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百年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副歌部分略显狂傲的歌词正印证了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气,让听到的观众热血沸腾。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份一往无前的气势直接燃爆全场,将气氛推向至最**。

    梁启超所处的大清帝国,风雨飘摇,早已病入膏肓,到处都是腐烂的骨肉,秃鹫和苍蝇在一旁虎视眈眈。

    他写这一篇《少年中国说》就是为了发出自己的声音,唤醒有志青年,用自己的力量发出一丝光亮。

    去驳斥那些无稽之谈,那些不怀好意的污蔑,只是这种声音,在国际上还是太微小了。

    弱者说出的话,哪怕再好,又有谁愿意去听呢?

    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泱泱大国只能像新生儿一样,从头拼命去追赶世界的脚步。

    直到过了百年,再回头才重新回到高山之上。

    现在再次唱起这首歌,念起这些熟悉的词句,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舞台上的这些小小少年们,他们生在光明,满是阳光,正是华夏如今的模样。

    【这首歌立意绝了,格局很大!】

    【这歌词也太帅了!壮哉我华夏少年!】

    【林夏写主旋律真的有一套,快点把她收进国家队吧。】

    【他们两个人一高一低,唱得也好燃!】

    “世人笑我我自强,不复年少……”

    整首歌的情绪不断往上推,直到最后一遍副歌直接升ky,他们的唱腔也完全放开。

    仿佛是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无数少年带着一往无前的气概,挺起脊梁,不负山河。

    正是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让昔日的东亚病夫改头换面,成为现在的东方巨龙。

    【“骄阳”那两个字太好听了吧!心似骄阳万丈光!】

    【太燃了!大半夜看得我热血沸腾!】

    【妈耶,好像明白王导的用意了,这首歌放这太合适了吧!带着少年的朝气和志气,开启新的一年!】

    每一个听到这首歌的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青春热血。

    好像自己就是一支火把,不用等待后来人,有一分热就发一份光。

    正如《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在其他地区的人们臣服于神话中那些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神时,华夏的画风却是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

    所愿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一种独特的中式浪漫。

    华夏文明之所以五千年未断绝,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前赴后继,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气概。

    最后他们和童声合唱团一起唱起了整首歌最光芒万丈的部分。

    “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挡我去闯,今朝为我少年郎。”

    这种声势浩大的大合唱,是华夏人抵挡不了的,现场的观众心中热血油然而生。

    太燃了!

    这首歌,太适合在春晚上唱了!

    就在他们以为这首歌会在最**直接结束时,突然在舞台边缘的暗处,打出一束逆光。

    照出了一个身着长衫、编着辫子的轮廓。

    那是一个正在伏案写作的读书人,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周围的一切,只是笔走龙蛇,快笔书写着内心的激愤。

    忽然,他像是听到了什么,抬头看向了对面。

    他的面庞很年轻,却因为过度的思虑与憔悴的表情,显得苍老了许多,甚至早早就有了一些白发。

    当看到这些少年时,他愣了一下,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直到听到这些少年们的集体朗诵,他才如释重负地笑了,泪水却不自觉地流下,怎么也停不下来。

    甚至毛笔尖上的墨点滴落在身上也浑然不觉。

    他跟着少年们一起念着,声音很低,又很慢,像是在重复,又像是在喃喃自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看到这里,所有观众都愣住了。

    这是……梁启超吗?

    这一部分完全是默剧,除了他最后的自语,没有一句台词。

    现场的观众只能看到他的身形和轮廓,但是电视机前和网络直播间的观众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微表情。

    这是王朗找到的戏骨演员。

    梁启超写作《少年中国说》时只有二十七岁,但现代人普遍显年轻,再加上这个年纪的演员还担不起这种表演,所以找了一位戏骨老师。

    他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哪怕一句台词也没有,也能让人瞬间潸然泪下。

    尤其是看到少年时,那段笑着落泪的表演,层次极其丰富。

    那个时代的人,说是飞蛾扑火也不为过,他们完全是在如墨的夜色中摸黑前行,看不到一丝光明。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迷了路,有人掉了队,更有无数的人沉眠在这无边的夜色里,没有等到黎明。

    如果能让他们看到这一幕,该有多好。

    舞台两边的灯光一明一暗,少年们在明亮的聚光灯下,满是朝气。

    而他却在逆光之下,只有他本人的轮廓稍微亮一些,背景却是一片黯淡。

    正如彼此所处的时代。

    但如今却在同一个舞台上,来了一场跨越百年的交互。

    王朗是电影导演出身,擅长的就是用镜头语言调动观众的情绪。

    这种反差和对比,他可太会拍了。

    刚刚听了歌有多热血,有多激动,现在就有多难过,要的就是一个大喜大悲。

    这种激烈的情绪对撞之下,让很多观众被这把猝不及防的大刀给刀惨了,眼含泪花,节目效果实在太过爆炸。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