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夜里再见小川(一)
午后的风夹杂着鸟语花香,像呢喃细语悄然钻过宫城的亭台楼阁,在每一处宫门前都只留下一抹无从追溯的余味。
姚妃掩了掩将要打哈欠的倦意,从勤政殿走出来,兵部尚书易廷正好候在这里等传召。
两边都只是匆匆行礼,易廷便迫不及待迈开了步子往里走。
弦凝扶着姚既云,说:“主子好不容易与皇上一起,怎么看着闷闷不乐?”
姚既云略回头看着刚关上的殿门,“你可认得方才那位是谁?”
弦凝不假思索道:“易妃的父亲。主子就是因为他打搅了,才不高兴吗?”
姚既云摇头,撤了候在外面的辇轿,想走走,说:“他不来,皇上也没有多余的雅兴与本宫谈诗论琴,皇上心有烦忧,也许易大人可以解决,本宫总不该如此不识趣,继续缠在这里。”
弦凝是陪嫁丫鬟,与姚既云自小一起长大,直言感慨道:“您从前可不是这样的,一见了皇上,恨不得再也不离开。”
“从前是从前,可本宫自从尝过失宠的滋味,在那些冷如冰窖的日子里真正明白了,何谓君恩如流水。”姚既云慢慢往前走着,念起那些失意的日子,忽然觉得这宫道的红墙绿瓦都旧了几分,“本宫对皇上情意再深又如何?不能像易妃和皇后一样有子嗣依靠,就总会容易被替代。你看温贵人,本宫也很羡慕,如今即将龙胎落地,若还是个皇子,说不定要和本宫平起平坐了。”
“娘娘还年轻,还有的是机会,温贵人的出身与您天差地别,样样都比不上娘娘,您不必担心。”
“你不明白,‘世情薄,人情恶。人成各,今非昨’1。”姚既云却没感到什么切实的安慰,少有地在人前展露伤感和失意。
姚家到了她这一代,已是不如从前,父亲和弟兄不过是仰仗姚家先祖的恩泽庇护,加之先帝爷的嘉奖在身,才一直享有盛名,姚既云自小有祖父教导,才华横溢,却也早早看清了父兄的不争气。姚恕和在姚既云复宠后就请辞退官致仕,姚家父子在朝中也没有建树,更让姚既云深感无力。她若不出人头地,只怕姚家难抵有日薄西山之势。
弦凝很少看到姚既云这样失落,说:“娘娘,您不是想把二殿下养在身边么?皇上意思如何?”
姚既云今日多次想开口,想将仍在行宫的二皇子李璟辞养在身边。李璟辞的生母自诞下他之后,病痛缠身,不久就撒手人寰,皇帝就先将其养在了行宫,日后再寻一位合适的养母。
“本宫今日正想提,可一见了皇上就总情不自禁支开了心思,且皇上最近还被秦家的事情烦扰着,本宫也不好再添乱了。你看易廷大人又急急忙忙地进宫觐见,多半也是为此事而来。”
弦凝想起来,说:“主子,秦家这事儿,奴婢打听了,连皇后娘娘都说不动骁嫔出面去劝。”
这结果也在姚既云的意料之中,“皇后娘娘心软仁慈,说不了什么狠话。秦家那几个又都是拿着刀枪打打杀杀长大的,性子倔得很,哪是三言两语就能劝得动。”
弦凝计上心头:“按主子这么说来,奴婢倒是有个主意,您若能试着劝服了骁嫔娘娘,只要她愿意出面去和将军府谈谈,哪怕最终那小将军还是不愿意娶,皇上和皇后也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到那时候,您再提一提二殿下的事情,胜算可就大了。”
姚既云犹如忽见曙光,“对,此言有理,本宫若能帮着皇上分担担忧,皇上定会明白本宫的真心。”
只要他明白,那就够了。
月色泻在院落的花树间,投了些纷乱的影子在烛光摇曳的窗户之上,影影绰绰。
穆晏清正随意翻着书籍,这是她吩咐采莲去找来的民间话本,上面的故事都是当下热点,不外乎是几大王公贵族的是与非。外加采莲那颗八卦的心也被穆晏清带偏了,闲来无事就溜出去打听,回来绘声绘色地汇报给穆晏清。
