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首映礼

    在这张她捡起的报告单上,有一个用红笔圈出来的WBC数值,林夏也没有细看,只当这是病人的资料,直接递给了医生。

    那位医生却仔细看了一遍,皱了皱眉,问方嘉乐:“这是她的资料?”

    方嘉乐沉默了一瞬间,然后回答:“……是我的。”

    医生看着他叹了口气:“有些文件需要你签字,你先过来一下。”

    然后又对时飞鸿和林夏说:“这边没什么大事了,你们要是有事的话就先去忙吧,我和他们直接沟通。”

    在方嘉乐的要求下,他们的谈话时回避了他的养母。

    走的时候,林夏看到护工推着她的轮椅在周围散步。

    可能是即将走到生命尽头,却发现陪在身边的只有这个不喜欢的养子,他的养母看起来有些不同寻常的安静,表情木然地坐在那里。

    林夏在心里叹了口气,和时飞鸿离开了医院。

    时飞鸿不知道这些家事,只是作为导演的直觉让她觉得方嘉乐的状态不怎么对劲:“他最近有演什么高难度的戏吗?看起来有点像是出不了戏的样子。”

    林夏之前就问过他,但因为涉及到王朗还未上映的电影,不太方便打探。

    “哦,这是体验派演员常有的问题,我认识几个很棒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介绍给他。”

    林夏答应了下来,又想起刚刚那张她捡起的报告单。

    根据记忆中的那几个异常指标,大概检索了一下,只是从搜索到的结果来看,都不是什么好事。

    她不知道从哪问起,只好先把时飞鸿推荐的心理咨询师名片先发了过去。

    等到了晚上录制完宣传节目之后,她才收到了方嘉乐的回复:“谢谢,等忙完之后我会去的。”

    林夏想问那张报告单,又不知道该怎么问,就在聊天界面开始反复输入删除,最后也没想好怎么说。

    她果然不擅长应对这种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扛着的小孩,对江望月是这样,现在面对方嘉乐也是这样。

    更何况是这种如同狗血电视剧里一样的情节,让她有些烦躁。

    可能是看到林夏如同纠结症晚期一样的输入状态,方嘉乐主动提起了这件事。

    “今天我的那张报告,你看到了吧?”

    “嗯,你现在情况怎么样?”

    “其实也还好,在国内的时候就确诊了。还挺幸运的,是CML,有药可以用。”

    他倒是还挺乐观:“目前对我来说,可能贫血更让我觉得麻烦一点,哈哈哈。”

    多亏了地球上的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这个病林夏还是有一些了解。

    只是她对方嘉乐的经历有些唏嘘,看起来挺开朗,还有个快乐小狗的人设,但经历确实挺惨的。

    也没有什么幸福的童年,好不容易混出头了又被缠上,现在还生了病。

    “最近经济上有困难吗?”

    林夏大概估计了一下他这几年的收入,虽然不知道他拿什么级别的合同,但是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现金,估计也是挺难的。

    而且看这傻孩子的样子,他们一直没有撕破脸,估计也是因为他一直断断续续在打钱。

    ……

    这个四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一下子就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剧院魅影》的首映礼。

