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欠你的钱,三天还!

    叶飞听出来了,外面来的是本家的大婶王秀云。

    她难道听说这两天叶振国被抓、生意干不下去的消息,上门催债来了?

    接着,是一个中年男人粗哑的嗓音,是大伯叶振邦:“振国,我这里也是赶上了。这不在公社揽块活儿得垫资干嘛!”

    他是跟在王秀云后面来的,找个理由跟兄弟解释一下,也算给两家个台阶下。

    叶飞记得,大伯是生产队的瓦工队长,家里没孩子,精打细算日子过得上乘。

    几个月前,叶振国找哥哥借了200块钱,说好等生意做起来,一年后带利息一起还。哪知,钱没赚到手,倒出了意外。

    借钱时,王秀云就脸色不善,既惦记能多挣点利息,又顾虑小叔子家里确实困难,这笔钱到底能不能按时还。

    骨子里,她对这小叔子一家就是看不上眼,常在背后叨叨,越穷越生,一个个还借钱供着念书,日子哪年是个头!

    叶振邦惧内,大事小情都顺着老婆。这一次,被逼无奈,跟着王秀云找弟弟要钱来了。

    “大哥,俺家现在啥情况你也知道。你看……等半年猪出栏再给你行不?”叶振国边招呼哥嫂,边商量着。

    “当初借钱,我就不同意!现在不能因为你们,耽误了俺自己的生意吧!俺到哪儿说理去?”王秀云脖子一梗,一把把叶振邦拉到身后。

    这意思明摆着是告诉叶振国:这里有我在,跟他说没用!

    ……

    气氛尴尬到了极点。嫂子把话说到这份上,叶振国还能说什么呢?

    他瞅瞅妻子问,家里还有多少钱?王桂芳见状没言语,转身回了屋。

    叶飞看着老妈走进卧室,用手抹了一把眼睛,在大衣柜抽屉里摸索了半天,摸出一个红色语录的日记本。

    里面夹着一个牛皮纸信封,王桂芳在手心里磕磕,抽出一沓薄薄的钞票。点了点,总共10张大团结,回到院子里。

    “大嫂,现在只有这100块,是孩子下学期的学费,先给你们这些!”王桂芳顿一顿,心里憋着一股气,”剩下的就是卖房卖地,也会尽快凑给你们的。”

    王秀云夫妻这明显是落井下石,哪有不讲情面的人?

    王秀云听出妯娌话里有气,也不接话,理都不理接过钱。数了数,放进了贴身的棉袄布袋。

    钱落袋为安。王秀云做大嫂的谱儿开始摆起来了。

    “不是大嫂我说你们,谁家俩半大小子都供着读书了?大海如果早点下学,盖房子娶媳妇都挣出来了……”

    都说家中无父,长兄为大,说的是兄长的地位很高。可叶振邦在家里没啥地位,出门了也一样,他在旁边一声不吭,装着埋头用烟斗挖旱烟抽!

    叶飞想起了《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兄嫂,跟叶振邦王秀云差不多啊?

    就因为借人家这么点钱,老爸老妈就被指着鼻子教训?

    他忍不住,放下筷子来到院子里,“我叶飞,今世不会给任何人这样的机会!”

    “大婶,有孩子的哪有不让读书的?国家已经恢复高考4年了!读书才是咱农村孩子的好出路……”叶飞来到院子,平静地盯着王秀云,心说,你若有孩子就不这么说了。

    他真想给她上堂课,21世纪可是人才的世纪,读书无用论太愚昧了!

    王秀云可不听个孩子教训,“语重心长”地说:“那你这孩子真该努力啊!别像你哥大海,书都念别人肚子里了……”

    “大婶,啥也别说,走着看就成。不就是还欠你100块钱吗,3天之内一定送给你。”叶飞不听她装模作样,直击对方心事。

    凭我重生前几十年的见识,赚钱总会找到门道的!

    “小飞,大人的事不用你管……”叶振国赶紧打断他。

    3天还100块?叶振国有点慌,我们一天天摆摊,一天才整个三块两块的,你张口就敢说大话!

    “小飞,你先吃饭去!”王桂芳也有些急。这孩子这几天感觉长大了,可还是气盛,把话说这么满,到时还不上可不丢人了吗?

    “孩子有志气,比大人强!谁也别让谁为难,你们大人抓紧筹筹吧。”王秀云有些不屑地朝着叶振国说道,“咯咯咯”笑着,冲叶振邦使个眼色走了。

    真是人怕穷,鬼怕凶。

    王桂芳心中的气无处发泄,忍不住冲着丈夫叨叨:“这大哥大嫂做事可真够绝的!明知道咱们遇到困难还上门催,算个人吗!”

    叶振国不吭声,自家哥嫂这样,还能不让老婆叨叨几句?

    可是,咱确实借人家钱了啊!还欠着的100元,从哪儿弄呢?

