时,霍光忽然收起笑意,说道:“只是近来天家对于朝中之事,可有见解?”<r />
<r />
“哦?大司马大将军所指何事?”<r />
<r />
“筹建新军之事!”<r />
<r />
刘洵沉吟了一下,在棋盘上稳稳落下一子,而后说道:“此事朕以为可行!眼下北军即便再强悍,也无法应对四方之事,多一支强军,也可以应对多方事态!况且,有此军在朝,朝廷也可以免去征调各方兵马的耗费和时间,不知大司马大将军以为如何?”<r />
<r />
霍光说道:“天家所言,老臣也听到过,不过还是认为此事应该暂缓。”<r />
<r />
刘洵说道:“请大司马大将军言之,朕倾心听之!”<r />
<r />
霍光沉声说道:“天家,如今长安城内有南军、北军二支强军镇守,除此之外还有羽林、期门两支精锐铁骑。如果战事再起,朝廷也可以留下南军镇守长安城,以北军、羽林、期门三支兵马出征,如此则没必要再次建军。”<r />
<r />
“况且,眼下我大汉军力强盛,周边各国、各族只有匈奴人与我大汉为帝,可是却无法与我汉军抗衡,如此形势,朝廷也没有继续筹建精锐大军的必要!”<r />
<r />
刘洵闻言虽然依然面不改色,但是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霍光不愧是治世之能臣,所言皆有理有据,不但反驳了新军筹建之举,而且还给出了折中之策,以羽林、期门作为缓冲,来换取朕的退步!<r />
<r />
此时,天子刘洵忽然笑了笑,而后说道:“大司马大将军所言很有道理,不过朕以为,羽林、期门两支铁骑不同于北军,这两支铁骑人数不多,到了战场上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且,羽林、期门军中基本上都是武勋子弟、汉军将士的遗孤,朕怎么忍心让忠烈之后屡屡遭遇险境?还请大司马大将军体会朕的心情,在新军筹建之事上助朕一臂之力!”<r />
<r />
说完,天子刘洵便拱手为礼,朝着霍光拜了下去。<r />
<r />
这下,霍光心中有些慌乱了,万万没想到天子刘洵竟然如此善辩,更让人吃惊的是,刘洵可以自降身段,以天子之身当面乞求、拜谢大臣,此举着实让霍光有些吃不消!<r />
<r />
不过,霍光毕竟是纵横朝堂数十年的狠角色,岂是刘洵一言两语就能说服的?<r />
<r />
于是霍光说道:“天家,老臣还是认为筹建新军之举不太适宜。既然天家支持此议,老臣以为不如在朝议中再次讨论一番,一者可以集思广益,二者也可以正本清源,不知可否?”<r />
<r />
刘洵明白这已经是霍光的底线了,此时只好说道:“好!就依大司马大将军所言,三日后召开朝议!”<r />
<r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