有些先前弄不清楚的剧情,穆晏清开始梳理出一些脉络。
比如,易家和秦家虽都是武将之家,可蔚朝如今的顶梁柱,毫无疑问是秦佩英的娘家,功绩卓越,骁勇善战。顾家没有出事之前,易廷只是顾大将军手下的一名副将,奈何那时在如日中天的秦顾两家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将才,故而易廷长年岌岌无名。
就是这样一个一直没有被注意的小副将,却在顾家被揭发通敌卖国而引发动荡和混乱时,大显身手,多次率兵冲锋陷阵,无惧强敌,最终与赶来支援的秦家军合力抗敌,让困扰蔚朝多年的北牧真正归降。
民间话本里,易廷就是个“大器晚成”的栋梁之材,更有甚者,连他昔日在军中如何默默无闻、负重隐忍都编得有声有色。奇怪的是,易家和顾家不对头,就是从那一次大胜而归开始。
穆晏清只记得,归途中他们遇过一次残余敌军的偷袭,秦佩英的父亲重伤而归,易廷却毫发无伤。个中细节如今无处深究,穆晏清却隐约觉得,要替骁嫔和自己除去这个共同的对家,也许这里是一处关键。
外院隐约传来岳兰的声音,似乎是领着一群人走进来,只听厉声说:“都跟紧些,拿稳了,全都是将军府给主子精挑细选的东西,伤了一丝一毫,仔细我扒你们的皮。”
穆晏清放下话本,看来人已经带到了。
“你,随我过来,这些是主子赠与穆答应的心意,送到这边。”岳兰的声音越来越近。
门一开,随着岳兰走进来的正是那位“已塌房京城男顶流”——顾甯川。
见没有旁人,岳兰才收起厉色,只恭敬地向穆晏清说:“小主要找的人带到了,外边不会有不懂事的人过来,小主可以放心,但也请小主长话短说。”
穆晏清点头,“嗯,替我谢谢你们主子。”
岳兰离开的时候,似乎完全没有正眼看过站在后面低头不语的顾甯川,仿佛是两个毫不相识的人。
姚妃掩了掩将要打哈欠的倦意,从勤政殿走出来,兵部尚书易廷正好候在这里等传召。
两边都只是匆匆行礼,易廷便迫不及待迈开了步子往里走。
弦凝扶着姚既云,说:“主子好不容易与皇上一起,怎么看着闷闷不乐?”
姚既云略回头看着刚关上的殿门,“你可认得方才那位是谁?”
弦凝不假思索道:“易妃的父亲。主子就是因为他打搅了,才不高兴吗?”
姚既云摇头,撤了候在外面的辇轿,想走走,说:“他不来,皇上也没有多余的雅兴与本宫谈诗论琴,皇上心有烦忧,也许易大人可以解决,本宫总不该如此不识趣,继续缠在这里。”
弦凝是陪嫁丫鬟,与姚既云自小一起长大,直言感慨道:“您从前可不是这样的,一见了皇上,恨不得再也不离开。”
“从前是从前,可本宫自从尝过失宠的滋味,在那些冷如冰窖的日子里真正明白了,何谓君恩如流水。”姚既云慢慢往前走着,念起那些失意的日子,忽然觉得这宫道的红墙绿瓦都旧了几分,“本宫对皇上情意再深又如何?不能像易妃和皇后一样有子嗣依靠,就总会容易被替代。你看温贵人,本宫也很羡慕,如今即将龙胎落地,若还是个皇子,说不定要和本宫平起平坐了。”
“娘娘还年轻,还有的是机会,温贵人的出身与您天差地别,样样都比不上娘娘,您不必担心。”
“你不明白,‘世情薄,人情恶。人成各,今非昨’1。”姚既云却没感到什么切实的安慰,少有地在人前展露伤感和失意。
姚家到了她这一代,已是不如从前,父亲和弟兄不过是仰仗姚家先祖的恩泽庇护,加之先帝爷的嘉奖在身,才一直享有盛名,姚既云自小有祖父教导,才华横溢,却也早早看清了父兄的不争气。姚恕和在姚既云复宠后就请辞退官致仕,姚家父子在朝中也没有建树,更让姚既云深感无力。她若不出人头地,只怕姚家难抵有日薄西山之势。
弦凝很少看到姚既云这样失落,说:“娘娘,您不是想把二殿下养在身边么?皇上意思如何?”