    M国还在4月30日的晚上,华夏已经进入了五一假期。

    这部电影目前先在M国和华夏同步上映,其他地区还在观望中。

    因为不是什么大制作,再加上还有华裔女主角、音乐电影这些不稳定因素在,其他地区的院线并不愿意冒险,想要看看首映情况。

    不愿意就算了,全球同步上映的电影也不多,但她们还是努力争取了华夏的同步上映。

    一部电影如果隔很久之后再看就没什么意思了,她们还是希望华夏影迷能尽早看到这部电影。

    时飞鸿很早就把剪辑版本送审,文艺协会也很支持,流程走的还算顺利。

    这部电影将会在今天登陆M国的四万多块荧幕和华夏的七万多块荧幕。

    虽然上午档在电影市场不怎么景气,票价都要便宜一些,好在这是黄金周,也有不少不愿意出门看人,选择去看电影的。

    结果发现来了电影院还是在看人……

    甚至能看人就不错了,有些影院买票晚了连个角落位置都没了。

    林夏的粉丝可不是吃素的。

    而且这部电影在华夏宣传力度很大,很多人都想来看看时飞鸿和林夏合作的新电影。

    《剧院魅影》第一天在华夏的表现很好,与此同时,在洛城《剧院魅影》首映礼上也请了一些影评人,还有剧组人员、亲人朋友和幸运观众,座无虚席。

    虽然这部片子投资不菲,预告片制作精良,但来参加首映礼的影评人并不多。

    时飞鸿当然值得一看,但她常年在小众cult片的世界里遨游,这种商业电影成绩并不亮眼。

    安东尼的表演确实也不错,但他已经息影多年,谁知道他还记得多少以前的本事?

    至于那个担任女主角的歌手,歌可能是唱得不错,但一个歌手懂什么表演?娱乐圈是有鄙视链的,音乐界和影视界互相看不惯,全世界都一样。

    他们今天倒是要看看这位神秘的东方女郎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时飞鸿为了捧她,突然不知道从哪搞出一部音乐电影,安东尼为了她重新回到大荧幕上,甚至专门跑去华夏一趟。

    在影评人们头脑风暴的时候,整个影厅安静了下来,荧幕出现了时飞鸿的火星电影公司的LOGO动画,《剧院魅影》的故事正式开始。

    她这一版《剧院魅影》的剧情框架变化不大,只是节奏和细节明快了许多。

    原版电影由于是韦伯本人牵头,受音乐剧原版的影响太深,导致电影像是近两个半小时的大型MV,过于冗长,时飞鸿将节奏紧凑了很多。

    蜡烛闪烁,屏幕上用花体字写出了电影的标题“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首先出现的是一张老照片,左上角的标注表明了时间和地点——1919年的巴黎。

    这是一张歌剧院前的照片,带着牛皮纸一样的复古色彩,随着镜头不断放大,上面的小人逐渐动了起来。

    黑白的电影质感让人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荒废的歌剧院,破旧的断垣残壁,门口的落叶也无人清扫。

    这让不少观众犯起了嘀咕,虽然音乐电影是上个世纪的流行产物,但时飞鸿不会疯到现在回头去拍一部黑白电影吧?

    一位年老的绅士下了汽车,坐在轮椅上,去参加在歌剧院举行的一场拍卖会。

    他是早已年老的子爵。

    这场拍卖会的藏品都是曾经属于歌剧院的道具,价格低廉,会对这些老东西感兴趣的,不出意外,也全都是熟人。

    他在这里见到了妻子克里斯汀最好的朋友梅格,她们曾一起在芭蕾舞团里跳舞。

    子爵静静地旁观着拍卖会,一件又一件熟悉的展品,让他想起了曾经的回忆。

    直到展出了一个八音盒,年老的子爵眼神怀念。

    这是在剧院地下室找到的,穿着波斯风格服装的小猴子敲着钹,演奏出了昔日那场假面舞会的旋律。

    子爵拍下了这个经过多年,仍完好无损的八音盒,对它轻轻地说:

    当我们所有人都去世之后,你仍会继续演奏下去吗?

    这既是对八音盒说的,也是对那位存在于歌剧院的魅影所说。

    开头的这一场戏,节奏很缓慢,完全不像时飞鸿的作风。她以前拍悬疑片的时候,可以几秒钟闪回一堆记忆碎片,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这种沉闷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第666号展品,修复好的水晶大吊灯再次腾空而起,庄严的管风琴声音宣示着那个剧院幽灵的存在。

    666这个数字在西方是恶魔的象征,相传它可以唤醒撒旦,这台大吊灯在人们心中的邪恶可见一斑。

    子爵和梅格看着这盏熟悉的大吊灯,眼神突然变得严肃。

    作为当事人,他们清楚地明白,那位剧院魅影可不是什么拍卖主持人口中的恐怖传说。

    一阵风吹过,黑白电影渐渐变为彩色,这座破旧的、挂着蜘蛛网的歌剧院也回到了当年金碧辉煌的样子。

    一系列运镜华丽而诡异,那个幽灵就这样复活在了歌剧院。

    “哇——”

    “太酷了!这个BGM!”

