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 章 断山、独山、风水
“哎。”
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你小子啊,歪理邪说一套一套的。”
“干咱们这一行,就是让主家心宽,别轻易得罪人。今天这事儿啊,姑且算你做的对,但是以后这种事儿你指定也能经常碰上,你总不能见一个怼一个吧?”
“还有啊,百因必有果,有些事儿你也不能看表面,有些事儿你也不清楚到底咋回事儿。”
“你还小,有些事儿你确实不知道,吴老二媳妇儿嘴欠儿,你没想过,为啥吴老大媳妇儿对她那个婆婆也没啥好脸子么?”
孙传武微微一愣,问道:“爷,这里面还有别的事儿?”
老爷子点了点头,深深的看了眼孙传武。
“六几年的时候我忘了,老吴家反正名声不咋好,当时说不上媳妇儿。吴老大媳妇儿是外乡的,家里也一样,不是啥善茬,没人愿意和她家做亲家。”
“这玩意儿啊,就讲的是一个家教。当时吴老大媳妇儿刚嫁过来的时候,也还不错,最起码绷着面子,还算是孝敬公婆。”
“那时候还是生产队儿呢,他家也没分家,所有的钱都是老吴太太把着。”
“有一年闹饥荒,地里收成不好,咱们这还好一点儿,最起码家里还有余粮。当时老大还有老二媳妇娘家过不下去了,俩儿媳妇儿就找老吴太太借点儿粮票。”
“当时老吴太太说啥都不干,当时老大老二媳妇儿妯娌两个跟老太太干了一仗,那年闹的挺大,你徐爷爷那时候是书记,他去调解的。”
“也就是那一次,他们家分了家,也是咱们这一绺沟塘子第一个分了家的。”
老爷子背着手,轻轻拍了拍孙传武的肩膀。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从因果上讲,吴老太太不孝顺,她为媳妇儿的时候,自己的婆婆对她不好,她呢,就对自己的儿媳妇儿也不好。”
“他儿子跟着爹娘学,你说那能有好?”
“再换句话说,要不是他家家风不好,能找那两个不拉理的儿媳妇儿么?这叫啥,这叫一环扣一环,一报还一报。”
“传武啊,一个爷们儿有多大的本事看的不光是他自己,也看自己的媳妇儿。”
“娶个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儿,那真是旺三代的好事儿。”
孙传武还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说,怪不得妯娌俩都对老太太不好呢,感情还有这个道理。
说句难听的,这事儿你要说怨这俩儿媳妇儿吧,也怨的上,主要还是这两个当儿子的啥都不是。
但凡这俩当儿子的能从中周旋,也不会出这么多乱糟糟的事情。
这还真是笔糊涂账。
“现在知道为啥不让你管别人闲事儿了吧?”
孙传武点了点头:“知道了爷。”
“行了,事儿都办了,别有那么多想法,管他对了错了,做了就是做了。”
“今天这事儿啊,老吴太太是咎由自取,自己没教育好儿子,怨不得别人。”
第二天一早,孙传武就去了吴老二家。
今天过来帮忙的不少,吴老二和吴老二媳妇儿脸上还有着淤青。
要不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儿,就他们这一家子的事儿,谁能说清楚到底谁对谁错?
“传武来了。”
孙传武点了点头,吴老大的媳妇儿儿子也过来守灵,昨晚上来没来他也不知道,懒的问。
吴老二递给孙传武一根烟,然后帮着孙传武点上。
“传武啊,猪买了,也杀了,那啥,中午留家吃肉。”
“那些都好说,打墓的人找了没有?”
吴老二朝着家里一指:“都在家里等着呢,这边冷,干啥也不方便。”
“行,咱俩过去喊人上山打墓去,老太太埋哪选好地方了么?”
