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招揽庞德
庞德的一生算得上非常坎坷,少年成名,可惜最终在将死的时候才绽放出光彩。
虽然没有记载庞德所在的凉州庞氏如何,但是从他少年时期就在州郡府任职来看,应该不是普通的平民。
不过庞德是狟道县人,狟道县属于汉阳郡。
庞德能够一心跟随马腾前往武威郡,那么庞家应该不是非常大的世族。
马腾无疑是庞德的伯乐,可以说没有马腾,就没有历史上的白马将军。
在庞德的帮助下,马腾屡次击败羌,氐等异族。在曹操入侵河北之时,马腾率领庞德大破并州高干,郭援。
庞德出任先锋,更是亲自斩下了郭援的首级。
可以说马腾每次出战,最重用的并不是他的儿子马超,而是必定出任先锋大将的庞德。
久而久之,庞德也打出了勇冠三军的威名。
后来马腾因为厌倦了征战的生涯,选择将所有兵马土地交给自己的儿子马超,随后前往许昌归顺朝廷。
这个时候,庞德作为大将被马腾留给了马超。
从这里也能看出庞德在马腾心中的地位。
马超是一个野心非常大的人,得到兵马后,立刻联合韩遂进行造反,丝毫不顾及全军老幼在许昌为质。
庞德深念老主公马腾之恩,可最后还是选择帮助新的主公马超一起造反。
马超,韩遂二人败于渭南,庞德便跟随马超逃入汉阳。
后来马超数次大败,尽失凉州人心,逼不得已只能逃入汉中。
在这个绝境的时刻,庞德仍旧忠心耿耿的跟随马超身边,丝毫没有任何不满。
至于庞德最终归属了曹操,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张鲁派遣马超入蜀帮助刘璋,庞德作为马超大将,本应跟随前往。
没想到在这个时刻,庞德竟然病了。
马超也没有想到自己入蜀会归顺了刘备,自然也不会让庞德带病出征。
也就是这样,庞德就留在了汉中。
后来张鲁投降曹操,庞德作为属将,自然也一并降曹。
曹操早就听说过庞德勇冠三军的名声,立刻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庞德也算遇到了真正的明主。
如果只看履历,庞德的确数次易主。
先是马腾,马超,后是张鲁,曹操,但是他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任主公,而且每次易主都是被迫行为,并不是自己主观上的意思。
所以庞德绝对称得上是忠义之人!
尤其最终殒身殉节,更是让人为之惊叹。
如此大将,天下难寻,刘璋又怎会让他枉死在自己面前呢
“庞德,本将知道你是忠义之士,可是忠义二字的含义你真的明白吗”
“忠义,忠的是何人究竟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天子,还是忠于马腾,还是忠于逆贼”
“这四者之间,也许有关联,也许都是独立的存在。”
庞德萎靡的低着头,默默听着刘璋的话语。
“卫将军,庞德一介粗人,不懂如此多的大道理。”
“在下只知道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庞德万死难报!”
庞德年龄虽幼,性格却和历史上如出一辙,让他临阵投降,恐怕是万难!
刘璋也恰恰是欣赏他这一点,今日庞德愿意为马腾尽忠效死,明日就可以对他刘璋舍命相报!
“当今天下纷乱,群雄纷纷拥兵自立,割据州郡。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你的武艺,胆识皆远超常人,难道甘心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想必你们庞氏也是久食汉禄,忠臣世家!为何与与本将一同匡扶汉室,救百姓于水火,建立万世功勋!”
庞德抬起头,眼中出现了一丝愤恨。。
“久食汉禄忠臣世家呵呵。。。哈哈哈哈!”
刘璋眉头一皱,庞德如此大的反应着实让他疑惑。
“敢问卫将军,当年北宫伯玉叛乱之时,为何没有朝廷大军来解救一下我们这个忠臣世家!”
“我父亲,母亲,我庞氏一家百余口,因为密谋除去北宫伯玉,全部死于他手!”
