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这到底算不算贪污?
“老……老兄……”朱元璋急步上前,却忽然想到自己装的是瞎子,不能暴露,便先绕了个弯子,假装问道“听这声音,大家伙是在种田吗?”
“哈哈哈!毛老爹,你这段日子跑哪去了!”扛着石料的汉子笑道“种什么田呐!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修路的机会,正经人谁还去种田!你家毛骧呢?快去报个名,看他身强力壮的,说不定也能被选上,那可就有福气啦!”
?
朱元璋缓缓打出一个巨大的问号。
田,都不种了?
疯了疯了疯了!
淳化县整个都疯了!
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辛苦徭役,被称之为“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机会”?
这个世界,为什么咱开始看不懂了呢。
“嘿,毛老爹你还不知道吧?”那汉子一边把石料铺在路上,一边笑道“在这里修路,每天能拿三升稻谷呢!”
噗!
朱元璋忽然懂了。
但随即,这位大明太祖,怒不可遏。
秦枫!
敢尔!
你竟然把本该交给朕的粮食,都拿来做这些没用的东西?
“咱们秦大人呐,可真是太好了!”那汉子没注意到朱元璋的脸色,低头认真地修整石料,絮絮叨叨地说道“从军有光荣粮,修路有补助的稻谷,就连去年征收的田税,也跟往年一样,一点都没给增加……”
“大明朝,真好啊!”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现在大明朝了,就有了秦大人这样的好官!”
“感谢大明朝,感谢大明皇帝,感谢秦大人呐!”
“咱们这些苦哈哈的老百姓,日子总算是有了盼头,能吃饱肚子,甚至我家那个小子,准备让他念书……”
“毛老爹,你知道么!我家的孩子,竟然,也能念书了!这、这简直……呜呜呜!”
说着说着,铁打的汉子竟然动了感情,语调哽咽,脸上的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显然是激动到了极点。
啊这……
朱元璋猝不及防,被夸麻了,脑瓜子嗡嗡的。
本以为这趟打仗,虽然是为了大明的后世太平,但在当代,给老百姓必定会造成沉重负担,未来若是加税,不被骂个狗血淋头就是好的。
当年他当农民的时候,骂起朝廷来,那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可是现在,这通夸!
莫非我的身份真的暴露了?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将假装瞎子的白眼放下来,悄悄观察一下激动落泪的汉子,感觉毫无演戏痕迹。
田税,跟去年比,没增加。
也就是说,去年也收这么多,今年丰收了,留给农民的粮食就更多,这当然是淳化县的老百姓给大明朝叫好的主要原因。
有了粮食,能吃饱肚子,才谈得上送孩子去念书。
否则没有这份富裕的粮食,甭管男娃女娃,都乖乖滚田里干活,念书那是做梦。
唉!
朱元璋不禁想到,若是当年,自己家里也有念书的条件,谁还造反呢?脑子不好才造反!
收的田税,没有增加。
交给官仓的田税,也是律法规定的数目,甚至还多了不少。
好像哪个环节,都没有问题。
可是这中间,足足有十几万石稻谷的差额,难道就白白被这个秦枫给贪污掉了?
但他又把稻谷拿出来,给淳化县修路。
这到底算不算贪污?
朱元璋有点不太会了。
每人每天,三升稻谷,这数量可是不少,就从现场干活的规模,以及已经修好的那些大路来看,这份消耗必定恐怖。
值得吗?
那都是朕的钱啊!都是朕的钱!!
还有!
从军光荣粮,又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仿佛化身懵懂小儿,虚心地问道“什么是从军光荣粮?”
“哈哈,毛老爹你真是离开太久了,怎么这个都不知道!”那人一边干着活,一边笑道“年前不是朝廷募兵么,咱们秦大人规定,凡是家里有男丁从军的,每人发放二十石的光荣粮!不瞒你说,我现在就盼着朝廷什么时候再征兵,说什么我也要弄个名额……不是为了钱哈,不是为了钱……主要是为了国家,为了咱大明,嘿嘿嘿!”
从军,还发粮食?
朱元璋目瞪口呆。
二十石!
这数量未免也太惊人了。
若是一户人家按二十亩田来计算,根据他了解到的淳化县田税情况,也就是上交三十石的粮食。
现在,家中有人从军,一下子就返还二十石?
几乎相当于不纳粮了啊!
难怪!
朱元璋忽然想起北伐时的一个小小的细节。
说的是先锋傅友德统帅的一支部队中的护粮军,并非精锐,只是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但是某次,王保保发动奇袭,意欲截断粮队,给明朝的大军造成麻烦。
越是名将,越对粮草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若是能断了对方的粮食供给,几乎可以说是不战而胜。
可是那次!