吴老二搓了搓手,试探着问道:“传武啊,你有啥好地方没有?俺娘和俺爷俺奶关系也不咋好,也不能往一块儿埋啊。”
他们这倒没有女人不能进祖坟那一说,也别说啥祖坟不祖坟了,就好比老吴家,上面就一代埋在了东北,剩下的那些什么爷爷太爷之类的,都在关里家。
孙传武摇了摇头:“我上哪找好地方去,你挑个地方,我给你看看行不行就得了。”
吴老二讪笑着点了点头:“也行,你看不行埋俺家大平地那块儿呗,依山傍水儿的。”
孙传武脑子里回忆了一下,吴老二家的大平地好像就在大桥旁边,地势算不上高,就在村口。
那个地方后面是个断山,前面是一条河,看着是依山傍水,但是地势低,而且靠近大河边,山根有不少小泉眼。
《玉尺经》中有云,脉尽之处,必须防气绝;地低之处,切忌泉水流。
且断山之处,必生新祸,消弭子孙后代福气,视为凶穴。
孙传武心中还真有直接让老太太埋在那的想法,这一家子都这个鸟样了,受点儿报应也行。
但是一想到如果自己这么做,他也要担上因果,想起老爷子说的话,他硬生生的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他心中也升起几分忌惮,要是一个地师心术不正,那想要整垮一家人,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孙传武摇了摇头:“那个地方不行,后面那座小山是个断山,前面虽然有河,但是山根全是泉眼,埋人肯定出问题。”
吴老二打了个激灵,一脸感激的说道:“谢谢传武了,这要是换做别人,肯定。。。”
“咱俩无冤无仇的,犯不上害你。行了,你家还有哪地方有地?”
吴老二扒拉着手指头说道:“小岗顶有地,南棑子有地,还有一块儿地在四平川。”
孙传武皱着眉头琢磨着这三个地方,小岗顶是个独山,独山和断山一样,埋人肯定不好,所以这个地方必须排除(这点要说明一下哈,如果是独山前面有大河,就是好地方了,不算是独山)。
南棑子全是石头,没啥好土,比独山也差不了多少,也算不上啥好地方,这地方也得排除。
就剩下四平川了,那地方虽然风水中规中矩,,但是点阴穴肯定是够了。
“那就去四平川。”
#喜欢这本书的给个好评哈,谢谢大家,点开书籍信息,里面有个评分,帮忙给个五分呐,感激不尽!还有就是性格这块儿,本来不想说这个问题的,嗯。。。孙传武绝对不是事儿逼,这本书就以民俗还有日常为主,有成长的过程,他才会饱满起来,感谢大家喜欢。
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你小子啊,歪理邪说一套一套的。”
“干咱们这一行,就是让主家心宽,别轻易得罪人。今天这事儿啊,姑且算你做的对,但是以后这种事儿你指定也能经常碰上,你总不能见一个怼一个吧?”
“还有啊,百因必有果,有些事儿你也不能看表面,有些事儿你也不清楚到底咋回事儿。”
“你还小,有些事儿你确实不知道,吴老二媳妇儿嘴欠儿,你没想过,为啥吴老大媳妇儿对她那个婆婆也没啥好脸子么?”
孙传武微微一愣,问道:“爷,这里面还有别的事儿?”
老爷子点了点头,深深的看了眼孙传武。
“六几年的时候我忘了,老吴家反正名声不咋好,当时说不上媳妇儿。吴老大媳妇儿是外乡的,家里也一样,不是啥善茬,没人愿意和她家做亲家。”
“这玩意儿啊,就讲的是一个家教。当时吴老大媳妇儿刚嫁过来的时候,也还不错,最起码绷着面子,还算是孝敬公婆。”
“那时候还是生产队儿呢,他家也没分家,所有的钱都是老吴太太把着。”
“有一年闹饥荒,地里收成不好,咱们这还好一点儿,最起码家里还有余粮。当时老大还有老二媳妇娘家过不下去了,俩儿媳妇儿就找老吴太太借点儿粮票。”
“当时老吴太太说啥都不干,当时老大老二媳妇儿妯娌两个跟老太太干了一仗,那年闹的挺大,你徐爷爷那时候是书记,他去调解的。”
“也就是那一次,他们家分了家,也是咱们这一绺沟塘子第一个分了家的。”
老爷子背着手,轻轻拍了拍孙传武的肩膀。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从因果上讲,吴老太太不孝顺,她为媳妇儿的时候,自己的婆婆对她不好,她呢,就对自己的儿媳妇儿也不好。”
“他儿子跟着爹娘学,你说那能有好?”