    观众没有影评人那么严格,目前的画面和音乐足够精致,对他们来说可以看下去就足够了。

    至于这部电影好不好看,那是后面的事。

    时光倒流回1870年的巴黎,那时剧院魅影事件还未发生,歌剧院正是最繁忙的时候。

    演员们正在后台像鸟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准备晚上的剧目,有人在化妆,有人在清洗着道具,管弦乐队分发着乐谱,芭蕾舞演员正在集合。

    这幅繁忙的景象和夸张极度妆容的演员,让人梦回那个歌剧流行的浮华时代。

    女主角克里斯汀和好友梅格,也慌慌张张地踩着芭蕾舞鞋,加入到了伴舞团中开始练习。

    时飞鸿在这里给了克里斯汀一个特写,她的美貌确实让这部电影的气氛活跃了一些。

    那种被她巧妙掩饰的,却光彩夺目的气质已经初现端倪。

    即使是最为挑剔的影评人,看到这个角色也不会觉得出戏。

    确实就是一个还很青涩、但非常有潜力的女演员形象。

    在演员们忙碌的时候,一个俊朗的年轻人乘着马车来到歌剧院,他有一个子爵的爵位,将成为这座歌剧院新的赞助人。

    剧院门口贴着首席女高音卡洛塔的海报,她本人也在后台穿着女主角的戏服,练习着极度复杂的花腔。

    看到这里,整部电影的布景和道具细节确实和预告片中的一样考究,繁复的造型和服饰,华美的布景,让人沉迷其中。

    “时飞鸿的审美确实一如既往的发挥稳定。”

    正是因为时飞鸿的审美很突出,她拍出的cult片才会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种邪典美学的风格确实独树一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歌剧院的芭蕾舞团不怎么样,吉利夫人正在严肃地训斥着她们。

    在这里通过吉利夫人和几位剧院管理者的一连串的快速对话,迅速地交代了人物关系。

    严格的吉莉夫人负责舞蹈团,梅格是她的女儿,女主角克里斯汀的父亲生前是着名的小提琴家,七岁成了孤儿之后,被吉莉夫人收养,开始学习芭蕾舞。

    这里时飞鸿还打了个补丁,给克里斯汀加上了一些神秘的东方血统。

    音乐剧和歌剧里对演员的种族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像《汉密尔顿》里的三姐妹甚至是三个肤色,只要唱得好,观众也没什么意见。

    为了严谨起见,时飞鸿还是在这里交代了一下,也给整个故事加深了一点神秘气息。

    人群之中的克里斯汀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新的赞助人是她的儿时玩伴,但子爵并没有看到她。

    观众瞬间感觉这不怎么合理了,这么特别的女主角,放在一群人里面,要忽视她反而更难吧……

    尤其是时飞鸿确实很会拍她的女主角,在她的镜头下只要一看到林夏,立刻就会吸引人的注意力。

    不过不管克里斯汀是如何有天赋,现在的她在剧院里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名小卒。

    胖胖的首席女高音卡洛塔在一旁展示着她引以为傲的花腔,唱着汉尼拔归来的咏叹调。

    卡洛塔的唱段难度很大,但是她只顾沉迷于自己华丽的花腔技巧,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唱歌机器。

    从周围人的表现来看,打哈欠的打哈欠,走神的走神,总之就是毫无感觉。

    见大家都没有捧场的意思,经理连忙去哄她,新老板来了,必须得让他看看剧院的精神面貌,女主角就是最大的腕,必须得哄好。

    大家的“强烈要求”之下,这位首席女高音只好“勉为其难”地为大家唱了一首“Think of Me”,花腔绕得感觉舌头都打了十几个结。

    结果她一唱歌,巨大的幕布瞬间掉了下来,砸到了她身上,把她搞得灰头土脸的。

    这一幕非常滑稽,尤其是胖胖的卡洛塔的表情更是搞笑,她简直是这部电影的喜剧担当。

    她一出事,就有人就开始惊慌失措地报幕:“这是歌剧院的魅影干的!”

    “什么魅影!不存在的!”

    经理在子爵面前极力否认,但过去三年,这样的事情总是一次次发生,卡洛塔的演出总是被破坏,这次她说什么都要走了。

    喜欢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从女团选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