    本来想在市场租个摊位卖点鱼干海货,5天一个大集,一集怎么也能挣个三块五块的。

    现在倒好,赶了没几个集生意就黄了,还赔上了好几百。

    这在当时,相当于背负大额债务了。叶振国、王桂芳重压之下,满面愁云。

    看着爸妈无助的样子,叶飞鼻子一酸,想起当年的一幕——

    为了还上大伯这笔钱,家里生生把才一百五六十斤的猪给杀了卖肉!除了猪血,家里过年连一点肉都没舍得留,全卖了。

    腊月十二是叶飞的生日。他的这个生日,全家人都在压抑的气氛中度过,连顿猪肉饺子都没舍得包。

    那愁云惨淡的一幕,让叶飞一生铭记。

    要知道,在大集体时代,挣的工分换算成现金和粮票,吃饭都紧张!

    农村人得整整一年能养肥一头猪,养到200多斤卖掉,卖的钱基本就是一年的零花钱。

    早早杀掉一头未长成的猪,就意味着一年的零花钱没了着落。对父母来说,那该是多大的压力啊。

    今后,一定不能让父母再承受这种压力了!

    莫欺少年穷!别看我现在还是一文不名,可是凭我叶飞现在的能力,撑起这个家是眼下的最低要求。

    “爸,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不要有太大压力!”叶飞心疼地说。

    “你这孩子今天是怎么了!你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3天后还不上钱不是自己打脸吗!”叶振国把火撒向了儿子。

    叶飞印象中,老爸除了爱抱怨,从来没有打过孩子,也很少责骂孩子。

    可是现在,他确实有些压力太大,有些崩溃了!

    “小飞,你读好你的书就行!考上大学比什么都好。钱的事不用你管,你也管不了。”王桂芳跟丈夫一个观点。

    其实,不怪叶振国、王桂芳对孩子这么说。在他们眼里,小儿子,不过是个脑瓜机灵点的半大孩子,他有这份孝心是真的,可哪有能力去赚钱啊?

    “爸妈,咱们换换想法。今天在县城,史县长也说了,咱们县马上要下发推动搞活经济,发展多种经营的文件。做生意的门路可多了……”叶飞耐心地解释。

    俗话说,早知三日事,富贵一万年。他知道,如果说自己重生了,父母大概把他送到精神病医院的心都有吧?

    可是,我叶飞岂止是早知三日事呢?我早经历了华国飞速发展的几十年啊!

    总设计师主持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实了,国门打开了!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给非公有制经济迎来发展契机。

    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即将迎来**。

    接下来,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农村,各种政策支持都会出台……

    可是,叶振国和王桂芳怎么可能懂这些呢?

    他们用忧虑地眼神交换下意见:

    儿子这脑瓜是咋啦?这两天的事儿,是感觉孩子一夜间成熟了许多,可现的表现咋让人感觉奇怪呢?

    1981年,像叶振国和王桂芳一样,大多数农村人思维还残留着落伍的思想上,多数人没有商业意识,只知道土里刨金。

    同样,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营和集体企业职工,大都还是“老大哥”思维,抱个铁饭碗金不换。

    那个年代,如果一个国企职工辞职下海,在当地准会成为街头巷尾的大新闻,成为人人嘲弄的笑话。

    八〇年代,有个真实的段子:

    某省辞官下海第一人张先生,辞职时报告打个3个月,报告从各级领导手里转了一圈,愣是没人牵头给批。辞官不成,最后,这位厅级干部急了,直接到省委找到j省长,开个“后门”才算顺利辞掉了职务下海从商。

    其实,过不了几年,在京沪等国内一线的大城市,l想、科、s九等大公司将争相恐后地崛起,成为民企翘楚、享誉华国。一大批民族企业家应运而生,挺起了脊梁,将成为后世商业教父级的人物。

    过不了几年,牛人牟其栋,就要“用罐头换飞机”了!

    这个时代,应了某米公司创始人后来说过的那句话:站在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

    ……

    叶飞一个人想想这些,感觉一切如在梦中。如果不是重生回来,大概想破脑袋也不到后世会有这样的走势啊。

    毫无疑问,现在探讨这些,别说老爸老妈不相信,恐怕全国也没有几个人相信吧?

    没关系,等以后赚钱了,他们自然就相信了!

    眼下,怎么赚到第一桶金?怎样还上大伯家的欠款呢?

    叶飞躺在炕上,瞅着颜色黯淡的天花板,看似在发呆,其实脑袋却在快速地转动着。

    沙河县,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还得过一段时间。现在,无论是渔业捕捞、还是养殖种植,暂时没有什么赚快钱的商机。

    公社,农业脱产居民很少,现有的生活必需品和轻工业产品的经营单位,基本都是国营的。私营经济参与竞争,甚至兼并国营单位,还需要过两年。

    看来只有到沙河县城了!眼下,叶大海在县里的渔业公司上班,先做做大哥的工作,生意就从他们那儿寻找突破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