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价值8万的青花碗和变成男人的大侄儿!(求订阅!)

    “啥?我当场长?”

    “我就是个喂牛的,我哪儿当的了那个啊!”

    田小光听到外甥对自己的任命后一脸受宠若惊。

    虽然他内心其实也很想当个领导,高高在上,受人尊敬。

    但他又怕自己做不好到时候让外甥为难,所以下意识的拒绝。

    老话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普通人啥也不准备,即便是机会到了面前,也不敢去抓。

    田小光今年53岁,初中都没读完就步入了社会。

    他干过的职业五花八门。

    建筑小工,饭店帮厨,保安,工厂工人,搬运工,装卸工,等等,等等。

    四十了来岁的时候才来到田家庄养牛场,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养牛工。

    他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一些底层中的底层。

    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拿着最少的工资,底层奋斗了几十年,依然还是底层。

    田小光工作这么多年,连个小组长都没当过。

    更何况是这么大一家牛场的场长了。

    虽然管的人不多,但管着上百头牛呢,责任也不小。

    对于从未担过重任,或者说躺平惯了没有什么担当的田小光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

    面对压力,勇者会直面挑战,但普通人则会下意识的逃避。

    田小光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人。

    躺平几十年,身上的心气和自信,早就没了。

    “我说您能干就是能干,现在这田家庄牛场我说了算,以后您就是这里的场长了!”

    姜涛脸上带着笑意,但语气却是一股不容置疑的语气,完全就是在任命,而不是在跟田小光商量。

    对于自己这个小舅,姜涛也是很了解的。

    他就是那种你拿着鞭子抽一鞭子他往前走几步,你不抽他就不走。

    有些事情,还是得逼他一下才行。

    他在牛场干了十几年,该会的都会,该懂的都懂,完全可以胜任场长的职务。

    只不过他自己没有自信罢了。

    没有自信,自己就帮他找回来!

    “小舅,您就听我二哥的吧,以后出去了一说您是场长,多有面子啊!”

    “说不定还能给我们娶个舅妈回来,再给我们生个表弟表妹什么的呢,嘿嘿~”

    姜冰一边嗑着瓜子,还不忘开小舅一句玩笑。

    但她不知道的是,其实她二哥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虽然得到了有关田明荣的情报。

    统子哥判断两人的匹配度高达95%,基本是包成的。

    但养牛的说出去肯定不如场长好听。

    出来混的,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更加光鲜亮丽的身份,在搞对象方面的加成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所以,姜涛就想着先把小舅给包装一下,提升一下他的“咖位”。

    然后再找机会凑合他和田明荣见面,确保万无一失!

    “咳咳,你这丫头,你舅的玩笑也开。”

    “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娶啥媳妇儿,生啥孩子啊!”

    田小光被外甥女一个玩笑都弄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虽然嘴上极力否认,但哪个男人是甘愿打光棍儿的?

    还不都是没钱闹的!

    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娶个漂漂亮亮的媳妇儿,生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

    姜涛和姜冰兄妹俩在牛场一直呆到中午的时候才告辞离开。

    走的时候,姜涛给小舅留了100块钱,让他有时间去帮自己买50注彩票去。

    地址自然是给他指定好了田明荣的彩票店。

    中午,姜涛一家还是在老妈家吃的饭。

    卤牛肉,炖牛肉,鱼,虾,那叫一个丰盛。

    吃完饭,姜冰和徐莉继续忙活着网店的事儿。

    姜涛则是开车带着小棉袄外出兜风,顺便又悄摸去了趟派出所门口,又看了看贴在告示栏的通缉令。

    虽然价值最高的一个已经被自己举报掉了,但还有几个悬赏5万的,蚊子小也是肉。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晚饭,还是在老爸老妈家蹭饭。

    今晚尤其热闹,大哥和大嫂带着两个侄子也过来了。

    加上姜涛一家三口。

    一大家子难得凑齐一次。

    晚饭过后,老三又开车载着徐莉和姜雪以及老妈去二刷哪吒了。

    最近这两天,随着《哪吒2》的票房收入全球票房排行榜前100。

    国内的气氛瞬间变的有些燃起来了。

    这可是第一部进入全球票房排行榜前100名的国产电影。

    对于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内的一些企业为了支持哪吒,纷纷开启包场模式,请自家的员工看哪吒。

    很多网友也开启了二刷,三刷。

    甚至有人单刷了十遍哪吒,贡献了不少票房。

    之前王晓白送姜涛的票还没用完呢,刚好可以再去支持一波。

    老爸和老孙吃过饭后,又去隔壁找姜天明下棋去了。

    老哥仨最近形影不离的,处的那是相当好。

    姜涛看过一次,也就懒得再去了,自己一个人回到自己家。

    舒舒服服躺在沙发上浏览一会儿新闻咨询。

    刷手机的同时,姜涛脑海中也在思考一件事儿。

    今天已经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很多人已经陆陆续续返岗,准备开启新一年的工作。

    姜涛现在自然不会再去红星二手批发市场那边拉货。

    但也不能总是一天天闲在家里,惹人生疑。

    还是得给自己找点儿事儿做才行。

    至少,表面上要让人感觉自己很忙,很认真工作才行。

    但具体要做什么,姜涛现在还没想到。

    网上倒是有那种假装上班儿的公司,但姜涛感觉没必要自欺欺人。

    “算了,回京了再说吧,租房,给小雪找学校,先安顿住了再说。”