姚既云今日多次想开口,想将仍在行宫的二皇子李璟辞养在身边。李璟辞的生母自诞下他之后,病痛缠身,不久就撒手人寰,皇帝就先将其养在了行宫,日后再寻一位合适的养母。
“本宫今日正想提,可一见了皇上就总情不自禁支开了心思,且皇上最近还被秦家的事情烦扰着,本宫也不好再添乱了。你看易廷大人又急急忙忙地进宫觐见,多半也是为此事而来。”
弦凝想起来,说:“主子,秦家这事儿,奴婢打听了,连皇后娘娘都说不动骁嫔出面去劝。”
这结果也在姚既云的意料之中,“皇后娘娘心软仁慈,说不了什么狠话。秦家那几个又都是拿着刀枪打打杀杀长大的,性子倔得很,哪是三言两语就能劝得动。”
弦凝计上心头:“按主子这么说来,奴婢倒是有个主意,您若能试着劝服了骁嫔娘娘,只要她愿意出面去和将军府谈谈,哪怕最终那小将军还是不愿意娶,皇上和皇后也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到那时候,您再提一提二殿下的事情,胜算可就大了。”
姚既云犹如忽见曙光,“对,此言有理,本宫若能帮着皇上分担担忧,皇上定会明白本宫的真心。”
只要他明白,那就够了。
月色泻在院落的花树间,投了些纷乱的影子在烛光摇曳的窗户之上,影影绰绰。
穆晏清正随意翻着书籍,这是她吩咐采莲去找来的民间话本,上面的故事都是当下热点,不外乎是几大王公贵族的是与非。外加采莲那颗八卦的心也被穆晏清带偏了,闲来无事就溜出去打听,回来绘声绘色地汇报给穆晏清。
有些先前弄不清楚的剧情,穆晏清开始梳理出一些脉络。
比如,易家和秦家虽都是武将之家,可蔚朝如今的顶梁柱,毫无疑问是秦佩英的娘家,功绩卓越,骁勇善战。顾家没有出事之前,易廷只是顾大将军手下的一名副将,奈何那时在如日中天的秦顾两家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将才,故而易廷长年岌岌无名。
就是这样一个一直没有被注意的小副将,却在顾家被揭发通敌卖国而引发动荡和混乱时,大显身手,多次率兵冲锋陷阵,无惧强敌,最终与赶来支援的秦家军合力抗敌,让困扰蔚朝多年的北牧真正归降。
民间话本里,易廷就是个“大器晚成”的栋梁之材,更有甚者,连他昔日在军中如何默默无闻、负重隐忍都编得有声有色。奇怪的是,易家和顾家不对头,就是从那一次大胜而归开始。
穆晏清只记得,归途中他们遇过一次残余敌军的偷袭,秦佩英的父亲重伤而归,易廷却毫发无伤。个中细节如今无处深究,穆晏清却隐约觉得,要替骁嫔和自己除去这个共同的对家,也许这里是一处关键。
外院隐约传来岳兰的声音,似乎是领着一群人走进来,只听厉声说:“都跟紧些,拿稳了,全都是将军府给主子精挑细选的东西,伤了一丝一毫,仔细我扒你们的皮。”
穆晏清放下话本,看来人已经带到了。
“你,随我过来,这些是主子赠与穆答应的心意,送到这边。”岳兰的声音越来越近。
门一开,随着岳兰走进来的正是那位“已塌房京城男顶流”——顾甯川。
见没有旁人,岳兰才收起厉色,只恭敬地向穆晏清说:“小主要找的人带到了,外边不会有不懂事的人过来,小主可以放心,但也请小主长话短说。”
穆晏清点头,“嗯,替我谢谢你们主子。”
岳兰离开的时候,似乎完全没有正眼看过站在后面低头不语的顾甯川,仿佛是两个毫不相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