“再换句话说,要不是他家家风不好,能找那两个不拉理的儿媳妇儿么?这叫啥,这叫一环扣一环,一报还一报。”
“传武啊,一个爷们儿有多大的本事看的不光是他自己,也看自己的媳妇儿。”
“娶个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儿,那真是旺三代的好事儿。”
孙传武还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说,怪不得妯娌俩都对老太太不好呢,感情还有这个道理。
说句难听的,这事儿你要说怨这俩儿媳妇儿吧,也怨的上,主要还是这两个当儿子的啥都不是。
但凡这俩当儿子的能从中周旋,也不会出这么多乱糟糟的事情。
这还真是笔糊涂账。
“现在知道为啥不让你管别人闲事儿了吧?”
孙传武点了点头:“知道了爷。”
“行了,事儿都办了,别有那么多想法,管他对了错了,做了就是做了。”
“今天这事儿啊,老吴太太是咎由自取,自己没教育好儿子,怨不得别人。”
第二天一早,孙传武就去了吴老二家。
今天过来帮忙的不少,吴老二和吴老二媳妇儿脸上还有着淤青。
要不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儿,就他们这一家子的事儿,谁能说清楚到底谁对谁错?
“传武来了。”
孙传武点了点头,吴老大的媳妇儿儿子也过来守灵,昨晚上来没来他也不知道,懒的问。
吴老二递给孙传武一根烟,然后帮着孙传武点上。
“传武啊,猪买了,也杀了,那啥,中午留家吃肉。”
“那些都好说,打墓的人找了没有?”
吴老二朝着家里一指:“都在家里等着呢,这边冷,干啥也不方便。”
“行,咱俩过去喊人上山打墓去,老太太埋哪选好地方了么?”
吴老二搓了搓手,试探着问道:“传武啊,你有啥好地方没有?俺娘和俺爷俺奶关系也不咋好,也不能往一块儿埋啊。”
他们这倒没有女人不能进祖坟那一说,也别说啥祖坟不祖坟了,就好比老吴家,上面就一代埋在了东北,剩下的那些什么爷爷太爷之类的,都在关里家。
孙传武摇了摇头:“我上哪找好地方去,你挑个地方,我给你看看行不行就得了。”
吴老二讪笑着点了点头:“也行,你看不行埋俺家大平地那块儿呗,依山傍水儿的。”
孙传武脑子里回忆了一下,吴老二家的大平地好像就在大桥旁边,地势算不上高,就在村口。
那个地方后面是个断山,前面是一条河,看着是依山傍水,但是地势低,而且靠近大河边,山根有不少小泉眼。
《玉尺经》中有云,脉尽之处,必须防气绝;地低之处,切忌泉水流。
且断山之处,必生新祸,消弭子孙后代福气,视为凶穴。
孙传武心中还真有直接让老太太埋在那的想法,这一家子都这个鸟样了,受点儿报应也行。
但是一想到如果自己这么做,他也要担上因果,想起老爷子说的话,他硬生生的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他心中也升起几分忌惮,要是一个地师心术不正,那想要整垮一家人,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孙传武摇了摇头:“那个地方不行,后面那座小山是个断山,前面虽然有河,但是山根全是泉眼,埋人肯定出问题。”
吴老二打了个激灵,一脸感激的说道:“谢谢传武了,这要是换做别人,肯定。。。”
“咱俩无冤无仇的,犯不上害你。行了,你家还有哪地方有地?”
吴老二扒拉着手指头说道:“小岗顶有地,南棑子有地,还有一块儿地在四平川。”
孙传武皱着眉头琢磨着这三个地方,小岗顶是个独山,独山和断山一样,埋人肯定不好,所以这个地方必须排除(这点要说明一下哈,如果是独山前面有大河,就是好地方了,不算是独山)。
南棑子全是石头,没啥好土,比独山也差不了多少,也算不上啥好地方,这地方也得排除。
就剩下四平川了,那地方虽然风水中规中矩,,但是点阴穴肯定是够了。
“那就去四平川。”
#喜欢这本书的给个好评哈,谢谢大家,点开书籍信息,里面有个评分,帮忙给个五分呐,感激不尽!还有就是性格这块儿,本来不想说这个问题的,嗯。。。孙传武绝对不是事儿逼,这本书就以民俗还有日常为主,有成长的过程,他才会饱满起来,感谢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