“还好我父亲将我提前送出,若不是我跑的快,恐怕早已成了北宫伯玉的刀下之鬼!”
“得罪了北宫伯玉,我只能背井离乡,只身逃亡,若不是主公救我于水火,庞德早已曝尸荒野!”
刘璋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庞德对马家如此忠诚,宁肯跟着马超流亡都没有叛变,原来马腾对他有活命之恩!
“卫将军,没有主公,马腾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如今多活了这十余年。。。”
“呵呵。。。也不亏了!”
庞德一脸的耻笑之色,似乎在有意激怒刘璋一般。
“庞德,自从黄巾之乱以后,朝廷财政入不敷出,根本无力征讨叛乱。对于你的遭遇,本将只能深表遗憾。。。”
当时的局势非常复杂,皇帝,外戚,宦官,世家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刘璋只是一个小小的后将军,有时甚至自身难保。
不过庞德并不认可刘璋的说辞,反而脸色更加狰狞。
“卫将军,据我所知,当初你在美阳城下大败边章,北宫伯玉,全歼叛军数万人!”
“可是张温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才导致了最后榆中城外的惨败!”
“也正是官军的这次败兵,让凉州彻底沦丧!我父亲不忍羌贼涂炭生灵,才与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联合。。。”
刘璋没有说什么,这其中牵扯的实在太多了。
当时刘璋的处境,根本不允许彻底效命凉州叛军,不然他也不会故意与张温制造矛盾返回雒阳。
一切只能归咎于天意如此吧!
不过有没有刘璋的异军突起,都改变不了庞家的结局。这也是刘璋能够心安的关键。
“庞德,既然你知道此事,更应该清楚现在天下百姓需要什么!”
“当初的何进,张让,后来的董卓,李傕,郭汜,还有现在的奸雄曹操。他们哪一个不是自私自利,哪一个不是以权谋私,谁有真正为了天下百姓而战”
“但是本将告诉你,我是!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去益州看看,看看百姓到底过的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没有记载庞德所在的凉州庞氏如何,但是从他少年时期就在州郡府任职来看,应该不是普通的平民。
不过庞德是狟道县人,狟道县属于汉阳郡。
庞德能够一心跟随马腾前往武威郡,那么庞家应该不是非常大的世族。
马腾无疑是庞德的伯乐,可以说没有马腾,就没有历史上的白马将军。
在庞德的帮助下,马腾屡次击败羌,氐等异族。在曹操入侵河北之时,马腾率领庞德大破并州高干,郭援。
庞德出任先锋,更是亲自斩下了郭援的首级。
可以说马腾每次出战,最重用的并不是他的儿子马超,而是必定出任先锋大将的庞德。
久而久之,庞德也打出了勇冠三军的威名。
后来马腾因为厌倦了征战的生涯,选择将所有兵马土地交给自己的儿子马超,随后前往许昌归顺朝廷。
这个时候,庞德作为大将被马腾留给了马超。
从这里也能看出庞德在马腾心中的地位。
马超是一个野心非常大的人,得到兵马后,立刻联合韩遂进行造反,丝毫不顾及全军老幼在许昌为质。
庞德深念老主公马腾之恩,可最后还是选择帮助新的主公马超一起造反。
马超,韩遂二人败于渭南,庞德便跟随马超逃入汉阳。
后来马超数次大败,尽失凉州人心,逼不得已只能逃入汉中。
在这个绝境的时刻,庞德仍旧忠心耿耿的跟随马超身边,丝毫没有任何不满。
至于庞德最终归属了曹操,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张鲁派遣马超入蜀帮助刘璋,庞德作为马超大将,本应跟随前往。
没想到在这个时刻,庞德竟然病了。
马超也没有想到自己入蜀会归顺了刘备,自然也不会让庞德带病出征。
也就是这样,庞德就留在了汉中。
后来张鲁投降曹操,庞德作为属将,自然也一并降曹。
曹操早就听说过庞德勇冠三军的名声,立刻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庞德也算遇到了真正的明主。
如果只看履历,庞德的确数次易主。
先是马腾,马超,后是张鲁,曹操,但是他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任主公,而且每次易主都是被迫行为,并不是自己主观上的意思。
所以庞德绝对称得上是忠义之人!
