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平北策
姜云逸忽然提出一个很敏感的提议,宋九龄立刻反对,作为前太尉,就算不懂打仗,也一定懂兵事相关事务的。
姬十三若有所思,二三十套重甲不构成威胁,如果能拉拢到燕西部族,绝对物超所值。
“明相细说。”
皇帝没有反对,姜云逸解释道:“陛下,臣是这样考量的。
第一,重甲铁骑乃冷兵器之王,但当下已经开始步入热兵器时代了,火炮、火铳才是未来的主流。禁军以后肯定要大规模更换火器的。
骑兵未来仍然有用,但地位会逐渐下降,这种耗费巨大、训练不易、用途局限的重甲铁骑,很快就无法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未来的轻骑兵、锁甲骑兵才是火器营的最佳搭档。
所以,不用太久,重甲的价值就会大幅下降,现在扔出去少许也算废物利用。
第二,重甲不仅打造不易,而且维护相当麻烦,燕西各部要养护重甲,一定离不开大周的支持。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就是要燕西越来越依赖大周,燕国王庭无论是强压燕西远离大周,还是与大周争夺燕西,都够喝一壶的。
当燕西更多地依赖大周时,就已经事实上脱离燕东了。
第三,西匈奴至今没有东顾的迹象,而我们却等不了他们回心转意,必须加码解决草原威胁问题。一旦海上有事,也能集中精力应对。
大周不仅要给察哈尔和苏尼特部二三十套重甲,凡是上门来求的部族,都一视同仁。
西线那边,关中方面断绝对东匈奴一切支持,给西凉的钱粮只够西凉自己用就行。”
听完姜云逸详细陈述,众人各自若有所思。
严东吴问道:“若此,关中的产业往何处寻出路?西凉军头怕是也不肯答应吧?”
姜云逸道:“关中的重工规模不大,直接改民用就行,木制品转型铁制品这一块,就够吃很多年了。
关中增设一个西北制造局,专司火器制造研发,规模可以小一点,还是优先北方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
至于西凉那边,如果燕西比较猛,西凉难道不会去痛打落水狗么?
马定远理应担负起总揽西北大局之重任。”
马定远,天水郡军头,前年秋应征统领三万西军随先帝北伐,西军死伤惨重,但马定远却得封威西侯,去年初还晋升凉州牧,一下子就成了凉州军头们中的异端。
尤其朝廷禁军去年已经陆续迁移过去三万多禁军,足以叫西凉军头不敢生出异心。
何况朝廷还握着西凉的粮草命脉。
“河套之地,你打算如何安排?”
这是赵广义的问询。
前周时,河套原属大周,大周国力衰微期间,河套、辽东陆续被燕人蚕食。
不过,河套虽然是燕人占据的,但此地一直纷争不断,不仅附近的燕西各部争执不休,便是东匈奴都虎视眈眈,多次发动大军试图夺取河套。
长期的动荡,导致河套地区周人死伤、逃难不少,是以这片沃土耕种效率并不高,谁都没有得到太多好处。
姜云逸显然早有谋划,随口道:“等灭了东匈奴,河套就安定下来了,周人教牧民在这里种地,解决草原粮食自给自足问题。”
“不要重设郡县么?”
赵广义显然不满意这个说法。
姜云逸笑了,指着旁边的天下万国图道:“夷播海以东,冬至大海,南至大海,北至大海,尽是大周土地。只是各处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
河套这里多年纷乱,只因不患寡而患不均罢了,打来打去,谁都没落到好。
所以,以后朝廷接管河套,募民垦荒,重塑昔年塞上江南好风光。
牧民春日带上大半年的物资,出发四处游牧。冬日回到河套猫冬,顺便进行物资交换。顺便在本地发展中原需要的产业。
定点解决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密切草原与中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逐步实现民族融合发展。”
等牧民吃饱了、穿暖了,天天都能喝上酥油茶了,冬天冻不死了,牛羊能卖上钱了,就一刻也离不开中原了。
同样的,在血与火中锤炼出来的草原雄鹰也不会再有了,有的只是大周的牧民。
没有人再提出质疑,姜云逸却没有罢休,转向皇帝道:
“陛下,臣请修建一条新官道,连接上谷与广阳。以后南粮北上后,从广阳分流一部分运往燕西。
草原的牛马就算不能耕地,挑选一些拉车应该是可以的。”
宋九龄立刻质疑道:“恁大的中原不够修,竟然跑到山里去吃力不讨好?这得花多少钱?你那个央行总不能只靠我等撑着吧?”
