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虚伪的父女情

    “见过大小姐。”

    王郎中用手捂了一下脸,还是没挡住那几条血印子。

    宋槐序讶然问道:“先生莫非与夫人吵架了?”

    王郎中唉了一声。

    “是你那蛮不讲理的妹妹。”

    宋槐序感慨道:“小妹向来以歌喉为傲,如今突发急症,许是太着急了,先生莫要往心里去,不知先生可瞧出是何症状?”

    王郎中摇了摇头。

    “不好说,只能看出是火毒,但却看不出究竟是何物有如此燥效,这病老夫也无能为力。”

    “那还真够严重的,先生尽力就是,无论能不能治好,侍郎府都会记住先生的大恩。”

    宋槐序躬身一礼,将一枚银元宝放到王郎中的手中。

    “害先生破了脸,实在是罪过,这些银子,就当是为小妹赔罪了。”

    王郎中感激不已。

    “多谢大小姐,老夫这便告辞了。”

    “先生慢走。”

    宋槐序再次一礼,目送王郎中离开。

    这可是京中最好的大夫,他若医治不好,姜雪艳必然好不了。

    凭她爹那点能耐,自不可能请到宫中的太医。

    火蝉这东西,她上辈子就知道。

    陆华年曾为救落水的姜雪艳,染过风寒,多日都不见好,宋槐序心急不已得知火蝉可以医治,便找到了那间不起眼的小药铺,买了两只磨成粉,喂给陆华年,不到两日的光景,他果然就好了。

    姜雪艳吃了三十几只……那滋味必然十分美妙。

    她迈着轻快的步子返回府中,正好瞧见陆华年去了姜雪艳娘俩住的西院。

    上辈子宋槐序也见过多次,却单纯的以为陆华年把姜雪艳当成了妹妹,如今不由一阵反胃。

    果然是天生的贱骨头,既想要她宋槐序的抬举,又经受不住姜雪艳的狐媚,却不知姜雪艳用那青蛙嗓子叫他华年哥哥时,他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宋槐序冷笑了一声,走向东院,却被宋侍郎给拦住了。

    “槐序啊,听说你落了马,可有好些?”

    宋侍郎依旧穿着大红的寿袍,满脸喜气。

    宋槐序淡淡的说道:“父亲是我最亲之人,竟然用听说二字,不觉得讽刺吗?”

    宋侍郎微微一怔。

    往日的宋槐序十分乖顺,不抢不争,更从未用这样的语气对他说过话,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这是你对父亲该有的态度吗,我整日上朝,下了朝还得回户部处理公事,你以为我整日闲的慌,有功夫这些柴米油盐的小事。”

    宋槐序讥讽的看着他。

    “我昏迷了两日,在父亲的眼中竟是小事,既然如此,父亲又何必过来探问?”

    “你……”

    宋侍郎顿时气得脸色发红,扬起手就要打,忽又想起景王特意嘱咐,不可让宋槐序受到委屈,又把手放下了。

    再想到景王对她的看中,脸上又堆起了笑。

    “是爹的疏忽,爹以后定会以你为先,毕竟你才是爹的亲女儿。”

    看着这副虚假的面孔,宋槐序越发心寒,人怎么可虚伪至此,便是亲生骨肉,在高官厚禄面前,亦是不值得一提。

    想到他与沈明珠逼迫母亲,宋槐序眼中寒芒一闪,又在瞬间消逝。

    “原来父亲竟如此在意我,是女儿错怪父亲了。”

    宋侍郎脸色缓和,假做慈爱的说道:“那是自然,哪个当爹的不疼女儿,以后多去景王府走动走动,别老看着陆华年,跟着一个奴才,能有什么出息。”

    “爹说的没错,陆华年的确是个奴才,而且还是个十分没用的奴才,连我的小白都看不好,能做成什么大事,听闻父亲想推举入军营,若真把这等虚有其表的人送过去,岂非惹人嘲笑。”

    她顿了一下又说道:“京中兵的统领乃是景王一手提拔,与景王关系之亲近,难得殿下肯赏脸参加爹爹的寿宴,可莫要把这好印象都坏没了。”