王保保势在必得的突袭,竟然被大明的护粮军强行击退。
据之后的战报,那支护粮军里面,有个几百人的小队,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极其恐怖的力量,简直是不要命了,嗷嗷叫着往上冲,只是一个轮次的冲锋,就把突袭的鞑子兵打蒙了。
随后,傅友德才率大军赶到,化解了这场危机。
淳化……
那几百人的小队,是来自淳化!
朱元璋关注过这个细节,但并没太深思。
现在看来,那场不可思议的胜利,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大军远征在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因为明朝这边是大优势方,所以偶尔还是能够跟家中联系,以书信的方式。
想必,那些来自淳化的兵勇,正是收到了家里的喜讯,知道家里竟然拿到了那么多的“光荣粮”,这才悍不畏死,这才建立奇功。
原来如此!
朱元璋开眼了。
以往只知道“将有必死之心,则士无贪生之念”,那说的是统兵将领的带兵本领,以及将领的气质对整支部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没想到,那些只是最底层的大头兵,也能因为那股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荣耀,创造战场上的奇迹。
光荣粮……大明光荣粮……从军光荣粮……
好啊!
扪心自问,朱元璋换位思考,倘若自己全家都快要饿死的情况下,来了这样的机会,朝廷征兵,然后给家里二十石上好的粮食……
就别说二十石了!
哪怕是二十升,朱元璋到了战场上,面对敌人的大刀也好,长矛也好,就算是脑袋掉了,内心对朝廷都是充满感激,是挺着胸膛去赴死的!
土地,粮食,那是农民的命啊!
如果……
朱元璋不禁想到,如果这个独出心裁的“大明光荣粮”,能够普及到全国,成为一项国策的话。
大明的军队,岂不是纵横无敌?
凡是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将是我大明的疆土!
一时间,朱元璋竟是血脉偾张,不能抑制。
可是转念一想……
唉!
谁不想给士兵发粮食啊?
如果可以,朕恨不得给天下百姓,所有大明子民,都狠狠发一批粮食,发到他们手软,发到他们一生一世也吃不完!
可是,不行啊!
条件真的不允许。
这一场大仗,国库还亏空着呢……
所以,秦枫截留了大批的粮食,又是修路,又是光荣粮,这到底算是贪污,还是利国利民?
朱元璋在淳化县呆立半晌,没去见秦枫,而是悄悄回返京城。
一回到宫中,朱元璋神色沉肃,立刻召见大明六部主官。
吏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皇帝召见,谁敢怠慢?
不消片刻,六位位高权重的大人,气喘吁吁地入了宫,心存忐忑地站在朱元璋跟前,不知道这位刚打了胜仗的皇帝陛下,又有什么新的主意,为何脸色如此沉重。
inf。inf
“哈哈哈!毛老爹,你这段日子跑哪去了!”扛着石料的汉子笑道“种什么田呐!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修路的机会,正经人谁还去种田!你家毛骧呢?快去报个名,看他身强力壮的,说不定也能被选上,那可就有福气啦!”
?
朱元璋缓缓打出一个巨大的问号。
田,都不种了?
疯了疯了疯了!
淳化县整个都疯了!
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辛苦徭役,被称之为“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机会”?
这个世界,为什么咱开始看不懂了呢。
“嘿,毛老爹你还不知道吧?”那汉子一边把石料铺在路上,一边笑道“在这里修路,每天能拿三升稻谷呢!”
噗!
朱元璋忽然懂了。
但随即,这位大明太祖,怒不可遏。
秦枫!
敢尔!
你竟然把本该交给朕的粮食,都拿来做这些没用的东西?
“咱们秦大人呐,可真是太好了!”那汉子没注意到朱元璋的脸色,低头认真地修整石料,絮絮叨叨地说道“从军有光荣粮,修路有补助的稻谷,就连去年征收的田税,也跟往年一样,一点都没给增加……”
“大明朝,真好啊!”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现在大明朝了,就有了秦大人这样的好官!”
“感谢大明朝,感谢大明皇帝,感谢秦大人呐!”
“咱们这些苦哈哈的老百姓,日子总算是有了盼头,能吃饱肚子,甚至我家那个小子,准备让他念书……”
“毛老爹,你知道么!我家的孩子,竟然,也能念书了!这、这简直……呜呜呜!”
说着说着,铁打的汉子竟然动了感情,语调哽咽,脸上的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显然是激动到了极点。
啊这……
朱元璋猝不及防,被夸麻了,脑瓜子嗡嗡的。
本以为这趟打仗,虽然是为了大明的后世太平,但在当代,给老百姓必定会造成沉重负担,未来若是加税,不被骂个狗血淋头就是好的。
当年他当农民的时候,骂起朝廷来,那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可是现在,这通夸!
莫非我的身份真的暴露了?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将假装瞎子的白眼放下来,悄悄观察一下激动落泪的汉子,感觉毫无演戏痕迹。
田税,跟去年比,没增加。
也就是说,去年也收这么多,今年丰收了,留给农民的粮食就更多,这当然是淳化县的老百姓给大明朝叫好的主要原因。
有了粮食,能吃饱肚子,才谈得上送孩子去念书。
否则没有这份富裕的粮食,甭管男娃女娃,都乖乖滚田里干活,念书那是做梦。
唉!
