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一百三四章
<sript><sript>
第一百三四章
高玉兰的大作就这两件,&bsp&bsp其他都是些七零八落的半成品or失败品,她不大好意思展示给高长松跟钟离珺看。
但就凭她展示的这两件,已经让钟离珺对她刮目相看了,&bsp&bsp他的眼神可被翻译为“此子骨骼清奇,日后必成大器”。
随后高长松就打发高玉兰走了,&bsp&bsp是常见的家长式“没事了,&bsp&bsp去玩吧”。
高玉兰惴惴不安,&bsp&bsp高长松看她写满惶恐的小脸,哭笑不得,&bsp&bsp连说“没事、真没事!”
高玉兰还是将信将疑。
等她跑远后高长松跟钟离珺咬耳朵了,&bsp&bsp他紧张地问“怎么样?我觉得她挺有天赋的。”
嘴上这么说,心里头却不大确定,只怕自己见的修行者太少,不能正确判断。高长松想如果这岁数的小修道人都有高玉兰的技术,那不就歇了?
他又踌躇不能够吧……可想想林黛玉,她是真的七窍玲珑心,万一修代都有这心思怎么办?
好在钟离珺给出答案,他说“二娘很有天分,&bsp&bsp我接触过的小修士里没有谁比她更灵秀。”单论炼器,&bsp&bsp其他不谈。
高长松高高悬起的心回归原位,&bsp&bsp他提高声音道“真的?”
钟离珺点头,&bsp&bsp坚定的眼神很让人信赖。
松了口气的高长松终于能开启下一个话题了,&bsp&bsp他说“那大安国的书院……”
他此刻的心情跟面临小孩升学问题的父母有的一拼,高长松垂泪,想自己年纪轻轻承受了太多。
钟离珺从善如流地接上“若想成为炼器师,&bsp&bsp东胜神洲有两条路。”他举起两根手指,&bsp&bsp“第一条路是一带一的师徒制,&bsp&bsp被大能看上了,愿意栽培,就能走上炼器师之路。”他开始夹带私货,“我不算很喜这种制度,我是师从曾祖,可他对我要求不严苛,鼓励我学百家之所长,我们甚至不以师徒相称。”
“曾祖常说‘一人所学终归有限,多从师才能打开眼界。’”
“只可惜修道之人也讲究师承,若真投入炼器师的门下,再去学他人之技,多少会招致非议,从长远角度来说,这无甚好处。”
他说的道理很浅显,高长松却连连点头,直说“有道理”。
“第二条路就是先前说的,进书院,读书。”他说,“这跟那些门派大选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入了门派,有可能被掌门或山主看上,进书院也是。可基础课程是一起学的,学童在一块还能切磋交流,技艺便会有所增长,思维也会开阔。”
“再说书院的珍藏不少,一些典籍可借来抄写,若是在书院被大能看重,那势必会得到一院的照拂,岂不更有利。”
高长松翻译了一下,如果称为尖子生会被资源倾斜呗,这跟现代不也很像吗?
此外他代入了科举的环境,等到宋时,书院关系还是挺重要的,尤其像是白鹿洞书院跟岳麓书院那种,从同一书院来的学子哪怕入朝为官都保持联系,经常互相照拂,甚至会在朝廷上结党。
都是修仙之人,哪有什么党不党的,但多认识几个人,跟同窗处好关系,以后不也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吗?
听完他说的话,高长松下定决心,考、咱们一定要考试!
旋即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送高玉兰去大安。
却见钟离珺摇头道“头部几间书院都是十年一招人,有单为炼器师开的,有背靠大门派的。”背靠大门派的是综合性学校,有剑修有符修有炼器师,但他们炼器这门学科比较强,也可以去考考看。
他说“这类都在同一年开,十年间间或夹杂着些小门小派。”
高长松。
这不是唐代吗?怎么这么残酷,竟然都搞分批次入学
了!
