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辨经
虽然阿尔斯兰话语里从未直白的吐露对耕种的厌恶,但人细腻的情感,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展露。
看人的举止、神态、语调,都能得到判断。
这样一个并不真心喜欢种地的人,结果却比那些自称农夫的同族,坚持到了最后,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面对盖里斯的问题,阿尔斯兰先是看了眼不远方的聚落,又看了眼那稀疏的农田。
然后,吐露出自己心声。
“成为农民就真的好吗?”
盖里斯有些明白了,这并非是厌恶,而是困惑。
在想明白那些道理之前,阿尔斯兰缺乏对未来的目标,不论是放牧又或者农耕,都让他感到不解。
也正是这样的困惑迷茫,才促使当他遇到盖里斯的时候,听到盖里斯讲完故事便自愿过来追随。
盖里斯在他的眼中,不论是否为先知,但总归是智者。
而能有这种困惑,也足以证明阿尔斯兰并非什么蠢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知道的越多,方才越了解自己的无知,而不会贸然用各种臆想的事物取代客观现实。
农耕就一定是进步吗?
对于人类族群而言,还真是如此,因为没有农耕的话,那么人类的人口上限就注定被卡死在某个阶段。
若是采用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那么每平方千米连一个人都找不到,而若是游牧迁徙,则能大约找到两个人。
唯有来到农耕时代,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才能找出来十个人,由此人类迈向地球作为强盛的种族。
可对于个人来说,真是如此吗?
智人的身体并不是为了农耕而设计的,对于人类来说,在荒原上奔跑、去爬树才是基因里所给予的准备。
猿人花了几十万年,将脊柱挺直,然而只是几千年的功夫,就要不停的弯腰去除草、清理石块、挑水浇地……
为此,人的脊椎、膝盖……身体的各个部位,
都在被强行磨损着。
不论是关节炎又或者腰椎突出,突然间就和农耕时代一齐出现了,还能加上痔疮与疝气。
还不止如此,定居的生活,使得人类不必再经受风霜,看似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可只需一代人,人类的生育就会打破先前的臆想。
定居的生活中,人类的繁衍机会增加,谷物的提供使得乳汁不再限制婴儿的营养摄入。
纵然缺乏母乳的缘故,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人群密集致使传染病高发,以至于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
可人口的总数,依旧是迎来了“爆发”。
更多的人口,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农田,而更多的农田意味着人口更加聚集。
人口的增加速度必然超过农田的增加速度,从长期来看,无一例外农耕时代的人类生活质量,体现为一个稳步下滑。
在资本农业兴起之前,所有的农业技术改革,都推动了人口爆发,以及生活质量下滑这么两件事。
人就是这样,当他们通过辛苦工作得到更多粮食的时候,并不会让他们更加富足,而是将要面对更多、更多的孩子……
然而这是能够改变、能够逆转的事吗?
当一个部族、选择了农耕,人口开始暴涨的时候,那么其他的部族只有选择加入或者迁徙。
游牧与农耕的局部竞争中,其实向来赢多输少,毕竟马带去了额外的优势,然而生活空间却在不断被挤压。
游牧生活,本身就是农业革命中,畜牧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任何来到农耕区的游牧民,都成为了农民。
而农耕区也永远在向草原、荒漠、原先被认为不能耕种的土地延伸,只有土地荒漠化才能遏制……
最终,旧的生活注定被终结。
这就是历史大势,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大势。
赢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族群,输的却是其间的具体个人
看人的举止、神态、语调,都能得到判断。
这样一个并不真心喜欢种地的人,结果却比那些自称农夫的同族,坚持到了最后,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面对盖里斯的问题,阿尔斯兰先是看了眼不远方的聚落,又看了眼那稀疏的农田。
然后,吐露出自己心声。
“成为农民就真的好吗?”
盖里斯有些明白了,这并非是厌恶,而是困惑。
在想明白那些道理之前,阿尔斯兰缺乏对未来的目标,不论是放牧又或者农耕,都让他感到不解。
也正是这样的困惑迷茫,才促使当他遇到盖里斯的时候,听到盖里斯讲完故事便自愿过来追随。
盖里斯在他的眼中,不论是否为先知,但总归是智者。
而能有这种困惑,也足以证明阿尔斯兰并非什么蠢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知道的越多,方才越了解自己的无知,而不会贸然用各种臆想的事物取代客观现实。
农耕就一定是进步吗?
对于人类族群而言,还真是如此,因为没有农耕的话,那么人类的人口上限就注定被卡死在某个阶段。
若是采用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那么每平方千米连一个人都找不到,而若是游牧迁徙,则能大约找到两个人。
唯有来到农耕时代,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才能找出来十个人,由此人类迈向地球作为强盛的种族。
可对于个人来说,真是如此吗?
智人的身体并不是为了农耕而设计的,对于人类来说,在荒原上奔跑、去爬树才是基因里所给予的准备。
猿人花了几十万年,将脊柱挺直,然而只是几千年的功夫,就要不停的弯腰去除草、清理石块、挑水浇地……
为此,人的脊椎、膝盖……身体的各个部位,
都在被强行磨损着。
不论是关节炎又或者腰椎突出,突然间就和农耕时代一齐出现了,还能加上痔疮与疝气。
还不止如此,定居的生活,使得人类不必再经受风霜,看似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可只需一代人,人类的生育就会打破先前的臆想。
定居的生活中,人类的繁衍机会增加,谷物的提供使得乳汁不再限制婴儿的营养摄入。
纵然缺乏母乳的缘故,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人群密集致使传染病高发,以至于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
可人口的总数,依旧是迎来了“爆发”。
更多的人口,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农田,而更多的农田意味着人口更加聚集。
人口的增加速度必然超过农田的增加速度,从长期来看,无一例外农耕时代的人类生活质量,体现为一个稳步下滑。
在资本农业兴起之前,所有的农业技术改革,都推动了人口爆发,以及生活质量下滑这么两件事。
人就是这样,当他们通过辛苦工作得到更多粮食的时候,并不会让他们更加富足,而是将要面对更多、更多的孩子……
然而这是能够改变、能够逆转的事吗?
当一个部族、选择了农耕,人口开始暴涨的时候,那么其他的部族只有选择加入或者迁徙。
游牧与农耕的局部竞争中,其实向来赢多输少,毕竟马带去了额外的优势,然而生活空间却在不断被挤压。
游牧生活,本身就是农业革命中,畜牧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任何来到农耕区的游牧民,都成为了农民。
而农耕区也永远在向草原、荒漠、原先被认为不能耕种的土地延伸,只有土地荒漠化才能遏制……
最终,旧的生活注定被终结。
这就是历史大势,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大势。
赢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族群,输的却是其间的具体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