朱元璋不禁想到,若是当年,自己家里也有念书的条件,谁还造反呢?脑子不好才造反!
收的田税,没有增加。
交给官仓的田税,也是律法规定的数目,甚至还多了不少。
好像哪个环节,都没有问题。
可是这中间,足足有十几万石稻谷的差额,难道就白白被这个秦枫给贪污掉了?
但他又把稻谷拿出来,给淳化县修路。
这到底算不算贪污?
朱元璋有点不太会了。
每人每天,三升稻谷,这数量可是不少,就从现场干活的规模,以及已经修好的那些大路来看,这份消耗必定恐怖。
值得吗?
那都是朕的钱啊!都是朕的钱!!
还有!
从军光荣粮,又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仿佛化身懵懂小儿,虚心地问道“什么是从军光荣粮?”
“哈哈,毛老爹你真是离开太久了,怎么这个都不知道!”那人一边干着活,一边笑道“年前不是朝廷募兵么,咱们秦大人规定,凡是家里有男丁从军的,每人发放二十石的光荣粮!不瞒你说,我现在就盼着朝廷什么时候再征兵,说什么我也要弄个名额……不是为了钱哈,不是为了钱……主要是为了国家,为了咱大明,嘿嘿嘿!”
从军,还发粮食?
朱元璋目瞪口呆。
二十石!
这数量未免也太惊人了。
若是一户人家按二十亩田来计算,根据他了解到的淳化县田税情况,也就是上交三十石的粮食。
现在,家中有人从军,一下子就返还二十石?
几乎相当于不纳粮了啊!
难怪!
朱元璋忽然想起北伐时的一个小小的细节。
说的是先锋傅友德统帅的一支部队中的护粮军,并非精锐,只是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但是某次,王保保发动奇袭,意欲截断粮队,给明朝的大军造成麻烦。
越是名将,越对粮草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若是能断了对方的粮食供给,几乎可以说是不战而胜。
可是那次!
王保保势在必得的突袭,竟然被大明的护粮军强行击退。
据之后的战报,那支护粮军里面,有个几百人的小队,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极其恐怖的力量,简直是不要命了,嗷嗷叫着往上冲,只是一个轮次的冲锋,就把突袭的鞑子兵打蒙了。
随后,傅友德才率大军赶到,化解了这场危机。
淳化……
那几百人的小队,是来自淳化!
朱元璋关注过这个细节,但并没太深思。
现在看来,那场不可思议的胜利,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大军远征在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因为明朝这边是大优势方,所以偶尔还是能够跟家中联系,以书信的方式。
想必,那些来自淳化的兵勇,正是收到了家里的喜讯,知道家里竟然拿到了那么多的“光荣粮”,这才悍不畏死,这才建立奇功。
原来如此!
朱元璋开眼了。
以往只知道“将有必死之心,则士无贪生之念”,那说的是统兵将领的带兵本领,以及将领的气质对整支部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没想到,那些只是最底层的大头兵,也能因为那股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荣耀,创造战场上的奇迹。
光荣粮……大明光荣粮……从军光荣粮……
好啊!
扪心自问,朱元璋换位思考,倘若自己全家都快要饿死的情况下,来了这样的机会,朝廷征兵,然后给家里二十石上好的粮食……
就别说二十石了!
哪怕是二十升,朱元璋到了战场上,面对敌人的大刀也好,长矛也好,就算是脑袋掉了,内心对朝廷都是充满感激,是挺着胸膛去赴死的!
土地,粮食,那是农民的命啊!
如果……
朱元璋不禁想到,如果这个独出心裁的“大明光荣粮”,能够普及到全国,成为一项国策的话。
大明的军队,岂不是纵横无敌?
凡是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将是我大明的疆土!
一时间,朱元璋竟是血脉偾张,不能抑制。
可是转念一想……
唉!
谁不想给士兵发粮食啊?
如果可以,朕恨不得给天下百姓,所有大明子民,都狠狠发一批粮食,发到他们手软,发到他们一生一世也吃不完!
可是,不行啊!
条件真的不允许。
这一场大仗,国库还亏空着呢……
所以,秦枫截留了大批的粮食,又是修路,又是光荣粮,这到底算是贪污,还是利国利民?
朱元璋在淳化县呆立半晌,没去见秦枫,而是悄悄回返京城。
一回到宫中,朱元璋神色沉肃,立刻召见大明六部主官。
吏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皇帝召见,谁敢怠慢?
不消片刻,六位位高权重的大人,气喘吁吁地入了宫,心存忐忑地站在朱元璋跟前,不知道这位刚打了胜仗的皇帝陛下,又有什么新的主意,为何脸色如此沉重。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