姜云逸神色淡然道:“宋相勿忧,一共三四百里官道,用不了太多钱,二三十万万足够了。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拿下河套之前,必须从河北输出粮草拉拢燕西,这是其一。其二,去年上古的产业发展迅速,但受限交通不便,所以受到制约。
中原连接北域要多留几条通道,如此才能牢牢掌握主动。”
“二三十万万是小钱么你敢保证今年再没有大额支出了么?”
“宋相勿忧,上半年就这样了,下半年再说。”
六七月份是一年期储蓄集中到期的节点,等糊弄过去再接着花。
“陛下,还得派个使者去燕国,问问他们为什么要启边衅,当我大周是好欺负的么?”
听到这个提议,众人神色各异,但没人询问。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顶级精英,没有理由想不清楚这多此一举所为何来。
就是要燕国推诿敷衍,等后果呈现出来的时候叫燕国无话可说。
“陛下,如果燕西方向进展顺利,可从河北三州招募流民北上垦荒。”
上谷代郡西北的土地,虽然不若河套富庶,但也有许多好地,荒芜多年,若能开垦出来,本地就能有更多粮食。
“太平盛世,哪有恁多流民?有也都被你拉去修运河了。”
“宋相勿忧,只要有一小部分周人就行,可从草原各部招募几万牧民学习耕种,叫他们半耕半牧。”
毫无疑问,一旦学会种地,草原人就不再是纯粹的草原人了。
“李相意下如何?”
姬十三思量半晌,觉得草原上的事,大致就是这么个路数了,只要李镇元不反对,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李镇元拱手道:“陛下,老臣只懂兵事。果真能拴住燕西,我大周就掌握了草原上的战略主动,燕国狗急跳墙就只是时间问题。”
“好,那此事便这般定了!”
姬十三若有所思,二三十套重甲不构成威胁,如果能拉拢到燕西部族,绝对物超所值。
“明相细说。”
皇帝没有反对,姜云逸解释道:“陛下,臣是这样考量的。
第一,重甲铁骑乃冷兵器之王,但当下已经开始步入热兵器时代了,火炮、火铳才是未来的主流。禁军以后肯定要大规模更换火器的。
骑兵未来仍然有用,但地位会逐渐下降,这种耗费巨大、训练不易、用途局限的重甲铁骑,很快就无法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未来的轻骑兵、锁甲骑兵才是火器营的最佳搭档。
所以,不用太久,重甲的价值就会大幅下降,现在扔出去少许也算废物利用。
第二,重甲不仅打造不易,而且维护相当麻烦,燕西各部要养护重甲,一定离不开大周的支持。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就是要燕西越来越依赖大周,燕国王庭无论是强压燕西远离大周,还是与大周争夺燕西,都够喝一壶的。
当燕西更多地依赖大周时,就已经事实上脱离燕东了。
第三,西匈奴至今没有东顾的迹象,而我们却等不了他们回心转意,必须加码解决草原威胁问题。一旦海上有事,也能集中精力应对。
大周不仅要给察哈尔和苏尼特部二三十套重甲,凡是上门来求的部族,都一视同仁。
西线那边,关中方面断绝对东匈奴一切支持,给西凉的钱粮只够西凉自己用就行。”
听完姜云逸详细陈述,众人各自若有所思。
严东吴问道:“若此,关中的产业往何处寻出路?西凉军头怕是也不肯答应吧?”
姜云逸道:“关中的重工规模不大,直接改民用就行,木制品转型铁制品这一块,就够吃很多年了。
关中增设一个西北制造局,专司火器制造研发,规模可以小一点,还是优先北方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
至于西凉那边,如果燕西比较猛,西凉难道不会去痛打落水狗么?