    “现在根据每日情报系统提供的情报,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不用太过焦虑赚钱的事儿。”

    想了半天,但受限于自己的认知。

    姜涛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到什么好的创业项目,只好暂时作罢。

    项目这种事情是考察出来的,光凭想象不行。

    暂时想不到,姜涛也懒得再浪费自己的脑细胞了。

    现在的小日子过得已经很滋润了。

    即便今后事业没有什么突破,一直保持现状,不也比自己之前在二手市场那般拉货强了百倍千倍吗?

    这么一想,姜涛心情更放松了,唯一的一点儿焦虑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徐莉她们看完电影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多。

    姜雪的小脑瓜已经跟小鸡啄米一般不断地前后啄了。

    徐莉简单给她洗了洗手脚和小花脸,就让姜涛把她抱到她自己小房间的床上了。

    轮流洗漱过后,各自回房睡觉。

    这两天徐莉来大姨妈,姜冰的睡眠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沾枕头就睡。

    徐莉看了一场电影也累了,跟姜涛小声闲聊几句后也睡了。

    姜涛还是坚持到凌晨0点情报刷新。

    【今日情报01】:

    你昨天去过大哥姜河家,得到相关情报——

    姜河家院子里那只青花瓷碗是清代的古董,价值8万元!

    ……

    看到刷新出来的第一条情报,姜涛一愣。

    他脑海中迅速浮现昨天的一个画面。

    昨天他带着姜雪去找两个侄子的时候,看到他俩正拿着一个碗在阳台下面喂狗。

    “肯定是那只碗了!”

    看到统子哥的提示后,姜涛不禁是有些哭笑不得。

    价值8万的碗,就那么随意的被丢在院子里拿来喂狗,还真有点儿暴殄天物啊!

    “这个钱,还是给大哥吧,对他们的生活多少也能有点儿帮助。”

    姜涛没有眼馋大哥家院子里的这只碗。

    不就是8万块钱吗,他赚钱的机会还多着呢,不差这点儿。

    看完第一条情报,姜涛心念一动,刷新下一条:

    【今日情报02】:

    你昨天和大侄子姜世杰有过接触,获得相关情报——

    姜世杰在王晓红的帮助下,完成了从男孩儿到男人的蜕变。

    ……

    “世杰那小子……”

    “有出息!”

    看到第二条有关大侄儿的情报,姜涛不禁是有些哭笑不得。

    算了,这种事情,他这个当长辈的就不去瞎操心了,睡觉!

    照常是一觉睡到自然醒。

    起床后,温馨的一家三口,加上一个蹭吃蹭喝的姜冰一块儿吃着徐莉准备的爱心早餐。

    今天的早餐是油条和小米南瓜粥的组合。

    油条是徐莉早晨起来自己和面自己炸的,比外面的更干净卫生。

    蓬软酥香,那是相当成功。

    徐莉这些年在家照顾女儿姜雪,从一名黑暗料理大师,进阶成了今天的娇美小厨娘也是不容易。

    吃完饭,姜冰和徐莉继续忙活飞天猪爆米花桶的订单处理。

    这几天随着《哪吒2》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相关话题度也越来越高。

    跟这ID有关的周边产品也吃到了这波红利,销量保障。

    但很多商家都因为没有现货,只能开启预定预售的模式。

    像姜涛和老三这种有现货的商家,瞬间脱颖而出。

    虽然价格比原价贵了好几倍,但它是现货啊!

    面对庞大的客户群体,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顾客能接受这个价格,也足够姜涛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了。

    姜涛惦记着大哥家院子里那只碗的事儿,大手牵小手带着小棉袄出门。

    “爸爸~我腿好累不想走路,我们还开车去大伯家吧!”

    一出门,姜雪看着自家那台崭新又漂亮的大车,顿时不想走路了。

    “这里还是这里,你自己选一个。”

    姜涛走到车门位置后笑呵呵蹲到地上,指了指自己的后背,又指了指车门。

    “咯咯~那当然是选爸爸咯~”

    姜雪没有丝毫犹豫,小跑着跳到爸爸的背上。

    “爸爸背上舒服,还是咱家车里舒服?”

    “当然是~爸爸背上舒服咯~咯咯,爸爸,你累不累,我给你捏捏肩。”

    爷俩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大哥姜河家门口。

    进门后,家里还是一副冷冷清清的空荡模样。

    “二叔,小雪妹妹!你们来啦!”

    正在屋里玩手机的姜少杰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后迎了出来。

    “今天就你自己在家呢?”

    姜涛环顾一周,发现大哥的电动车和大嫂的餐车都没在。

    就连大侄子姜世杰的那辆山地车都没在。

    “嗯,我爸去上班了,我妈去卖早餐了,我哥昨晚去同学家玩了没回来。”

    姜涛听完一乐,跟同学玩都玩到被窝里了是吧!

