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回禀大人。”
唐汉道:“多尔衮已将吴三桂的大部分军队调往鸭绿江西岸一带,不过,就目前来看,却并没有出兵攻打平安道的迹象。”
王昊转头看向宋献策。
宋献策道:“多尔衮应该是在等大人中毒身亡的消息。只要大人毒发身亡的消息传出去,多尔衮必然挥军攻打平安道的义州。”
王昊点了点头。
随后,便将目光看向锦州那个地方,口中自言自语地说道:“老子是该毒发身亡呢,还是该毒发身亡?”
……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毋庸置疑。
这王胖子在下一盘大棋。
……
……
第二日清晨,总督府门前人头攒动,数十辆马车鱼贯而出。
每一辆马车都被厚重的帷幕遮盖得严严实实,仿佛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其中一辆格外引人注目,它似乎足装载着一个巨大而修长的箱子,但是,同样被严密地遮蔽起来。
护送马车的亲兵将士们神情凝重,面带哀伤,仿佛承受着巨大的悲痛。
尤其是典虎等数十名家丁,紧紧守护在那个神秘的“长木箱“周围。
他们的眼眶泛红肿胀,嘴角低垂,鼻子不时抽搐一下,宛如失去至亲至爱般痛苦不堪。
与此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异味悄然弥漫开来,令人不禁皱眉。这股浓烈的臭味,让人不禁联想到不祥之事。
马车队伍离开总督府后,径直朝着海边港口疾驰而去。
而就在此时,却又有一则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北方总督王昊不幸毒发身亡,但由于孙传庭等人下令秘不发丧,其遗体已经开始腐烂发臭,正秘密运往皮岛安葬。”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引爆了舆论。
而各地的衙役和公职人员们,则到处叫喊,要求百姓们……“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总督府公布的消息为准。”
可是,谣言这东西。
你越是想压制,它就传得越盛!
给人的感觉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老王好教养。
于是,乾坤震动,风云色变!
……
平壤的百姓们悲痛欲绝,尽皆痛哭失声。许多人紧紧追随着这支马车队伍,边哭边奔跑,无视衙役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只想离王昊的“灵车“更近一些,再多陪他走上一段路!
沿途,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加入队列。当车队抵达平壤西部的南浦港时,身后已聚集起数万名百姓。尽管仍有衙役在尽力疏导和劝离,但百姓们仍然不管不顾,只是一味地哭泣着跟随车队向前奔去。
最终,当车队登上战船并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视线之外时,百姓们依然伫立在码头之上。他们的目光凝视着战船消失的方向,迟迟不愿离去。他们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不舍,仿佛失去了生命中的重要支柱。
有人开始在人群中吟唱起来: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起初是一个人在唱。
然后,就有人跟着唱,后来,跟唱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几乎所有前来送行的百姓,都是一边流泪一边跟着高声吟唱: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
至此,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深信……王昊已经死球了。
尽管那些衙役们,依旧在呼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总督府发布消息为准。
可是,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们说的话了。
甚至,连那些衙役们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因为他们也无从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们只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行事。
如果有人私下里问他们。
他们也会捶胸顿足,低声哽咽着说道:“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
辽东凤凰城,多尔衮已经到了这里。
如图所示:
……
(附录地图:凤凰城位置。)
……
凤凰城地就是后世的丹东凤城市。此地建城历史悠久,最早的一个”坞堡”可追溯到周朝时代。
在隋唐时期的东征高句丽,都有在这里发生过战争。
不过,这里却并不是最前线,最前线一直是位于鸭绿江边的镇江(今丹东市),以及与镇江隔江相望的义州。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亲自来到了凤凰城。十几万大军,也部署到了离镇江较近的几座城池。没有前往镇江城,是因为还不确定王昊的生死,不敢太刺激了东江军。
但是,所有的军队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随时可以投入到战场中去。
按多尔衮的计划,只要确定了王昊的死讯,便会趁着朝鲜半岛混乱,而对平安道发动雷霆一击!
……
这一天,夜已经很深了,月亮躲在云层中。
四周漆黑一片。
然而,城中将军府的议事堂中,却依旧亮着灯。此时,多尔衮还在与洪承畴等人讨论当前的时局时。
有戈什哈进来禀报:“平南王吴三桂求见!”
“让他进来吧。”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
少顷,吴三桂便在戈什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大帐。
见面之同,便趴在地上,高声叫道:“奴才吴三桂拜见摄政王。”
“不必多礼,起来吧。”
多尔衮很是随和地挥了挥手,让吴三桂起来。然后,又问道:“平南王深夜前来见孤,有何要事?”
“回禀摄政王!”
吴三桂向多尔衮抱拳行了一礼,又接着说道:“奴才安排在平壤的细作,又传回了新的消息。”
“如何?”
“就在三天前,有十几辆马车从总督府驶出,从南浦码头坐船离开。护送马车的军卒,个个状甚悲痛。
坊间有消息传出,说是王昊已经毒发身亡,因孙传庭下令秘不发丧,尸体已经发臭,不得不送去皮岛安葬。”
“只是坊间消息?”
多尔衮皱了皱眉,又问:“那个……北方总督府又是怎么说的?”
“总督府并没有发布最新消息。”
吴三桂道:“他们仍然在劝导百姓……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显然是欲盖弥彰!”
多尔衮大笑道:“那王胖子肯定已后死球了。来人啊,传孤的旨意,以平南王吴三桂为先锋,兵发平安道,将王昊这股邪恶的势力……彻底铲除!”
“喳!”