其实,如果高长松对宋代更了解一点,就会知道他们的书院选拔更残酷。据记载,宋代的书院共有所,其中有公办的,有私立的,入学的方法也是考试。
“引疑义一篇,文理通明者,请入学院”,只有通过考试的,才能读书。
好的书院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像岳麓书院是“定养士额二十人”。
宋代读书是不要钱的,这才有“养士”一说。
岳麓书院这么有名,一开始才收二十名学生,有多难考可想而知。
而且,这也不是入学后就高枕无忧了,平时还有大小考、月考,“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看这三句话便能感受到宋代学子水生火热的求学生活。
这些钟离珺也不大了解,他跟各路朋友打听过后,也感到书院生活很辛苦,压力很大,与他的修仙生活相比,多了很多束缚。
真读出来,前途也很光明,由其可见,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他鼓励高长松道“明年一同去大安国,我也送二娘去。”
高长松感动极了,有这样仗义的朋友,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他正想跟钟离珺说什么,兔子精颤颤巍巍地来了。
高长松看他做活利索,又会织毛衣,干脆把他安排在家附近打杂,许是因为他原型是兔子,谨小慎微,高家三姐妹都很喜欢他,院子里的异兽也喜欢他。
就是有些肉食性的、喜欢捕猎的异兽,总会用可怕的眼神看向兔子精,他一激灵,长耳朵跟雪白的短尾就冒出来了。
高长松路过都想捏一下,考虑到这或许算骚扰,又没这么做。
兔子精胆小,怕高长松,也怕高长松的友人。倒不是他敏锐得能看出钟离珺的修为,单纯是觉得能跟高长松一起,又从唐远道而来,一定是了不得的修士,就想避开他,不愿意见。
他颤巍巍道“信……来了一封信,说是从东胜神洲来的。”
这封信转了好几手,先由东胜神洲的人带到唐或其他口岸,又在当地寻到要来乌斯藏的,几番辗转,送来高长松家。
那从古格拿进高老庄的是个做跑腿攒钱的短工,有好几封信要一家一家送,交给兔子精后就走了。
高长松看见熟悉的妖气,他一拍脑袋兴奋道“这不是魃宥吗?”
仔细想想,他从东胜神洲回来要小半年了,在那儿的日子真是恍如昨日,不知魃宥过得好不好,创作新传奇没有?瓦子搭起来了吗?
他竟记挂这么多东胜神洲的事儿。
钟离珺对此没多大兴趣,可高长松看着很兴奋,那他也为高长松高兴,十二郎既然拆信愿意分享给自己,他就会听。
高长松三下五除二将信拆开,开始读魃宥的信。
“宥闻大安之士聚而叹曰机缘不可强求,只愿一识高郎君。”
这文邹邹的开头酸得高长松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随即笑说“果然是前辈的手笔。”
魃宥是妖怪中少有的文化人,他写的乐府诗就连大唐的文士看了都要惊叹。
他甚至跟屈原讨论楚辞,收藏过司马相如第一手的赋。
多少文人墨客的梦想,被他一一实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十二郎在大安国很有名气,有名到了什么地步呢,机缘这种东西不得到也就算了,但高长松还是要认识一下的。
为什么高长松笑,他觉得这是过火的商业互吹,自己才在大安国呆了几天啊,怎就这么有名了?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有才学的人,《倩女幽魂》的故事想要发行,都得经由魃宥润色,说来惭愧,他当文抄公都不称职。
不过是说了几出小故事,组织人表演影子舞蹈。
他只是出了点子,接下来都任何当地人发挥,这样的他能有什么才名呢?
换个不大飘的现代人,都会跟他有一样的想法。
接着往下看,文学发烧友魃宥果然将高长松后出的牡丹亭一同出版了,但跟上回不同,他没有写乐府诗,而是在尝试“一本四折”的元曲新体例。
高长松走之前,他完成了一小半,还给高长松看过。高长松觉得他写得很好,不愧是跟一众历史名人交流过的文学大佬,很能与时俱进,用词也典雅,是他高长松写不出来的。
当时魃宥说等自己写完了就寄送给高长松,他同意了再刊印,高长松直接大手一挥说不了不了,你前半写得好,后半段我相信你,正常发挥就行,一来一回到乌斯藏太慢了,直接印。
他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魃宥,现在魃宥刊印了,说卖得很好,风靡大安国的傀儡戏艺人陈中贵甚至根据他的故事改编出新戏,正在火热上演中,先前翻红的角妓王莺莺她们也准备根据高长松的剧本进行二次创作。
等到创作完就要在他新搭起来的瓦子里上演。
高长松看到这直接乐了,嘴巴咧得老高,他想魃宥就是魃宥,行动力实在是太强了,说弄就弄。
哎,这也是他在当地盘踞已久,有钱有人脉才能做到的。
高长松正想着自己是不是也算推动了大安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想看看魃宥是否会将勾栏瓦舍的运营展开细说,谁知道……
“梨园中的精怪们都很想念十二郎,成日感念十二郎的风姿,对《牡丹亭》遥想你之身影。”
一阵秋风吹来,高长松抖三抖。
真的吗?真的是想念我吗?
不会是想念我的苦茶子吧?