    闲聊两句,姜涛目光看向阳台下随意摆放的那只青花碗。

    果然,在姜涛的视野中,那只青花碗泛着暗金色的光芒。

    显然,它就是情报当中提到的那只价值8万的青花碗了。

    姜涛大步流星上前,蹲下身把碗从地上拿起来。

    “二叔,您要用碗吗?我去给您那个干净的!”

    “那个太脏了,您快扔了吧!”

    姜少杰还以为二叔要用碗干什么呢。

    说完就跑到厨房里拿了一个干净碗出来,一脸殷勤道:

    “二叔您用这个,这个干净。”

    姜涛看向小侄子,笑骂道:“你小子懂个屁,我是看这个碗有点儿像古董。”

    “啊?古董?不可能吧!那是我跟朋友们去外面玩的时候从野地里随手捡回来的。”

    姜少杰听到二叔的话后,一脸难以置信。

    这要真是古董,岂不是很值钱?

    “我也说不准,但我有个朋友是专门做这个的,少杰你去给我那个湿抹布,我先把它好好擦擦。”

    “好的二叔!”

    姜少杰一听自己捡回来的碗有可能是古董,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了,跑的比兔子还快。

    “二叔给您!”

    姜涛接过湿抹布后,把手里的青花碗好好擦拭一遍。

    将上面沾的泥土擦掉,这才显出它本身的模样。

    碗口宽约10公分,碗内是白色,外面是白底青花。

    就算不懂古玩,也能看出来这只碗有些年头了。

    只不过,村里谁家还没几个旧碗啊,没人把它当古董。

    要是没有统子哥的提醒,这只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一不小心摔碎,然后丢进村里的垃圾桶了。

    将青花碗擦拭干净,姜涛这才拿出手机,在V信上找到张博的号码拨了过去。

    嘟嘟嘟——

    电话响了没几声就接通,手机画面上一闪出现张博的样子。

    “姜哥还在老家呢,什么时候回京了咱哥俩约个饭。”

    张博看到姜涛身后的环境还是在老家农村,笑着询问一句。

    他从姜涛手里收回去的那颗天然牛黄已经被他爸卖掉了,卖了190万。

    几天的功夫,一倒手就赚了17万,今年也算是来了个开门红。

    爷俩对姜涛这位客户的重视程度也一下提高了好几个层级。

    “再过几天就回去了,张博,你帮我看看这个碗值多少钱。”

    姜涛也不跟张博废话,直接把手机的镜头对准了他刚刚擦干净的那只青花碗。

    一旁的姜少杰竖起耳朵,一脸紧张的等待张博的回答。

    “我看看……”

    “看这成色,和样式,应该是咸丰时期的碗。”

    “姜哥你把碗转一下,我看看整体。”

    “可惜啊,是民窑的,要是官窑的,这么一个碗能卖上百万呢。”

    “成色还不错,我估计值个8万多。”

    听到电话里张博的报价,姜涛也不得不感叹,潘家园小听泉果然名不虚传。

    张博给出的估价和统子哥的估价差不多。

    “8万!”

    一旁的姜少杰听到张博的报价后,眼珠子都快从眼里瞪出来了。

    自己随手从外面捡的一个破碗,竟然这么值钱!

    也就是说,自己从外面捡了8万块钱回来?

    姜涛问张博:“你们家收不收?”

    “收,当然收啊!姜哥您抽空拿着碗过来吧,咱见面再详谈。”

    “行吧,那等我回京了就去找你。”

    “行嘞!随时恭候姜哥的大驾,那只碗您收好了,别磕了碰了,影响价格。”

    “行,谢谢提醒,那先这样,改天见面聊。”

    “姜哥再见。”

    聊完正事儿,姜涛随手挂断了和张博的通话。

    “二叔,这碗,真值8万?”

    虽然听得清清楚楚,但姜少杰还是有些不敢想象,感觉就跟做梦似的。

    8万块钱,对于姜少杰他们家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些贫穷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姜涛笑道:“那还能有假,刚刚那个朋友就是专门走这个的,你这玩意儿是哪儿捡的?还有没有别的?”

    “没了,就这一个。”

    姜少杰一脸惋惜的神色,要是能多捡几个碗,自家岂不是也发大财了!

    姜涛又把手里的青花碗,翻看一遍,这才说道:

    “今天这个事儿,出去了别乱传,碗我先拿回家了,一会儿我给你爸打个电话,让他晚上去我哪儿我俩好好商量这事儿。”

    “哦,好的二叔,您拿走吧。”

    姜少杰也知道二叔肯定不会贪自家这点儿小财,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姜涛说:“去给我找点儿旧衣服和盒子,先把碗装起来。”

    “好的二叔!我这就去!”

    姜少杰点头答应一句后,再一次跑回主屋。

    没一会儿就拿着一件秋衣和一个鞋盒从屋里跑出来了。

    姜涛先是用秋衣把手里的青花碗包的严严实实,然后再放进鞋盒里,倒也很合适。

    毕竟是8万多块钱的东西,又是易碎品,好好包装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