尤其最终殒身殉节,更是让人为之惊叹。
如此大将,天下难寻,刘璋又怎会让他枉死在自己面前呢
“庞德,本将知道你是忠义之士,可是忠义二字的含义你真的明白吗”
“忠义,忠的是何人究竟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天子,还是忠于马腾,还是忠于逆贼”
“这四者之间,也许有关联,也许都是独立的存在。”
庞德萎靡的低着头,默默听着刘璋的话语。
“卫将军,庞德一介粗人,不懂如此多的大道理。”
“在下只知道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庞德万死难报!”
庞德年龄虽幼,性格却和历史上如出一辙,让他临阵投降,恐怕是万难!
刘璋也恰恰是欣赏他这一点,今日庞德愿意为马腾尽忠效死,明日就可以对他刘璋舍命相报!
“当今天下纷乱,群雄纷纷拥兵自立,割据州郡。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你的武艺,胆识皆远超常人,难道甘心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想必你们庞氏也是久食汉禄,忠臣世家!为何与与本将一同匡扶汉室,救百姓于水火,建立万世功勋!”
庞德抬起头,眼中出现了一丝愤恨。。
“久食汉禄忠臣世家呵呵。。。哈哈哈哈!”
刘璋眉头一皱,庞德如此大的反应着实让他疑惑。
“敢问卫将军,当年北宫伯玉叛乱之时,为何没有朝廷大军来解救一下我们这个忠臣世家!”
“我父亲,母亲,我庞氏一家百余口,因为密谋除去北宫伯玉,全部死于他手!”
“还好我父亲将我提前送出,若不是我跑的快,恐怕早已成了北宫伯玉的刀下之鬼!”
“得罪了北宫伯玉,我只能背井离乡,只身逃亡,若不是主公救我于水火,庞德早已曝尸荒野!”
刘璋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庞德对马家如此忠诚,宁肯跟着马超流亡都没有叛变,原来马腾对他有活命之恩!
“卫将军,没有主公,马腾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如今多活了这十余年。。。”
“呵呵。。。也不亏了!”
庞德一脸的耻笑之色,似乎在有意激怒刘璋一般。
“庞德,自从黄巾之乱以后,朝廷财政入不敷出,根本无力征讨叛乱。对于你的遭遇,本将只能深表遗憾。。。”
当时的局势非常复杂,皇帝,外戚,宦官,世家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刘璋只是一个小小的后将军,有时甚至自身难保。
不过庞德并不认可刘璋的说辞,反而脸色更加狰狞。
“卫将军,据我所知,当初你在美阳城下大败边章,北宫伯玉,全歼叛军数万人!”
“可是张温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才导致了最后榆中城外的惨败!”
“也正是官军的这次败兵,让凉州彻底沦丧!我父亲不忍羌贼涂炭生灵,才与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联合。。。”
刘璋没有说什么,这其中牵扯的实在太多了。
当时刘璋的处境,根本不允许彻底效命凉州叛军,不然他也不会故意与张温制造矛盾返回雒阳。
一切只能归咎于天意如此吧!
不过有没有刘璋的异军突起,都改变不了庞家的结局。这也是刘璋能够心安的关键。
“庞德,既然你知道此事,更应该清楚现在天下百姓需要什么!”
“当初的何进,张让,后来的董卓,李傕,郭汜,还有现在的奸雄曹操。他们哪一个不是自私自利,哪一个不是以权谋私,谁有真正为了天下百姓而战”
“但是本将告诉你,我是!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去益州看看,看看百姓到底过的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