    宋侍郎嘶了一声。

    他确实有这个想法,陆华年功夫不错,人也胆大心细,八面玲珑,若是能送入军营,博一个功名,定可助自己在朝中站稳脚跟。

    户部侍郎这个官职,是他花大把银子买来的,与那些有真材实料的人,终究是比不了。

    即便坐上这个位置,宋侍郎依旧心里惶然,只有真正让皇上看到自己,他这个官才算安稳。

    奈何能力有限,上边又有户部尚书压着,为官三年,依然没有一丝政绩,这一年来,不少官员被下派到京外,宋侍郎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生怕把自己扔到哪个穷乡僻壤,如今有了景王这个门路,他无论如何都得钻。

    听宋槐序这么一说,心里不由打了个突。

    万一陆华年干不好,自己岂非要受到牵连?

    他揪着胡子思量了一会儿,点头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这件事暂时就先算了。”

    “父亲如此明理,日后定可高官厚禄,女儿便先告退了。”

    宋槐序转身离开,宋侍郎在后面喊道:“这两日便备上一份厚礼,去感谢一下景王,莫要显得咱们不识礼数。”

    礼数?

    宋槐序在心里啐了一口。

    宋侍郎若知礼数,当年便不会逼死一个可怜的泔水夫,强占人家的女人。

    嘴里却应道:“女儿知道了。”

    她快步走回自己的住处,只要陆华年去不了军营,便不可能当上将军。

    这辈子,定要将那狼心狗肺的东西,永远按在自己的掌心之下,不得脱身……

    而她,也的确该去见见景王,还有半个月,大魏将失去葬风关,未避免损失更多城池,必然要与北昭和亲,她也该未雨绸缪……

    翌日。

    景王府。

    魏景焰身披厚重的大氅,姿态随意的靠坐在椅子上,八月的天,他的身前依然燃了一个小炭炉。

    身边站着的,正是那位黑甲侍卫苏焕,此时,他已脱掉了甲胄,额头上仍冒了不少汗。

    “北方来报,北昭兵势如破竹,已攻破一处城墙,葬风关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魏景焰冷哼。

    “不过都是些纸上谈兵的废物,真正上了战场,比纸老虎还不如。”

    苏焕同样眼露鄙夷。

    大魏遣兵二十万,却打不下区区一个番邦小国,确实是群饭桶。

    若是爷领兵出征,只需五万人马,便可平定北昭之乱。

    可惜爷的身子……

    苏焕无声一叹,又打起精神说道:“另外还有一件趣事,听闻昨日去参加宋侍郎寿宴的官员都坏了肚子,纷纷咒骂宋侍郎小气,拿的吃食都是次品,还好王爷没事。”

    魏景焰薄唇扬起。

    “果然如此。”

    苏焕一脸诧异。

    “爷莫非早就知道?”

    魏景焰把玩手上的碧玉扳指,漫不经心的说道:“是宋家的小丫头在寿桃中做了手脚。”

    黑甲侍卫恍然。

    “莫非她特意回来,就是为了告诉爷这件事?”

    魏景焰拢着袍子站起身,看着外边被风吹动的绿柳。

    “你总算聪明了一回。”

    苏焕干咳了一声,又道:“既然那位宋小姐的医术如此高超,爷何不将她请入府中,一举将病根除。”

    魏景焰背着手,道:“不急。”

    想治病,也得寻个由头。

    不能因为自己,连累了宋槐序。

    他虽然久不上朝,那几个与他有着血缘至亲的好兄弟,却从未放松过警惕,一个女子时常出入王府,必会惹人怀疑。

    继而冷笑了一声。

    一个姑娘都能轻而易举看出来的病症,太医院却死活瞧不明白,究竟是医术不行,还是有人不想他好。

    苏焕急道:“可这毒……发作的越发频繁,王爷的身子如何能受得了?”

    “这件事本王自会考量,你先下去吧。”

    魏景焰声音凉下,苏焕也不敢再言。

    刚走到门口,就见侍卫来报。

    “苏统领,侍郎府的宋小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