名动京城的效果,他还记着呢……
<sript><sript>
<sript><sript>
。
第一百三四章
高玉兰的大作就这两件,&bsp&bsp其他都是些七零八落的半成品or失败品,她不大好意思展示给高长松跟钟离珺看。
但就凭她展示的这两件,已经让钟离珺对她刮目相看了,&bsp&bsp他的眼神可被翻译为“此子骨骼清奇,日后必成大器”。
随后高长松就打发高玉兰走了,&bsp&bsp是常见的家长式“没事了,&bsp&bsp去玩吧”。
高玉兰惴惴不安,&bsp&bsp高长松看她写满惶恐的小脸,哭笑不得,&bsp&bsp连说“没事、真没事!”
高玉兰还是将信将疑。
等她跑远后高长松跟钟离珺咬耳朵了,&bsp&bsp他紧张地问“怎么样?我觉得她挺有天赋的。”
嘴上这么说,心里头却不大确定,只怕自己见的修行者太少,不能正确判断。高长松想如果这岁数的小修道人都有高玉兰的技术,那不就歇了?
他又踌躇不能够吧……可想想林黛玉,她是真的七窍玲珑心,万一修代都有这心思怎么办?
好在钟离珺给出答案,他说“二娘很有天分,&bsp&bsp我接触过的小修士里没有谁比她更灵秀。”单论炼器,&bsp&bsp其他不谈。
高长松高高悬起的心回归原位,&bsp&bsp他提高声音道“真的?”
钟离珺点头,&bsp&bsp坚定的眼神很让人信赖。
松了口气的高长松终于能开启下一个话题了,&bsp&bsp他说“那大安国的书院……”
他此刻的心情跟面临小孩升学问题的父母有的一拼,高长松垂泪,想自己年纪轻轻承受了太多。
钟离珺从善如流地接上“若想成为炼器师,&bsp&bsp东胜神洲有两条路。”他举起两根手指,&bsp&bsp“第一条路是一带一的师徒制,&bsp&bsp被大能看上了,愿意栽培,就能走上炼器师之路。”他开始夹带私货,“我不算很喜这种制度,我是师从曾祖,可他对我要求不严苛,鼓励我学百家之所长,我们甚至不以师徒相称。”
“曾祖常说‘一人所学终归有限,多从师才能打开眼界。’”
“只可惜修道之人也讲究师承,若真投入炼器师的门下,再去学他人之技,多少会招致非议,从长远角度来说,这无甚好处。”
他说的道理很浅显,高长松却连连点头,直说“有道理”。
“第二条路就是先前说的,进书院,读书。”他说,“这跟那些门派大选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入了门派,有可能被掌门或山主看上,进书院也是。可基础课程是一起学的,学童在一块还能切磋交流,技艺便会有所增长,思维也会开阔。”
“再说书院的珍藏不少,一些典籍可借来抄写,若是在书院被大能看重,那势必会得到一院的照拂,岂不更有利。”
高长松翻译了一下,如果称为尖子生会被资源倾斜呗,这跟现代不也很像吗?
此外他代入了科举的环境,等到宋时,书院关系还是挺重要的,尤其像是白鹿洞书院跟岳麓书院那种,从同一书院来的学子哪怕入朝为官都保持联系,经常互相照拂,甚至会在朝廷上结党。
都是修仙之人,哪有什么党不党的,但多认识几个人,跟同窗处好关系,以后不也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吗?
听完他说的话,高长松下定决心,考、咱们一定要考试!
旋即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送高玉兰去大安。
却见钟离珺摇头道“头部几间书院都是十年一招人,有单为炼器师开的,有背靠大门派的。”背靠大门派的是综合性学校,有剑修有符修有炼器师,但他们炼器这门学科比较强,也可以去考考看。
他说“这类都在同一年开,十年间间或夹杂着些小门小派。”
高长松。
这不是唐代吗?怎么这么残酷,竟然都搞分批次入学
了!
