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 章一雪前耻
大燕国
第二日早朝,大燕皇帝命四王爷慕容烈挂帅,亲率七万大军,奔赴大燕国与大周边境。
欲夺回丢失的五城,一雪前耻。
大燕国大军士气高涨,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大周国的建城、庐龙城、平川城相继失守。
······
南宫璃放下战报,眼底泛起杀意。
凤浅浅把战报拿过来看了看,与其说前线告急,倒不如说是一份死亡名单。
她似乎能感受到前线将士为了保护城池奋力拼杀的惨烈场面,一时间竟有些自责。
如果不是慕容嫣然挑衅在先,自己说出以五城为赌约,这场战事也不会发生。
那些将士也不会战死沙场,这件事终究跟自己有关。
她拿定主意:“南宫璃,咱们去边关,与将士同仇敌忾,把城池抢回来,攻入他们的老巢。”
南宫璃微微点头:“浅浅,边关苦寒,比不得京城。
我不想你太辛苦,你回京就行,本王去。”
凤浅浅声音温婉:“有你在,便是晴天,不苦。”
南宫璃被暖到了。
“那好,走,咱们去昌黎城。”
他拿出如意乾坤镜,说着地点,一挥手,几人到了昌黎城外。
只见城门上高挂免战牌。
此时正值北国隆冬,寒风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呼啸而来,穿过城垛,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在城门外十里处,那里驻扎着大燕国的军队,黑压压的一片,宛如乌云压顶。
大军压境,慕容烈坐在战马上,令旗高举,“将士们,已围困昌黎城五日,今日势必要将其拿下。
他们已是笼中之兽,城中粮草不足,更何况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
我大燕七万铁骑必要踏平昌黎,毕胜将军,你带一万人准备攻城。”
“末将领命!”
紧接
着,战鼓擂起,号角长鸣,铠甲反射着冷冽的光芒。
将士们眼神中只有冷漠与决绝,手握兵器,锋芒毕露,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毕胜将军一声令下:“先锋军,随本将军攻城!”
战鼓声骤然加剧,号角声更加嘹亮。
大燕军旌旗招展,战马齐鸣,如潮水般向昌黎城涌来。
铁蹄踏过大地,尘土飞扬,遮蔽了半边天空。
攻城兵迅速来到城门二百米处,攻坚利器,云梯、冲车、巨木……
一切能够攀爬或是撞击城墙的工具都被运来。
它们整齐地排列在城外,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堡垒,随时准备对这座孤城发起猛攻。
大战一触即发。
毕胜将军再次下令:“叫阵!”
阵前,一员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的武将跃马而出。
他身材魁梧,下巴长满了杂乱的胡须,如钢针般,更增添了几分粗犷和狰狞,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武将勒紧缰绳,胯下战马不安地踏着前蹄。
他声音穿透了战场的喧嚣:“大周国的无能鼠辈,出来与本将军一战,别当缩头乌龟。
你们挂免战牌也没用,我大燕国的七万铁骑无人能敌。
你们粮草已断,粥都要喝不上了,就是困,也要困死你们!”
他看向旁边几个膀大腰圆的壮汉,“你们几个轮番叫阵。”
“是!”
一人喊着:“昌黎军,别做无畏的挣扎,与其饿死,还不如投降。
四王爷可饶你们不死,别当龟孙子了······”
他们肆意嘲笑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挑衅。
随着他的辱骂,企图动摇昌黎城的军心。
昌黎守城主将陈世忠和小将军徐褚站在城楼之上。
徐褚实在忍不住了:“老将军,他们连续骂了几天了,我实在受不了了。
末将宁可战死,
第二日早朝,大燕皇帝命四王爷慕容烈挂帅,亲率七万大军,奔赴大燕国与大周边境。
欲夺回丢失的五城,一雪前耻。
大燕国大军士气高涨,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大周国的建城、庐龙城、平川城相继失守。
······
南宫璃放下战报,眼底泛起杀意。
凤浅浅把战报拿过来看了看,与其说前线告急,倒不如说是一份死亡名单。
她似乎能感受到前线将士为了保护城池奋力拼杀的惨烈场面,一时间竟有些自责。
如果不是慕容嫣然挑衅在先,自己说出以五城为赌约,这场战事也不会发生。
那些将士也不会战死沙场,这件事终究跟自己有关。
她拿定主意:“南宫璃,咱们去边关,与将士同仇敌忾,把城池抢回来,攻入他们的老巢。”
南宫璃微微点头:“浅浅,边关苦寒,比不得京城。
我不想你太辛苦,你回京就行,本王去。”
凤浅浅声音温婉:“有你在,便是晴天,不苦。”
南宫璃被暖到了。
“那好,走,咱们去昌黎城。”
他拿出如意乾坤镜,说着地点,一挥手,几人到了昌黎城外。
只见城门上高挂免战牌。
此时正值北国隆冬,寒风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呼啸而来,穿过城垛,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在城门外十里处,那里驻扎着大燕国的军队,黑压压的一片,宛如乌云压顶。
大军压境,慕容烈坐在战马上,令旗高举,“将士们,已围困昌黎城五日,今日势必要将其拿下。
他们已是笼中之兽,城中粮草不足,更何况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
我大燕七万铁骑必要踏平昌黎,毕胜将军,你带一万人准备攻城。”
“末将领命!”
紧接
着,战鼓擂起,号角长鸣,铠甲反射着冷冽的光芒。
将士们眼神中只有冷漠与决绝,手握兵器,锋芒毕露,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毕胜将军一声令下:“先锋军,随本将军攻城!”
战鼓声骤然加剧,号角声更加嘹亮。
大燕军旌旗招展,战马齐鸣,如潮水般向昌黎城涌来。
铁蹄踏过大地,尘土飞扬,遮蔽了半边天空。
攻城兵迅速来到城门二百米处,攻坚利器,云梯、冲车、巨木……
一切能够攀爬或是撞击城墙的工具都被运来。
它们整齐地排列在城外,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堡垒,随时准备对这座孤城发起猛攻。
大战一触即发。
毕胜将军再次下令:“叫阵!”
阵前,一员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的武将跃马而出。
他身材魁梧,下巴长满了杂乱的胡须,如钢针般,更增添了几分粗犷和狰狞,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武将勒紧缰绳,胯下战马不安地踏着前蹄。
他声音穿透了战场的喧嚣:“大周国的无能鼠辈,出来与本将军一战,别当缩头乌龟。
你们挂免战牌也没用,我大燕国的七万铁骑无人能敌。
你们粮草已断,粥都要喝不上了,就是困,也要困死你们!”
他看向旁边几个膀大腰圆的壮汉,“你们几个轮番叫阵。”
“是!”
一人喊着:“昌黎军,别做无畏的挣扎,与其饿死,还不如投降。
四王爷可饶你们不死,别当龟孙子了······”
他们肆意嘲笑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挑衅。
随着他的辱骂,企图动摇昌黎城的军心。
昌黎守城主将陈世忠和小将军徐褚站在城楼之上。
徐褚实在忍不住了:“老将军,他们连续骂了几天了,我实在受不了了。
末将宁可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