马定远理应担负起总揽西北大局之重任。”
马定远,天水郡军头,前年秋应征统领三万西军随先帝北伐,西军死伤惨重,但马定远却得封威西侯,去年初还晋升凉州牧,一下子就成了凉州军头们中的异端。
尤其朝廷禁军去年已经陆续迁移过去三万多禁军,足以叫西凉军头不敢生出异心。
何况朝廷还握着西凉的粮草命脉。
“河套之地,你打算如何安排?”
这是赵广义的问询。
前周时,河套原属大周,大周国力衰微期间,河套、辽东陆续被燕人蚕食。
不过,河套虽然是燕人占据的,但此地一直纷争不断,不仅附近的燕西各部争执不休,便是东匈奴都虎视眈眈,多次发动大军试图夺取河套。
长期的动荡,导致河套地区周人死伤、逃难不少,是以这片沃土耕种效率并不高,谁都没有得到太多好处。
姜云逸显然早有谋划,随口道:“等灭了东匈奴,河套就安定下来了,周人教牧民在这里种地,解决草原粮食自给自足问题。”
“不要重设郡县么?”
赵广义显然不满意这个说法。
姜云逸笑了,指着旁边的天下万国图道:“夷播海以东,冬至大海,南至大海,北至大海,尽是大周土地。只是各处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
河套这里多年纷乱,只因不患寡而患不均罢了,打来打去,谁都没落到好。
所以,以后朝廷接管河套,募民垦荒,重塑昔年塞上江南好风光。
牧民春日带上大半年的物资,出发四处游牧。冬日回到河套猫冬,顺便进行物资交换。顺便在本地发展中原需要的产业。
定点解决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密切草原与中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逐步实现民族融合发展。”
等牧民吃饱了、穿暖了,天天都能喝上酥油茶了,冬天冻不死了,牛羊能卖上钱了,就一刻也离不开中原了。
同样的,在血与火中锤炼出来的草原雄鹰也不会再有了,有的只是大周的牧民。
没有人再提出质疑,姜云逸却没有罢休,转向皇帝道:
“陛下,臣请修建一条新官道,连接上谷与广阳。以后南粮北上后,从广阳分流一部分运往燕西。
草原的牛马就算不能耕地,挑选一些拉车应该是可以的。”
宋九龄立刻质疑道:“恁大的中原不够修,竟然跑到山里去吃力不讨好?这得花多少钱?你那个央行总不能只靠我等撑着吧?”
姜云逸神色淡然道:“宋相勿忧,一共三四百里官道,用不了太多钱,二三十万万足够了。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拿下河套之前,必须从河北输出粮草拉拢燕西,这是其一。其二,去年上古的产业发展迅速,但受限交通不便,所以受到制约。
中原连接北域要多留几条通道,如此才能牢牢掌握主动。”
“二三十万万是小钱么你敢保证今年再没有大额支出了么?”
“宋相勿忧,上半年就这样了,下半年再说。”
六七月份是一年期储蓄集中到期的节点,等糊弄过去再接着花。
“陛下,还得派个使者去燕国,问问他们为什么要启边衅,当我大周是好欺负的么?”
听到这个提议,众人神色各异,但没人询问。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顶级精英,没有理由想不清楚这多此一举所为何来。
就是要燕国推诿敷衍,等后果呈现出来的时候叫燕国无话可说。
“陛下,如果燕西方向进展顺利,可从河北三州招募流民北上垦荒。”
上谷代郡西北的土地,虽然不若河套富庶,但也有许多好地,荒芜多年,若能开垦出来,本地就能有更多粮食。
“太平盛世,哪有恁多流民?有也都被你拉去修运河了。”
“宋相勿忧,只要有一小部分周人就行,可从草原各部招募几万牧民学习耕种,叫他们半耕半牧。”
毫无疑问,一旦学会种地,草原人就不再是纯粹的草原人了。
“李相意下如何?”
姬十三思量半晌,觉得草原上的事,大致就是这么个路数了,只要李镇元不反对,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李镇元拱手道:“陛下,老臣只懂兵事。果真能拴住燕西,我大周就掌握了草原上的战略主动,燕国狗急跳墙就只是时间问题。”
“好,那此事便这般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