其实,如果高长松对宋代更了解一点,就会知道他们的书院选拔更残酷。据记载,宋代的书院共有所,其中有公办的,有私立的,入学的方法也是考试。
“引疑义一篇,文理通明者,请入学院”,只有通过考试的,才能读书。
好的书院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像岳麓书院是“定养士额二十人”。
宋代读书是不要钱的,这才有“养士”一说。
岳麓书院这么有名,一开始才收二十名学生,有多难考可想而知。
而且,这也不是入学后就高枕无忧了,平时还有大小考、月考,“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看这三句话便能感受到宋代学子水生火热的求学生活。
这些钟离珺也不大了解,他跟各路朋友打听过后,也感到书院生活很辛苦,压力很大,与他的修仙生活相比,多了很多束缚。
真读出来,前途也很光明,由其可见,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他鼓励高长松道“明年一同去大安国,我也送二娘去。”
高长松感动极了,有这样仗义的朋友,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他正想跟钟离珺说什么,兔子精颤颤巍巍地来了。
高长松看他做活利索,又会织毛衣,干脆把他安排在家附近打杂,许是因为他原型是兔子,谨小慎微,高家三姐妹都很喜欢他,院子里的异兽也喜欢他。
就是有些肉食性的、喜欢捕猎的异兽,总会用可怕的眼神看向兔子精,他一激灵,长耳朵跟雪白的短尾就冒出来了。
高长松路过都想捏一下,考虑到这或许算骚扰,又没这么做。
兔子精胆小,怕高长松,也怕高长松的友人。倒不是他敏锐得能看出钟离珺的修为,单纯是觉得能跟高长松一起,又从唐远道而来,一定是了不得的修士,就想避开他,不愿意见。
他颤巍巍道“信……来了一封信,说是从东胜神洲来的。”
这封信转了好几手,先由东胜神洲的人带到唐或其他口岸,又在当地寻到要来乌斯藏的,几番辗转,送来高长松家。
那从古格拿进高老庄的是个做跑腿攒钱的短工,有好几封信要一家一家送,交给兔子精后就走了。
高长松看见熟悉的妖气,他一拍脑袋兴奋道“这不是魃宥吗?”
仔细想想,他从东胜神洲回来要小半年了,在那儿的日子真是恍如昨日,不知魃宥过得好不好,创作新传奇没有?瓦子搭起来了吗?
他竟记挂这么多东胜神洲的事儿。
钟离珺对此没多大兴趣,可高长松看着很兴奋,那他也为高长松高兴,十二郎既然拆信愿意分享给自己,他就会听。
高长松三下五除二将信拆开,开始读魃宥的信。
“宥闻大安之士聚而叹曰机缘不可强求,只愿一识高郎君。”
这文邹邹的开头酸得高长松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随即笑说“果然是前辈的手笔。”
魃宥是妖怪中少有的文化人,他写的乐府诗就连大唐的文士看了都要惊叹。
他甚至跟屈原讨论楚辞,收藏过司马相如第一手的赋。
多少文人墨客的梦想,被他一一实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十二郎在大安国很有名气,有名到了什么地步呢,机缘这种东西不得到也就算了,但高长松还是要认识一下的。
为什么高长松笑,他觉得这是过火的商业互吹,自己才在大安国呆了几天啊,怎就这么有名了?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有才学的人,《倩女幽魂》的故事想要发行,都得经由魃宥润色,说来惭愧,他当文抄公都不称职。
不过是说了几出小故事,组织人表演影子舞蹈。
他只是出了点子,接下来都任何当地人发挥,这样的他能有什么才名呢?
换个不大飘的现代人,都会跟他有一样的想法。
接着往下看,文学发烧友魃宥果然将高长松后出的牡丹亭一同出版了,但跟上回不同,他没有写乐府诗,而是在尝试“一本四折”的元曲新体例。
高长松走之前,他完成了一小半,还给高长松看过。高长松觉得他写得很好,不愧是跟一众历史名人交流过的文学大佬,很能与时俱进,用词也典雅,是他高长松写不出来的。
当时魃宥说等自己写完了就寄送给高长松,他同意了再刊印,高长松直接大手一挥说不了不了,你前半写得好,后半段我相信你,正常发挥就行,一来一回到乌斯藏太慢了,直接印。
他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魃宥,现在魃宥刊印了,说卖得很好,风靡大安国的傀儡戏艺人陈中贵甚至根据他的故事改编出新戏,正在火热上演中,先前翻红的角妓王莺莺她们也准备根据高长松的剧本进行二次创作。
等到创作完就要在他新搭起来的瓦子里上演。
高长松看到这直接乐了,嘴巴咧得老高,他想魃宥就是魃宥,行动力实在是太强了,说弄就弄。
哎,这也是他在当地盘踞已久,有钱有人脉才能做到的。
高长松正想着自己是不是也算推动了大安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想看看魃宥是否会将勾栏瓦舍的运营展开细说,谁知道……
“梨园中的精怪们都很想念十二郎,成日感念十二郎的风姿,对《牡丹亭》遥想你之身影。”
一阵秋风吹来,高长松抖三抖。
真的吗?真的是想念我吗?
不会是想念我的苦茶子吧?
名动京城的效果,他还记着呢……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