吴三桂拜倒在地,大声应道。
……
……
唐汉道:“多尔衮已将吴三桂的大部分军队调往鸭绿江西岸一带,不过,就目前来看,却并没有出兵攻打平安道的迹象。”
王昊转头看向宋献策。
宋献策道:“多尔衮应该是在等大人中毒身亡的消息。只要大人毒发身亡的消息传出去,多尔衮必然挥军攻打平安道的义州。”
王昊点了点头。
随后,便将目光看向锦州那个地方,口中自言自语地说道:“老子是该毒发身亡呢,还是该毒发身亡?”
……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毋庸置疑。
这王胖子在下一盘大棋。
……
……
第二日清晨,总督府门前人头攒动,数十辆马车鱼贯而出。
每一辆马车都被厚重的帷幕遮盖得严严实实,仿佛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其中一辆格外引人注目,它似乎足装载着一个巨大而修长的箱子,但是,同样被严密地遮蔽起来。
护送马车的亲兵将士们神情凝重,面带哀伤,仿佛承受着巨大的悲痛。
尤其是典虎等数十名家丁,紧紧守护在那个神秘的“长木箱“周围。
他们的眼眶泛红肿胀,嘴角低垂,鼻子不时抽搐一下,宛如失去至亲至爱般痛苦不堪。
与此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异味悄然弥漫开来,令人不禁皱眉。这股浓烈的臭味,让人不禁联想到不祥之事。
马车队伍离开总督府后,径直朝着海边港口疾驰而去。
而就在此时,却又有一则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北方总督王昊不幸毒发身亡,但由于孙传庭等人下令秘不发丧,其遗体已经开始腐烂发臭,正秘密运往皮岛安葬。”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引爆了舆论。
而各地的衙役和公职人员们,则到处叫喊,要求百姓们……“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总督府公布的消息为准。”
可是,谣言这东西。
你越是想压制,它就传得越盛!
给人的感觉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老王好教养。
于是,乾坤震动,风云色变!
……
平壤的百姓们悲痛欲绝,尽皆痛哭失声。许多人紧紧追随着这支马车队伍,边哭边奔跑,无视衙役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只想离王昊的“灵车“更近一些,再多陪他走上一段路!
沿途,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加入队列。当车队抵达平壤西部的南浦港时,身后已聚集起数万名百姓。尽管仍有衙役在尽力疏导和劝离,但百姓们仍然不管不顾,只是一味地哭泣着跟随车队向前奔去。
最终,当车队登上战船并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视线之外时,百姓们依然伫立在码头之上。他们的目光凝视着战船消失的方向,迟迟不愿离去。他们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不舍,仿佛失去了生命中的重要支柱。
有人开始在人群中吟唱起来: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起初是一个人在唱。
然后,就有人跟着唱,后来,跟唱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几乎所有前来送行的百姓,都是一边流泪一边跟着高声吟唱: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
至此,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深信……王昊已经死球了。
尽管那些衙役们,依旧在呼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总督府发布消息为准。
可是,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们说的话了。
甚至,连那些衙役们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因为他们也无从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们只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行事。
如果有人私下里问他们。
他们也会捶胸顿足,低声哽咽着说道:“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
辽东凤凰城,多尔衮已经到了这里。
如图所示:
……
(附录地图:凤凰城位置。)
……
凤凰城地就是后世的丹东凤城市。此地建城历史悠久,最早的一个”坞堡”可追溯到周朝时代。
在隋唐时期的东征高句丽,都有在这里发生过战争。
不过,这里却并不是最前线,最前线一直是位于鸭绿江边的镇江(今丹东市),以及与镇江隔江相望的义州。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亲自来到了凤凰城。十几万大军,也部署到了离镇江较近的几座城池。没有前往镇江城,是因为还不确定王昊的生死,不敢太刺激了东江军。
但是,所有的军队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随时可以投入到战场中去。
按多尔衮的计划,只要确定了王昊的死讯,便会趁着朝鲜半岛混乱,而对平安道发动雷霆一击!
……
这一天,夜已经很深了,月亮躲在云层中。
四周漆黑一片。
然而,城中将军府的议事堂中,却依旧亮着灯。此时,多尔衮还在与洪承畴等人讨论当前的时局时。
有戈什哈进来禀报:“平南王吴三桂求见!”
“让他进来吧。”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
少顷,吴三桂便在戈什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大帐。
见面之同,便趴在地上,高声叫道:“奴才吴三桂拜见摄政王。”
“不必多礼,起来吧。”
多尔衮很是随和地挥了挥手,让吴三桂起来。然后,又问道:“平南王深夜前来见孤,有何要事?”
“回禀摄政王!”
吴三桂向多尔衮抱拳行了一礼,又接着说道:“奴才安排在平壤的细作,又传回了新的消息。”
“如何?”
“就在三天前,有十几辆马车从总督府驶出,从南浦码头坐船离开。护送马车的军卒,个个状甚悲痛。
坊间有消息传出,说是王昊已经毒发身亡,因孙传庭下令秘不发丧,尸体已经发臭,不得不送去皮岛安葬。”
“只是坊间消息?”
多尔衮皱了皱眉,又问:“那个……北方总督府又是怎么说的?”
“总督府并没有发布最新消息。”
吴三桂道:“他们仍然在劝导百姓……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显然是欲盖弥彰!”
多尔衮大笑道:“那王胖子肯定已后死球了。来人啊,传孤的旨意,以平南王吴三桂为先锋,兵发平安道,将王昊这股邪恶的势力……彻底铲除!”
“喳!”
吴三桂拜倒在地,大声应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