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好声音

    再次见到江望月的时候,林夏都有点没认出来。

    她现在瘦得像个小难民似的,这个体型即使放在遍地是瘦子的娱乐圈都有点吓人。

    她让助理先带江望月做了一套体检,好在年轻身体好,没什么太大问题,就是有点低血糖和贫血,需要养一段时间。

    张诗云倒是挺好,估计是她走的中性路线,原公司对她倒是没有那么变态的体重要求。

    她们这个限定团临近解散,在菲莎世纪那边还有些合体行程要搞。

    林夏也不打算让她们马上就开始工作,江望月的身体要养,最重要的是要找声乐老师给她们进行系统的唱歌训练,沉淀一下。

    她们当了一年偶像,在唱歌这方面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暂时还达不到林夏要求。

    她们要像当初还是练习生的时候一样,全部重来,声乐课排得满满当当。

    林夏对她们的期望,绝不是现在女团对vocal的那种要求。Vocal担当放在女团里是能唱的,但放在歌手圈里就不够看了。

    毕竟偶像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招人喜欢,没有时间像歌手一样打磨唱功,能听就行,半开麦和修音能解决一切问题。

    林夏打算让她们成立一个两人或者三人的组合,不会像现在的Kpop大团一样,动不动就一堆人。

    她打算走小而精的路线,比较像以前的组合。

    就是第三人需要花心思去找一下,需要找一个能唱的。

    林夏一时间想不到合适的人。

    要不……她也搞个选秀节目试试?

    她不太想选那些已经经过包装和培训的新人,在现在内娱这种不健康的流水线里很难选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歌手。

    她更愿意自己从头开始培养。

    当时她在《偶像之路》里选的队员,除了江望月成熟一些,其他三个都是彻头彻尾的新人。

    反正她现在有钱有资源,完全可以自己搞一个节目,给逐光收拢一批歌坛新人才。

    嗯……这么看的话,华夏好声音是不是可以拿出来了?

    目前观众已经对选秀有点审美疲劳了。

    自从《偶像之路》火了之后,到处都是练习生选秀,适龄的小朋友们有些都回锅好几轮了。

    也就刘琪搞了个差异化竞争,硬是从选秀大潮里又开辟出了一个蓝海市场。

    但是《好声音》这套模式和现在的选秀套路完全不同。

    选秀节目最看重的就是观众缘,只要人设能吸粉,其他都不重要。

    只要脸好看粉丝喜欢就能成团,实在什么都学不会的,就丢去搞rap。

    这番操作让rap本就不佳的风评更是惨遭被害。

    《好声音》比起选人,侧重点还是选声音,地球上那版甚至会故意把选手妆造搞得很土,打造一种反差感。

    当然,地球上的《好声音》骚操作实在太多。

    明明是top1级别的音综,一棵常青的摇钱树,硬生生把自己作死了。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这节目组硬是努力了那么多年才把自己作死,可见这个赛制确实很能打。

    ……

    想好思路之后,林夏约刘琪吃了个饭,一起探讨这档节目的可行性。

    《好声音》这个节目从赛制上就注定它是做不小的,肯定要大办。

    靠她现在这个草台板子去办这种大型节目挺吃力的。

    刘琪的团队有选秀节目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她有搞全国海选的经验。

    地球上的《好声音》海选,那叫一个稀碎,纯粹就是节目组卖了个名头,很多地方都办的非常草台,随便找个培训机构就搞完了。

    而且海选也不是真海选,都是玩文字游戏在圈钱,线下轰轰烈烈地搞海选的时候,节目早就开始录制了,哪怕过了海选也上不了节目。

    林夏是打算搞真海选的。

    她连要交的税都一点没避,更不会去搞这种骗局。

    但是现实问题是国内没几家公司做过正儿八经的海选,华艺赛倒是年年都搞,但他们也不会下场搞这种综艺。

    刘琪就成了首选合作对象。

    她们都是老熟人了,也没怎么叙旧,直接开门见山地开始谈事。

    “现在想做选秀……不是个好时机啊。”

    虽然不知道林夏是怎么对做选秀节目感兴趣的,但作为熟人,刘琪还是点了她一下。

    “我不是想做那种练习生选秀,是想选一些歌手出来。”

    选歌手倒是还行吧,但是林夏特意把自己叫出来干嘛?

    “除非……”

    刘琪意识到了什么,看着林夏的眼睛:“你是想做海选?”

    “琪姐果然是聪明人。”

    刘琪刚开始做综艺没多久,因缘际会,做出了一档全民选秀节目,现在歌坛活跃的不少人,像是柳梦知,都是从那档节目里走出来的。

    但是这个节目做了几季,寿命也就到头了。

    因为这种全民选秀靠的是路人的基本盘,现在短视频时代,路人别说电视,综艺都不怎么看了,不如去做练习生选秀精准收割粉丝。

    刘琪没说话,她在等林夏继续往下说。

    合作了这么久,她知道林夏想的一定不会这么简单,肯定还有后招。

    “这是一档只看声音,不看脸的节目……”

    随着林夏的介绍,刘琪越听越觉得有意思,直到她讲到要让导师参与进来,积极地抢人、带队pK,不再是一个打分工具人的时候,她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赛制的新奇之处。

    这档节目如果能做出来必然会火。

    其中有一些设定她在搞《梦想新声》的时候就已经在尝试了,但远没有林夏设想得这么清晰。

    这个赛制虽然简单,却有很多戏剧化的环节。

    尤其是海选素人和成名导师这种反差,既会吸引选手,也会吸引观众。

    一些已经出道的歌手会因为这些导师来参加节目,观众也会想看到他们熟悉的那些老面孔重新活跃在舞台上。

    她甚至还有时间重新感叹一下,林夏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明明从来没有接触过综艺制作,一下就能拿出个大杀器来。

    潮流就是个圈,现在秀粉已经被割麻了,那就再换个思路,脱离饭圈文化,做点接地气的东西拥抱大众。

    看到刘琪的表情,林夏就知道她果然是聪明人,不愧是选秀教母,光听这个赛制就已经意识到了《好声音》的巨大潜力。

    合作的具体事项自然由专业人士去谈,她们这次见面,就是敲定一下大方向,包括逐光和越星两家公司的出资比例、四位导师的大概人选。

    还有选手签约的事情。

    她提前和刘琪讲明,没有合约在身的选手她们都可以接触,但是不能强制签约。

    对于这点要求,刘琪倒是不意外,她还开了个玩笑:“这一条放在其他节目对选手是好事,但现在的逐光嘛,有你在,他们怕是排着队想签约。”

    这倒不是虚的,从任秋这个寂寂无名的新人,到消失已久的柳梦知,甚至连天后秦欣林夏都能带飞。

    如果说能进逐光,不少歌手想都不想就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